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施工縫留置方案(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41921
2022-08-15
11頁
1.71MB
1、福州長樂國際機場第二輪擴能航站樓工程施工縫留置施工方案編制人: 審核人: 審批人: 日 期: 中建三局集團有限公司目 錄1、 編制說明及編制依據11.1 編制說明11.2 編制依據12、 工程概況12.1 工程概況12.2 施工縫概況23、 施工縫留置23.1 施工縫留置原則23.2 施工縫位置2 主樓1#塔吊位置33.2.2 C2-4區與C2-7區交界后澆帶54、 施工縫留置處理措施64.1 施工縫的接縫形式64.2 施工縫處理65、 質量保證措施76、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71、 編制說明及編制依據1.1 編制說明施工縫是因設計要求或施工需要分段澆筑而在先、后澆筑的混凝土之間所形成的接縫。施工2、縫應留置在結構受剪力較小且便于施工的位置。除施工圖紙設計后澆帶外,因施工部署及現場地質條件等原因,本工程在幾個特殊位置留置施工縫,針對特殊位置施工縫及其處理措施特編制此方案。1.2 編制依據(1)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范GB50666-2011(2)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15(3)福州長樂國際機場二輪擴能航站樓工程施工圖紙(4)本工程特點,施工現場環境、自然條件等(5)其他相關標準、規范及文件2、 工程概況2.1 工程概況福州長樂國際機場第二輪擴能項目航站樓工程項目地點福州長樂國際機場內建設單位元翔(福州)國際航空港有限公司設計單位中國民航機場建設集團公司監理單位福州3、成建工程監理有限公司施工單位中建三局集團有限公司福州長樂國際機場第二輪擴能項目航站樓工程效果圖機場現有航站樓規模為13.7萬,滿足年旅客吞吐量1100萬人次使用需求,本輪航站樓設計目標年為2020年,年旅客吞吐量為1800萬人次,其中國內1566萬人次,國際234萬人次。本輪航站樓擴能包含新建和改造(新裝修)兩部分:(1)新建部分,主樓北擴96m,站坪塔臺上部增設辦公用房,現有指廊東擴12m,新增航站樓南北斜指廊,擴建面積共79548;(2)改造(新裝修)部分,已有土建條件的航站樓進行裝修、設備安裝等,并對現有國際值機廳、國際(國內)中轉廳、國際候機廳、國內安檢廳、國內候機(到港)廳、國際(國4、內)遠機位候機廳等進行改造,新裝修及改造面積共36360。2.2 施工縫概況本工程需要留置施工縫的部位包括:施工圖紙設計后澆帶位置、主樓1#塔吊塔身位置及拆除留置范圍、主樓C2-4區交C2-7區因坡道施工部署改變設計后澆帶位置。3、 施工縫留置3.1 施工縫留置原則根據國標規范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范(GB50666-2011)8.6.1條規定,施工縫和后澆帶的留設位置應在混凝土澆筑之前確定。施工縫和后澆帶宜留設在結構受剪力較小且便于施工的位置。本工程留置施工縫都為垂直施工縫,根據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范(GB50666-2011)8.6.3條規定,垂直施工縫和后澆帶的留設位置應符合下列規定:1、5、 有主次梁的樓板施工縫應留設在次梁跨度中間的1/3 范圍內;2、 單向板施工縫應留設在平行于板短邊的任何位置;3、 樓梯梯段施工縫宜設置在梯段板跨度端部的1/3范圍內;4、 墻的施工縫宜設置在門洞口過梁跨中1/3 范圍內,也可留設在縱橫交接處;5、 后澆帶留設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6、 特殊結構部位留設垂直施工縫應征得設計單位同意。3.2 施工縫位置根據以上施工縫留置原則,本工程需留置施工縫及留置部位見下表:序號構件部位施工縫留置1主樓1#塔吊位置二層、三層梁板沿塔身及塔臂周圈留置2主樓C2-4區交C2-7區二、三、四層梁板后澆帶設計后澆帶位置向南平移12米3.2.1 主樓1#塔吊位置因為新建航6、站樓單層體量大,面寬約108.5m105.8m,選用1臺QTZ160-7013-10塔吊保障土建施工,需穿結構板安裝。(1)塔身位置施工縫塔身穿樓板主要為二層混凝土結構板,占一個分格板,以及屋面網架結構,占一跨屋面網架。結構樓層重疊和塔吊關系如下圖:局部放大如下,塔身與次梁距離650mm,該分格混凝土板后做。施工縫塔身施工縫平面圖(2)塔臂位置施工縫塔吊拆除需留置CD軸交1/5053軸約兩跨半結構后做,面寬約11.2m30m,涉及二層和局部三層結構,見下圖粗實線范圍。其中突出部分為框架梁一次澆筑范圍。施工縫二層塔臂位置結構施工縫平面圖施工縫三層塔臂位置結構施工縫平面圖3.2.2 C2-4區與C7、2-7區交界后澆帶主樓C2-7區5155軸交JH軸屬新建地下室結構,位于原北翼地下車道區域,根據施工部署及現場實際,地下車道及側壁破除施工時間晚,基礎基坑深且位于主樓唯一施工道路旁,施工進度較為緩慢,且C2-7區新建地下室區域基礎開挖放坡影響C2-4區部分基礎施工,故C2-4區與C2-7區原設計后澆帶位置需向南平移12m。平面位置如下所示:C2-4區與C2-7區后澆帶位置平面圖4、 施工縫留置處理措施4.1 施工縫的接縫形式根據設計后澆帶做法,施工縫位置接縫形式具體做法如下所示:梁接縫做法板接縫做法4.2 施工縫處理在施工縫處繼續澆筑混凝土時, 應符合下列規定:(1) 已澆筑的混凝土,其抗壓強8、度不應小于1.2MPa。(2) 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應清除垃圾、水泥薄膜、表面松動砂石以及軟弱混凝土層,同時還應加以鑿毛,并充分濕潤和沖洗干凈,表面積水應予清除。即要做到:去掉乳皮,微露粗砂,表面粗糙。(3) 注意施工縫位置附近回彎鋼筋時,要做到鋼筋周圍的混凝土不受松動的損壞。鋼筋上的油污、水泥砂漿和浮銹等也應清除。(4) 在澆筑前,施工縫宜先用水泥砂漿濕潤,其配合比與混凝土內砂漿成分相同。(5) 從施工縫處開始繼續澆筑時,要注意避免直接靠近縫邊下料。機械振搗前,宜向施工縫處逐漸推進,并距80100cm處停止振搗,但應加強對施工縫接縫的搗實工作,以保證新舊混凝土的緊密結合。5、 質量保證措9、施(1) 指定專職負責人,有各工區施工員負責施工縫留置及處理工作的落實,并進行施工全過程的管控。(2) 項目部的質量檢查小組對施工縫施工質量進行檢查監督,發現問題及時糾正提出整改,復合合格并交由監理驗收后才交由混凝土班組澆筑施工。(3) 加強混凝土施工過程的監控,務必振搗密實,混凝土表面待收水后進行刮平和打磨反砂。(4) 施工縫約1m的部位,必須嚴格按上述主要施工方法的施工要領和步驟進行操作,并全過程加強監督實施,務必達到質量要求。(5) 對有關施工管理人員和實際操作人員進行施工方案交底以及施工技術、操作要領和注意事項交底。(6) 加強淋水養護和覆蓋,在砼初凝或表面打磨刮平完成后立即進行養護。6、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1) 施工人員施工現場要正確佩戴安全帽、反光馬甲,戴好膠手套,不得穿拖鞋或赤腳。(2) 小型工具和短鋼筋等材料要用工具袋或膠桶裝好,不得放在臨邊或靠洞口等危險地方,不得上下拋擲物料。(3) 施工縫臨邊需按公司標準做好臨邊防護,設置警示牌。(4) 施工縫及后澆帶位置支模架搭設嚴格按照模板工程專項施工方案搭設。(5) 交叉作業時要相互協作,做好相互保護措施,以免發生碰撞引起誤傷。(6) 樓面材料堆放整齊、施工縫臨邊嚴禁堆載物料,并及時清理雜物,做好現場文明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