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觀測專項施工方案(14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40091
2022-08-15
14頁
610.29KB
1、精品文檔目目錄錄一、工程概況一、工程概況.3.3二、施工測量依據二、施工測量依據.3.3三、測量部署三、測量部署.3.33.13.1 測量儀器:測量儀器:.3.33.23.2 測量施工組織測量施工組織.4.4四、沉降觀測水準網的建立及測量方法四、沉降觀測水準網的建立及測量方法.4.44.14.1、校核水準控制點、校核水準控制點.4.44.24.2、水準點控制網的測設、水準點控制網的測設.4.4五、沉降觀測方法和一般規定五、沉降觀測方法和一般規定.4.45.15.1 沉降觀測周期沉降觀測周期.5.55.25.2 沉降觀測工作的要求沉降觀測工作的要求.6.65.35.3 沉降觀測的作業方法和技術要2、求應符合下列規定:沉降觀測的作業方法和技術要求應符合下列規定:.6.65.45.4 沉降觀測點布置:沉降觀測點布置:.7.75.55.5 沉降觀測埋設要求:沉降觀測埋設要求:.7.75.65.6、控制點保護措施、控制點保護措施.8.8六、沉降觀測六、沉降觀測.8.86.16.1 確定沉降觀測路線并繪制觀測路線圖確定沉降觀測路線并繪制觀測路線圖.8.86.26.2 沉降觀測點的首次高程測定沉降觀測點的首次高程測定.9.9第 1 1 頁歡迎下載。共 14 頁精品文檔6.36.3 作業中應遵循的規定作業中應遵循的規定.9.96.46.4 沉降作業過程技術指標沉降作業過程技術指標.9.96.56.5 3、沉降變形允許值沉降變形允許值.9.9七、沉降觀測數據計算及成果整理七、沉降觀測數據計算及成果整理.10.107.17.1 沉降觀測的精度沉降觀測的精度.10.107.27.2 沉降觀測數據記錄表:沉降觀測數據記錄表:.10.107.37.3 平差計算平差計算.11.117.47.4 成果報告成果報告.11.11八、安全生產及文明施工八、安全生產及文明施工.11.118.18.1 安全生產措施安全生產措施.11.118.28.2 文明施工措施文明施工措施.11.11九、附表九、附表.12.12第 2 2 頁歡迎下載。共 14 頁精品文檔一、工程概況一、工程概況工程名稱:天河華僑龍城 C-02 地4、塊 1#樓、商業中心及地下車庫;建設地點:鄭州市惠濟區天山南路與濱河路交叉口西北角;建設單位:鄭州天河置業有限公司;勘察單位:河南工程水文地質勘察院有限公司;設計單位:河南省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總院有限公司;監理單位:河南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總院有限公司;施工單位:河南安信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本項目共包含 1#樓、商業中心及地下車庫,其中 1#樓為高層,地下 2 層,地上 32 層,建筑高度 96.9m,建筑面積 14845.49。商業中心地下 1 層,地上 3 層,建筑高度 13.5m,建筑面積 1806。作業內容:對本工程 1#、商業中心主體結構施工階段進行沉降觀測。二、施工測量依據二、施工測5、量依據2.1 設計院提供的沉降測量布置點圖2.2 根據鄭州市規劃院提供的測量成果表 T002 和 T004 兩個控制點。2.3 工程測量實用技術手冊2.4 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72.5 建筑變形測量規范JGJ82016三、測量部署三、測量部署3.13.1測量儀器:測量儀器:表表3-13-1 現場測量儀器一覽表現場測量儀器一覽表序號12器具名稱自動安平水準儀銦瓦水準尺型號DSZ22m單臺對數量11測量精度每公里往返高差中誤差1mm已鑒定良好歡迎下載頁第 3 3 頁。共 14精品文檔3.23.2測量施工組織測量施工組織職務組長項目工程師安全主管組員:姓名田勝強李濤濤張海波職責全面負責6、沉降觀測技術、安全、質量。沉降觀測方案編制、交底沉降觀測的各項安全管理薛東揚、王文雨、王偉 沉降觀測實施人四、沉降觀測水準網的建立及測量方法四、沉降觀測水準網的建立及測量方法4.14.1、校核水準控制點、校核水準控制點根據鄭州市規劃院提供的控制點 C02-1(58197.591,63644.703)和 C02-2(58197.788,63406.395)點,作為建筑沉降觀測的基準點。施測前對給定的水準控制點,采用精密水準儀,往返復測,前后視距盡量等長,以確保精度,若實測高差平均值與給定高差值之差小于4n時(n 為實測站數),或20l(l 為測線長度,M 為單位),所給水準點符合要求。4.24.7、2、水準點控制網的測設、水準點控制網的測設建筑物施工平面控制網,平面工作基點控制網應符合下表規定:表表4-14-1 建筑物施工平面控制網的主要技術要求建筑物施工平面控制網的主要技術要求等級一級二級五、沉降觀測方法和一般規定五、沉降觀測方法和一般規定一二級水準測量的觀測方式應符合表 5-1 的規定:表表5-15-1 一、二級水準測量觀測方式一、二級水準測量觀測方式高程控制測量、工作基點聯測級首次沉降觀級別DS05、DSZ05型一級往返測往返測或單程雙測站測DS1、DSZ1型DS3、DSZ3型其他各次沉降觀測DS05、DSZ05DS1、DSZ1DS3、DSZ3型往返測或單程雙測站單程觀測型單程雙測8、站型邊長相對中誤差1/300001/15000測角中誤差7n15n往返測或單程雙測站二級歡迎下載頁第 4 4 頁。共 14精品文檔5.15.1沉降觀測周期沉降觀測周期建筑變形測量應按確定的觀測周期與總次數進行觀測。變形觀測周期的確定應以能系統地反映所測建筑變形的變化過程、且不遺漏其變化時刻為原則,并綜合考慮單位時間內變形量的大小、變形特征、觀測精度要求及外界因素影響情況。5.1.1 沉降觀測周期:(1)普通建筑可在基礎完工后或地下室砌完后開始觀測,大型、高層建筑可在基礎墊層或基礎底部完成后開始觀測;(2)觀測次數與間隔時間應視地基與加荷情況而定。民用高層建筑可每加高 15 層觀測一次,工業建筑9、可按回填基坑、安裝柱子和屋架、砌筑墻體、設備安裝等不同施工階段分別進行觀測。若建筑施工均勻增高,應至少在增加荷載的25、50、75和 100時各測一次;(3)施工過程中若暫停工,在停工時及重新開工時應各觀測一次。停工期間可每隔 23 個月觀測一次;(4)建筑使用階段的觀測次數,應視地基土類型和沉降速率大小而定。除有特殊要求外,可在第一年觀測 34 次,第二年觀測 23 次,第三年后每年觀測 1 次,直至穩定為止;(5)在觀測過程中,若有基礎附近地面荷載突然增減、基礎口周大量積水、長時間連續降雨等情況,均應及時增加觀測次數。當建筑突然發生大量沉降、不均勻沉降或嚴重裂縫時,應立即進行逐日或 23d10、 一次的連續觀測;(6)建筑沉降是否進入穩定階段,應由沉降量與時間關系曲線判定。當最后的沉降速率小于 001004mmd 時可認為已進入穩定階段。具體取值宜根據各地區地基土的壓縮性能確定。5.1.2 本工程主體結構施工階段觀測周期:項目變形觀測等級觀測周期F2層、F3層施工完畢進行沉降觀測恒載后每半個月要定期布點位置見布置圖備注商業中心二級變形監測F4、F8、F12、F16、F20、觀測一次,穩1#樓F24、F28、F32、機房層施工完畢進行沉降觀測。歡迎下載頁第 5 5 頁。共 14定后每一個月觀測一次精品文檔5.25.2沉降觀測工作的要求沉降觀測工作的要求沉降觀測是一項長期的系統觀測工作,11、為了保證觀測成果的正確性應盡可能做到以下幾點:(1)各觀測點的首次高程必須測量精確。各點首次高程值是以后各次觀測用以進行比較的依據,建筑物每次觀測的下沉量很小,如果初次精度不高或有錯誤,不僅得不到初始數據,還可能給以后觀測造成困難;(2)每次觀測都應按固定的后視點,規定的觀測路線進行。前、后視距應盡可能相等,視距不大于 50m,以減少儀器誤差的影響;(3)應選在成像清晰、無外界干擾的天氣進行觀測;(4)觀測前儀器要經過檢驗校正。各點觀測完要回到原始后視點閉合,對于重要工程測量誤差不應超過 1mm,一般工程測量誤差不應超過 2mm;(5)沉降觀測視一項長器時間的系統工作,為獲得正確數據,要采用固12、定人員,固定測量工具(DS3200 水準儀一臺、銦鋼尺一把),使用固定的水準點(見附圖),按時間、按規定的路線進行觀測;(6)觀測點、水準點要妥善保護,防止碰撞毀壞,造成觀測工作半途而廢。5.35.3沉降觀測的作業方法和技術要求應符合下列規定:沉降觀測的作業方法和技術要求應符合下列規定:5.3.1 二級、三級沉降觀測,除建筑轉角點、交接點、分界點等主要變形特征點外,允許使用間視法進行觀測,但視線長度不得大于相應等級規定的長度;表表5-25-2水準測量的視線長度、前后視距差和視線高水準測量的視線長度、前后視距差和視線高級別一級二級視線長度3050前后視距差0.72.0前后視距差累積1.03.0視13、線高度0.50.35.3.2 觀測時,儀器應避免安置在有空壓機、攪拌機、卷揚機、起重機等振動影響的范圍內;5.3.3 每次觀測應記載施工進度、荷載量變動、建筑傾斜裂縫等各種影響沉降變化和異常的情況。5.3.4 沉降觀測的限差應符合表 4-3 的規定表表5-35-3 沉降觀測限差沉降觀測限差基輔分劃讀數之差基輔分劃所測高差之差往返較差及符合或環線閉合差單程雙測站所測高差之差檢測已測測段高差之差級別歡迎下載頁第 6 6 頁。共 14精品文檔一級二級0.30.50.50.70.3n1.0n0.2n0.7n0.45n1.5n5.45.4沉降觀測點布置:沉降觀測點布置:本工程觀測點的數量共設 10 點,14、具體布置及編號詳見附圖。擬埋點個數項目變形觀測等級基準點商業中心二級變形監測1#樓5.55.5沉降觀測埋設要求:沉降觀測埋設要求:1、觀測點本身應牢固穩定,確保點位安全,能長期保存。2、觀測點的上部必須為突出的半球形狀或或有明顯的突出之處,與柱身或墻體保持一定的距離。3、要保證在點上能垂直置尺和良好的通視條件。4、當施工荷載達到建點高度時,要及時建點及時測出初始數據。5、點位距墻、柱陽角不少于 20cm,距混凝土邊緣 8cm,并且要加強保護,防止碰撞。6、按一定比例畫出點位平面布置圖,并對每個觀測點進行編號以便觀測和填寫記錄。沉降觀測點的形式和埋設方法應根據工程性質和施工條件來確定或設計。針對15、本工程,沉降觀測點的布設均應布在外墻拐腳處。觀測點埋在墻內部分應大于露出墻外部分 2 倍以上,以便保持觀測點的穩定性。本工程觀測點采用植筋方式,植筋方式要求錨固穩固,觀測點安裝高度為室外地坪以上約 500mm 處,外露部分長度 80mm,錨固部分長度不小于 150mm。觀測點設置如圖所示形式:16觀測點4布點位置見布置圖備注歡迎下載頁第 7 7 頁。共 14精品文檔沉降觀測用預埋件埋設高度不宜過高或過低,高了易被碰斜撞歪,低了不易尋找,而且水準尺置在點上會與混凝土面接觸,影響觀測質量;5.65.6、控制點保護措施、控制點保護措施1、控制點設置位置的基礎要牢固,不容易發生變形與沉降,并且在施工過16、程中不容易被遮擋和破壞;2、控制點方墩用混凝土澆注或標磚砌筑,結實牢靠,經得起一般的踩踏與撞擊,形狀規矩,表面抹灰平整;3、控制點設置清晰明了,有“需要保護”提醒;4、安排專人對控制點定期維護。六、沉降觀測六、沉降觀測6.16.1確定沉降觀測路線并繪制觀測路線圖確定沉降觀測路線并繪制觀測路線圖在進行沉降觀測時,因施工或生產的影響,造成通視困難,往往為尋找設置儀器的適當位置而花費時間。因此對觀測點較多的建筑物、構筑物進行沉降觀測前,應到現場進行規劃,確定安置儀器的位置,選定若干較穩定的沉降觀測點或其它固定點作為臨時水準點(轉點),并于永久水準點組成閉合回路。最后根據選定的臨時水準點、設置儀器的位17、置以及觀測路線,繪制沉降觀測路線圖。本工程沉降觀測擬劃分 2 個區段進行觀測即:商業中心和 1#樓,共計 2 個沉降觀測回路。本工程沉降觀測采用閉合水準路線,局部觀測點采用支水準路線的必須進行往返測,以確保提供有效觀測精度數據。歡迎下載頁第 8 8 頁。共 14精品文檔注:注:1 1、沉降每次都按固定的路線觀測。觀測時應注意必須在測定臨時水準點高程的同、沉降每次都按固定的路線觀測。觀測時應注意必須在測定臨時水準點高程的同一天內同時觀測其它沉降觀測點。一天內同時觀測其它沉降觀測點。2 2、固定儀器、固定觀測人員。固定儀器、固定觀測人員。6.26.2沉降觀測點的首次高程測定沉降觀測點的首次高程測定18、沉降觀測點首次觀測的高程值是以后各次觀測用以進行比較的根據,如初測精度不夠或存在錯誤,不僅無法補測,而且會造成沉降工作中的矛盾現象,因此必須提高初測精度。每個沉降觀測點首次高程,應在同期進行兩次觀測后取結果的中數作為變形測量的初始值。6.36.3作業中應遵循的規定作業中應遵循的規定(1)觀測應在成像清晰、穩定時進行;(2)儀器離前、后視水準尺的距離要用皮尺丈量,或用視距法測量,視距一般不應超過50m 前后視距應盡可能相等;(3)前、后視觀測最好用同一根水準尺;(4)前視各點觀測完畢后,應回視后視點,最后應閉合于水準點上。6.46.4沉降作業過程技術指標沉降作業過程技術指標6.4.1 往返較差、19、附和或環線閉合差:ha-bln,n 表示測站數。(或ha-b1.0L,L 表示觀測路線距離)6.4.2 前后視距:30m6.4.3 前后視距差:1.0m6.44 前后視距累積差 3.0m6.4.5 沉降觀測點相對于后視點的高差容差:1.0mm6.4.6 水準儀的精度不低于 N2 級別6.56.5沉降變形允許值沉降變形允許值6.5.1建筑物沉降變形允許值;表表6-16-1建筑物沉降變形允許值建筑物沉降變形允許值H100結構沉降允許值(mm)100H200200H250相鄰柱基沉降差允許值(mm)注:1、本表數值為建筑物實際最終變形允許值 2、L為相鄰柱基的中心距離(mm),H為室外地面起算的建筑20、物高度(m)表表 6-26-2 竣工驗收最后一次觀測的沉降速度允許值表竣工驗收最后一次觀測的沉降速度允許值表歡迎下載頁第 9 9 頁。共 144003002000.002L精品文檔建筑物安全等級和類別高層建筑和一級建筑物二級、三級、多層建筑物和低層建筑物平均沉降速度V(/d)0.060.10最大沉降速度i(/d)0.08(2 處)0.12(2 處)V6.5.2 根據建筑變形測量規范(根據建筑變形測量規范(JGJJGJ 8-20168-2016),“變形監測的變形量預警值,一般),“變形監測的變形量預警值,一般取允許變形值的取允許變形值的60%60%”。”。故本項目沉降變形允許值和預警值如下表:21、表表 6-36-3 本項目沉降變形允許值和預警值一覽表本項目沉降變形允許值和預警值一覽表允許值預警值平均沉降量(mm)6036注:主體結構施工階段觀測,沉降速度注:主體結構施工階段觀測,沉降速度 2.0mm/d2.0mm/d應停止施工,分析原因,采取措施。沉應停止施工,分析原因,采取措施。沉降速度降速度 1.0mm/d1.0mm/d應減緩加載速度并增加觀測次數。應減緩加載速度并增加觀測次數。七、沉降觀測數據計算及成果整理七、沉降觀測數據計算及成果整理7.17.1沉降觀測的精度沉降觀測的精度每次觀測結束后,要檢查記錄計算是否正確,精度是否合格,并進行誤差分配,然后將觀測高程列入沉降觀測成果表中,22、計算相鄰兩次觀測質檢的沉降量,并注明觀測日期和荷重情況。為了更清楚地表示沉降、時間、荷重之間的相互關系,還要畫出每一觀測點的時間與沉降量、時間與荷重的關系曲線。7.27.2沉降觀測數據記錄表:沉降觀測數據記錄表:表表7-17-1 沉降觀測原始記錄沉降觀測原始記錄后視(mm)架設點觀察點觀察點后視(mm)高差(mm)調整值(mm)實際高差(mm)各點高程(m)P:A:B:C:D:E:F:P:1234567PABCDEFABCDEFP。歡迎下載第 1010 頁 共 14 頁精品文檔7.37.3平差計算平差計算將各次觀測記錄整理檢查無誤后,進行平差計算,求出各次每個觀測點的高程值。從而確定出沉降量。23、某個觀測點的每周期沉降量:cHh,IHn,I-1 N 表示某個觀測點,I 表示觀測周期數(I1,2,3)且 H1H0累計沉降量:C c(n),n 表示觀測點號。7.47.4成果報告成果報告觀測工作結束后,應提交下列成果:7.4.1 沉降觀測成果表;7.4.2 沉降觀測點分布圖及各周期沉降展開圖;7.4.3 v-t-s(沉降速度、時間、沉降量)曲線圖;7.4.4 p-t-s(荷載、時間、沉降量)曲線圖;7.4.5 建筑物等沉降曲線圖;7.4.6 沉降觀測分析報告。八、安全生產及文明施工八、安全生產及文明施工8.18.1 安全生產措施安全生產措施為確保安全生產,我公司制定了如下的安全制度:8.1.24、1 現場建立工程負責人安全生產崗位責任,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方針。8.1.2 落實安全生產制度,制訂管理細則,做到人人重視生產安全,大家自覺遵守安全規定。8.1.3 做好安全教育、安全防護等方面的工作,以確保工程的安全施工。8.1.4 為做好本次沉降觀測,不出現任何的安全事故,本次沉降外業觀測將繼續按以往的積累經驗做好以下幾項安全工作:8.1.5 所有測量人員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正確佩戴安全帽。8.1.6 測量時積極與建設單位溝通,請他們予以配合。8.1.7 測站上必須有專人負責測站安全。8.1.8 注意往返于本公司和現場之間的行車安全。8.28.2 文明施工措施文明施工措施文明施25、工是企業文明積累的必然結果,是企業精神風貌的展現,是企業贏取良好社會形象的手段。我公司將以此為契機,展現我公司測量隊伍的風采,進一步樹立我公司良好的社。歡迎下載第 1111 頁 共 14 頁精品文檔會形象,由此特制定以下文明施工措施:8.2.1 搞好文明施工生產,提高現場管理水平,根據施工部署,將每次觀測工作有序和合理的進行。8.2.2 嚴格按操作規程施工,做到語言文明,行為規范。8.2.3 在施測過程中,應積極與施工方協調配合,遵守施工方現場的規章制度。8.2.4 項目實施過程中應遵守國家有關環保的法律法規,采取強有力的措施加強對施工噪聲、生活廢水等的控制,減少對測繪現場的損壞和環境污染。九、附表九、附表第 1212 頁歡迎下載。共 14 頁精品文檔沉降觀測記錄觀測點后視讀數工程狀態監理復核人觀測者記錄者觀測日期前視讀數高差(cm)工程名稱:天河華僑龍城 C-02 地塊基準點高程:95.000m第次高程本次沉累計沉降降備注點讀數工程狀態監理復核人觀測者記錄者觀測日期歡迎下載頁第 1 1 頁。共 14觀測后視前視讀數高差(cm)第次高程本次沉降 累計沉降備注(m)量(mm)量(mm)(m)量(mm)量(mm)精品文檔歡迎您的下載,歡迎您的下載,資料僅供參考!資料僅供參考!致力為企業和個人提供合同協議,策劃案計劃書,學習資料等等打造全網一站式需求第 2 2 頁歡迎下載。共 14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