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103路基試驗段施工方案(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41330
2022-08-15
11頁
97.50KB
1、路基試驗段施工方案1 編制依據1) S103合銅路(三河至廬城)改建工程施工招投標文件、工程量清單及招標補遺等有關要求,以及中標通知書、合同談判紀要。2)S103合銅路六標兩階段施工圖設計資料。3)現場踏勘調查所獲得的工程地質、水文地質、當地資源、交通狀況及施工環境等調查資料。4)本單位所擁有的技術裝備力量、機械設備狀況、管理水平、工法及科技成果和多年積累的工程施工經驗。5)交通部頒發的現行規范、規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公路工程施工定額、概預算編制辦法。(1)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 JTG F10-2006;(2)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 JTG/T F50-2011;(3)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程2、 JTJ 076-95;(4)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 JTG F80/1-2004;(5)公路工程混凝土結構防腐蝕技術規范 JTG/TB07-01-2006;(6)公路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規范 JTG B03-2006;6)國家、行業及安徽省現行公路、市政道路及排水、照明的有關技術標準、規范。7)工程建設法規要求及有關文件(包含安全生產、文明施工規定等內容)。2 工程概況2.1 線路概況本項目起點位于國道G206上派至吳山段與老G206(合安公路)的交叉點處,沿線經過嚴店鄉、三河鎮、同大鎮、臺創園、石頭鎮,終點位于老合銅路與合肥市廬江縣南外環交叉口以南約645m,沿老合銅路走向并順接老合銅路3、。其中,第六標段起于羅埠鄉以南,樁號為K48+000,向南途經駱莊、夏家老、山后、祁家、半邊店、三槐莊、吳老,終于廬城新渡路與S103交叉處南側,終點樁號K55+000,標段長7Km。工程內容主要包括路基、路面、橋梁、涵洞、平面交叉、市政排水工程、路基防護排水等。其中分離式立交橋1座、中橋1座。2.2 主要技術標準主要技術標準表序號項目單位標準指標一般路段廬城鎮規劃段1公路等級雙向四車道一級公路主線雙向六車道一級公路,兼顧市政道路功能,增設輔道及人行道2設計速度Km/h80603里程Km5.2301.7304路基寬度m24.5605行車道寬度m2(23.75)2(3.5+23.75)6中央分隔4、帶寬度m24.57荷載等級公路-級8地震動峰值加速度g0.109路面類型瀝青路面10路面標準軸載雙輪組單軸100KN2.3 試驗段概況試驗段路基起點:K48+725-K49+000,路基長度為275m,該段落左幅加寬,清表50cm后,壓實基底后,保證基底壓實度大于等于90%。報監理工程師驗收合格后,開始逐層填筑4%、6%、8%的石灰改善土。控制松鋪厚度不得超過25cm,逐層碾壓保證壓實度,并分層檢測虛鋪厚度、灰劑量、壓實度等報驗至路床頂標高。實測路基高程、橫坡、中線偏位、平整度、壓實遍數等各項指標達到規范要求。3 試驗段試驗的目的和范圍3.1 試驗段試驗的目的 確定本地區經濟合理的填料,選定滿5、足施工要求的壓實機具、所用填料及壓實條件下合理的松鋪厚度、壓實遍數和施工最佳控制含水量等工藝參數,選定經濟、合理、準確的檢測手段。為以后大面積路基填方施工積累施工經驗和現場檢測數據。3.2 試驗范圍(1)基床底層(基床下部1.5m 范圍內)填筑的施工工藝(含檢測手段)。 (2)路床本體填筑施工工藝(含檢測手段)。4 人員機械配置4.1 人力資源組織人員配備表序號姓名性別出生年月職務學歷專業職稱從事專業時間備注1王道飛男1968.12隊長大專公路與橋梁工程師15年2程軍男1985.11技術負責人本科公路與橋梁工程工程師6年3余二虎男1984.04道路工程師本科道路橋梁工程工程師6年4夏攀男1986、9.04質檢工程師本科土木工程助工4年5余忠洋男1992.01質檢員大專道路與橋梁計劃助工3年6董宜剛男1988.05測量工程師大專土木工程助工5年4.2 機械設備機械設備表序號機械設備名稱規格及型號數量技術狀況進場日期使用工點備注1挖掘機PC220-81臺良好2013-10試驗段2挖掘機現代2252臺良好2013-10試驗段3震動壓路機22T2臺良好2013-10試驗段4鋼輪壓路機18-21T2臺良好2013-10試驗段5自卸車康明斯3臺良好2013-10試驗段6平地機PY160B1臺良好2013-10試驗段7推土機山推1602臺良好2013-10試驗段4.3 測量、檢測儀器設備的配置測量、7、檢測儀器設備表序號儀器設備名稱規格型號單位數量檢定狀態備注1全站儀蘇州一光套2合格2水準儀蘇州一光臺3合格3水準尺5m 鋁合金尺把4合格4環刀套2合格5灌砂筒150mm套2合格6EDTA滴定套1合格7分析天枰套1合格83米直尺把2合格9電子稱套1合格5 路基試驗段的施工準備(1)測量工作 根據設計院的釘樁資料進行施工復測,恢復線路中間樁位,加密水準點,測量路基橫斷面,放出征地紅線樁。填前碾壓完成并經驗收達規定的壓實度后,對原地面進行斷面測量,以確定填方工程數量并作為以后計量支付的依據。斷面經監理工程師復核簽字認可即可測設路基坡腳線及中線。(2)開挖排水溝 在路基兩邊挖1.00.8 排水溝,排水8、溝低尾端挖截渣池,防止雨水挾泥砂沖入當地農田造成危害。(3)基底處理 認真進行場地清理工作,路基范圍內的樹木灌木層、雜草、建筑物殘渣,均應清理干凈。目前該面路基樹木已砍伐完畢。清理的表土、有機土可堆在路基用地范圍外緣兩側以便將來用作灌草護坡骨架客土用。場地清理后,請監理工程師檢驗清表工作,檢驗合格后再進行原地面壓實作業。 根據地質資料和設計圖紙要求,本段試驗段路基在填筑前需進行基底處理。需要挖除原地面以下50cm厚的種植土、雜草樹木。選擇棄土場選擇 ,及時將棄土安置于適當的位置集中堆放。種植土單獨堆放,用作后期綠化培土。(6)填前碾壓 基底處理完成后,進行路基基床以下部分填筑。基底經涼曬待含水9、量適宜時進行填前碾壓密實,達到規定的壓實度。 (7)技術管理準備 組織各技術管理人員進行圖紙、設計說明、路基施工規范質量驗收標準、試驗規范和標準、設計規范、安全、環保等相關規范規定的學習、參透和交流。做到能以一個具體的施工技術指導思想指揮作業工人作業,能有效組織技術資料數據匯總。6 試驗段路基施工方案6.1 地基處理施工前,按照放樣的紅線范圍,進行清表工作,及時對基底的檢查與處理。對于軟弱基土層要及時進行換填處理,振動壓路機振動碾壓2-3遍,保證基底壓實質量。基底換填挖掘機挖土,自卸汽車運送至棄土場,推土機整平。6.2 路堤施工路基試驗段為左幅加寬,路堤填筑施工流程如下。測量放線清除表土基底處10、理開挖排水溝路基填筑平整碾壓路基成型檢測與整修。嚴格按照每一道工序組織施工。加強流水作業,均衡勞動力組織。具體施工安排如下:路堤施工施工階段準備階段整修驗收階段平整區段碾壓區段填料區段檢測區段施工準備基底處理分層填筑攤鋪平整灑水晾曬碾壓夯實檢驗簽證路基整修三階段四區段八流程6.3 臺階處理本試驗段為左幅單側加寬,在與老路接縫處呈臺階式開挖。從老路路面結構層最外側0.75米進行開挖。將新老路面接縫移至中央分隔帶與內側車道的交界處。臺階開挖呈80*120逐層開挖,直至挖至基底。在基底處鋪設雙向土工格柵,加強新老路基的有效連接。防止路基的不均勻沉降。6.4 碾壓施工工序灰土路拌法施工1)、備土、鋪土11、用于石灰土的土必須符合規范要求,不含樹皮、草根等雜物。備土前要用土培好路肩,路肩應同結構層等厚。石灰土土質選擇優先選擇粉質粘土,土的塑限指數在12-20之間。本標段1#取土場土質Wp18.6%;2#取土場Wp18.0;3#取土場Wp15.3,均滿足土質要求。2)、備灰、鋪灰用于石灰土的石灰不得低于三級石灰標準,進場前考察選定,不合格的石灰不得用于本工程。備灰前,用推土機對鋪開的松土進行初平穩壓,保證備灰時不產生大的車轍,嚴禁重車在作業段內調頭。備灰前應根據灰劑量、不同含水量情況下的石灰松方干容重及石灰土最大干容重計算每延米的石灰用量。根據計算出的每延米石灰的松方用量,分兩條成梯形狀均勻地碼條備12、灰,并用卡尺逐段驗收數量,不準用汽車直接大堆備灰。備灰前應事先在灰條位置標出兩條灰線,以確保灰條順直。鋪灰前應在灰土的邊沿打出標線,然后將石灰均勻地鋪撒在標線范圍內,鋪灰應用人工撒鋪。3)、拌和采用灰土路拌機拌和,鏵犁作為附助設備配合拌和。(1)、土的含水量小,應首先用鏵犁翻拌一遍,使石灰置于中、下層,然后灑水補充水份,并用鏵犁繼續翻拌,使水份分布均勻。考慮拌和、整平過程中的水份損失,含水量適當大些(根據氣候及拌和整平時間長短確定),土的含水量過大,用鏵犁進行翻拌涼曬。(2)、水份合適后,用平地機粗平一遍,然后用灰土路拌機拌和第一遍。拌和時要指派專人跟機進行挖驗,每間隔510 米挖驗一處,檢查13、拌和是否到底。對于拌和不到底的段落,及時提醒路拌機司機返回重新拌和。(3)、路拌機調頭兩端在備土時應留出2米空間,將土攤入附近,拌和時先橫向拌和兩個單程,再進行縱向拌和,以確保調頭處灰土拌和均勻。第二遍拌和前,宜用平地機粗平一遍,然后進行第二遍拌和。若土的塑指高,土塊不易拌碎,應增加拌和遍數,并注意下一次拌和前要對已拌和過的灰土進行粗平和靜壓,然后拌和,以達到拌和均勻,滿足規范要求為準。拌和時路拌機各行程間的搭接寬度不小于10cm。對于調頭處拌和同樣采用先橫向拌和2個單程,再進行縱向拌和。4)、整平用平地機,結合少量人工整平。(1)、灰土拌和符合要求后,用平地機粗平一遍,消除拌和產生的土坎、波14、浪、溝槽等,使表面大致平整。(2)、用震動壓路機快速靜壓12 遍,對灰土進行穩壓。(3)、利用控制樁用水平儀或掛線放樣,石灰粉作出標記,樣點分布密度視平地機司機水平確定。(4)、平地機由外側起向內側進行刮平。(5)、重復(3)(4)步驟直至標高和平整度滿足要求為止。灰土接頭、調頭處、邊沿等平地機無法正常作業的地方,應由人工完成清理、平整工作。(6)、整平時多余的灰土不準廢棄于邊坡上。(7)、要點提示:最后一遍整平前,宜用灑水車噴灑一遍水,以補充表層水份,有利于表層碾壓成型。最后一遍整平時平地機應“帶土”作業。切忌薄層找補。備土、備灰要適當考慮富余量,整平時寧刮勿補。5)碾壓:石灰土攤鋪長度約515、0m時宜進行試碾壓,在最佳含水量-1%+2%時進行碾壓,試壓后及時進行高程復核,碾壓原則上以“先慢后快”、“先輕后重”、“先高后低”為宜。注意事項有:碾壓時應重疊200mm300mm,后輪必須超過兩段的接縫;壓路機的碾壓速度頭兩遍以1.51.7km/h為宜,以后宜采用22.5km/h;震動壓路機先靜壓一遍,再振動壓實35遍,然后根據壓實檢測結果確定振動壓實的遍數,最后用鋼輪壓路機靜壓12遍,最終消除輪跡;在涵洞等難以用壓路機碾壓的部位,用蛙夯或沖擊夯壓實。數據記錄:試驗段數據記錄將對試驗段總結報告及后面路基工程大面積施工起到至關主要的作用。期間嚴格記錄土的含水量、石灰的用量、石灰土含水量、震動16、碾壓3遍后的現場檢測的壓實度等相關數據。6)茬的處理:工作間斷或分段施工時,應在石灰接茬處預留300mm500mm不予壓實,與新鋪石灰土銜接,碾壓時應灑水濕潤;宜避免縱向接茬縫,當需縱向接茬時,茬縫宜設在路中線附近,接茬應做成梯形,梯級寬約500mm。7)養生:壓實成活后進行灑水養生,養生期不少于7天。養生期間封閉交通,如分層連續施工應在24小時內完成。 灰土廠拌法施工廠拌法的施工工藝流程是石灰土拌和、石灰土運輸、石灰土攤鋪、粗平整型、穩壓、精平整型、碾壓成活、養生。廠拌灰土要隨拌隨檢隨用,不得堆放時間過久,避免因為石灰與土的反應,導致灰劑量急劇衰減。廠拌法施工在本標段主要用于底基層鋪設土工格17、柵處,無法進行路拌法施工的施工路基部分。攤鋪與碾壓與路拌法同時進行,在無土工格柵處進行虛鋪搭接,搭接后,利用路拌機進行拌合后,進行找平、穩壓、整體碾壓。1)石灰土拌和:原材料進場驗收合格后,按照生產配合比生產石灰土,當原材料發生變化時,必須重新調試灰土比。出場石灰土的含水量應根據當時天氣情況綜合考慮,晴天、有風天氣一般稍大1%2%,應對石灰土的含水量、灰劑量進行及時監控,檢驗合格后才能出場。2)石灰土運輸:采用有覆蓋裝置的車輛進行運輸,按照需求量、運距和生產能力合理配置車輛的數量,運輸車按既定路線進出場,禁止在作業面上急剎車、急轉彎、掉頭和超速行駛。3)石灰土攤鋪:在濕潤的下承層上按照設計厚度18、計算出每延米需灰土的虛方數量,設專人按固定間隔、既定車型、既定的車數指揮卸料。攤鋪前人工按虛鋪厚度用白灰標出高程點,用推土機、平地機進行攤鋪作業,必要時用裝載機配合。4)粗平整型:用推土機先粗平12遍,粗平后宜用推土機在路基全寬范圍內進行排壓12遍,找出潛在不平整部位。對局部高程相差較大(一般指超出設計高程50mm時)的面,用推土機整平,高程相差不大時(30mm以內時)用平地機整平。5)穩壓:先用平地機初平一次,及時檢測其含水量,必要時可通過灑水和晾曬來調整含水量,等含水量合適后,用震動壓路機快速全寬靜壓一遍。6)精平整型:人工標出高程點,平地機精平1-2次,然后檢測高程、平整度和橫坡度,對局19、部細集料集中現象進行人工處理。對局部高程稍低的灰土面嚴禁直接采取薄層找補,應先人工或機械松耕100m左右再進行找補。7)以下步驟與路拌法相同。7 質量保證措施1)加強對施工人員的專業技術培訓,健全崗位責任制,由技術熟練、經驗豐富的職工從事技術復雜、難度大、精度高的工序或操作。2)根據不同工藝特點和技術要求,選用滿足施工要求的機械設備,健全各項機械管理制度,確保機械設備處于最佳使用狀態。3)專職技術人員應經常深入現場,對施工現場操作質量進行巡視檢查,現場技術人員以施工全過程跟蹤檢查。8 安全保證措施1)本著“安全第一、預防為主”這一原則,提高安全意識,建立施工現場意外傷害應急預案,認真學習崗位全20、職責和安全操作規程,提高業務水平和勞動技能,樹立安全生產、規模操作的思想,以防患于未然。2)確保機械設備安全使用,機械設備操作人員必須遵循設備的操作規程,機械操作人員機動車駕駛人員必須有相應的特殊工種上崗證書,嚴禁無證上崗,嚴禁機械、設備帶病和違章作業。3)為確保我施工段落的施工安全,項目部有效地組織了交通安全管制,在施工便道開口處, 設置車輛限速標志和安全警示標牌。設置專職安全員對道路施工的車輛進出和對機械的轉場予以統一指揮與調度。9 環境保護措施1)天氣干燥時配備灑水車對施工便道、路基作業區進行灑水固塵。在土石方運輸過程中,要跨越地方瀝青(混凝土)路面時的,對運輸車輛必須限速行車;對車輛碾壓的污跡及由車上散落路面的土石,要派人及時清除。2)取土場開挖完畢,宜恢復為家田,不能恢復的則應整平,并設有向外的排水坡,在其上種草皮、樹木等加以綠化,以防造成土流失。3)棄土場選位時必須慎重,要綜合考慮對農田、水利、河道、交通的影響。棄土場的封閉要做適當處理,比如整平綠化等。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8
11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