擋墻施工安全專項施工方案(13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40101
2022-08-15
12頁
20.20KB
1、3米以上擋土墻施工安全專項施工方案(一)編制說明一、編制依據:1、*公路工程第二合同段招標文件2、*公路工程第二合同段相關施工設計圖及技術交底。3、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程(JTJ076-95)4、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JTJ033-95)5、爆破安全規程(GB6722 一2003)二、適用范圍*公路工程第2合同段全線的3米以上的路基路肩墻、路堤墻、棄土場構造擋土墻和改路擋土墻。具體為如下范圍內的3米以上擋土墻:1、路基路堤墻:K4+140-K4+1802、路基路肩墻:K7+710-K7+720、K7+755-K7+7603、全線設置的棄土場構造擋土墻4、改路6擋土墻(K7+000)5、其它工2、程變更中涉及擋土墻施工工程三、編制目的*公路工程第二合同段全線多處需設置擋土墻,其中許多為3米以上高度的擋土墻,在擋土墻施工過程中,因施工高度在3米以上,屬高空作業,施工中需搭設支架,危險系數大,漿砌片石擋土墻在施工中還涉及石塊的搬運等問題,可以說是危險源多,危險因素多,危險等級高,為保證現場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不引起不必要的傷害和經濟損失,保障工程進度特擬寫本安全專項施工方案。(二)工程概況1、工程簡介:*公路路線起自華峙,起點樁號K0+000,接已建成的穿山四期港區道路,經柴橋、霞浦,止于黃海堰,終點樁號K33+652,接在建的寧波繞城高速公路東段好思房互通立交,主線全長約33公里。本合同3、段起于北侖區白峰鎮大嶺下村西(K3+575)與第1合同段終點(K3+575)順接,設置隧道穿過大涂嶺;向西經野毛張北,小山防村南、保寧廟北;設置隧道穿過中嶺至本標段終點上鐘村東(K9+000),主線長5.425km。2、水文地質情況: 路線所在區域位于浙江省東部沿海,由寧紹平原延伸部分和穿山半島組成,丘陵與平原間隔。地勢總體是南東高,北西低。丘陵海拔在 300 米以下,山脊呈波狀起伏,山頂因長期剝蝕 呈渾圓狀,山坡坡度和緩,坡度在 1030 度,其間分布山前及溝谷斜地;平原區地勢低平開闊, 河道縱橫,池塘密布,海拔高度13m。根據地貌形態、成因特征,路線區劃分為侵蝕、剝蝕低山丘陵地貌區、洪坡積4、山麓溝谷地貌區、 湖沼積濱海平原地貌區三種地貌類型區。寧波市北侖區地處溫帶,屬亞熱帶季風型氣候,全年溫濕多雨,平均相對濕度80%左右,四季分明,年平均溫度16.3,年平均降雨量1400mm,山區15001800mm,平原13001400mm,最大2201.4mm(1994 年),最小703.2mm(1967年)。雨量分布主要集中在57 月的梅雨季節和89月的臺風季節,冬季雨量較小。全年37 月中旬,受冷暖氣流頻繁活動的影響,常有梅雨出現洪澇,雨日70天左右,雨量592.8mm,占年雨量46.4%;89 月,常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控制,天氣晴熱少雨,出現伏旱、秋旱,其間,亦受冷空氣南侵和北上臺風的5、共同影響,多狂風暴雨,平均雨量為325.6mm,占年雨量25.5%。3、施工平面布置:擋墻施工平面區域均設置于紅線范圍內,根據施工實際,局部設置在借地范圍之內。4、施工準備情況:截止今日,路基工區以進行了12次爆破,爆破出的石塊有相當方量的為中等風化巖,強度滿足施工質量要求。已于K6+300處設置一砂漿拌合站,水泥提供方式為甲供,砂的供貨方已確定,試驗指標合格,水則取至附近的水塘。隨著擋墻施工點的轉移,另擇適當位置設置砂漿拌合站,方便施工。腳手架鋼管、扣件廠商已聯系妥當,當施工需要時,即可運抵現場安裝。石塊運輸選用自卸車,已租賃在路基土石方施工中,當擋墻施工時,可調用適當數量的自卸車投入運輸。6、施工班組現已進場,入住大山防村,隨著施工的實際需要,施工班組人員可進行增加。目前施工便道鋪設路段:大涂嶺隧道出口(K3+800)至K7+000,此路段包括了大部分的擋墻施工路段,其他部分將在施工進展過程中擇機施工。三、施工工藝1、工藝流程:測量放量-基坑開挖-掛線-砌筑-勾縫整修2、主要施工方案:測量放樣根據設計圖紙標注的擋墻中心線、平面位置及相關部位尺寸,現場測量訂出擋墻開挖線,為了便于施工,墻趾部份的排水溝、盲溝的開挖線可考慮一并測訂出來。精確測定出擋土墻基座主軸線和起訖點,每端的銜接是否順直,并按施工放樣的實際需要增補擋土墻各點的地面高程,并設置施工水準點,在基礎表面上彈出軸線及墻身線。7、測量成果自檢復核后,報監理工程師簽認,方可作為施工依據。基坑開挖1.嚴格按照放樣線組織開挖,墻后坡面按設計坡率刷夠標準,基坑按設計挖夠尺寸,挖到設計基底面標高時,應請監理工程師到現場,確認地基承載力是否符合設計要求,監理工程師簽認同意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2.土質地段可用機械或人工開挖,挖掘時注意不要欠挖或超挖,若施工地段太長,應分段(1020m)路槽開挖,以免開挖面時間過長,易引起坡面坍塌。3.石質地段應采用機械打眼,采用小型松動爆破,宜多打眼,少裝藥,不要損傷巖體,爆破作業應嚴格遵循爆破施工規范,確保施工安全。4.墻基礎為軟弱土層,不能保證圖紙要求的強度時,應經監理工程師批準,采用加寬基礎8、或其它措施。浸水或近河路基的擋土墻基礎的設置深度,應符合圖紙規定,且不小于沖刷線以下0.5m。5.墻基礎直接置于天然地基上時,應經監理工程師檢驗同意后,方可開始砌筑。當有滲水時,應及時排除,以免基礎在砂漿初凝前遭水浸害。6.當墻基礎設置在巖面的橫坡上時,應清除表面風化層,并做成臺階形,臺階的高寬比不得大于2:1,臺階寬度不應小于0.5m。沿墻長度方向地面有縱坡時,應沿縱向按圖紙要求做成臺階。7.施工場地的臨時排水要規劃好,場內不準有積水,坡頂應挖臨時截水溝,減輕地表水對坡面的沖刷。掛線1.砌筑時,必須兩面立桿掛線或樣板掛線,外面線應順直整齊,逐層收坡,在砌筑過程中應經常校正線桿,以保證砌體各部9、分尺寸符合圖紙要求。2.直線段線段應平直,曲線段成線應圓順,不準有硬彎,墻面坡率必須準確。砌石1.石料采用材質均勻、不易風化、無裂隙且抗壓強度30MPa的片、塊石。塊石須開關大致方正,上下面大致平整,厚20 -30 cm,寬為厚的1.0-1.5倍,長為厚的1.5-3.0倍。用作鑲面的應由外露面向內稍加修鑿10cm,10 cm以后部分可不修鑿,但截面應略小于修鑿部分。2.砂漿拌制應嚴格按配合比用料,集中用砂漿配拌機拌和,再用手推車或拖拉機運送到作業面使用,砂漿應隨拌隨用,一般在3-4個小時內用完,氣溫在30以上時,宜在2-3個小時內用完。運輸過程中發生離析,泌水的砂漿,砌筑前應重新拌和,否則不能10、使用。3.用作砂漿拌制的砂應采用中粗砂,砂漿稠度以5-7 cm為宜。4.砌筑基礎的第一層時,如基底為基巖或砼基礎,應先將其表面清洗、濕潤,坐漿砌筑。砌筑工作中斷后再進行砌筑時,應將砌層表面加以清掃和濕潤。5.砌體應分層坐漿砌筑,砌筑上層時,不應振動下層,不得在已砌好的砌體上拋擲、流動、翻轉和敲擊石塊。6.砌塊石采用擠漿法,做到塊石間砂漿飽滿。石塊應平砌,每層砌體高度大致相同。鑲面石用二順一丁排列,灰縫寬3 cm,上下層豎縫錯開距離不得小于8 cm,砌體里層平縫寬3 cm,豎縫寬4 cm。7.墻身每10-15 m設一道變形縫,縫寬2 cm,墻體設泄水孔,孔距2.0 m,墻背孔位處設反濾層。8.工11、作段的分段位置宜在伸縮縫和沉降縫之處,各段水平縫應一致;分段砌筑時,相鄰段的高差不宜超過1.2 m.勾縫、整修砌體完工后,應將砌縫用水泥砂漿構成凸縫,縫寬不大于3 cm,最后將砌筑面清理干凈。3、技術參數:1.設計荷載:公路I級。2.擋墻基底摩擦系數f=0.4,基底土摩擦系數為0.5。3.墻背填土計算內摩擦角=35,填土容重Y=19KN/m。4.墻身圬工容重Y=23KN/m。5.擋墻穩定系數:抗滑穩定系數Kc1.3;抗傾覆穩定系數Ko1.5。4、施工要求:1.墻體應用勻質、不易風化、無裂隙且抗壓強度不低于30Mpa的片、塊石砌筑,石料規格應符合相關技術要求(片石厚度應150mm,塊石厚度在2012、0300mm,厚:寬:長=1:11.5=1.53)。對于沿河浸水和潮濕地區的石砌主體工程,石料的軟化系數應不低于0.8。墻體用M10水泥砂漿砌筑,用10號水泥砂漿勾縫。沿河、沿塘浸水部分的墻身采用C15塊、片石混凝土砌筑。局部擋墻基底不能滿足設計承載力要求時,采用C15混凝土擴大基礎,擴大基礎最大高度hs取2米,并設成臺階狀,按45擴散,基礎以下視情況換填砂礫。2.沿墻長每隔1015m和與其它建筑物連接處應設置伸縮縫。在基底的地層變化處,應設置沉降縫。伸縮縫和沉降縫可合并設置,縫寬0.020.03m。縫內沿墻的內、外、頂三邊填塞瀝青麻絮和瀝青木板,塞入深度不小于0.2m。3.墻高和墻長應設置泄13、水孔,按上下左右每隔23m交錯布置。折線墻背的易積水處亦應設置。最下一排泄水孔應高處地面0.3m,浸水地區的擋土墻應設置在常水位以上0.3m,并考慮沖刷深度。在泄水孔進水端應設置反濾層,厚度不小于0.3m,并在最低排泄水孔下部設置隔水層,不使積水滲入基底,并在墻后最低排泄水孔至墻頂下0.5m之間填筑不小于0.3m厚的砂礫石等反濾層。為防止墻背水下滲至基底,于墻后最低排泄水孔下填筑0.3m的粘土并夯實,粘土層寬度比墻背基坑開挖線寬0.3m,粘土層頂面鋪設一層防滲土工布。當墻后滲水量較大或在集中水流處,為了減少凍水壓力對墻身的影響,應加密、加大泄水孔尺寸后曾設縱橫向地下排水設施(如滲水暗溝等)。其14、出水口下部應采取措施,防止水射流沖空基礎。4.檔墻基底倒坡應按設計要求設置,以保證墻體的穩定性。5.路堤和路肩擋土墻端部應深入路堤內不小于0.75m,擋土墻部嵌入原地層的深度,土質不小于1.5m,風化裨重的巖層不小于1.0m,風化輕微的巖層不小于0.7m。6.路肩墻施工時,應預留防撞護欄鋼筋。(四)施工計劃施工進度計劃:2010年11月22日2011年4月30日。材料設備計劃:石塊采用路基K6+650、K5+350、K6+350等處爆破產生的中等風化巖,滿足施工強度和工程量需要,砂采用外購,砂漿拌合用水取施工點附近水塘中水,石塊運輸車及挖掘機調用路基土石方工程用自卸車和挖掘機,路基土石方工程已15、開始可隨時調入使用。勞動力計劃:路基工區擋墻砌筑施工班組現已進場人10人,基本滿足現在的施工工作面需要,隨著路基施工整體的推進,將根據實際需要增加施工班組進場。(五)危險因素分析危險源的識別和危險因素評估:序號危險源可能造成的安全事故;危險等級備注1未佩戴安全帽高處墜落時造成腦部受傷;石塊等對頭部的撞擊傷害;CA代表危險等級:一般;B代表危險等級:危險;C代表危險等級:非常危險;2未帶手套在移動石塊過程中對手部造成傷害;A3支架地基不牢或搭設不牢固施工人員在上面作業時整體坍塌;C4支架上堆放雜物施工人員在支架上移動過程中受都干擾,嚴重時造成高處墜落;B5高處傾滾石塊對下方施工人員造成撞擊傷害;16、C6醉酒作業及帶病作業高處墜落;C7爆破炸藥雷管看管不力至丟失爆炸危險品外流,對人身安全和社會穩定造成嚴重影響;C8爆破安全警戒不到位造成飛石傷人;C9材料運輸車輛在施工便道上的行駛造成交通事故;B10施工人員亂棄煙蒂造成火災;B11施工過程中攀爬支架上下高處墜落B(六)施工安全保障措施:1、組織保障: 為保障擋墻施工的安全目標,項目部成立了以項目經理為組長的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具體組織機構如下:安全部安全組織機構圖項目經理項目副經理路基工區負責人路基工區技術員路基工區安全員 專職安全員2、安全應急措施:現場安全員已學習現場急救方法,在發生高空墜落、交通事故等較嚴重安全事故時可及時趕到進行現場急17、救,并由現場施工車輛及時送往附近醫院進行搶救治療。對于較小傷害事故,路基工區配備創口貼、止血繃帶常用醫療用品,可進行現場處理,嚴重時再送醫治療。3、技術措施:施工中為了保證交通安全順暢,根據現場情況采取以下交通管理方法與安全保證措施:1.各公路與便道交叉處設立交通警示牌,以提醒過往行人、車輛注意安全,減速通行,夜間設置警示燈。2.在施工現場入口處設立標牌,明示非施工車輛不得進入。3.加強施工車輛駕駛員的教育工作,出入口要“一看、二慢、三通過”,增加交通安全意識。4.在施工過程中,在施工臨時便道上不得堆積材料和停放機械,24小時保持道路雙向通行。.運輸車輛通過公路時,設置專人在路口進行交通指揮。18、(七)安全檢查和驗收:1、支架:在支架搭設前需項目部專職安全員進行現場查看地基,確定是否采取加固措施,支架搭設完成后,項目部專職安全員需認真檢查支架是否橫平豎直,扣件是否擰緊,立桿底下是否設木板,剪刀撐是否合理設置,在通過驗收后方可進行施工。在施工過程中,項目部安全員應不定期對支架進行穩定性檢查,并檢查支架上的是否堆放雜物,進行立即處理,以保證安全生產。2、安全帽與手套:每天現場安全員進行安全巡邏,對未按要求進行佩戴安全帽和手套的施工人員立即責令佩戴完好,并進行安全思想教育,保證安全施工。3、醉酒和帶病作業:每天上工前對施工人員進行檢查,有醉酒和生病現象的施工人員一律不得允許進入施工現場。 4、爆破:對于基坑開挖需要爆破施工的,需進行嚴格的審批手續,在通過后方可著手爆破施工,爆破施工需在爆破監理工程師的監理工作下進行,項目部安全保衛部做好安全警戒及其他看管炸藥、雷管等配合工作,以保證爆破施工的安全進行。5、交通:每天出車前檢查施工機械運行情況,對于有故障的車輛、挖掘機等施工機械不得上路。通過在施工便道與原有道路的交叉段設置交通警示牌等方法來保證來往行人及車輛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