擋土墻回填施工方案(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40059
2022-08-15
11頁
61.50KB
1、目 錄一、編制依據二、編制范圍三、編制目的四、擋土墻回填基本概況五、施工部署六、土方回填質量要求七、土方回填施工方法八、質量保證措施九、職業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涪陵區清溪鎮通江景觀走廊建設項目擋土墻回填施工專項方案一、編制依據1、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72、土方與爆破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01-20123、市政工程施工組織設計規范GB/T50903-20134、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055、施工現場機械設備檢查技術規程JGJ160-20086、城鎮道路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范CJJ1-20087、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術規范JGJ180-20098、建筑施2、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119、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201210、建設工程施工現場環境與衛生標準JGJ146-201311、建筑工程施工現場標志設置技術規程JGJ348-201412、建筑施工測量規范征求意見稿13、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DBJ50-078-200814、建筑施工現場管理標準DBJ50-077-200915、城鎮道路附屬設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DBJ50-128-201116、市政工程邊坡及擋護結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DBJ50-126-201117、建筑工人安全操作規程DBJ50/T-155-201218、施工圖19、工程地質勘察報告等二、編制范圍 清3、溪鎮通江景觀走廊建設項目擋土墻回填。三、編制目的 為確保在50縱坡上,分層碾壓壓實系數達到設計要求0.95。四、擋土墻回填基本概況該項目位于清溪鎮雙龍村1社,即103省道與安民路之間。回填區域寬20.00米,長180.00米。標高185.200240.200,落差達55.00米,坡度達50。擋土墻回填:墻背為碎石類土,內摩擦角=35,人工夯實,每30cm夯實層,夯實系數不小于0.95。擋墻墻背填土應分層夯實、墻體砌筑與填土應交叉進行;放坡角按地質資料報告要求取值;擋墻應分段施工,開挖一段,及時砌筑一段。場地回填區域為要求分層碾壓夯實,每層碾壓回填厚度不得大于30cm,夯實系數不小于0.95。按4、施工規范要求每層碾壓夯實后,經過檢測達到合格要求后才能繼續回填。墻身泄水孔:PVC100,間距2500,外傾i=5%,并上下左右交錯布置最下排泄水孔應高出地面或排水溝水面最少200;泄水孔后應設濾水包,濾水包須用透水性材料(碎石、砂礫石等),為防積水滲入基礎,需在最低泄水孔下部夯填300厚粘土隔水層。五、施工部署該項目擋土墻回填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分分兩個流水段作業,即T1r為第一流水段,T2r為第二流水段,第二階段分一個流水段,即T5T9。詳見流水段劃分圖。我司進場后,對地面標高進行復測,發現部份區域標高與總圖不符,堆積土為松散拋填,按設計文件和驗收規范,該部分土方必須清除。清除土方量按實際5、測設計算。 六、土方回填質量要求土方回填應填筑壓實,且壓實系數應滿足設計要求。當采用分層回填時,應在下層的壓實系數經試驗合格后,才能進行上層施工。 設計標高500mm以內的草皮、垃圾及軟土應清除,運至建設單位指定棄土點,各方確認運距。坡度大于1:5時,應將基底挖成臺階,臺階面內傾,臺階高寬比為1:2,臺階高度不大于1米。墻背填土應采用透水性材料或設計規定的填料,嚴禁采用膨脹土、凍土、高液限粘土、腐植土、淤泥等不良填料。填料中不應含有機物、草皮、樹根等雜物或生活垃圾,不同填料不應混填。墻背填土必須和挖填有效搭接,縱向連接必須設臺階。墻背填筑時,墻體強度不得低于設計強度的80。墻背填筑,應分層填筑6、壓實,每層表面平整。分層厚度,壓實系數應符合設計要求。 碾壓機械壓實回填時,一般先靜壓后振動或先輕后重,并控制行駛速度,平碾和振動碾不宜超過2Km/h,羊角碾不宜超過3Km/h。每次碾壓。機具應從兩側向中央進行,主輪應重疊150mm以上。對有排水溝、電纜溝、擋土墻等結構區域進行回填時,可以用小型機具或人工分層夯實。填料宜使用砂土、砂礫石、碎石等,不宜用黏土回填。在擋墻泄水孔附近應按設計做好濾水層或排水盲溝。施工中應防止出現翻漿或彈簧土現象,特別是雨季施工時,應集中力量分段回填碾壓,還應加強臨時排水設施,回填面應保持一定的流水坡度,避免積水。對于局部翻漿或彈簧土可以采取換填或翻松晾曬等方法處理。7、地下水位較高的區域施工時,應設置盲溝疏干地下水。七、土方回填施工方法擋土墻墻背采1.0米范圍內用人工回填,場地回填區域因受50縱坡和20.00米寬度有限的影響,為加快施工進度,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盡量創造機械回填作業條件,部分采用人工回填。應優先利用基槽中挖出的土,但不得含有有機雜質。使用前應過篩,其粒徑不大于50mm,含水率應符合規定。碎石類土,砂土(使用細砂、粉砂時應取得設計單位同意)和爆破石碴,可用作表層以下填料。其最大粒徑不得超過每層鋪填厚度的23 或34(使用振動碾時),含水率應符合規定。填料為粘性土時,填土前應檢驗其含水量是否在控制范圍內,如含水量偏高的采用翻耘、晾曬、均勻摻入干土或8、吸水性填料等。如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預先灑水濕潤,增加壓實遍數或使用最大壓實功能機械等措施。施工前應根據工程特點、填方土料種類、密實度要求、施工條件等,合理地確定填方土料含水率控制范圍、虛鋪厚度和壓實遍數等參數;重要回填土方工程,其參數應通過壓實試驗來確定。回填前應對基礎、擋墻等進行檢查驗收,并且要辦好隱檢手續。其基礎混凝土強度應達到規定的要求,方可進行回填土。管溝的回填,應在完成設計內容后,再進行,并將溝槽、地坪上的積水和有機物等清理干凈。施工前,應做好水平高程標志,以控制回填土的高度或厚度。如在基坑(槽)或管溝邊坡上,每隔3m 釘上水平樁。 確定好土方機械、車輛的行走路線,應事先經過檢查,必9、要時要進行加固加寬等準備工作。機械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業培訓,并取得相應資格證書;主要作業人員已經過安全培訓,并接受了施工技術交底。(一)人工回填土施工方法1機具設備蛙式或柴油打夯機、手推車。2主要工具篩子(孔徑406Omm)、木耙、鐵鍬(尖頭與平頭)、2m 靠尺、膠皮管、小線和木折尺等。3 施工工藝 3.1 工藝流程場地平整夯打密實分層鋪土、耙平檢驗土質修整找平驗 收檢驗密實度3.2 操作工藝3.2.1 填土前應將基坑(槽)底或地坪上的垃圾等雜物清理干凈;溝槽回填前,必須清理到基礎底面標高,將回落的松散垃圾、砂漿、石子等雜物清除干凈。3.2.2 檢驗回填土有無雜物,粒徑是否符合規定,以及回填土10、的含水量是否在控制的范圍內;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曬或均勻摻入干土等措施;如遇回填土的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預先灑水潤濕等措施。3.2.3 回填土應分層鋪攤。每層鋪土厚度應根據土質、密實度要求和機具性能確定。一般蛙式打夯機每層鋪土厚度為200250mm;人工打夯不大于200mm 。每層鋪攤后,隨之耙平。3.2.4 回填土每層至少夯打三遍。打夯應一夯壓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連,縱橫交叉。并且嚴禁采用水澆使土下沉的所謂“水夯”法。3.2.5 深淺兩基坑(槽)相連時,應先填夯深基坑;填至淺基坑相同的標高時,再與淺基坑一起填夯。如必須分段填夯時,交接處應填成階梯形,梯形的高寬比一般為1:2 ,上下層11、錯縫距離不小于1.0m 。3.2.6 基坑(槽)回填應在相對兩側或四周同時進行。基礎墻兩側標高不可相差太多,以免把墻擠歪;較長的管溝墻,應采用內部加支撐的措施,然后再在外側回填土方。3.2.7 回填管溝時,為防止管道中心線位移或損壞管壁,應用人工先在管子兩側填土夯實;并應由管道兩側同時進行,直至管頂0.5m 以上時,在不損壞管道的情況下,方可采用蛙式打夯機夯實。在管道接口處,防腐絕緣層或電纜周圍,應回填細粒料。3.2.8 回填土每層填土夯實后,應按規范規定進行壓實度檢測;達到要求后,再進行上一層的鋪土。3.2.9 修整找平:填土全部完成后,應進行表面拉線找平,凡超過標準高程的地方,及時依線鏟平12、;凡低于標準高程的地方,應補土夯實。3.2.10 雨期施工3.2.10.1 雨期基坑(槽)或管溝的回填,工作面不宜過大,應逐段、逐片地分期完成。從運土、鋪填到壓實各道工序應連續進行。雨前應壓完已填土層,并形成一定坡勢,以利排水。施工中應檢查、疏通排水設施,防止地面水流入坑(槽)內,造成邊坡塌方或使基土遭到破壞。現場道路應根據需要加鋪防滑材料,保持運輸道路暢通。(二)機械回填土施工方法1機具設備鏟土機、自卸汽車、推土機、鏟運機及翻斗車等;平碾、羊足碾、振動碾、蛙式或柴油打夯機、2 主要工具手推車、鐵鍬(平頭或尖頭)、2m鋼尺、20號鉛絲、膠皮管等。3 施工工藝3.1 工藝流程基坑清理檢驗土質分層13、碾壓密實分層鋪土檢驗密實度修整找平驗收3.2 操作工藝3.2.1 參數確定: 應根據工程特點,填料種類,設計壓實系數,施工條件等合理選擇施工機械,并確定填料的技術性指標參數(含水量,鋪土厚度,壓實遍數等),詳見下表。填方施工時的分層厚度及壓實遍數壓實機具每層鋪土厚度(mm)每層壓實遍數(遍)平碾25030068振動壓實機25035034柴油打夯機20025034人工打夯200343.2.2檢驗土質: 檢驗回填土料的種類、粒徑,有無雜物,是否符合規定,以及土料的含水量是否在控制范圍內;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曬或均勻摻入干土等措施;如遇填料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預先灑水潤濕等措施。3.2.3 機14、械選用:3.2.3.1 振動平碾適用于細料為爆破石碴、碎石類土、粉土的大型填方,填料為粉質粘土或粘土時,宜使用振動凸塊碾,使用815t重振動平碾壓實爆破石碴、碎石類土時,鋪土厚度一般為0.61.5m,宜先靜壓后碾壓,碾壓遍數應由現場試驗確定,一般為68遍。3.2.3.2 推土機操作靈活,運轉方便,所需工作量較小,行駛速度快,易于轉移,能爬30左右的緩坡,因此應用范圍較廣,多用于場地清理和平整,填平場坑以及配合鏟運機、挖土機工作等。此外,破、松、硬土和凍土以及掛羊足碾進行土方壓實工作。3.2.3.3 鏟運機可進行綜合土方施工工序,操作簡單靈活,行駛速度快,生產率高,運轉費用低,常應用于大面積場地15、平整,其生產率主要決定于鏟斗裝土容易與否及鏟土、卸土和回程的工作循環時間,為提高鏟運機的生產率,可以采取下坡鏟土,推土機助鏟等方法,縮短裝土時間,并使鏟斗的土裝的較滿。3.2.3.4 單斗挖土機主要應用于挖運任務,裝載機適用于裝卸土方 和填料,也可用于松軟土的表層剝離,地面平整和場地清理等工作。3.2.3.5 碾壓機械壓實填方時應控制行駛速度,一般不超過下列規定:平碾:2km/h, 羊足碾:3km/h, 振動碾:2km/h。3.2.4 在地形、工程地質復雜地區的填方,且對填土密實度要求較高時,應采取措施(如排水暗溝,護坡等),以防填方土粒流失,不均勻下沉和坍滑等。3.2.5 填土應分層進行,并16、盡量采用同類土填筑,如采用不同土填筑時,應將透水性較大的土層置于透水性小土層之下,不能將各種土混在一起使用,以免填方內形成水囊。當填方位于傾斜山坡上時,應將斜坡挖成階梯狀,以防填土移動。3.2.6 填方應按設計要求預留沉降量,如設計無要求時,可根據工作性質填方高度、填料種類、壓實系數和地基情況等與建設單位共同確定(沉降量一般不超過填方高度的3%)。3.2.7 填土必須具有一定密實度,以避免建筑物不均勻沉降,填土密實度以設計規定的控制干密度Pd作為檢查標準,其最大干密度以試驗室擊實試驗確定值為準。回填土每層壓實后,應按規范規定進行環刀取樣,測出土的干密度,滿足設計要求時,才能進行上一層的鋪土。317、.2.8 填方全部完成后,表面應進行拉線找平,凡超過標準高程的地方,及時依線鏟平;凡低于標準高程的地方,應補土找平夯實。八、 質量保證措施1質量標準1.1 主控項目1.1.1 對填方土料應按設計要求驗收后方可填入。1.1.2 填方施工過程中應檢查排水措施,每層填筑厚度、含水量控制、壓實程度。1.2 一般項目1.2.1 土方回填前應清除基底的垃圾、樹根等雜物,抽除坑穴積水、淤泥,驗收基底標高。如在耕植土或松土上填方,應在基底壓實后方可再進行。1.2.2 對填方土料應按設計要求驗收后方可填入。1.2.3 填方施工過程中應檢查排水措施,每層填筑厚度、含水量控制、壓實程度。填筑厚度及壓實遍數應根據土質18、,壓實系數及所用機具確定。如無試驗依據,應符合下表規定。填土工程質量檢驗標準(mm)項序檢查項目允許偏差或允許值檢查方法樁基、基坑、基槽場地平整管溝地(路)面基礎層主控項目1標高-5050-50-50水準儀2分層壓實系數設計要求按規定方法一般項目1回填土料設計要求取樣檢查或直觀鑒別2分層厚度及含水量設計要求水準儀及抽樣檢查3表面平整度20302020用靠尺或水準儀1.2 特殊工藝、關鍵控制點等的控制方法特殊工藝、關鍵控制點等的控制方法序號關鍵控制點控制措施1基層處理土方回填前應清除基底的垃圾、樹根等雜物,抽除坑穴積水、淤泥,驗收基底標高。如在耕植土或松土上填方,應在基底壓實后再進行填方基土為雜19、填土時,應按設計要求加固地基,并要妥善處理基底下的軟硬點、空洞、舊基以及暗塘等2填方土料對填方土料應優先利用基(槽)中挖出的原土,并清除其中有機雜質和粒徑大于50mm的顆粒,淤泥和淤泥質土一般不能用做土料填土的含水量對壓實質量有直接影響,含水量應控制在砂土8%12%,粘土19%23%,工地用土為保證填實過程中處于最佳含水量狀態,過濕時,應予翻松晾干,也可摻入同類干土或吸水性土料,土過干時,加水濕潤3填方施工填方施工過程中應檢查排水措施,每層填筑厚度、含水量控制、壓實程度。填筑厚度及壓實遍數應根據土質,壓實系數及所用機具確定。5鋪土厚度 鋪土厚度,應小于壓實機械壓土的作用深度,其中,還有最優土層20、厚度問題,鋪過厚,要壓很多遍才能達到規定密實度,鋪過薄,則也要增加機械總壓實遍數,最優鋪土厚度應能使土方壓實而機械的功耗費最少6管溝回填回填管溝時,為防止管道中心線位移或損壞管道,應用人工先在管子周圍填土夯實,并應從管道兩邊同時進行,直至管頂0.5m以上,在不損壞管道的情況下,方可采用機械回填和壓實1.3 質量記錄1.3.1 基礎隱蔽驗收記錄1.3.2 回填土的試驗報告1.3.3 土方回填工程檢驗批質量驗收記錄1.3.4 分項工程檢驗記錄2 應注意的質量問題2.1 回填土下沉因虛鋪土超過規定厚度或冬期施工時有較大的凍土塊,或夯實不夠遍數,甚至漏夯,基底有機物或樹根、落土等雜物清理不徹底等原因,21、造成回填土下沉。為此,應在施工中認真執行規范的有關規定,并要嚴格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2.2 回填土夯壓不密實:嚴格選用回填土料,控制含水率、夯實遍數。應在夯壓時對干土適當灑水加以潤濕;如回填土太濕同樣夯不密實呈“橡皮土”現象,這時應將“橡皮土”挖出,重新換好土再予夯實。3 成品保護3.1 施工過程中,對定位標準樁、軸線控制樁、標準水準點及龍門板等,填運土方時不得碰撞,也不得在龍門板上休息。并應定期復測檢查這些標準樁點是否正確。3.2 夜間施工時,應合理安排施工順序,要有足夠的照明設施。防止鋪填超厚,嚴禁用汽車直接將土倒入基坑(槽)內。但大型地坪不受限制。3.3基礎或管溝的混凝土、砂漿應達到22、一定強度,不致因填土受到破壞時,方可進行回填。九、 職業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1 施工過程危害辨識及控制措施施工過程危害辨識及控制措施序號作業活動危險源控 制 措 施1土方機械操作機械傷害機械操作人員必須身體健康,并經專業培訓合格,持證上崗,學員不得獨立操作2土方回填塌方在填土夯實過程中,要隨時注意邊坡上的變化,對坑(槽)、溝壁有松土掉落或塌方的危險時,應采取適當的支護措施。基坑(槽)邊上不得堆放重物3土方運輸翻車卸土的地方應設車擋桿防止翻車下坑4機械碾壓機械傾倒壓路機制動器必須保持良好,機械碾壓運行中,碾輪邊緣應大于500mm,以防發生溜坡傾倒。停車時應將制動器制動住,并楔緊滾輪,禁止在坡道上停23、車5機械行走觸電碾壓機械行走和自卸汽車卸土時,必須注意上空電線,不得在架空輸電線路下工作;如在架空輸電線一側工作時,垂直距離不小于2.5m,水平距離不小于4-6m(110-220kV時)6夜間作業人身事故夜間作業,機上及工作地點必須有充足的照明設施,在危險地段應設置明顯的警示標志和護欄2 環境因素辨識及控制措施環境因素辨識及控制措施序號作業活動環境因素控 制 措 施1生活垃圾施工現場應設立合格衛生環保設施,嚴禁隨處大小便2機械施工廢油施工現場使用或維修機械時,應有防滴漏措施,嚴禁將機油滴漏于地表,造成土壤污染,廢棄棉絲(布)等應集中回收,嚴禁隨意丟棄或燃燒處理3土方運輸粉塵汽車運土要覆蓋,防止粉塵污染重慶興達實業(集團)有限公司 2015年10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