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kV線路工程電桿組立施工方案(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41928
2022-08-15
11頁
3.02MB
1、神華寧煤集團金家渠煤礦中部工業場地35kv變電所至北部工業場地10kv電源線路(、回路)安裝工程項目電桿組立施工方案 陜西電力建設總公司2014 年 7 月 2 日 1、工程概況1.1本工程:回路設計全長1904.4m(不包括進、出線電纜),塔桿36基,兩端變電所至起始桿、終端桿連接部分均采用電纜直埋敷設,其余均采用架空方式,電纜采用2X(YJV22-10kV3X240),架空線采用雙分裂導線架設,導線為LGJ-2X185/25型鋼芯鋁絞線。全線架設避雷針。回路設計全長1923.9m(不包括進、出線電纜),塔桿36基,兩端變電所至起始桿、終端桿連接部分均采用電纜直埋敷設,其余均采用架空方式,電2、纜采用2X(YJV22-10kV3X240),架空線采用雙分裂導線架設,導線為LGJ-2X185/25型鋼芯鋁絞線。全線架設避雷針。 2、桿塔組立施工方法及質量要求排桿 1、 排桿前的檢查 (1)對運至現場的桿段進行詳細檢查,規格必須符合設計說明要求,并核對電桿的螺栓的孔位、方向、注意主桿上段的穿釘管必須暢通。 (2)桿段彎的不應超過2不得有縱橫裂紋,橫向裂紋不得超過0.1mm。 (3)電桿內外不得有蜂窩、露筋、跑漿現象,桿頂堵頭砼局部碰損應進行補修。 2、排放及找正 (1)當電桿所處地形起伏交大時應予以平整或用裝土的草墊進行支墊,支墊應穩固可靠。 (2)桿塔組合找正時指揮人員應于桿軸線方向的3、一端用目測或用拉線繩指揮操作人員將桿段撥正,使組合段成一條直線,然后沿桿軸方向移動桿段找焊口。 (3)桿段焊口間隙在35mm之間,當桿圈偏心時,應將鋼圈找正,當焊口間隙不均勻時,轉動桿段,再找正。3、注意事項 (1)用撬杠或繩索拖拽等方法使桿段就位時,應專人同意指揮,步調一致,互相關照或 提醒以防碰(壓)傷手腳。 (2)嚴禁在桿上行走,以免扭傷腳或破壞排桿質量。 (3)滾動電桿時,前方不得站人,移桿時,應隨時將桿段拴牢。焊接 1、準備與檢查1.1、焊接前應檢查排桿質量,并進行微調。1.2、鋼圈對口距離為35mm,如鋼圈與偏心時,將鋼圈找正。1.3、焊接前應清除鋼圈上的油脂,鐵銹、漆、泥、土等污4、物,并將焊條上的污物清除干凈。1.4、焊工必須由經過電焊專業培訓并考試合格的人員擔任。2、質量標準標準及工藝要求2.1、焊縫必須要有一定的加強面,焊肉高度2-3mm,焊縫遮蓋寬度為17-21。 2.2、焊接的外觀缺陷應根據有關范圍處理。2.3、 將焊好的鋼圈表面的鐵銹及焊縫的焊渣氧化層除凈后,用黑防腐銹涂刷兩遍。 2.4、焊完后的電桿,其分段或整根彎曲度均不應超過對應長度的2,超過時應割斷調整重新焊接。桿塔組裝:1.1、本工程桿塔金具全部為組裝件,組裝前要熟悉圖紙,組裝前還要學習施工工藝手冊和有關規程,不得盲目施工或憑經驗組裝。1.2、螺栓穿入方向規定(1)立體結構:水平方向者,由內向外,垂直5、方向者,由下向上。(2)平面結構:順線路方向者送電側向受電側穿入;橫線路方向者,兩側由內向外,中間由左向右,垂直由下向上。(3)包鋼螺栓一律由角鋼內向外穿。1.3、質量要求(1)螺桿與物體面垂直,螺栓頭面與構件不應有間隙,按照設計圖紙加裝墊片,每端不能超過2片。(2)組裝有困難時,應查明原因,嚴禁強行組裝。(3)橫擔組裝后,要使橫擔保持水平。(4)組裝完畢,必須調緊水平拉桿。(5)接線 金具使用前必須認真檢查,組裝后的金具應連自如,不得有卡勁現象。(6)如遇有地形高點時,需認真測量拉線棒出土點的位置,要求拉線棒安裝后(立桿前)再測量一下拉線棒出土位置及出土長度。(7)拉線斷頭應用鐵絲綁扎牢,拉6、線上把回頭為400,下把回頭為500,回頭與主線用8#鐵絲綁扎牢,綁扎數為1520圈,尾線應擰成小辮壓平。(8)UT型線夾的螺桿應露扣,并應有小于1/2螺桿絲扣的長度可供調緊。電桿組立本工程采取吊車立桿。1、桿塔起立前進行全面檢查(1)工器具使用是否符合要求,各部連接是否牢靠,綁扎方法、位置是否正確,有無卡住現象。(2)電桿起立由專人掌握控制繩,不能進行其他工作。2、安全須知(1)現場工作人員必須戴安全帽,桿塔起立過程中,非桿下工作人員,應離開桿塔1.2倍的距離以外。(2)永久拉線未打好,不得進行高空作業。(3)立桿過程應由專人統一指揮、統一信號,其他人不得指揮吊車。(4)電桿起立離地后,應對7、各吃力點處做一次全面檢查,確無問題,在繼續起立。起立600后,應減緩速度,注意各側拉繩。質量要求(1)拉線安裝A、單拉線時鼓肚與拉棒焊口方向相反,雙層線時一組兩鼓肚互相朝外(背靠背)。B、拉線調好后,下把單行線 夾螺絲露出35扣。(2)桿塔組立后,誤差規定。A、雙桿根開誤差:5B、邁步:1根開C、直線桿在橫線路方向位移:50D、轉角桿在橫、順線路方向位移:50E、桿塔傾斜:直線桿:3桿高轉角桿:不得向內角傾斜,向外角傾斜值應在緊線后不超過3拉線懸點高。F、拉線夾角缺位不超過103 本工程接地裝置接地型式見圖2 L1 圖2電桿接地型式簡圖接地施工的方法說明及要求3.1 接地鋼筋的連接采用搭接焊,8、搭接長度為其直徑的6倍(即本工程為72mm),并雙面施焊。3.2 查對明細表中各基的接地型式,按施工圖布置接地體。本工程接地圓鋼為12。接地溝深度為0.6米,農田地接地溝深度為0.8米。3.3 接地體的埋設:在溝內敷設0.2米深的黃土并夯實,在溝內敷設圓鋼并焊好接點,再回填0.2米黃土并夯實再回填黃土。3.4 本工程接地引下線應安裝在鐵塔的B、D腿上。3.5 接地體不能按原設計圖形敷設時,應及時通知技術部門會同設計人員現場認定,并根據實際敷設情況在施工記錄上繪制敷設簡圖,標明相對位置和尺寸,但原設計呈環型者仍應呈環型。3.6 接地引下線連接板用M1645的普通螺栓與鐵塔連接,并各安裝墊片1個,9、接地螺栓不得采用防盜螺栓。3.7 接地電阻如達不到設計要求,應及時通知技術部門,會同設計人員及時解決。4、25t汽車起重機整體組立砼雙桿施工技術 4.1 前言:35kV送輸電線路工程質量要求高,工期緊、施工任務重。為保證砼雙桿組立質量和按期完工,經現場實際調研和方案優化比較,如選用傳統的倒落式人字抱桿整體組立砼雙桿、將會造成工期滯后以及人力和財力的極大浪費。為此本工程砼雙桿組立優先選用了汽車起重機整體組立的施工方案,它不僅可以減少工器具和勞動力,而且可以加快施工進度,再者他的施工現場布置、施工方法簡單,同時也減少了好多安全隱患。現將35kV線路汽車起重機整體組立砼雙桿的施工方法和工藝介紹如下。10、4.2 25t汽車起重機整體組立砼雙桿的范圍和條件4.2.1 本施工方法適用于地形條件良好,交通便利的平原或戈壁灘等地區。4.2.2 本方法適用于組立300直徑、高度在28米及以下的混凝土雙桿。4.3 施工方法簡述:4.3.1采用汽車起重機整體起立砼雙桿時,先將砼桿在基礎附近的合適位置進行整體組立18米桿焊口位置對準底盤中心、24米桿下焊口位置對準底盤中心且朝順線路方向布置。4.3.2.地面組裝時嚴格按施工圖紙、技術標準和工藝要求進行施工,具體要求詳見砼桿組立施工作業指導書。4.3.3吊點位置選擇見圖1、表1圖1:砼桿吊點位置示意圖表1:吊點位置布置表 (單位:米)序號名稱A1A2A3A4備 11、注1等徑桿15m3.56.55.52.52等徑桿18m4.58.06.53.54.3.4汽車起重機整體組立砼雙桿流程見下圖砼桿初始起立砼桿地面布置砼桿起立中砼桿起立結束4.3.5將汽車起重機支于兩桿坑連線靠桿根側0.5米,離坑口2.5米外。汽車起重機支放處地形必須平整、堅實和穩固。4.3.6按照沖天抱桿吊點布置各吊點(見圖1),吊繩綁扎好后,將兩根砼桿主吊繩分別用10t U型環連接在專用吊架兩側面的吊環中,兩付吊繩分別穿入吊架兩側面滑車中,再將汽車起重機吊鉤連于吊架的上吊環中。4.3.7 根據倒落式人字抱桿整體起立雙桿方法對砼桿及叉梁進行補強。4.3.8起立前檢查各部件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及工藝要12、求。 4.3.9在橫擔處前后各綁兩根控制繩(20棕繩),待砼桿起立進入底盤后,利用四根控制繩調直砼桿,在桿根各綁一根控制繩,起吊過程中利用桿根控制繩控制砼桿慢慢移動以便底盤就位。4.3.10 當起立開始時,應收緊倒鏈,使主、付吊繩受力基本一直。砼桿起離地面后應由專職質檢員觀察砼桿有無彎曲,如有彎曲利用付吊繩上的倒鏈調直砼桿后方可繼續起立。4.3.11起立4.3.11.1起立開始后時,應派專人監視汽車起重機在起立過程中的受力情況。當桿起立約0.8米時,應暫停起立,做沖擊實驗,并檢查各吊點受力是否正常,確認無誤后方可進行起立。4.3.11.2隨著電桿的起立,隨時觀察汽車起重機的穩定情況以及電桿的受13、力情況,桿根控制繩應統一聽從工作負責人的指揮勻速松出和收緊。4.3.11.3當砼桿起立25-30,隨著砼桿的起立,砼桿根部開始向主桿坑方向移動,此時應用根部控制繩控制砼桿移動速度,防止砼桿被掛住或因地形不平造成砼桿猛烈移動增大汽車起重機的受力。4.3.11.4當電桿起立80度左右時,應由專人控制電桿頂部拉線,注意不要使電桿頂部及橫擔碰撞汽車起重機吊臂。4.3.11.5電桿根部剛起離地面時,應停止起立,利用桿根部控制繩調整砼桿根部對準底盤,然后起重機慢慢松出吊繩,直至桿根落入底盤窩地。4.3.11.6電桿就位后利用橫擔處的控制繩調直砼桿后及時進行回填。4.4.砼桿重心高度的計算4.4.1計算荷重14、的選定4.4.1.1砼桿的自重:應采用設計重量,而實際上由于加工時砼桿壁厚往往加大,所以應按實際重量,一般情況按設計重量的1.1倍計算;4.4. 1.2鐵件、金具、絕緣子的重量按產品規范計算;4.4.1.3叉梁系砼制成,也須加大0.1倍。一般計算荷重可分擔到兩頭叉梁抱箍處,但叉梁中間若與補強木相連時,應按簡支梁分攤叉梁重量的一部分到補強木支點處;4.4.1.4附加重量,如拉線等其它附加重量,按實際考慮;4.4.2鋼筋砼桿有標準的鋼筋砼桿段、叉梁、橫擔等組成,其重心高度與桿段自重及橫擔、叉梁等結構的重量有關,而桿段自重及橫擔、叉梁等結構的重量均為分布荷載,如圖4。需將其視為集中荷載,以計算桿塔重15、心。H1H2H3H4Y0圖4 鋼筋砼桿自重荷載分布示意圖4.4.3桿塔重心高度計算公式如下:式中: G桿 桿塔重量。 H4 砼桿的重心高;G叉叉梁的重量, H3 叉梁重量的力的作用點高度;G橫橫擔的重量; H2橫單重力作用點高度;G地地線吊桿重量; H1地線吊桿重力作用點高度n 15米桿重心為=9.5 米; 總重=5162kgn 18米桿重心高=11.8米; 總重=6384kg4.4.4 16t汽車起重機15、18米桿起立過程:4.4.4.1 18米桿起立所需汽車起重機吊臂高:h=10.2米(吊點高)+ 0.8(主吊繩)+0.6(專用吊架高)=11.6米;18米桿起立所需汽車起重機吊臂高: h16、=12.5米(吊點高)+ 0.8(主吊繩)+0.6(專用吊架高)=13.9米4.4.4.2 根據25t汽車起重機的起重性能曲線表和現場試吊,25t汽車起重機的起重高度和起重重量均能滿足18米、24米,砼桿的整體起圖5 .5 表2:汽車起重機組立砼桿工器具一覽表序號工器具名稱規 格數 量備 注1吊 車25噸1臺2主 吊 繩17.52.8m2根兩端套3付 吊 繩17.512m2根兩端套4U 型 環3t 、5t各4個5U 型 環10t2個6地 錨 套17.53.0m2根付吊點用7鋼 樁4個臨時拉線用8倒 鏈6T2個9棕 繩1050m2根10棕 繩2050m4根11鋼 釬1 m4根12大 錘12磅1把17、13小 錘2把14鐵 锨10把15腳 扣3副16紅 白 旗1副17垂 球2個18口 哨1個19經 緯 儀1臺20專用吊架1付21補強木2005米1根22小滑車0.5t2個23鋼絲套111米1根24安全帶2條6.6 安全、質量要求6.6.1起吊過程中,嚴禁任何人在起吊砼桿下走動。6.6.2基坑回填過程中嚴禁松出吊繩,待基坑回填完、拉線作好后方可松出吊繩。6.6.3吊繩與桿身連接處應墊以麻袋及軟物,以防損壞電桿表面。6.6.4汽車起重機進行起吊作業時,作業場地必須平整堅實,并用枕木或鋼板等將吊車支腿墊起,以擴大吊車支腿與地面的接觸面積。6.6.5汽車起重機的穩定性隨起立方向不同而不同,一般情況下,18、后方的穩定性大于側面的穩定性,而側面的穩定性大于前方的穩定性,所以,盡量使吊臂在起重機的后方作業,避免在前方作業。6.6.6汽車起重機的支腿一定要完全伸出,否則,將嚴重降低起重能力。支好吊車支腿后,應檢查整機有無不穩定或支腿活動現象,并將汽車起重機調平,并回轉一周,確認運行穩定后方可進行起吊作業。6.6.7在起立過程中應勻速起立,汽車起重機受力過大時,應停止起立,查明原因處理后繼續起立。6.6.8電桿根部在地面上拖動時,注意防止電桿損傷。七、危險點分析及控制措施桿塔組立施工危險點分析及控制措施序號作業項目危 險 點控 制 措 施依 據桿塔組立施工1、塔上作業人員隨意向地面扔工器具、物料等傳遞工19、器具用小繩,剩余的螺絲集中裝袋,用繩遞送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架空輸電線路部分)2、高空作業不系安全帶塔上、地面設安全監護人,及時提醒、監督其系好安全帶3、地錨埋深不夠或夯得不實,不設馬道工作票上注明坑深尺寸,地錨埋設前,派專人測尺檢查,深度足夠,挖好馬道,回填完畢后,負責人在工作票上簽字4、工器具以小代大或使用有缺陷的工器具施工前檢查使用規格,特別檢查工器具的連接可靠性及轉動靈活性5、在起吊物垂直下方停留或通過施工前利用班前會進行安全提示,重點強調不得站在吊物下方或在吊物下方通過6、未經技術人員同意,班組擅自更改方案對擅自更改者按違章處理,班技術員嚴格把關,若更改須經編審人員同意7、因地形所20、限,起吊、組裝同時進行,以致組裝人員暴露在起吊物下方利用班前會重點強調,起吊、組裝應依次進行,嚴格做到起吊時吊物下無人作業8、臨時用電無專人管理指定專人負責,嚴禁私自亂接電源9、各種起重工器具、絕緣工具有缺陷按規程定期進行檢測、試驗和檢查10、吊段上的斜材未因定好,“鍘刀鐵”傷人起吊前,將所有可能影響就位安裝的“活鐵”固定好,特別防止“鍘刀鐵”傷人11、抱桿外拉線間角度不對組塔前,派有經驗的人員分拉線坑,各拉線間角度要符合措施要求,技術員負責檢查12、連接外接線與手搬葫蘆的無寶螺絲數量不足嚴格按規程要求,連接用的螺絲不得少于4個,連接后由專人負責檢查13、分解拆抱桿時磨繩不受力,使抱桿頭部自由,拆節時倒向一側傷人拆抱桿時頭部固定好,上下應用鋼繩套連接,防止抱桿向一側傾倒14、升完抱桿后,拉線“老根”不綁升完抱桿后派人檢查,重點查“老根”是否綁好施工經驗總結15、磨繩磨下接線或抱桿起吊前,首先使用吊繩稍微受力,檢查 是否有刮、磨卡部位,如有應處理后重新起吊16、整立桿塔用人字抱桿,一側抱桿腳下陷人字抱桿根部應水平,采取防滑、防陷安全措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3
4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