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出入口施工方案(1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40090
2022-08-15
9頁
43KB
1、第二防護林(紅星路-金星路段)景觀完善工程出入口道路施工方案 一、編制依據1、主要規范、規程序號規范、規程名稱編號1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012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023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4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520015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G F80/1-20042、依據我公司的施工技術實力、工程管理能力,施工經驗和技術裝備水平、施工現場實際情況、施工環境、施工條件和自然條件。二、工程概況1.2.1工程名稱:第二防護林(紅星路-金星路段)景觀完善工程出入口道路1.2.2工程概況2、:本工程位于克拉瑪依老城區北部、城市第二道防風林,西起紅星路,東至金星路,北側為北苑小區,南側為火星路。新建便民服務中心外側,長度10米,寬度7米。1.2.3參建單位建設單位:克拉瑪依區園林綠化管理局設計單位:克拉瑪依市建筑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勘察單位:克拉瑪依市建筑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監理單位:新疆天麒工程項目管理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單位:永升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三、出入口道路管理體系1、主要投入的管理人員匯總表序號姓名職務職責1陳德平項目經理項目管理2崔 紅技術負責人技術管理、施工協調3陳 昊施工員測量、放線4陳和軍安全員安全交底、管理5鄧清海質檢員試驗檢測6周衛明機械管理員管理施工機械73、秦 麗材料員材料供應管理8郭海平資料員資料編集管理2、機械設備使用計劃 擬投入的機械設備情況及進出場計劃投入的主要施工機械設備表序號機械或設備名稱型號規格數量國別產地生產能力備注1挖掘機2101日本1m32自卸車斯太爾4陜西20t3裝載機1日本3m34抽水泵2上海備用四、施工方案A、出入口道路土方開挖(一)、施工準備1、施工測量在開工前進行施工測量,包括平面位置、中樁、橫段面、中樁高程等的復測。在開工之前在現場放出路基開挖邊緣線、坡角線、填方坡角線并將復測成果資料簽字后送監理工程師,經監理工程師批準開工后方可施工。2、清理場地路基土石方工程施工前應清除施工范圍內的樹木、灌木、垃圾、有機物殘渣及4、原地面以下1030cm內的草皮和表土。清除的垃圾、廢料及不使用的材料和樹木,集中堆放在監理工程師指定地點。并將路基范圍的樹根全部挖除,將坑穴填平夯實。取土坑范圍內的樹根亦全部挖除。用監理工程師批準的材料將樹根、障礙物及建筑物移去后的坑穴回填至周圍標高,并按規范要求壓實。(二)、路基挖方路基開挖前,除考慮地形條件和配套的設備外,必須考慮土層分布和利用,把路基開挖和填方結合起來,根據填方土質的需要,確定開挖的位置和程序。 1、土方開挖路基挖土方利用挖掘機挖裝,自卸汽車運輸,推土機配合。對短而深的路塹,采用橫挖法,按整個橫斷面從路塹兩端挖掘。路塹較長,寬度和深度都不大時,采用分層縱挖法,沿縱向分層次5、挖掘。在較長、大的挖方段,采用混合式開挖,先順路塹挖通道,然后沿橫向坡面挖掘,增加開挖坡面,以提高開挖速度。開挖邊坡時,預留厚度30cm左右由人工刷坡清除。2、石方開挖路基石方采用風鉆和潛孔鉆打眼,小型及松動爆破和深孔爆破,挖掘機和裝載機裝渣,自卸汽車運輸,推土機配合。在開挖下方有道路及建筑物時,設置臨時擋護,確保道路暢通和人員安全。3、施工控制要點:挖方邊線、坡比、深度標高及邊坡穩定觀測(1)、路基挖方挖至完工斷面時,如仍留有非適用材料時,應按監理工程師要求的寬度及深度繼續開挖,用批準材料回填,并壓實至設計壓實度。回填前,將開挖斷面報監理工程師批準。(2)、填方區挖除低于原地表的非適用材料時6、(除規范規定外),其挖除深度及范圍由監理工程師確定。在挖除前,測量必要的斷面報監理工程師批準。(3)、路基挖土石方工程施工工藝路基中線樁放線、復測測放邊坡樁坡頂開挖排水天溝機械開挖土質棄方棄土外運至指定地點爆破開挖石質路塹邊溝、截水溝、排水溝開挖棄石外運至指定地點路基頂面石鑿平超挖部分填平、碾壓壓實度檢測防護工程施工交工驗收。 B、出入口道路鋪設砂礫石墊層1、路槽開挖及基槽處理(1)嚴格按照設計將施工范圍內生活垃圾、腐殖土、虛填雜質土等全部清理干凈,所挖垃圾土全部外運至棄土場。(2)填方地段采用機械清除表層30cm耕種土,機械碾壓至設計強度。(3)鋪筑前,應組織有關單位共同驗槽,包括軸線尺寸、7、水平標高、地質情況。應在未做地基前處理完畢并辦理隱檢手續。(4)基槽檢查驗收后,方可進行回填。回填前,要認真檢查施工準備情況,嚴格按照施工方案進行施工。2、材料進場及檢驗(1)材料進場前必須經過專業人員檢驗,粒徑及含泥量超標的不合格材料不得進場3、砂礫石拌制(1)嚴格按照2:8砂礫石配比,砂石含水率控制在812。4、攤鋪、灑水、碾壓(1)設置控制鋪筑厚度的標志,如水平標準木樁或標高樁,或在固定的建筑物墻上、槽和溝的邊坡上彈上水平標高線或釘上水平標高木橛。(2)采用人工配合機械攤鋪,每層虛攤厚度不超過40cm,碾壓厚度控制在30cm之內,并用20T壓路機往復碾壓,一般碾壓不少于4遍,其輪距搭接不8、小于50cm。邊緣和轉角處應用人工或蛙式打夯機補夯密實。(3)對于標高不同的基礎,應按先深后淺的順序施工,作成1:2階梯形或斜坡搭接,搭接部分采用平板振動器復往振搗,平板振動器移動時每行應搭接三分之一,以防振動面積不搭接。(4)灑水:鋪筑級配砂石在夯實碾壓前,應根據其干濕程度和氣候條件,適當地灑水以保持砂石的最佳含水量,一般為8%l2%。(5)鋪筑的砂礫石應級配均勻,如發現砂窩或石子成堆現象,應將該處砂子或石子挖出,分別填入級配好的砂礫石。(6)砂礫石填筑應連續填筑,因其他原因不能連續施工的,砂礫石表層應適當灑水保持濕潤,直至下道工序。 C、出入口道路路沿石安裝放線刨槽,按標準的路邊樁,加釘邊9、樁,直線部分1015m,彎道上510m,路口園弧15m反復校核高程及曲線,以求園順。立道牙平面刨槽時,應連同灰土的位置,一次刨出,按規定或設計做好灰土。 安砌:在刨好的槽面上或灰土面上要鋪約2cm厚砂漿,按放線位置安砌道牙,用橡膠錘敲打做到平穩牢固,頂面平整,縫寬均勻(1cm),線條要園順、平直。 安砌好混凝土側平道牙后,內外槽在基層頂面以下者,應用砂漿填平至基層面。 還土:立道牙后背應用C20混凝土夯實,夯實寬度不少于50cm,厚度不小于15cm,密實度在90%以上。 勾縫:先校核道牙位置高程,使其符合設計,且在路面完成后再進行勾縫。 D、出入口道路瀝青道路1、施工準備(1)檢查驗收: 瀝青10、混凝土路面施工前,對水泥穩定碎石層的壓實度、平整度、縱斷高程、寬度、厚度、橫坡和彎沉值等各檢查項目進行驗收。各檢查項目的原始數值不得超過施工規范所規定值或允許偏差,(超過則作清除,并返工處理直至合格。)并交監理工程師認可。(2) 施工設備及人員:檢驗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所需機械設備、試驗檢驗設備及測量工具等,組織施工所需機械操作手、測量與檢測工、施工管理人員就位。2、施工工藝及方法瀝青混凝土采用廠拌法施工,橫向全幅鋪筑,縱向以100m長分段流水作業,中粒瀝青混凝土面層厚50mm。清理基層 在瀝青路面施工前,應將路面基層清理及驗收,人工將表面的浮土、石碴、雜物清理干凈,使基層礦料大部分外露,并保持11、干燥。對有坑槽、不平整的路段應先修補和整平,若基層整體強度不足,則應先予以補強。瀝青混合料拌制 在拌和基地,將規定級配的礦料和瀝青用拌和機械加熱拌和完畢。運輸 經拌和完成的瀝青混凝土采用自卸汽車運輸到攤鋪地點。運送路途中,為減少熱量散失、防止雨淋和污染環境,需在混凝土上覆蓋篷布。同時為防止瀝青同車廂的粘結,車廂底板上需涂薄層摻水柴油,其中油水比為1:3。攤鋪及整形 采用攤鋪機械將熱拌瀝青混凝土攤鋪成規定的路拱橫斷面,并用路刮板刮平,局部不平整處人工修補。碾壓:礦料撒鋪拌和后隨即開始碾壓,由于路中粒瀝青混凝土的塑形較高,故在碾壓時,先用輕型壓路機碾壓為34遍(壓路機行駛速度開始為2km/h,以后12、可以適當提高)后改用重型壓路機碾壓36遍。碾壓時應保持從一側路緣壓向路中心,碾壓時每次輪跡重疊約30cm。初期養護 碾壓結束后即可開放交通,但應禁止車輛快速行駛(不超過20km/h),要控制車輛行駛路線,使路面全幅寬度獲得均勻碾壓,加速路面反油穩定成型。對局部反油、松散、麻面等現象應及時修補。接縫施工a、縱縫施工 對當日先后修筑的兩個車道,攤鋪寬度應與已鋪車道重疊35cm,所攤鋪得混合料應高于相鄰已壓實的路面,以便壓實得到相同的厚度。對不在同一天鋪筑的相鄰車道,在攤鋪新料之前,應對原路面邊緣加以修整,要求邊緣鑿齊,塌落松動部分要刨除,露出堅硬的邊緣。縫邊應保持垂直,并需在涂刷一薄層粘層瀝青后方13、可重新攤鋪。縱縫在攤鋪之后立即碾壓,壓路機大部分壓在已鋪好的路面上,僅有1015cm寬度壓在新鋪車道上,然后逐漸移動跨過縱縫。b、橫縫施工 橫縫應與路中線垂直。接縫施工時先沿著已刨齊的縫邊用熱瀝青混凝土覆蓋,以資預熱,覆蓋厚度約15cm,待接縫處混合料變軟后,將所覆蓋的混合料清除,換用新的熱混合料攤鋪,隨即用熱夯沿接縫邊緣夯搗,并將接縫的熱料鏟平,然后趁熱用壓路機沿接縫邊緣碾壓密實。4、質量控制與檢查 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前,對基層的厚度、密實度、平整度、路拱等進行檢查。材料檢查 1)原材料檢查 施工前抽樣瀝青材料的各項技術標準,施工過程中對摻配后的瀝青材料著重檢查摻配后的技術標準。砂石材料著重14、檢查規格、形狀、級配組成、含水量與瀝青材料的粘附性等,對礦粉還要檢查其顆粒組成、比重、含水量和親水系數等。2)施工過程中按照規范要求,對瀝青混合料中礦料的級配組成、瀝青用量、拌和溫度、馬歇爾穩定度、流值和剩余空隙率以及瀝青混合料的外觀特征進行檢查。施工質量控制 隨時對礦料各層鋪撒的數量、各層瀝青的灑布量、各層瀝青的灑布溫度及均勻度、碾壓程度進行檢查。對路面的標高、寬度、厚度、平整度、路拱等外觀鑒定要求要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五、環保措施1、區域清理:施工現場的區域施工過程中要作到工完場清,以免刮風時將灰塵吹入空氣中;各區域內的建筑垃圾隨著區域施工的進展及時清理,要求活完底清,不許將垃圾從高處直接15、倒入低處,每個區域要設有垃圾區,及時將垃圾運入垃圾站。2、防塵措施、施工現場內減少飛揚的粉塵,由于其他原因而未做到的硬地化部位,要定期壓實地面和灑水,減少灰塵對周圍環境的污染。、清掃建筑垃圾,應先灑水濕潤后,才能清掃。、禁止在施工現場焚燒有毒、有害和有惡臭氣味的物質。、裝卸有粉塵的材料時,應灑水濕潤并在倉庫內進行。3、垃圾堆放區施工現場建筑垃圾設專門的垃圾堆放區,并將垃圾堆放區設置在避風處,以免產生揚塵,同時根據垃圾數量隨時清運出施工現場,運垃圾的專用車每次裝完后,用苫布蓋好,避免途中遺灑和運輸過程中造成揚塵。4、噪聲控制調整施工噪聲分布時間。根據環保噪聲標準(分貝)日夜要求的不同,合理協調安排施工分項的施工時間,將容易產生噪聲污染的分項施工盡量安排在白天施工,避免擾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