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現場文明施工消防環保以及保衛方案(12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42255
2022-08-15
12頁
19.68KB
1、第七章現場文明施工、消防、環保以及保衛方案第一節環境管理方針目標一、環境管理方針1、環境方針堅持人文精神,營造綠色建筑,追求社區、人居和施工環境地不斷改善!2、環境方針的闡述(1)堅持人文精神。即遵循以人為本組織施工;利用人類關于環保的基本能力,建立有效運行的環境管理體系。(2)營造綠色建筑。即施工過程具有節能、降耗、低污染的特征;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藝具有環保型特征。(3)追求社區、人居和施工環境的不斷改善:即環境管理全過程的環境行為持續改進。環境管理使建筑用戶、施工人員共同受益。二、環境管理目標:1、噪音排放達標:結構施工:晝間 75dB,夜間 55dB 裝修施工:晝間 65dB,夜間 55d2、B 2、現場揚塵排放達標:現場施工揚塵排放達到北京市粉塵排放標準規定的要求。3、運輸遺灑達標:確保運輸無遺灑。4、生活及生產污水達標排放:生活污水中的 COD 達標(COD=300mg/L)5、施工現場夜間無光污染:施工現場夜間照明不影響周圍社區。6、杜絕施工現場火災、爆炸的發生。7、固體廢棄物實現分類管理,提高回收利用量。8、項目經理部最大限度節約水電能源消耗。9、節約紙張消耗,保護森林資源。三、環境管理因素鑒于本工程的特點,我們將重點控制和管理現場布置、臨建規劃、現場文明施工、大氣污染、對水污染、噪音污染、廢棄物管理、資源的合理使用以及環保節能型材料設備的選用等。第二節 組織機構及管理制度3、一、組織管理體系在項目經理部建立環境保護體系,明確體系中各崗位的職責和權限,建立并保持一套工作程序、制度,對所有參與體系工作的人員進行相應的培訓。1、項目經理部環境管理體系運行的總負責人為項目經理。2、環境管理要素、環境管理方案的確定為總工程師。3、施工現場環保管理具體實施領導者為項目現場經理。4、施工現場環保管理體系運行的主管部門為項目綜合辦公室。5、施工現場環保措施的執行單位為項目經理部各有關部門和各專業施工單位,各專業施工單位負責施工區域內的環保措施的落實和具體管理工作。施工區域內的環保方案的落實和執行由相應的責任師落實監督與管理工作。二、工作制度每周召開一次“施工現場文明施工和環境保護4、”工作例會,總結前一階段的施工現場文明施工和環境保護管理情況,布置下一階段的施工現場文明施工和環境保護管理工作。建立并執行施工現場環境保護管理檢查制度。每周組織一次由各專業施工單位的文明施工和環境保護管理負責人參加的聯合檢查,對檢查中所發現的問題,開出“隱患問題通知單”,各專業施工單位在收到“隱患問題通知單”后,應根據具體情況,定時間、定人、定措施予以解決,我司項目經理部有關部門應監督落實問題的解決情況。第三節 現場布置及污染管理措施一、場容布置1、為美化環境,在主要出入口和圍墻邊進行綠化。2、在主要大門口明顯處設置標牌,標牌寫明工程名稱、建筑面積、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工地負責人,開5、工日期、竣工日期等內容,字跡書寫規范、美觀,并經常保持整潔完好。3、現場布置“七牌二圖”,即現場組織機構圖、現場總平面圖、安全生產制度、消防保衛制度、現場質量管理制度、成品保護制度、環境保護制度、文明場容與料具管理、生活衛生管理制度。所有標識字體清楚,工整美觀。二、防止對大氣污染1、施工階段,隨時對道路進行淋水降塵,控制粉塵污染。2、封閉式垃圾站的設置:現場設置封閉式垃圾站,按照垃圾的性質分為三類:一類:再利用施工材料,指以其原來形式無須再加工就能當作同樣或類似的產品使用。包括:廢紙、木地板、木板材、木制品、混凝土預制構件、鐵器、砌塊、磚石、通風管材、鋼筋、鋼材等。二類:可再生施工材料,指受到6、損壞不能直接使用但經過加工處理后無循環再生的材料。包括:頂棚材料、保溫材料、混凝土等。三類:有毒有害不可回收垃圾,指有毒電池、化學劑等。垃圾定時清運,選擇有消納資質的承包商,并與其簽定廢棄物清運環境保護協議書,密封垃圾運輸至規定的消納場。辦公區域設三色廢棄物垃圾箱,將辦公垃圾和生活垃圾分類存放。對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的廢棄物必須單獨貯存、設置安全防范措施和醒目標識。3、水泥和其它易飛揚物、細顆粒散體材料,安排在庫內存放或嚴密遮蓋,運輸時要防止遺灑、飛揚,卸運時采取碼放措施,減少污染。現場內所有交通路面和物料堆放場地全部鋪設混凝土方磚或鋪灑碎石。對商品混凝土運輸車要加強防止遺灑的管理,要求所有運輸7、車卸料溜槽處必須裝設防止遺灑的活動擋板,混凝土卸完后必須清理干凈方準離開現場。三、防止對水污染1、現場污水嚴格按污水綜合排放標準執行。2、雨水管網與污水管網分開使用。現場交通道路和材料堆放場地統一規劃排水溝,控制污水流向,設置沉淀池,將污水經沉淀后再排入市政污水管線,嚴防施工污水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線或流出施工區域污染環境。3、隔油池設置:工地食堂洗碗池下方設市環衛局提供的鋼制隔油池。每天清掃、清洗,每周一次清理隔油池。4、加強對現場存放油品和化學品的管理,對存放油品和化學品的庫房進行防滲漏處理,采取有效措施,在儲存和使用中,防止油料跑、冒、滴、漏污染水體。四、防止施工噪音污染本工程在施工施工過8、程中嚴格遵照 中華人民共和國施工場界噪音限值要求。1、施工現場場界設噪音監控點,施工噪音一旦超標能及時發現并加以控制。2、根據環保噪音標準(分貝)日夜要求的不同,合理協調安排施工分項的施工時間。3、施工現場合理布局、鬧靜分開,從空間布置上減少噪聲影響。4、所有車輛進入現場后禁止鳴笛,以減少噪音。5、現場混凝土振搗采用低噪音混凝土振搗棒,振搗混凝土時,不得振動鋼筋和鋼模板,并做到快插慢拔。6、嚴格控制強噪聲作業,對電鋸等強噪音設備,以隔音棚遮擋,實現降噪,并對木工棚實行封閉式隔音處理。7、模板、腳手架在支設、拆除和搬運時,必須輕拿輕放,上下、左右有人傳遞。五、限制光污染措施1、光線照射角度的控制9、:工地周邊及塔吊上設置大型罩式鏑燈,隨施工進度的不同隨時調整燈罩返光角度,保證強光線不射出工地外。施工工作面設置的碘鎢燈照射方向始終朝向工地內側。2、工作面設置擋光彩條布或者密目網遮擋,防止夜間施工燈光溢出施工場地范圍以外,對周圍居民造成影響。第四節材料設備及廢棄物的管理措施一、廢棄物管理1、施工現場設立專門的廢棄物臨時貯存場地,廢棄物應分類存放,對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的廢棄物必須單獨貯存、設置安全防范措施且有醒目標識。2、廢棄物的運輸確保不散撒、不混放,送到政府批準的單位或場所進行處理、消納,對可回收的廢棄物做到再回收利用。二、材料設備的管理1、對現場堆場進行統一規劃,對不同的進場材料設備進行10、分類合理堆放和儲存,并掛牌標明標示,重要設備材料利用專門的圍欄和庫房儲存,并設專人管理。2、在施工過程中,嚴格按照材料管理辦法,進行限額領料。3、對廢料、舊料做到每日清理回收。三、環保節能型材料設備的選擇在材料設備選型方面,遵從以下原則:1、滿足設計和規范要求;2、滿足質量和本工程使用功能上的要求;3、滿足環保、節能要求,具有良好的使用壽命,便于今后建筑物的維護和管理,達到降低建筑物維護管理費用和建筑物運營費用的目的。四、其它措施1、對易燃、易爆、油品和化學品的采購、運輸、貯存、發放和使用后對廢棄物的處理制定專項措施,并設置專人管理。2、對施工機械進行全面的檢查和維修保養,保證設備始終處于良好11、狀態,避免噪音、泄漏和廢油、廢棄物造成的污染,杜絕重大安全隱患的存在。3、生活垃圾與施工垃圾分開,并及時組織清運。4、項目經理部配置粉塵、噪聲等測試器具,對場界噪聲、現場揚塵、等進行監測,并委托環保部門定期對包括污水排放在內的各項環保指標進行測試,項目經理部對環保指標超標的項目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處理。第五節防止擾民及民擾措施項目經理部建立專門負責解決擾民問題的組織機構,明確機構中各崗位的職責和權限,建立并保持一套完善的工作程序、制度,并對所有參與工作的人員進行相應的培訓。項目經理部解決擾民問題領導小組總負責人為項目經理,負責人為項目書記,管理方案的制訂及具體實施領導者分別為項目總工程師、現場12、經理,執行單位為項目經理部各有關部門和各專業施工單位,各專業施工單位負責施工區域內的環保措施的落實和具體管理工作。施工區域內的環保方案的落實和執行由相應的責任師落實監督與管理工作。由項目辦公室負責擾民協調工作,監督現場文明施工效果,解決擾民問題。具體措施:1、施工前對周邊建筑物的使用情況進行詳細的調查和訪問,做到心中有數。2、以不同的方式與學校領導進行聯系和溝通,了解有關要求并爭取到大家的理解和支持。3、積極參與社區的公益活動和避免揚塵、遺灑、交通堵塞等對場外環境的破壞。4、施工人員不得在施工現場圍墻以外逗留、休息,人員用餐必須在施工現場休息區以內。5、在場地出入口處設置專職人員,在澆筑混凝土13、時協調車輛進出排隊等事宜,避免與人發生沖突。6、加強環保意識的宣傳,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施工噪音,嚴格管理,最大限度地減少噪音污染。第六節環境管理體系的糾正措施、運行記錄、審核一、不符合環境管理體系行為的糾正措施1、在施工過程中發現不符合環境管理體系要求的行為,分類開出不符合項報告,技術部根據不符合項分析其產生的原因,制定糾正措施,交有關部門實施。2、負責跟蹤檢查,將檢查結果報告技術部,技術部對實施結果加以確認。3、對自身無法解決的不符合項,上報公司項目管理部,由公司項目管理部召集相關領導召開環境問題研討會,制定糾正與預防措施。二、項目環境管理體系運行記錄環境管理記錄的匯總部門為項目綜合辦公室,各14、有關部門要做好主管要素的記錄工作,及時提供客觀的記錄證據。記錄要真實、清晰、完整、準確。有專人負責歸檔管理,并將環境管理記錄登記在記錄臺帳上,便于管理和查詢。1、項目的環境因素識別和評價記錄2、項目執行的法律法規清單3、項目目標、指標和環境管理方案4、項目環境管理培訓記錄5、項目環境管理內外信息交流記錄6、環境管理體系文件控制記錄7、環境管理運行控制記錄8、緊急情況及應急措施記錄9、監測和測量記錄10、不合格情況的糾正與預防措施記錄11、環境管理體系內、外審記錄12、環境管理評審記錄三、環境管理體系審核1、項目經理部積極配合公司作好內審和外審工作,及時改正內、外審中發現的不符合項。2、項目行政15、部要做好項目環境管理的自查工作,每月進行一次,編制自查計劃,進行自查,開列不符合項,并組織整改。3、項目行政部要做好環境管理審核的所有記錄。4、管理評審(1)執行公司環境管理評審,按階段或年度進行一次環境管理評審工作。(2)評審的內容:1)環境管理體系運行中的不符合,環境管理體系是否有效。2)環境管理體系的貫徹情況,目標、指標的完成情況,管理方案的實施情況。3)環境活動與法律法規的符合性,職責劃分的合理性。4)人、財、物資源是否充足,是否得到有效保證。(3)根據管理評審的結果研究決定環境管理的進一步改進。(4)管理評審工作由項目經理親自主持,土建副經理、機電副經理和行政部協助進行,項目行政部保16、留環境管理評審記錄。第七節消防保衛措施所有施工人員每周進行一次消防、安全技術交底,定期加強消防、安全生產知識的培訓和考核,培訓不合格的人員一律不得上崗操作。一、現場保衛措施1、工作目標杜絕重大刑事案件。杜絕各類人為破壞事故的發生。杜絕重大成品損壞事故和設備、零部件的丟失事件的發生。2、治安保衛措施(1)現場配備專業保安隊伍,每日24 小時巡視檢查,負責現場保安及成品保護工作。(2)配制攝像監視機(3-4臺)、電子計算機以及對講機等必要的管理設備,建立多媒體有線電視監控系統,對施工現場的全貌、工作面、人員車輛的出入進行全天候監視與控制,使整個施工現場的治安保衛控制做到快捷、可靠、有效。(3)嚴格17、門衛管理。所有施工人員必須佩戴保衛部統一印制的出入證,出入施工現場。二、現場消防措施1、對易燃、易爆、油品及化學品材料分類存放在專用倉庫內,設專人嚴格管理,并建立臺帳,定期清點。2、根據儲存、運輸物品的數量、品種的不同,配備足夠數量、種類的應急器材。應急器材要定時檢查,做好標識,防止失效,檢查要有檢查記錄,發現隱患及時上報處理。對電鋸房、木工棚、油庫、化學品倉庫等一律配備無臭氧層消耗物質的新型滅火器替代干粉和哈龍滅火器的使用。上述地方不準吸煙,不準任意拉電線,不準無關人員入庫。現場消防器材,非火警不得動用。3、危險品運輸管理:由有資格的專業運輸單位負責運輸、押運和卸貨。4、加強群眾性消防知識訓18、練,增強自防自救能力;對應急場所工作人員應進行崗位教育和放火、滅火知識的培訓。5、嚴格按照施工組織設計所布置的方案進行施工,現場設備、材料堆放不得占用或堵塞消防通道。6、施工中消防器材、管道與其它工程發生沖突時,施工人員不得擅自處理,須及時請示上級,經批準后方可更改。7、嚴格執行現場用火審批制度,使用電氣焊時要有操作證,用火前必須辦理用火證,并設專人看火,配備足夠的消防器材,看火人不得擅自離崗以免發生火災。氧氣、乙炔瓶嚴禁放在動火地點下方,并有效遮蓋,夏季不得曝曬。嚴禁用明火檢查漏氣情況。電焊機不得接在建筑物、機械設備及金屬架上,不得使用無柄的焊、割工具。遇五級以上大風時,應停止室外電氣焊作業。電氣焊作業完畢應切斷電源、氣源,并檢查確認操作區域內無火險隱患。8、施工現場設立吸煙室,操作崗位上禁止吸煙,設專人管理。9、加強臨電管理,防止電器或線路發生火災。三、現場常用的警示標志1、禁止標志:禁止吸煙、禁止煙火等。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5-02-14
13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5-02-13
27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