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岔及交叉渡線施工方案(14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40209
2022-08-15
14頁
474.18KB
1、。合肥城市軌道交通 1 號線一、二期工程正線鋪軌標單開道岔及交叉渡線施工方案單開道岔及交叉渡線施工方案編制:審核:審批:1 號線一、二期工程正線軌道鋪設 I 標項目經理部二一五年一月-可編輯修改-中鐵十一局集團有限公司合肥城市軌道交通。目目錄錄一、編制依據一、編制依據.1二、工程概況二、工程概況.1三、工期計劃三、工期計劃.2四、施工機具配置四、施工機具配置.2五、施工工藝及方案五、施工工藝及方案.35.15.1 施工工藝施工工藝.35.25.2 單開道岔整體道床施工方案單開道岔整體道床施工方案.45.35.3 交叉渡線整體道床施工方案交叉渡線整體道床施工方案.7六、道岔鋪設質量驗收標準六、道2、岔鋪設質量驗收標準.9七、施工質量和進度保證措施七、施工質量和進度保證措施.10八、施工安全保證措施八、施工安全保證措施.11-可編輯修改-。單開道岔及交叉渡線施工方案單開道岔及交叉渡線施工方案一、編制依據一、編制依據(1)合肥市軌道交通 1 號線一、二期工程正線軌道設計總說明;(2)城市軌道交通技術規范(GB50049-2009);(3)地鐵雜散電流腐蝕防護技術規程(CJJ49-92);(4)地下鐵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99-1999(2003 年版);(5)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2011 版));(6)城市軌道交通工程測量規范(GB 503083、-2008);(7)鐵路軌道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TB10413);(8)合肥市軌道交通 1 號線一、二期工程道岔和交叉渡線設計圖紙(9)我單位參與其它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建設積累的施工經驗。二、工程概況二、工程概況合肥市軌道交通 1 號線一、二期工程,是合肥市軌道交通網中南北向骨干線路,快速聯系老城區與濱湖新區,途徑新站區、老城區、青年路片區、葛大店片區、高鐵站片區、濱湖新區等城市重要發展區域。本工程從合肥站至徽州大道站,線路長約24.54km(鋪軌起點里程 K4+346.324,鋪軌終點里程 K28+889.032),全部為地下線,一期工程共設車站23 座。新建一座車輛段(濱湖車輛段)和一座停4、車場(大連路停車場)。1 號 線 一、二 期 正 線 軌 道 鋪 設 范 圍 為:正 線 K4+346.324K28+889.032、配線、大連路停車場及出入場線、濱湖車輛段出入線及 U型槽部分的車輛走行軌道系統。以上軌道鋪設工程劃分為兩個施工標段,其中鋪軌標為合肥站大連路站(不含大連路站)(K4+346.324K16+712.102)區段正線及配線。鋪軌總長度單線 24.274km,其中地下線一般段15.745 單線公里,地下減振段 5.529 單線公里,橡膠隔振墊道床 0.6km,鋼彈簧浮置板道床 2.4km,-可編輯修改-。還包含 15 單開道岔(其中一組為浮置板道岔)及一組交叉渡線的鋪5、設及標段內的線路附屬工程施工。三、工期計劃三、工期計劃我標段計劃在 2015 年 3 月 8 日開始進行道岔施工,按照合肥站、太湖路站、明光路站、望湖城站的先后順序進行施工,計劃2015 年 4 月 30日完成道岔及交叉渡線的混凝土澆筑工作。道岔施工計劃如表1:表 1.道岔施工計劃序號1234站名合肥站明光路站太湖路站望湖城站道岔鋪設時間鋪設完成時間2015.3.82015.4.152015.3.102015.4.102015.4.122015.4.292015.4.92015.4.30道岔數量1 組交渡,6 組單開2 組單開5 組單開2 組單開四、施工機具配置四、施工機具配置表 2.道岔施工6、機具配置表序號1234567施工機具道岔支撐架支距拉桿頂撐軌距拉桿直角道尺萬能道尺支距尺單位組組套個個個把數量6612060222備注為保證工期安排,本標段特設一個道岔專業施工隊在龍門吊鋪軌作業到達前完成道岔整體道床澆筑,以保證鋪軌作業順利進行。-可編輯修改-。五、施工工藝及方案五、施工工藝及方案5.15.1 施工工藝施工工藝道床養護道岔施工工藝流程圖道岔施工工藝流程圖澆筑道床混凝土支立道床模板拆除支撐墩模板、復查道岔幾何尺寸道岔幾何尺寸檢查澆筑支撐墩混凝土支立支撐墩模板道岔精確定位調整整體道床道岔鋼筋綁扎、焊接道岔粗調安裝道岔鋼軌支撐架道岔組裝基底處理(鑿毛、清理)施工準備、材料倒運道岔基標7、復測-可編輯修改-。5.25.2 單開道岔整體道床施工方案單開道岔整體道床施工方案(1)施工準備施工前,先進行線路軌道平面控制網測設,然后進行輔助基標測設,并預先在基地進行道岔的試裝,經檢查確認零件齊全、位置正確后,方可運至施工地點卸車。運裝時將尖軌與基本軌捆牢避免尖軌損壞。(2)道岔組裝運輸先對各部件分組編號(見“單開道岔平面組合示意圖”)。按“1,4”、“2,3”、“5,6”、“7”、“8”、“9,10,11”、“12,13”的組合方式分為七部分(依次編號為),并在每根鋼軌軌頂用白油漆標出岔枕中心位置,然后用汽車運至材料吊裝點,由吊車吊至下料口下方,人工用自制“炮車”倒運至工作面進行組裝。8、岔枕吊至下料口下方后用人工配合叉車散布,組裝時先按岔枕間距進行布枕,安裝扣配件,再在岔位上安裝鋼軌支撐架和軌距拉桿,并將各鋼軌件連接。各岔枕及扣件必須“對號入座”。圖圖 1.1.單開道岔平面組合示意圖單開道岔平面組合示意圖(3)道岔調整1)道岔調整根據基標用直角道尺和萬能道尺調整水平。首先把直角道尺架在基本軌上,通過支撐架調整使直角道尺水準氣泡居中。鋼軌位置根據道岔基標-可編輯修改-。調整,并根據中線校核,然后用萬能道尺將另一股鋼軌位置定出并調整水平。用支距控制曲線基本軌位置,調整就位后用道尺控制水平及中線,定出側股的準確位置。每組鋼軌架設調整后,設鋼管支架加固,以防止調整后的鋼軌因連動或意外9、碰撞發生變形。道岔調整順序為:先調整直基本軌、,使軌道水平和平面位置達到設計要求,然后根據直線基本軌確定直線、的位置。直股調整完畢,再根據支距將曲線基本軌 調整就位,最后將調整就位。道岔部件多,部件間的聯接薄弱,澆筑道床混凝土前難以固定。施工中我們將采用專用的軌距拉桿和上承式鋼軌支撐架,將道岔各部件進行牢固聯接。道岔調整完成后,應利用 CP控制網配合軌檢小車進行軌道最后一次精調,精調完成后請監理單位報驗,在征詢監理同意后,方可進行混凝土澆筑。混凝土澆筑采用泵送混凝土方式。2)道岔調整精度道岔按設計位置進行精度調整,其精度符合下列規定:道岔里程位置允許誤差為15mm;導曲線圓順,支距正確,其允許10、偏差為 1mm。岔后附帶曲線用 10m 弦量,連續正矢允許誤差為 1mm;高程:道岔全長范圍內高低差不超過2mm,高程允許偏差為1mm,不得有反超高;軌距:尖軌尖端處軌距允許誤差為 1mm,需要加寬部位軌距以不大于 1變化率漸變;轉轍器部分,尖軌連接牢固,搬動靈活,尖軌與基本軌密貼,其間隙-可編輯修改-。不大于 1mm,曲尖軌在第一連接桿處的動程不小于 152mm;護軌頭外側至轍岔心作用邊的距離為 1391mm。允許偏差 0+2mm。至翼軌作用邊的距離為 1348mm,允許偏差為 0-1mm;軌面平順,滑床板在同一平面內,軌撐與基本軌密貼,其間隙不大于0.5mm;道岔范圍內各接頭以及與軌道連接11、處軌面無錯臺,軌頭內側直順無錯牙,其允許誤差為 0.5mm;軌縫:允許偏差為 0+1mm。(4)道岔道床混凝土的澆筑1)模板安裝鋼筋綁扎完成后可進行模板安裝,安裝前將道床的幾何尺寸用墨線在基底彈出,并對模板表面打磨、涂上脫模劑,使表面平整、無異物,方可進行安裝,安裝時注意模板的垂直度,模板拼接處無水平錯牙,縫隙可用膠帶填實,防止漏漿。道岔整體道床混凝土側模采用組合鋼模。2)道岔道床混凝土澆筑道床澆筑過程中應分層、水平、分臺階灌注,采用插入式振搗棒振搗密實。混凝土振搗時采用快插慢拔方式,各部位振搗時間不得小于 2530s,直至混凝土表面不再下降為止。澆注完成后初凝之前進行收光抹面,收光次數不得小12、于3 次,每次抹面的間隔不宜過長,直至表面平整光滑,達到設計規范要求。道床混凝土澆筑采用泵送混凝土方法。(5)轉轍機基坑的預留道岔轉轍機基坑的預留位置的精度直接影響后續轉轍機安裝精度,轉-可編輯修改-。轍機基坑設置在線路外側,轉轍機基坑與水溝不能有任何的交叉。轉轍機坑及其坑槽必須一次性澆筑成型,轉轍機坑及其坑槽的標高和平面尺寸由設計圖紙確定。5.35.3 交叉渡線整體道床施工方案交叉渡線整體道床施工方案本標段 15m 間距交叉渡線由六組 60kg/m-9 號單開道岔,一組菱形交叉和連接渡線組成(圖2.交叉渡線平面組合示意圖)。菱形交叉部分由兩組鈍角轍叉及兩組銳角轍叉組成。圖圖 2.2.交叉渡線13、平面組合示意圖交叉渡線平面組合示意圖施工時,先根據交叉渡線上長、短軸上的基標,定出長短、軸的軸線,然后根據弦線方向及道岔中心位置鋪設銳角轍叉、鈍角轍叉及連接短軌,裝上接頭螺栓,組成菱形,再用道岔基標控制、調整6 組單開道岔。交叉渡線施工工藝及操作要點如下:(1)轍叉部分的鋪設用支撐架將交叉渡線中部的 10 組轍叉及其連接鋼軌調至設計高程(插入 2 組單開道岔處先拉線確定鋼軌位置,第二步做單開道岔時鋪設),使其叉心理論交點與相應的控制點的拉線重合。聯結轍叉與鋼軌的夾板,找正轍叉前后方向后裝上軌距拉桿。(2)交叉渡線中單開道岔的鋪設-可編輯修改-。交叉渡線中包含六組單開道岔,其轍叉已隨菱形交叉鋪設14、完畢,因此只需鋪設轉轍及其連接部分。施工程序和要求如下:a.當轉轍器部分曲直兩基本軌的高程、方向、水平及軌距設定后,安裝上拉桿及加長拉桿,連接部分除設拉桿保持軌距外,導曲線外股鋼軌應在適當位置設置短拉桿以保持支距。b.將尖軌與基本軌進行分解,把一側尖軌撥至軌道中部支撐架上,并用鐵絲等捆勞,使尖軌密貼。滑床臺面上設置水平尺并保持水平尺水平,調整滑床臺面,確保滑床臺水平。c.用弦線檢查同側 15 塊滑床臺,臺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后方可打入彈片上的銷釘;將尖軌撥回滑床臺上,進行靜態檢查,首先使尖軌靠攏基本軌,若工廠生產的尖軌質量符合制造標準,則尖軌軌頭刨切部分應與基本軌軌頭密貼,尖軌軌底與滑床臺間不應有15、較大空隙,若尖軌符合以上要求后,即可安裝轍跟扣件及夾板,進行另一側尖軌部分滑床臺調整。d.當兩側尖軌均調整完畢后,應用塞尺檢查尖軌與滑床臺的密貼情況,尖軌與滑床臺縫隙不得大于 1mm。e.交叉渡線的安裝調整工作基本完成后,應利用CP控制網配合軌檢小車進行軌道最后一次精調,精調完成后請監理單位報驗,在征詢監理同意后,方可進行混凝土澆筑。混凝土澆筑采用泵送混凝土方式。f.當整體道床混凝土終凝后,在尖軌安裝上拉連桿,作動態檢查。安裝拉連桿時,因尖軌、拉連桿及其接頭等均可能存在公差,在設計、制造時準備調整片,以便現場根據實際情況增減拉連桿兩端的調整片。施工時首先計算各拉連桿中心處兩尖軌軌頭間距,再按此16、間距設置調整片,這-可編輯修改-。樣既省工又能保證道岔良好的技術狀態,提高施工效率。(3)轉轍機基坑的預留道岔轉轍機基坑的預留位置的精度直接影響后續轉轍機安裝精度,轉轍機基坑設置在線路外側,轉轍機基坑與水溝不能有任何的交叉。轉轍機坑及其坑槽必須一次性澆筑成型,轉轍機坑及其坑槽的標高和平面尺寸由設計圖紙確定。六、道岔鋪設質量驗收標準六、道岔鋪設質量驗收標準(1)里程位置:允許偏差為20mm(2)導曲線和附帶曲線:導曲線支距允許偏差 2mm,附帶曲線用 10弦量連續正失差允許偏差 2mm(3)軌頂水平高程:全長范圍內高低差不大于3mm;高程允許偏差2mm。(4)轉轍器必須靈活搬動,曲尖軌動程不小于17、152mm,尖軌與基本軌密貼,其間隙不大于 1mm,尖軌尖端出距允許偏差1mm(5)護軌頭外側至轍岔心作用邊的距離為 1391mm。允許偏差 0+3mm。至翼軌作用邊的距離為 1348mm,允許偏差為 0-2mm。(6)軌面平順,滑床臺在同一平面內,軌撐和基本軌密貼,其間隙不大于 1mm(7)道岔混凝土道床技術要求1)整體道床混凝土的變形縫和水溝模板支立應牢固,其允許偏差為:5mm;垂直度 2mm。2 2)軌枕應方正,間距允許偏差為10mm,岔枕偏斜允許偏差為5mm。-可編輯修改-。3)水溝直(圓)順,溝底坡度與線路坡度一致,并且不得小于2,保證排水暢通,允許偏差為:位置10mm,垂直度 3m18、m。4)混凝土強度應符合設計標準,無蜂窩、麻面和漏振等缺陷。表面平整度允許偏差為 3mm,高程 0、-5mm。(8)有縫道岔鋪設檢驗標準應符合表 4 的規定。表表 3.3.有縫道岔鋪設檢驗標準有縫道岔鋪設檢驗標準序號12道岔方向軌距檢驗項目直線(10m 弦量)(mm)導曲線支距(mm)尖軌尖端(mm)其它部位(mm)尖軌尖端至基本軌接頭()軌距加寬及遞減尖軌跟端(直向)向轍叉方向遞減距離(m)導曲線向前向后遞減距離直尖軌(m)曲尖軌(m)允許偏差正線421+3,-261.5至尖軌跟端 3m,至轍叉前端 4m按設計圖遞減21+3,1+1,0.5+3,0+10,011522022010每組道岔3觀19、察檢查、用鋼尺量配線6檢驗頻率范圍點數檢驗方法345尖軌非工作邊最小輪緣槽(mm)尖軌跟端非工作邊與基本軌工作邊開口距離(mm)轍跟軌緣槽寬度(mm)護輪軌翼軌67動程(尖軌、可動心軌)(mm)錯牙、錯臺(mm)頭尾接頭相錯量(mm)軌縫實測平均值與設計值差(mm)8接頭910岔枕間距、偏斜(mm)尖軌尖端相錯量(mm)七、施工質量和進度保證措施七、施工質量和進度保證措施-可編輯修改-。1、對所有施工人員進行技術培訓和崗前培訓,對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進行專業強化培訓。2、做好原始記錄,加強對文件和資料的管理,分門別類建立臺帳,做到數據有據可查。3、投入精銳施工隊伍,保證道岔施工隊伍的施工人員數量20、和施工質量。4、加強聯系,積極排除施工干擾,保證道岔及交叉渡線作業面及時開展。八、施工安全保證措施1.完善安全保證體系,向施工人員進行工序和操作規程安全教育和培訓,增強安全防范意識,每道工序施工前進行安全技術交底。2.撥移尖軌時應站穩,要有統一指揮,防止擠傷手腳。3.因施工空間受限,每個作業人員要注重自身安全,穿戴好防護用品還必須關注四周的作業人員、工具設備。施工中各道工序應保持適當間隔,避免相互干擾的同時還要保證必要的銜接與配合。4.道岔施工完成后,及時在尖軌密貼側的尖軌尖端與基本軌處安裝鉤鎖器,在尖軌斥離端安裝尖軌防護罩。-可編輯修改-。歡迎您的下載,歡迎您的下載,資料僅供參考!資料僅供參考!致力為企業和個人提供合同協議,策劃案計劃書,學習課件等等打造全網一站式需求-可編輯修改-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3
40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1
3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