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開穿越施工方案(1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41580
2022-08-15
10頁
268.50KB
1、西氣東輸二線平頂山-泰安支干線管道工程山東段線路工程北泉河大開挖穿越施工方案PT2011-GX/SL-CM-016勝利油田勝利石油化工建設有限責任公司西二線平頂山-泰安管道項目部2011年03月目錄1.編制依據11.1.招標文件提供的資料11.2.設計資料11.3.施工現場勘查資料11.4.定額文件11.5.國家現行的法令、法規,地區行業頒發的安全、消防、環保、文物等管理規定11.6.施工技術標準及驗收規范22.主要內容32.1.工程概況32.2.施工方案32.3 管溝開挖42.4 管道組裝52.5平衡壓袋安裝62.6 管溝回填、水工保護、恢復地貌62.7 質量保證措施72.8 HSE措施722、.9 汛期和雨季施工措施81.編制依據1.1.招標文件提供的資料.河流越施工圖1.2.設計資料.平頂山泰安支干線第5施工標段山東省汶上縣TAMG065-TAMH000-1樁北泉河大開挖穿越施工圖1.3.施工現場勘查資料.北泉河大開挖穿越現場踏勘錄像與照片及踏勘情況匯報.北泉河大開挖穿越現場人文、自然、社會情況調查報告1.4.定額文件1.4.1.中油計字2000第106號石油建設安裝工程預算定額及工程量計算規則。1.4.2.油總造字2000第18號關于長距離輸送管道土石方工程預算定額基價及取費基數有關問題的通知。1.4.3.現行石油建設安裝工程費用定額。1.4.4.全國施工機械臺班費用定額(203、01年版)。1.4.5.石油建設工程量清單招標規則。1.4.6.工程所在地現行建筑工程計價依據。1.5.國家現行的法令、法規,地區行業頒發的安全、消防、環保、文物等管理規定1.5.1 建設項目(工程)勞動安全衛生監察規定(原勞動部1996年第3號令)1.5.2 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體系(Q/SY1002.1-2007)1.5.3 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01)1.5.4 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1.5.5 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93)1.5.6 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1.5.7 建筑施工場界噪聲限值(GB12523-90)1.5.4、8 土壤環境質量標準(GB15618-1995)1.5.9 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技術規范(GB/T16453.1-6-2008)1.5.10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生產安全事故管理辦法(中油安字2007571號)1.5.11 安全帽生產與使用管理規范(Q/SY1129-2007)1.6.施工技術標準及驗收規范1.6.1 西氣東輸二線管道工程無損檢測技術規范Q/SY GJX0112-20071.6.2 西氣東輸二線管道工程管道防腐補口補傷技術規范Q/SY GJX0113-20071.6.3 西氣東輸二線管道工程穿越工程技術規范Q/SY GJX0114-20081.6.4 西氣東輸二線管道工程跨越工程5、技術規范Q/SY GJX0115-20081.6.5 西氣東輸二線管道工程清管試壓技術規范Q/SY GJX0117-20081.6.6 西氣東輸二線管道工程水工保護技術規范Q/SY GJX0118-20071.6.7 西氣東輸二線管道工程安全與環境監理技術規范Q/SY GJX0119-20081.6.8 西氣東輸二線管道工程竣工驗收技術規范Q/SY GJX0124-20071.6.9 油氣長輸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 50369-20061.6.10 油氣輸送管道穿越工程施工規范GB50424-20071.6.11 爆破安全規程(GB6722-2003)1.6.12 爆破作業人員安全技術考核6、標準(GA53-93)2.主要內容2.1.工程概況北泉河穿越屬于河流小型穿越,位于濟寧市汶上魏家村東,為河流小型穿越,樁點號為TAMG065-TAMH000-1。穿越場地平坦,區域地質構造簡單,場地地形為粉土及粉質粘土,管道穿越區河床較窄,約26m,睡眠寬度約6m,水深0.4m,利于開挖施工。2.2.施工方案2.2.1穿越方式北泉河大開挖穿越采取圍堰的方式。詳見圖2.2-1。圖2.2-1 圍堰導施工流示意圖2.2.2 作業流程管道預制、防腐、檢測、試壓管道就位圍堰施工準備地貌恢復水工保護管溝回填平衡壓袋安裝管溝復測管溝開挖圖2.2-2 圍堰導流施工流程圖2.2.3圍堰圍堰在將河水引入導流渠后修7、筑,其截面如圖2.2-3所示。圍堰頂寬2m,迎水面坡比1:1,并鋪設雙層防水帆布一層,背面面坡比1:1,堰高比水面高1.5m(堰高考慮到局部挖砂低洼,平均堰高3.0m)。圍堰后,用水泵將堰內積水排出堰外,為將堰內水排凈,用修明溝(機械加人工)的方法將水引入安裝水泵處的積水坑。圖2.2-3 圍堰施工流程圖2.3 管溝開挖管溝開挖前,應先進行測量放線,設置管道中心線樁和管溝邊界線樁,以在管溝開挖過程中,對管道中心線和管溝邊界線隨時測量進線控制。由于河道內的土質穩定性差,河道管溝開挖將主要采用分階開挖,并加大坡比度,邊坡比1:2.5,保證施工安全。詳見圖2.3-1。圖2.3-1 管溝斷面圖 管溝開挖8、主要使用推土機和挖掘機,挖掘機分階分布,主要將推土機鏟出的土倒到地面上的堆土區。所有挖出的棄土盡量堆放到河道兩側的作業帶上。開挖過程中,每開挖一層就在其邊側修筑集水坑,然后使用土工布鋪墊并使用水泵將其中的水抽出。每層開挖處的土向四周散去,然后使用挖掘機將土倒運到堆土區。北泉河河流寬度不是很大,一般開挖兩層即可。開挖出的土盡量堆積到上部圍堰邊側,可起到擋水的作用。 開挖過程中,若集水坑無法開挖成形,不能良好的起到集水、排水等作用,在管溝開挖的每層可采用井管降水、排水(詳見圖2.3-2),降水井使用500鋼管,施工可根據滲水量來確定排水井的個數。所有排出的水都要排到下游50m河流中,以減少水的回流9、量。圖2.3-2 排水井示意圖2.3.5 管口開挖應符合表2.3-1中相關規定。表2.3-1 帶水開挖管溝尺寸土石名稱溝底最小寬度管溝邊坡溝深2.5溝深2.5淤泥、粉細沙D+51:41:6中粗砂、卵礫石D+41:3.51:5砂土D+31:2.51:4粘土D+31:21:3巖土D+21:0.51:1注:如遇流砂,溝底寬度和邊坡數據應根據施工方案另行確定。D為管子外徑(包括防腐層厚度)河底管溝應平直,不應有土坎,中心線偏移不應超過500mm,管溝深度應符合設計要求,其允許偏差為300mm。2.4 管道組裝 提前在河邊選擇一處開闊場地進行管道預制,并進行檢測、試壓和防腐。 預制完成的管段使用鋼板將兩10、頭進行封堵。 管溝開挖成型后,在邊側修筑一條設備行走通道,以便吊管機將預制管段整體下溝。2.4.4 管溝支護由于河道地區一般都地下水位高,土壤承載力小,塌方段較多,在進行溝下連頭作業時需采取必要的防塌措施。 管溝支護可以使用木樁(18cm、長5m)或鋼樁,使用鋼樁支護安全性高,便于安裝,且可以重復利用,本工程中我們將主要采用鋼質材料進行管溝支護,具體措施如下:對于塌方傾向不大,塌方嚴重的管溝,采用“I+H”形柱防塌,即在大部分管溝內采用“I”式打樁法,在操作坑出將每邊的槽鋼連成“一”形,再用槽鋼將兩邊連為一體,成“H”形。對于塌方傾向大的管溝,采用防塌板進行防塌。這樣可以增加支撐面積,有效防止11、稀泥滑入管溝。防塌板打入深度按下式計算:T=H/tg245+/2-1式中 T防塌板入土深度 H管溝深土壤的內摩擦角圖2.4-1 防塌板支護示意圖2.4.6管溝支護完成后,立即進行管道組裝,待焊接、檢測、防腐、硅管鋪設等各工序完成后,再拆除支護進行管溝回填。焊接作業時,要選擇經驗豐富的管工和焊工進行施工,避免出現返工現象。2.5平衡壓袋安裝平衡壓袋安裝應在管溝開挖、管道下溝完成后,需先進行管道埋深和防腐檢漏,合格后再進行平衡壓袋的安裝。北全河河底主要為粉質粘土,平衡壓袋的安裝工作采用挖掘機配合。平衡壓袋安裝完成后必須將管溝充分填實,以防止回填過程中對管道造成損傷。2.6 管溝回填、水工保護、恢復12、地貌 管溝采用挖掘機進行回填,嚴格按照規范、設計修筑護岸和擋土墻。 管道施工完畢后應按原貌恢復河床及岸坡地貌,不得改變岸坡自然形態。護岸邊緣處應與原河岸平滑連接,河床上不允許出現影響泄洪物體和造成跌水、漩渦等現象出現和影響水土保持不利因素。 巖質段管溝回填應埋入穩定基巖,本標段河流穿越要嚴格按設計要求進行平衡壓袋方式回填。 管溝回填后應根據設計要求修筑漿砌石護岸,對河床土質不良段,應采用石籠基礎加草袋結構護岸。彎道河流應修筑丁字壩引流。 水工保護及地貌恢復必須并申請當地水利管理部門驗收,驗收合格后方可撤離施工現場。2.7 質量保證措施 管道下溝前,先使用封頭滿焊封堵,以防止雜物進入管內,在進行13、管口兩側連頭時,再將封堵取下。 若穿越段內地下有管線等其他建筑,應與當地主管部門商議穿越方案,施工中要采取必要的保護措施。 河流穿越應選擇在枯水季節進行,以免影響管道和施工安全。 連頭作業坑內的支撐與管道接觸部分要使用膠皮等軟物包裹。 沒有混凝土配重塊的河流穿越,在回填前,要使用細土砂袋覆蓋。 下溝前,要先將底部石塊等雜物清理干凈,若是石方,底部應先回填200mm細土,并將周邊碎石等雜物清理干凈,以免滑落。 管道下溝和回填前,必須使用電火花檢漏儀對防腐層進行檢測,損傷處及時修補。 在進行沉管下溝時,要注意挖掘機擺設的位置,挖土要平穩進行,避免挖掘機后部或挖鏟損傷防腐層。沉管下溝前,應將膠皮捆綁14、牢固,防止下溝過程中損傷。2.8 HSE措施 施工中要注重現場的安全用電管理,現場應使用防水電線。2.8.2 河渠穿越為本標段風險點之一,選擇穿越時間為河流枯水期,項目部HSE主管是本穿越HSE管理的主要負責人,負責現場各工序期間的HSE總體管理。 對圍堰的堤壩經常進行檢查,一旦發現問題,及時通知土建隊進行加固處理;并與此條河流的上游河流管理站保持聯系,密切注視天氣變化,預防水情變化。 在管溝開挖完畢后,根據管溝成型情況,對于有塌方危險的地點,制作支護板,在溝下作業時嚴格要求作業人員進行支護。 穿越施工前必須將詳盡的穿越方案上報當地水利部門批準,施工期間必須嚴格按照施工方案組織施工。 對于河流15、上游有水庫等水利設施的,必須指派專人進行聯系、協調,確保施工期間不發生放水現象。設備、材料的臨時停放,應選擇在高點,防止意外的洪水發生。 水上作業時,作業人員要佩戴救生衣等必要的急救物品。同時對當地氣候進行密切觀測,洪澇期間嚴禁進行水上作業。2.9 汛期和雨季施工措施2.9.1在汛期施工時,要做好防護措施,配備足夠的沙袋等對圍堰進行加固,要加大圍堰的高度,準備好袋裝土、木樁、潛水泵等應急措施,防止突發洪水造成損失。2.9.2 施工開始前,注意天氣狀況,選擇在氣象條件晴好的時間段內,時刻關注天氣變化。2.9.3施工過程中,提高工作效率,盡可能縮短工時。2.9.4 安排專人監測上游河水流量變化。216、.9.5雨季前,認真做好雨季施工準備,落實雨季有效技術措施和需要的有關器材,做到有備無患。2.9.6雨季施工要突出預防為主,搶先施工的思想,充分做好應對措施。遇到突發暴雨等事件,及時將設備、人員撤離現場。2.9.7 雨季施工要預先有措施,做到有雨能防、有水能排、雨過能干,盡量做到不停工、不停產、連續施工。2.9.8在雨季施工中,必須嚴格遵守各項有關的安全操作規程、安全標準、技術措施和施工方案 ,特別是臨時用電,要注重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克服麻痹松懈思想和僥幸心理,保證雨季施工安全。 項目部設置應急指揮系統,人員職責、應急計劃落實;做好應急準備,針對施工所在地自然狀況進行培訓和演練;應急搶17、險原則以搶救員工生命為第一位,做到先搶救人員、保護環境、后搶救生產設施;項目部指定專人負責每天收聽當地天氣預報,及時收集氣象信息,汛期24小時專人值班巡視,保證通訊暢通。在雨季施工中,管道下溝后應及時回填壓實。如因其他原因,確實無法完全回填的要用袋裝土壓管,壓管長度不小于管長的1/3,最大間隔距離不得大于30m。在雨季所有施工用電設備(電焊機、砂輪機等)都應有防雨設施。在雨季,尤其是在洪水期,所有現場設備,在每天收工時應將設備移至高地。雨季施工期所有用電設備都要有接地保護。使用用電設備的操作者,由于地面潮濕,要穿絕緣膠鞋和戴絕緣手套操作,防止觸電。加強教育,同時要嚴格按安全操作規程執行。堆管場地須選在地勢較高的安全地帶,以防洪水來臨時沖損防腐鋼管。河壩被推平處,用裝土的編織袋將缺口填平,防止洪水流出河道,發生意外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