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板混凝土澆注施工方案(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41464
2022-08-15
11頁
121KB
1、一、 編制依據1.1 建筑及結構施工圖1.2 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0492)1.3 岳家樓鐵路小區1#、2#、26#樓施工組織設計 1.4 鋼筋混凝土高層建筑結構設計與施工規程(JGJ391)1.5 高層建筑施工手冊1.6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術規程二、 分項工程概況和施工條件2.1 工程概況:岳家樓鐵路住宅小區1#、2#、26樓工程位于北京市豐臺區岳家樓。由北京鐵路分局岳家樓住宅工程指揮部開發,北京中聯環建文建建筑設計有限公司設計。本工程為群體建筑,1#、2#樓為住宅樓,26號樓為商業用房,1#、2#樓為全現澆剪力墻結構,地下三層,地上二十二層。結構基本相同。建筑物檐高61.2、8米,地下三層為五級人防。26號樓為1#、2#樓裙房,框架結構,地下兩層,地上兩層。建筑物檐高為9.9米。建筑物基礎為一個整體,1#、2#、26#樓中間設800寬后澆帶。2.2 基礎結構情況簡介:筏板基礎:1#、2#樓基礎底板厚為1m,26#樓底板厚0.5m,1m厚底板以1:2的坡度過度到0.5m,1#、2#、26#樓基礎中間設800寬的后澆帶,26#樓基礎設反梁梁高1.2m。2.3 施工條件:技術交底工作完成,模板支設完畢,預檢工程檢查記錄填寫完成,鋼筋綁扎通過驗收。隱蔽工程檢查記錄。測量工作完成。與攪拌站的合同簽定完畢。水電預留、預埋工作做完。三、 施工總體安排3.1 施工準備:3.1.13、 技術準備:項目部由項目技術負責人組織,仔細學習施工圖紙和施工規范,對于混凝土澆筑困難的部位做到心中有數。項目部設立一名專職技術人員負責底板混凝土澆筑的技術工作,一名工長負責現場的模板現場支設與安裝。3.1.2 機械準備:序號機械名稱型號數量1震搗棒5020臺2混凝土輸送泵HBT602臺3汽車式混凝土輸送泵43/372臺4混凝土運輸車6M315臺3.1.3 現場準備:在1號樓西側設立一臺HBT60的混凝土輸送泵,在2號樓的東側設立一臺HBT60的混凝土輸送泵。在混凝土輸送泵的旁邊各設一個沖洗混凝土罐車的沖洗水管,同時各做一個沉淀池,沉淀池設一個抽水泵,沖洗罐車的水循環使用。沉淀池定期清淘。3.4、1.4 預拌混凝土攪拌站選擇:本工程預拌混凝土供應商選擇北京市虎躍商品混凝土攪拌站,該攪拌站距離施工現場在10km。生產能力在每小時在100立方米以上,具備8立方米、6立方米混凝土輸送車共計20輛,43米、37米汽車式混凝土輸送泵各一臺。該攪拌站通過ISO9000質量體系認證,能夠滿足本工程的混凝土供應工作。3.2 勞動力計劃施工階段日期人數基礎底板2001.72001.81003.3 流水段劃分:底板流水段的劃分:底板流水段根據后澆帶的設置分三個流水段進行施工,具體情況見圖3-1 四、 施工方法4.1 對預拌混凝土的技術要求4.1.1 原材要求水泥:底板采用普通32.5水泥。 砂:采用中砂,5、含泥量3%,性能符合JGJ52-92的要求。石:采用粒徑0.5-40mm碎卵石,含泥量1%,性能符合JGJ53-92的要求。摻合料:采用粉煤灰,摻量不大于水泥用量10%,性能符合GB1596-91的要求。混凝土外加劑:型號為北京華潤通建筑材料廠生產天字303泵送劑。具有緩凝減水效果。底板混凝土摻加膨脹劑,其型號為FS-H補償收縮型微膨脹劑。水:采用自來水。用水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混凝土拌合水標準的規定。4.1.2 配合比要求混凝土坍落度要求:底板140mm160mm之內。砂率要求:38%-42%水灰比: 0.450.6緩凝時間要求:初凝時間不得少于8小時。4.2 施工計算4.2.1 1#、2#樓6、底板混凝土澆筑采用斜面分層法,采用兩臺汽車式混凝土輸送泵分別從一角開始澆筑,循序漸進,分層澆搗,一次成型。26#樓一次澆筑到底板表面標高,外墻反梁一次澆筑到梁上30cm處,其它反梁分兩次澆筑,第一次澆筑到底板上標高,第二次澆筑完成。計算過程: 底板混凝土a、 1#、2#樓底板混凝土澆筑保證不產生施工縫計算過程一次澆筑寬度為3米,根據混凝土坍落度為14時,其自然流淌坡度約為1:7,坡面遠端為7米,澆筑橫向寬度為15米。澆筑開始混凝土方量最大,最不利。其混凝土方量為:3115+715/2=97.25(m3)一個小時一臺泵澆筑混凝土量為25立方米。97.2525=3.89(小時),其混凝土間斷時間最7、長為4小時,緩凝時間為8小時,不會產生冷縫。26#樓底板混凝土澆筑保證不產生施工縫計算過程一次澆筑寬度為3米,根據混凝土自然流淌坡度約為1:7,坡面遠端為3.5米,澆筑橫向寬度為18米。澆筑開始橫向澆筑混凝土量方量最大,最不利。其混凝土方量為:30.518+3.5181/2=58.5(m3)一個小時澆筑混凝土量為25立方米。58.525=2.34(小時)混凝土初凝時間為8小時,不會產生施工縫。b、 澆筑混凝土需要的車輛數:1#、2#樓滿足一臺混凝土輸送泵需要的混凝土運輸車輛為:一臺混凝土運送車一小時的運送能力車輛數=25以6立方米一臺混凝土運送車一小時運送能力計算為【60(往返時間+澆筑時間)8、】6,往返時間正常情況大約在50分鐘左右,澆筑時間大約在60(256)15分鐘。一臺混凝土運送車一小時的運送能力約為5立方米。根據上述公式計算,6立方米的混凝土運輸車共計需要5輛。所以一輛汽車式混凝土輸送泵需要配5輛混凝土運輸車。共計需要10輛6立方米的混凝土運輸車。澆筑混凝土需要混凝土運送車的數量26號樓底板混凝土澆筑采用兩臺混凝土輸送泵,一臺汽車混凝土輸送泵。共計需要混凝土運送車15輛。4.2.2 熱工計算:底板混凝土屬于大體積混凝土,對底板混凝土進行熱工計算 混凝土的絕熱溫升: 3天的水化熱溫度最大,故計算3天的絕熱升溫,混凝土的澆筑厚度1米。根據經驗此季節預拌混凝土澆筑溫度約為240c9、左右,水泥用量約為350kg/m3, 礦渣425#水泥每公斤水泥發熱量335KJ/Kg,則混凝土最終絕熱溫升為: 0c 當澆筑層厚度為1m時=0.36,則3天T3=T=34.20.36=12.30c 混凝土內部最高溫度Tmax=TJ+ T=36.30c 混凝土虛鋪厚度: h=0.6662.33/2.52=0.616m混凝土的計算厚度H=h+2 h=2.232m0c混凝土表面溫度混凝土內部最高溫度為36.30c與表面溫度33.80c相差2.5度, 未達到25度。混凝土表面溫度33.80c與大氣平均溫度為240c相差9.8度。未達到25度。故不采取其它措施,即可保證混凝土質量。4.3 底板混凝土澆10、筑: 4.3.1 底板混凝土澆筑的平面布置 底板混凝土澆筑的平面布置a、 1#樓底板混凝土澆筑的平面布置:在1號樓的西側設置一臺型號為HBT-60牽引式混凝土泵,負責膨脹加強帶以南的底板混凝土澆筑;在1#樓西北側設置一臺臂長為43米的牽引式混凝土泵;負責膨脹加強帶以北的底板混凝土澆筑;FO23B塔吊負責膨脹加強帶的混凝土澆筑。具體布置見附圖。b、 2#樓底板混凝土澆筑的平面布置:在2號樓的東側布置一臺型號為HBT-60牽引式混凝土泵,負責膨脹加強帶以南的底板混凝土澆筑;在2#樓東北側設置一臺臂長為43米的牽引式混凝土泵,負責膨脹加強帶以北的底板混凝土澆筑;280HC塔吊負責膨脹加強帶的混凝土澆11、筑。具體布置見附圖。c、 26#樓底板混凝土澆筑的平面布置:在26號樓的東側和西側各設置兩臺型號為HBT-60牽引式混凝土泵,分別負責26#樓中線東西側的底板混凝土澆筑。二次反梁澆筑分別采用工程東西側塔吊運輸混凝土澆筑。具體布置見附圖。施工工藝 混凝土澆筑工藝流程:預拌混凝土入場驗收施工測量混凝土澆筑養護測溫 4.3.3 施工測量:標高控制:測量人員在底板澆筑前,在防水保護墻上彈出高與底板標高20cm的水平控制線,同時在馬凳上焊標高筋,間距2米一個,控制底板表面標高。此項工作由王九生負責。4.3.4 膨脹加強帶及后澆帶作法 根據圖紙放出膨脹加強帶與后澆帶位置線,在此位置根據圖紙要求架設附加固定12、鋼筋,附加鋼筋采用16,間距200mm,與底板鋼筋綁牢。附加筋上綁雙層鋼板網,鋼板網網孔徑小于1cm。膨脹加強帶與底板同時澆筑,后澆帶在工程主體結構完工后,采用比兩側混凝土提高一標號的補償收縮性混凝土澆筑。 施工縫留置 1#、2#樓底板一次澆筑完成,不留垂直施工縫,水平施工縫留在底板上30cm高處,施工縫處根據圖紙要求設鋼板止水帶。26#樓外地梁水平施工縫留在梁上30cm處,施工縫處根據圖紙要求設鋼板止水帶。內地梁二次澆筑,水平施工縫留在底板表面,與外地梁交接處留垂直施工縫,施工縫留在外地梁梁中心位置,用雙層鋼板網與鋼筋綁牢。4.3.6 澆筑要求1) 振搗時要求振搗棒快插慢拔,在振搗過程中,將13、振搗棒上下略有抽動,以使上下振動均勻,每次振搗時間一般以2030s為宜,但還應視混凝土表面無明顯下沉,不再出現氣泡,表面泛出灰漿為準,振搗棒移動間距為1.5倍振搗半徑。2) 分層澆 筑時,振搗棒應插入下層5cm左右,以消除兩層之間接縫。3) 振搗26#樓外地梁及1#、2#樓防水導墻位置時,應等底板混凝土稍有流動性變小但未到初凝,再澆筑地梁及導墻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如有混凝土漏出,隨漏隨鏟,放入反梁中重新振搗,直至反梁或導墻澆筑至頂面標高,底板無多余混凝土。導墻部位混凝土空隙較小,難以用振搗棒振搗,用鋼筋棍戳實。4) 振搗過程中,要防止振動模板,并盡量避免碰動鋼筋、管道、止水帶、預埋件等。5) 14、每振搗完一段,應用鐵鍬攤平拍實。隨即用刮杠刮平,木抹抹平。6) 混凝土膨脹加強帶澆筑用特別拌制膨脹混凝土,澆筑時要控制好澆筑時間,避免混凝土放置時間過長或過長等待。7) 26#樓內反梁二次澆筑。澆筑應在底板混凝土強度達到1.2mpa方可進行,施工縫部位必須清理干凈,澆筑時先澆筑5cm厚左右同配比水泥砂漿,然后再澆筑混凝土。 養護:為降低混凝土的內外溫差,底板采用覆蓋保濕保溫養護方法。混凝土成型后,先在混凝土表面覆蓋一層塑料布對混凝土進行保濕養護,然后根據水化熱計算覆蓋5cm厚草簾覆蓋。養護時間不少于14天。4.3.9 測溫要求:為了有效的保證大梁在水泥水化熱反應期間,不產生過大的溫差,從而出現15、溫度裂縫,需要嚴格觀察大梁的溫度變化。測溫點距邊角為一米,各段從兩邊向中心依次布置測溫點,底板每間隔約12米設測溫點一點,測溫點測溫深度分別為10cm、50cm、90cm。測溫點采用測溫導線直接埋入底板內,鋼筋隱蔽驗收后,將測溫導線固定在插入底板的鋼筋上。測溫采用便攜式儀進行測溫。測溫從養護開始,升溫階段每4個小時測一次,降溫階段每8小時測一次,同時記錄大氣溫度,詳細做好記錄。當混凝土內部溫度與環境溫度相同時,停止測溫。具體測溫點詳見布置圖七、 質量通病防治7.1 底板混凝土出現裂縫:嚴格控制樓板混凝土的坍落度,堅決執行斜面分層振搗,盡量放慢混凝土澆筑速度,控制二次抹壓時間,避免產生澆筑過程中的裂縫。加強養護測溫工作,發現溫差大及時加強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