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S柔性防護網首件施工方案(1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41479
2022-08-15
13頁
122.50KB
1、目錄1編制依據及編制原則1.1編制依據1.2編制原則2工程情況2.1工程特點2.2氣候特征2.3技術指標2.4主要工程數量3施工配置3.1人員配置3.2機械設備配置4工期安排5邊坡防護試驗段施工5.1質量目標5.2施工準備5.3施工工藝6質量標準7質量通病預防及處理8質量保證措施9水、環保措施9.1環境保護措施9.2水質保護措施10進度保證措施11雨季施工措施12安全施工應急預案附件:1、邊坡防護技術交底2、邊坡防護安全交底3、邊坡防護施工環、水保交底4、邊坡防護文明施工交底1編制依據及編制原則1.1編制依據1.招標文件、施工圖設計及施工組織設計2.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2、范、公路設計規范等公路路基相關的施工和驗收規范;3.施工調查及現場踏勘;4.公司擁有的科技成果、施工工藝、施工方法成果、機械機具設備、管理水平、技術裝備以及多年積累的類似工程施工經驗。5.相關法律、法規對水土保持、環境保護、安生管理的規定。6. 國家標準、規范:1)公路工程施工測量規范(JT/T528-2004)2)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GF80/2004);3)公路邊坡柔性防護系統構件(JT/T- 528-2004);1.2編制原則1.根據工程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施工方案,確保施工目標的圓滿實現。2.合理布置施工現場,盡量減少工程消耗,降低生產成本。3.積極采用、推廣新工藝、新技3、術和新材料,增加產品的科技含量。4采用平行、流水施工方法和網絡計劃技術組織施工,進行有序、均衡、連續的施工。2工程概況XX至YY公路是國家西部大開發八條公路干線之一蘭州至磨憨口岸中的一段,是連接我國西北。西南及通向南亞、東南亞各國的重要通道,是國家高速公路網放射線北京至YY的末段。本合同段區域行政區劃屬YY市富民縣。路線起點K39+600,止點位于K45+600,路線總長6.00km。2.1工程特點在試驗路段開工前,我合同段工程技術人員,對GPS2型SNS柔性防護邊坡的位置進行了選擇經多次現場考察,最終選取K42+680K42+785段邊坡作為SNS柔性防護邊坡的首件工程。該試驗段長105m,4、設計防護數量3655m,設計頂高程為1795.5m。2.2氣候特征本地區屬于亞熱帶高原季風氣候,區內氣候宜人,有冬暖夏涼四季如春的特點,年最高氣溫31.2C,最低氣溫14.6 C,雨季多集中在510月,多年平均降雨量1027.2mm。2.3技術指標 GPRS2主動網: 型號網型支撐繩縫合繩備注GPRS2DO/08/300+ SO/2.2/5016系統鋼絲繩錨桿+16橫向支撐繩+12縱向支撐繩8雙層(鋼絲繩網+鋼絲格柵),上沿錨桿長3m,中、下沿錨桿長2m,拉拔力不小于50KN2.4主要工程數量起止樁號長度(m)邊坡面積(m)K42+680K42+78510536553施工配置3.1人員配置施工5、組織機構圖施工技術施工測量工程調度技術資料監控量測安全管理 環境保護工程質量成本合同管理 財務計量管理材料物資 機電設備公共關系勞資人事總務后勤治安保衛試驗檢驗 質量管理安全環保部XX工 程管理 部XX合同管理部XX設備物資 部XX辦 公 室XX中心試驗室XX總工程師XX項目副經理XX項目經理XXXX高速公路第X合同段項目經理部各施工班主圖3-1施工組織結構圖人員安排1.主要管理及技術人員表3-1:序號姓名職務備注1項目經理2項目總工3項目副經理4項目副經理5安全總監6質檢工程師7試驗室主任8技術主管9現場技術員10測量11機電2.施工隊伍安排(1)工區主任:1人(2)專業操作人員15人(3)6、雜工:10人3.2機械設備配置主要施工機械配備如表3-2:表3-2主要施工機械設備配備表設備名稱規格型號單位數量(臺)設備壽命(年)已使用年限(年)備注合計自有租賃新購滑輪(開口式)3噸個44保險繩(20)60米長根2020活動扳手450把55安全帶雙保險式根2020鋼絲鉗180(普通)把22撬棍1.2米把55切割機VD1610臺11空壓機EXP-36-E臺11風鉆ZQS-25/1.9臺22鋼尺30m把22 4工期安排路基試驗段工程計劃2012年4月5日開始施工,2012年5月10日完成,工期為35天.若開工日期推遲,則工期順延。5邊坡防護試驗段施工5.1質量目標確保工程質量滿足設計及規范的要7、求5.2施工準備1.技術準備(1)施工主要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認真學習和熟悉設計圖紙,核查設計圖紙,充分了解設計意圖和技術要求,詳盡調查現場情況,并提前進行技術交底。(2)工程雖分節段流水作業,因不同的施工組別在不同的施工段進行相同或不同的項目施工,交叉作業面多、重疊作業面多。為實施有效管理,項目部在施工的不同階段,應積極溝通協調,執行不同的施工區域管理方法。5.3施工工藝試驗段路基施工順序為:測量放樣清坡鉆孔注漿并插入錨桿鋪設鋼絲網并繩合鋪掛格柵網安裝縱橫向支撐繩5.3.1測量放樣測量組根據設計圖紙用全站儀對邊坡進行放線,確定錨桿孔位。根據地形條件,孔間距可有0.3m的調整量),并在每一孔位處8、鑿一定深度不小于錨桿外露環套長度的凹坑,一般口徑20cm,深15cm。5.3.2邊坡清理人工清除試驗段范圍內的垃圾、有機物殘渣、樹根、草皮,孤石、懸石、浮土等。5.3.3清孔按設計深度鉆鑿錨桿孔并清孔,孔深應比設計錨桿長度長5cm以上,孔徑不小于42:當受鑿巖設備限制時,構成每根錨桿的兩股鋼繩可分別錨入兩個孔徑不小于35的錨孔內,形成人字型錨桿,兩股鋼繩間夾角為1530,以達到同樣的錨固效果。5.3.4注漿插桿注漿并插入錨桿(錨桿外露環套頂端不能高出地表,且環套段不能注漿,以確保支撐繩張拉后盡可能緊貼地表),采用不底于M20水泥砂漿,孔內應確保漿液飽滿,在進行下一道工序前注漿體養護不少于三天。9、5.3.5撐繩安裝安裝縱橫向支撐繩,張拉緊后兩端各用24個(支撐繩長度小于15m時為2個,大于30m時為4個,其間為3個)繩卡與錨桿外露環套固定連接。5.3.6鋪掛格柵網從上向下鋪掛格柵網,格柵網間重疊寬度不小于5cm,兩張格柵網間的縫合以及格柵網與支撐繩間用1.2鐵絲按1m間距進行扎結(有條件時本工序可在前一工序前完成即將格柵網置于支撐繩之下)。5.3.6鋪設鋼繩從上向下鋪設鋼繩網并縫合,縫合繩為8鋼繩,每張鋼繩網均用一根長約31m(或27m)的縫合繩與四周支撐繩進行縫合并預張拉,縫合繩兩端用兩個繩卡與網繩進行固定聯結。6質量標準土質路堤施工質量標準項次檢查項目規定值或允許偏差檢查方法和頻率10、1孔深不小于設計值施工記錄2砂漿強度不小于設計值試件抗壓強度3錨桿長度不小于設計值按錨桿數量的20%4錨桿間距100每臺每20m量2處5砂漿飽滿度符合設計要求按錨桿數量的20%6錨桿抗拔力(KN)拔力平均值設計值,最小拔力0.9設計值按錨桿數1%且不少于3根做拔力試驗7質量通病預防及處理1.護坡表面未進行清坡處理就施工1)做好護坡表面清理工作。2)護坡表面存在的孤石懸石等嚴重影響了施工的質量及安全必學進行全面的徹底的清理。2.錨桿深度不夠 1)鉆孔深度應大于設計錨桿深度5-10cm。 2)現場施工管理人員應隨時監督并抽查鉆孔深度,杜絕孔深不夠或偷工減料的現象發生。3.砂漿標號低拉應力不夠1)砂11、漿的配比嚴格按照設計規定的標號執行。2)注漿飽滿,養護時間不少于三天再進行下一道工序。8質量保證措施8.1根據工程特點,項目部將選擇做過類似工程且具有豐富路基施工的人員管理,并從項目部抽調專業質檢工程師對邊坡防護施工進行全程質量控制,從而保證施工質量。8.2清除坡面防護區域內威脅施工安全的浮土及浮石,對不利于施工安裝和影響系統安裝后正常功能發揮的局部地形(局部堆積體和凸起體等)進行適當修整。8.3確定錨桿孔位時在孔間距允許的調整量范圍內,盡可能在低凹處選定錨桿孔位;對非低凹處或不能滿足系統安裝后盡可能緊貼坡面的錨桿孔,應在每一孔位處鑿一深度不小于錨桿外露環套長度的凹坑,一般口徑20cm,深2012、cm。8.4按設計深度鉆鑿錨桿孔并清孔,孔深應大于設計錨桿長度5cm10 cm,孔徑不小于42;當受鑿巖設備限制時,構成每根錨桿的兩股鋼繩可分別錨入兩個孔徑不小于35的錨孔內,形成人字形錨桿,兩股鋼繩間夾角為1530,以達到同樣的錨固效果;當局部孔位處因地層松散或破碎而不能成孔時,可以采用斷面尺寸不小于0404m的C15砼基礎置換不能成孔的巖土段。8.5注漿并插入錨桿,采用標號不低于M25的水泥砂漿,宜用灰砂比l:l1.2、水灰比045050的水泥砂漿或水灰比045050的純水泥漿,水泥宜用不低于325普通硅酸鹽水泥,優先選用粒徑不大于3mm的中細砂,確保漿液飽滿,在進行下一道工序前注漿體養護13、不少于三天。8.6安裝縱橫向支撐繩時,張拉緊后兩端各用24個(支撐繩長度小于15m時為2個,大于30m時為4個,其間為3個)繩卡與錨桿外露環套固定連接。8.7掛網時從上而下鋪掛格柵網,格柵網間重疊寬度不于5 cm,兩張格柵網間的縫合以及格柵網與支撐繩間用1.5扎進行扎結,當坡度小45時,扎結點間距不得大于1m。8.8縫合階段:縫合繩為8鋼繩,每張鋼繩網均用一根約3lm(或27m)的縫合繩與四周支撐繩進行縫合并預張拉,縫合繩兩端各用兩個繩卡與網繩進行固定聯結。8.9材料嚴格把關:每批材料到達工地后,應進行質量檢查,合格后才可使用;水泥沙漿拌和均勻,隨配隨用;配合比和均勻性,每個工作班檢查次數不得14、少于一次,條件變化時應及時檢。8.10質量管理機構框圖項目經理項目總工項目副經理工程管理部工地試驗室 作業工區質檢工程師測量工程師試驗工程師工區質檢員作業班組9水、環境保護措施9.1環境保護措施1.開工前組織全體員工進行生態資源環境保護知識學習,增強環保意識。 2.保護施工場地周圍林木,尤其是河渠堤保護林。3.在施工場地周圍植樹種草,增加植被數量,保持水土,選用生長快、根部連土性強、多年生且與周圍環境協調的草樹。4.施工現場設置集中場地堆渣、排污,避免破壞植被。5.配合當地環保部門進行環境質量監控。6.對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粉塵進行處理,減少對周圍環境的影響。7.按規定對路基施工所需設備進行維護保15、養,確保現場使用的設備具有良好的機況。8.利用施工設備上的靜噪器,并在施工期間正確維護。9.噪聲影響較大且附近有居民時,合理安排施工組織計劃,避免夜間施工擾民,盡量減少施工對當地居民不得影響。9.2水質保護措施1.作業點設置廢棄物收集點, 廢棄物品集中堆放,定時清理,避免進入附近的溝渠、河道,影響水質。2.對施工中使用的有毒化學材料,采取相應的防泄漏措施,遠離河流,妥善保管堆放,避免漿液污染當地水質。3.對施工機械定期進行檢修,以免油料泄漏污染水體。4.靠近生活水源的施工場地用溝壕或堤壩與之隔開,避免水源污染。5.路基排走的雨水,不得流入農田、耕地。6.施工過程中不得以任何理由干擾河道、水道或16、現有灌溉或排水系統的自然流動。10.進度保證措施1.建立進度控制的組織系統項目經理部負責落實路基施工的進度控制人員,落實具體任務和工作責任,按照進度計劃將路基工程進行層層分解。認真研究、分析工程量和影響及制約因素,做出周密合理的施工網絡圖,施工中嚴格按照網絡計劃施工,如出現不符的情況,及時分析原因,提出補救措施。2.加強各工序施工之間的協調工作施工前應按計劃作出各工序詳細的每周作業計劃,項目經理部統一管理,按照作業計劃經常進行檢查,若偏離制定的計劃進度,及時進行調整。3.堅持工程交班會制度項目經理部每星期召開一次工程會議,檢查落實試驗段路基施工實際進度情況,分析和預測可能影響進度的因素,制訂預17、防措施。各班組堅持每日下班前的碰頭會,檢查當日完成的工作量,并將存在的問題及時報告項目經理部,把工程進度計劃層層落實到班組和個人。4.加強安全和技術交底工作經常對職工進行安全和質量方面的教育,不斷提高職工的質量意識和工作責任心,避免發生質量事故,將不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中,這是保證工程按謀劃實施的主要措施之一。同時加強對機械設備的維修和保養,提高機械的完好率與利用率。5.合理組織施工科學地、合理地組織平面流水施工交叉作業,項目經理部根據各工序、各工種的具體作業計劃,配置必要的設備,供給充足的材料,安排合理的勞動力,進行流水作業和交叉作業,避免在資金、機械、材料和勞動力不足而影響工程進度。堅持18、多點施工,平行作業,根據施工需要,可采取二班或三班倒施工,每班安排部分領導值班,對現場施工進行指揮與協調。6.落實崗位責任制將路基工程全面承包,建立激勵制度,開展勞動競賽,關心職工生活,搞好后勤服務,調動施工人員積極性,提高勞動生產率。11雨季施工措施1.邊坡防護施工的部分時間位于雨季期間內,項目經理部成立防汛抗洪領導小組,作業隊在項目經理部統一領導下,組成應急突擊隊,明確責任,落實到人。堅持值班制度,遇有險情及時組織力量搶修,并及時與當地政府取得聯系。2.對選擇的雨季施工地段進行詳細的現場調查研究,據實編制實施性的雨季施工組織計劃。3.在邊坡防護建立排水效果優良的排水系統,在填方坡腳以外挖掘19、排水溝,避免出現積水、邊坡沖毀、垮塌現象。4.防汛器材、工程防雨材料、防護用品及抽排水設備準備齊全。5.對不宜遭受雨淋的材料、機械設備等采取保護措施。6.雨季人員和設備避開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質段施工,并派專人對以上地段進行觀察、記錄,發現異常情況立即報告,采取適當的防護和處理措施。12安全施工應急預案項目經理副經理總工程師項目部安全檢查工程師(安質部)施工工區主任施工工區主任專職安全員工區安全員工區安全員班組安全員(兼)安全委員會班組安全員(兼)12.1安全管理組織機構12.2、安全目標:本項目安全目標為“二無一杜絕、創建”,“二無”即無工傷死亡事故;無交通事故;無火災、洪災。“一杜絕20、”即:杜絕重傷事故。“一創建”即:創建安全質量標準化工地。 12.3組織保證措施(一)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目的明確,責任到人。(二)深化教育,強化安全意識;施工人員上崗前必須安全教育和培訓并通過考試合格后,發給安全上崗證,方準上崗。(三)建立和完善各項安全作業制度和防護措施全體施工人員有章可循,有法可依。12.4施工人員安全保證措施 ()施工前,應認真檢查和處理SNS柔性防護系統作業區內的危石,施工機具應放在安全地帶。坡上作業期間,若坡腳為行人,車輛的過往通道應在作業區內設置安全防護措施。(二)在作業區施工時,施工人員必須配戴上安全帽;掛網時,掛網人員及縫網人員必須系上安全帶。(三)水箱、風炮、注漿罐等應進行密封性能和耐壓試驗,合格后方可使用;要經常檢查各出料管頭、輸料管、注漿管和管路接頭等有無摩擦、擊穿或松脫現象,發現問題應及時處理。(四)處理機械事故時,必須使設備斷電,停風。向施工設備送電、送風前,應通知有關人員。(五)向錨桿孔注漿時注漿罐內應保持一定數量的砂漿,以防罐體放空,砂漿噴出傷人。(六)非操作人員不得進入正進行施工的作業區,施工中注漿管前嚴禁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