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區土方填筑路基首件施工方案最終版(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41945
2022-08-15
11頁
127KB
1、目錄一、工程概況 1二、編制依據、試驗標準及目的 2三、工期安排 3四、施工布置 3五 、資源配置 3六 、路基首件主要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藝 4八 、質量安全保證措施 11九、文明施工、環保保證措施 1393區土方路基首件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本標段為北段工程第SG05標段,起訖樁號為K10+705.5K14+700,路線(主線)全長3.994km,挖土方44.69萬m3(主要量為隧道),填土方179.1萬m3。本項目設計借方源為(取土坑K0+000),遠運利用為隧道棄方。根據施工進度計劃并結合我部實際情況,將93區土方路基首件選擇在LK0+510-LK0+658段進行。該段設計路面寬度為102、m,填土高度1.914.2m。平面圖、立面圖如下:平面圖立面圖二、編制依據、試驗標準及目的1、編制依據、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G F80/12004);、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JTG F102006);、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范(JTGF902015);、廣東省高速公路建設標準化管理指南(試行); 、廣東省高速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標準化指南; 、合同文件及設計圖紙等; 、建設單位項目管理手冊; 、施工企業的生產能力、機具設備狀況、技術水平及類似工程施工經驗等。2、試驗標準土方路基各層壓實度標準 表1填料應用部位(路床頂面以下深度)(m)填料最小強度(CBR)(%)填料最大粒料(cm)壓實度3、(%)路堤上路床(00.30)81096下路床(0.301.20)51096上路堤(1.2 1.90)41594下路堤(1.90)31593零填及挖方路基01.20510963、路基試驗的目的目的是在給定機械組合的情況下取得相關數據,以此指導大面積的施工,檢驗施工機械組合,根據壓實機械情況及施工技術規范準許情況下的壓實厚度、松鋪系數、土的最佳含水量允許偏差、達到設計要求壓實度的碾壓遍數等數據。找出達到壓實標準的最經濟碾壓遍數。確切地說,就是尋求松鋪系數與碾壓遍數之比的極大值。經試驗獲取壓實機械組合、松鋪系數、碾壓遍數、碾壓速度、最佳含水量的允許偏差、壓實度等指標,并將上述資料整理上報,經監理工4、程師批準后,作為以后填土路基施工的經驗資料,以指導本工程的路基填方施工。三、工期安排路基土方填筑首件計劃在2017年10月25日到2017年10月27日進行。在此時間內選擇適宜的天氣進行路基首件施工。確保路基首件一次成功。四、施工布置土方取自良田鎮光明村取土場,距離項目部15Km,料源經試驗室取樣外委試驗能滿足93、94、96區路基填筑要求,土方拉運經施工便道至試驗段現場。五 、資源配置1、人力資源配置本次路基填筑首件施工人員配置見表2:路基填筑試驗段施工人員配置表 表2序號姓名性別職務職稱1鄧潛男項目經理工程師2朱濤男項目總工兼安全高級工程師3楊令男生產副經理4肖衡男試驗負責人工程師5吳永鋒5、男質檢工程師工程師6趙偉男路基工程師7何廣林男測量工程師2、主要進場設備配置本次路基填筑首件進場設備配置見表3: 路基填筑試驗段進場設備配置表 表3序號設備名稱計劃投入數量實際投入數量備注1反鏟挖掘機PC220112反鏟挖掘機PC350223推土機D6114壓路機22t115載貨汽車15T10106平地機180117徠卡TS09Plus全站儀118索佳B40A水準儀119灌砂筒44六 、路基首件主要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藝1、路基首件施工內容資料(1)、填料的試驗、檢測報告;(2)、壓實工藝主要參數:機械組合、壓實機械規格、松鋪系數、碾壓遍數、碾壓速度、最佳含水量及碾壓時含水量的允許偏差、壓實度等;6、(3)、過程質量控制方法、指標;(4)、質量評價指標、標準;(5)、優化后的施工組織方案及工藝;(6)、原始記錄、過程記錄;(7)、對施工設計圖的修改建議等。2、路基填前地表處理(1)、填筑路基前,應清除原地面表土,厚度統一按30cm計,清理場地后,對填方地段進行全面填前碾壓,其壓實度應90%。對于填土高度大于12m的高填路基,路基基底的壓實度應不小于93%。(2)、地進行場地清理完成后,報請監理工程師現場檢查驗收,監理工程師驗收合格后,即進行填土。3、路基首件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藝(1)、土方填方路基首件施工方法擬定松鋪厚度為25cm、30cm、35cm進行壓實后對比,以確定經濟松鋪系數,進行壓7、實,使之根據表1要求達到93區要求,記錄每次達到相應壓實度時的機械型號及組合、松鋪系數、碾壓遍數、碾壓速度,最佳含水量及碾壓時含水量允許偏差、壓實度等。(2)、路基土方填筑試驗路段施工順序施工準備清表路基放樣運料攤鋪推土機粗平檢測、調整含水量平地機整平整形碾壓檢查驗收下層填筑。(3)、路基土方填筑工藝流程圖:(4)、路基土方填筑施工方法、填土前的準備。取代表性土樣做重型擊實試驗,確定其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dmax,并繪制干密度與含水量的關系曲線,據土的干密度與含水量關系曲線控制土的含水量,并經監理工程師批準。試驗室對取土場取樣并通過試驗確定出土的各種參數為:CBR強度值8.8%,膨脹率3.08、%,液限值34,塑限值24,塑性指數10,最佳含水率12.4%和最大干密度1.94g/cm3,不均勻系數Cu=15.9,曲率系數Cc=0.6。、施工放樣:在路堤填筑前,測量人員首先應根據加寬路基設計寬度及其邊坡坡度放樣出加寬路基坡腳線,按每20m一個橫斷面放出樁位,并用石灰撒出路堤填筑邊線。樁上標明樁號與設計填高,用(+)表示填方。為使路堤邊緣壓實度也能滿足規范要求,路堤填筑邊線應比加寬路基坡腳線超寬0.50cm。、路基填土材料鋪筑。路基填筑工程用配套的機械化施工。形成挖、裝、運、攤、平、壓,機械化流水作業。施工時,施工人員根據運輸路基填料車輛的運載量(每車松土數量20m3計算,計算出每車土的9、填土面積,并用石灰在路基上畫出范圍,形成網格,根據計算單個網格邊長分別為8m10m、7m10m、6m10m(如下圖,以7m10m為例),控制每堆填料間距。測量出每個交叉點高程和坐標,作為填高的基準,填土厚度用標尺桿掛線控制。運至路基上的填筑材料首先由推土機粗平,粗平后應對路基填筑材料的含水量測定和調整。、含水量調整。施工中,填筑材料攤鋪后,及時安排試驗技術人員對填筑材料的含水量進行檢測,當填筑材料的含水量在試驗確定的最佳含水量2以內時,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如果路基填筑材料的含水量超過試驗確定的最佳含水量的2%以上時,可采用犁靶翻曬等方法降低路基填筑材料的含水量,直至路基填筑材料含水量降至最佳含10、水量的2%左右以內時,才可以開始下道工序施工。如果路基填筑材料的含水量小于試驗確定的最佳含水量的2%以上時,可采用灑水車灑水的方法增加路基填筑材料含水量,直至路基填筑材料升至試驗確定的最佳含水量的2%以內時,才方可開始下道工序施工。、精平。路基填筑材料碾壓前按照計算的攤鋪標高,用平地機進行精平,精平后路基填筑材料應保持整體平整,表面平整度應滿足規范要求。精平時應設2%4%路基橫坡向路基外傾斜,以利于路基排水。、路基填筑材料的碾壓:碾壓階段靜壓/振動遍數備注初壓靜壓2復壓振動33遍后測各項指標,有不滿足要求的每壓一遍測一次,直到滿足要求。終壓靜壓2A、用水平分層的方法填筑碾壓路基,采用壓路機靜壓11、2遍對路基收光,壓路機行駛速度不得大于4km/h;B、靜壓后用壓路機由邊緣向中間開始振動碾壓,壓路機的行駛速度開始宜用慢速,先慢后快,最大速度不得超過4km/h ;振動先輕后重、由弱振到強振,碾壓區域橫向接頭一般重疊1.5m2.0m,做到碾壓均勻,無漏壓、無死角;C、振動碾壓第3遍后對壓實度、含水量、壓實厚度、壓路機的行駛速度等進行相關測取和記錄,分別記錄好達到壓實度要求時的碾壓次數、碾壓速度、最佳含水量與碾壓時含水量的偏差、壓實度等指標。達到壓實要求后再靜壓2遍起到整平作用。當碾壓68遍仍滿足不了要求時,除繼續碾壓或翻動再壓直至達到標準外,還應考慮降低松鋪系數和找出其他原因;D、施工記錄與整12、理:首件施工時,項目總工及相關技術負責人均應參加。施工的原始記錄在現場填寫及辦理簽認手續,各項指標的檢測應詳細記錄,及時準確提供數據。按每遍碾壓后所測的壓實度值繪制碾壓遍數與壓實度曲線圖;測定其平均松鋪厚度和壓實厚度、橫坡、寬度,計算出松鋪系數;對比三種不同松鋪厚度試驗結果,從工作效率、工程經濟等多種角度選擇較優方案寫出試驗路總結報告報監理工程師批準后實行。作為今后路基大面積施工的指導性文件。檢驗做到及時、準確,檢驗結果內容齊全,誤差不超過規定值。土方路基實測項目項次檢查項目規定值或允許偏差(高速公路)檢查方法和頻率備注1壓實度(%)填方1.90)93密度法:每200m每壓實層測4處2彎沉(013、.01mm)不大于設計要求值按附錄I檢查3縱斷高程(mm)+10,-15水準儀:每200m測4斷面4中線偏位(mm)50經緯儀:每200m測4點,彎道加HY、YH兩點5寬度(mm)符合設計要求米尺:每200m測4處6平速度(mm)153m直尺:每200m測2處*10尺7橫坡(%)0.3水準儀:每200m測4斷面8邊坡符合設計要求尺量:每200m抽查4處4、質量通病防治措施(1)、路基行車帶壓實度不足的原因及防治原因分析A、壓實遍數不合理。B、壓路機質量偏小。C、填土松鋪厚度過大。D、碾壓不均勻,局部有漏壓現象。E、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特別是超過最佳含水量兩個百分點,造成彈簧現象。F、沒有對上一層表面浮土或松軟層進行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