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爐吸收塔腳手架防坍塌專項施工方案(11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42260
2022-08-15
10頁
22.31KB
1、國電石嘴山第一發電有限公司#1機組脫硫裝置氣動增強型除霧器試用協議#1爐吸收塔腳手架防坍塌專項施工方案批準:審核:編寫:北京東方天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08月03日一、編制依據國電石嘴山第一發電有限公司#1機組脫硫裝置氣動增強型除霧器改造安裝,需在吸收塔內部和外部搭設腳手架,為深入開展工程質量和施工安全生產工作,防范坍塌多發性事故的發生,保證施工安全,為提高本工程的質量水平和施工安全生產,將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規范施工安全生產行為,改善施工現場安全生產狀況。 1)DL5009.1-2014 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 第1部分:火力發電。2)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_2、130-2011)。3)建筑施工碗扣式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66-2008。4)建筑施工腳手架實用手冊2010版。5)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11。6)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辦法(建質200987號文)。7)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91。8)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393號。二、腳手架工程的預防監控措施2.1 基本要求2.1.1 人員要求a、腳手架搭設人員必須是經過國家現行標準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考核管理規定考核合格的專業架子工。b、搭設腳手架人員必須戴安全帽、安全帶、穿防滑鞋。c、架子工屬于高空作業工種之一,應該定期檢查身體。凡患有心臟病、3、高血壓、貧血病、癲癇病四肢有殘疾以及其他不適宜高處作業的人員,不得從事架子工作業。2.1.2 技術要求a、腳手架在搭設前必須制定腳手架搭設方案。b、腳手架在搭設前應按規定進行計算。c、腳手架搭設前應按照腳手架搭設方案逐級進行技術交底。d、對鋼管、扣件、腳手板等進行檢查驗收,不合格的構件不得使用。e、清除地面雜物,平整搭設場地,并保證排水暢通。2.2 腳手架構造要求2.2.1 構架結構a、腳手架的構架結構不缺少基本的穩定構造桿部件。b、整體架按規定設置斜桿、剪刀撐、連墻桿或撐、拉件。c、在通道、洞口以及其他需要加大結構尺寸(高度、跨度)或承受超規定荷載的部位,根據需要設置加強桿件或構造。d、桿件4、相交位置符合節點構造規定。e、聯接件的安裝和緊固力符合要求。2.2.2 基礎和拉撐承受結構a、腳手架立桿的基礎應平整夯實,具有足夠的承載力和穩定性。設于坑邊或臺上時,立桿距坑、臺的上邊緣不得小于1m,且邊坡不得大于土的自然穩定角,否則,應作邊坡的保護和加固處理。b、腳手架立桿之下必須設置墊座和墊板c、腳手架的連墻點、撐拉點和懸掛(吊)點必須設置在能可靠地承受撐拉荷載的結構部位,必要時應進行結構驗算。2.3 安全防護腳手架上的安全防護設施應能有效地提供安全防護,防止架上的人員和物品發生墜落。2.3.1 搭設和拆除作業中的安全防護a、作業現場應設安全圍護和警示標志,禁止無關人員進入危險區域。b、對5、尚未形成或已失去穩定結構的腳手架部位加設臨時支撐或拉結。c、在無可靠的安全帶扣掛物時,應拉設安全繩。d、設置材料提上或吊下的設施,禁止投擲。2.3.2 作業面的安全防護a、除高度在2m以內的裝修腳手架允許使用兩塊腳手板外,其它腳手架作業面均不得少于3塊腳手板,腳手板之間不留孔隙,腳手板與墻面之間的孔隙一般不要大于200mm。腳手板在長度方向采用平接時,其相接端頭必須頂緊,其端部下的小橫桿應固定牢固,不得浮擱,以免產生滑動,小橫桿中心到板端的距離應控制在150-120mm范圍內。處于腳手架始、末端的腳手板應與腳手架可靠栓結;采用搭接時,搭接長度不得小于300mm,其下的小橫桿應距于搭接長度的中間6、或距下板端頭不小于150mm,其始末端也必須栓結牢固。b、作業面的外側立面的防護設施可采用:a)擋腳板加2道防護欄桿;b)3道欄桿加外圍塑料編織布(高度不低于1.0m或按步距設置);c)2道欄桿滿掛立安全網。d)其它可靠的圍護辦法。c、臨街防護可視具體情況采用:a)采用塑料編織布或篷布將腳手架的臨街面完全封閉;b)在臨街面滿掛安全網,下設安全通道。通道的頂蓋應滿鋪腳手板或其它能可靠承接落物的板蓬材料。蓬頂臨街的一側應設高于蓬頂不小于0.8m的擋墻,以免落物又反彈到街上。d、人行和運輸通道的防護貼近或穿過腳手架的人行和運輸通道必須設置板蓬;上下腳手架的有高度差的入口應設坡道或踏步,并設欄桿防護。7、e、吊、掛架子防護吊、掛架子在移動至作業位置后,應采取撐、拉辦法將其固定或減少其晃動。2.4 架上作業2.4.1 按規范或設計規定的荷載使用,嚴禁超載。a、作業面上的荷載,包括腳手板、人員、工具和材料,當施工組織設計無規定時,應按規定的規定值控制,即結構腳手架不超過3KN/m2;裝修腳手架不超過2KN/m2;維修腳手架不超過1 KN/m2。b、腳手架的鋪腳手板層和同時作業層的數量不得超過規定。c、架面荷載應力求均勻分布,避免荷載集中于一側。d、垂直運輸設施(井字架等)與腳手架之間的轉運平臺的鋪板層數量和荷載控制應按施工組織設計的規定執行,不得任意增加鋪板層的數量和在轉運臺上超限堆放材料。e、過8、梁等墻體構件要隨運隨裝,不得存放在腳手架上。f、較重的施工設備(如電焊機等)不得放置在腳手架。2.4.2 不要隨意拆除基本結構桿件和連墻件。當因作業的需要必須拆除某些桿件和連墻點時,應取得施工主管和技術人員的同意,并采取可靠的彌補加固措施。2.4.3 不要隨意拆除安全防護設施,未有設置或設置不符合要求時,應予補設或改善后才能上架進行作業。2.4.4 在架上作業時的注意事項:a、作業時應注意隨時清理落到架面上的材料,保持架面上規整清潔,不要亂放材料、工具,以免影響自己作業的安全和發生掉物傷人。b、在進行撬、拉、推、拔等操作時,要注意采取正確的姿勢,站穩腳跟,或一手把持在穩固的結構或支持物上,以免9、用力過猛時身體失去平衡或把東西甩出。在腳手架上拆除模板時,應采取必要的支托措施,以免拆下的模板材料掉落架外。c、每次收工時,宜把架面上的材料用完或堆放整齊。d、嚴格禁止在架面上打鬧戲耍、退著行走和跨坐在外護欄上休息。不要在架面上急匆匆的行走,相互躲讓時應避免身體失衡。e、在腳手架上進行電氣焊作業時,要鋪鐵皮接著火星或移去易燃物,以免火星點著易燃物。并同時準備防火措施。一旦著火時,及時予以撲滅。f、雨、雪之后上架時,應把架面上的積雪、積水清除掉,避免發生滑跌。g、當架面高度不夠、需要墊高時,一定要采用穩定可靠的墊高辦法,且墊高不要超過0.5m;超過0.5m時,應按搭設規定生高架子的鋪板層。在抬高10、作業面時,應相應加高防護設施。h、在架上運送材料經過正在作業中的人員時,要及時發出“請注意”“請讓一讓”的信號。材料要輕擱穩放,不許采用傾倒、猛磕或其它匆忙卸料方式。2.5 腳手架搭設作業的安全操作除必須按高處作業規定的各條施工安全操作規定進行作業外,同時還要注意以下問題:2.5.1 工人作業時必須戴安全帽、系安全帶,嚴禁穿高跟鞋、拖鞋、硬底鞋及帶釘易滑的鞋。鋪腳手板不能騎馬操作,工具及零件放在工具袋內;袖口、褲腳口扎緊,材料、工具不準亂拋;吊材料、工具下方不準鉆人、站人。2.5.2 靠近電源處搭設要先斷電源,不準將電源線拉在腳手架上,腳手架離高壓輸電線距離應大于5m,否則應設置隔電板,距離應11、在2m以上。2.5.3 六級以上大風、重霧、雷雨或下雪時,均不得進行腳手架上的高處作業。雨、雪天后作業,要采取防滑措施;要經常檢查腳手架,停用后再用前要全面檢查。2.5.4 裝好避雷接地裝置以防雷擊,在有鐵井字架或吊車等高出腳手架高度并安裝接地時,可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是否需要裝設避雷接地裝置。2.5.5 發現連接部分有松動,立桿、大橫桿、小橫桿、頂撐有左、右、上、下位移,或棕繩、鐵絲被解除,腳手架斷裂、蹺頭等現象,應及時加固。2.5.6 機電、機械設備應專人操作和維修。2.6 腳手架拆除作業的安全操作2.6.1 腳手架拆除作業的危險行大于搭設作業。在進行拆卸作業前,應制定詳細的拆卸程序,建立統一12、指揮并對作業人員進行技術安全交底,以確保拆除作業安全順利地進行。2.6.2 在統一指揮下,按照確定的程序進行拆除作業,注意事項如下:a、一定要按照先上后下、先外后里、先架面材料后結構架材料、先輔件后結構件和先結構件后附墻連結件的順序、一件一件地松開聯結、取出并隨即吊下(或集中到毗鄰的未拆的架面上,扎捆后吊下)。b、拆卸腳手板、桿件、門架以及其它較長、較重、有兩端聯結的部件時,一定要兩人或多人一組進行。拆除水平桿件時,松開聯結后,水平托持取下。拆除立桿時,在把穩上端后,再松開下端聯結取下。c、應盡量避免單人進行拆卸作業。單人作業時,極易因把持桿件不穩、失衡而出現事故。d、多人或多組進行拆卸作業時13、,應加強指揮、并相互詢問和協調作業步驟,嚴格禁止不按程序進行的任意拆卸。e、因拆除上部或一側的附墻拉結而使架子不穩時,應加設臨時撐拉措施,以免因架子晃動,影響作業安全。2.6.3 作業安全防護工作a、拆卸現場作可靠的安全圍護,并設專人看管,嚴禁非施工人員進入拆卸作業區內。b、嚴禁將拆卸下的桿部件和材料向地面拋擲。已吊至地面的架設材料應隨時運出拆卸區域,保持現場文明。c、作業工人的安全防護要求同搭設。三、應急準備及措施1、參加施工的所有人員,必須熟悉并認真執行本工種安全技術操作規程。進入施工現場,應接受安全交底。2、施工前應對操作員工進行崗前培訓,使上崗員工熟知該分項分部工程的應急預案,并組織學14、習,驗證應急準備工作和預案實施效果,提高實戰中自防自救能力。四、應急響應程序4.1 事故發生后,如有人員受傷,當事人或發現人應立即撥打120救護車到事故現場救護傷員。 4.2 其次,當事人或發現人應立即向項目經理報告和公司、指揮部應急救援辦公室報警,同時采取應急措施,防止事態擴大,減少事故損失。 a)向內部報警,簡述:出事時間、地點、情況、報警人姓名。 b)向外部報警,詳細準確報告:出事時間、地點、單位、電話、事態狀況及報告人姓名、單位、地址、電話。 4.3 項目部接到報告后,項目經理組織有關人員對發生事故的地段設欄防護,嚴禁閑雜人員出入,保護現場,同時按應急措施進行加固搶險。 4.4 公司、15、指揮部接到報警后,及時啟動公司級應急預案,公司或指揮部應急領導小組成員立即到現場,并按各自的職責開展應急救援工作。 4.5 如事故等級構成大事故或有人員死亡,公司或指揮部應急領導小組應及時通知公司應急救援指揮辦公室和公司總經理。公司應急救援小組成員達到現場后,按各自的職責開展應急救援工作。 4.6 緊急事故處理結束后,事故發生所在單位的負責人應在24小時內寫出事故調查報告上報公司安全質量部,并妥善處理善后事宜。五、檢查依照規定,腳手架必須定期檢查。檢查內容如下:1、 表面銹蝕深度檢查,當銹蝕深度超過規定值時不得使用。2、 鋼管彎曲變形應符合規定值。3、 定期對扣件進行質量檢查有裂縫變形的嚴禁使16、用,出現滑絲的螺栓必須更換。4、 定期對扣件進行防銹處理。5、 腳手板不得有裂紋開焊與硬彎,否則禁止使用。6、 檢查桿件的設置和連接連墻件支撐門洞桁架等的構造是否符合要求。7、 檢查地基是否積水,底座是否松動,立桿是否懸空。8、 檢查扣件螺栓是否松動。9、 高度在24米以上的腳手架其立桿的沉降與垂直度的偏差是否符合規范。10、檢查安全防護措施是否符合要求。11、檢查腳手架是否超載。六、應急救援組織機構6.1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應急救援指揮:王春發應急救援組長:聶中員 郭長江組員:周光新 周軍6.2職責應急救援指揮:1、事故發生后,立即趕赴事發地點,了解現場狀況,初步判斷事故原因及可能產生的后果,組17、織人員實施救援。2、召集救援小組成員,明確救援目的,救援步驟,統一協調開展救援。3、按照救援預案中的人員分工,確認實施對外聯絡、人員疏散、傷員搶救、劃分區域、保護現場等人員職責。4、協調應急救援過程中出現的其他情況。5、救援完成、事故現場處理完后,與現場相關人員確認恢復生產的條件,及時恢復生產。6、根據應急實施情況及效果,完善應急救援預案。應急救援組長:1、協助應急指揮,根據搭設方法等基本情況擬定采取的救援措施。2、負責應急救援中的技術指導,按照責任分工,實施應急救援。3、參與應急救援預案的完善。4、 組織工長、架子專業隊,依據補救措施方案,排除意外險情或實施救援。 5、應急救援事故處理結束后18、,組織人員安排恢復生產。參與應急救援預案的完善。 發生傷亡事故后,安排人員聯絡醫院,應急設備,派人接車等,組織人員對事故現場進行保護。參與應急救援預案的完善。 6、立即趕赴現場,了解現場狀況,參與事故救援。 判斷擬采取的援救措施可能帶來的其他不安全因素,根據專業知識及經驗,選擇最佳方案,并向應急指揮提出自己的建議。參與應急救援預案的完善工作。小組其他成員: 1、聽從指揮,明確各自職責,統一步驟、有條不紊地按照分工實施救援。 2、參與應急救援預案的完善。 七、附件附件1 腳手架工程應急救援程序腳手架坍塌事故發生警情判斷響應級別接警信息反饋應急起動N救援行動事態控制應急恢復應急結束(關閉)警容與交通管制醫療救護技術分析總結評審應急救援事故調查善后處理解除警容現場清理現場指揮到位應急資源調配信息網絡開通領導小組到位關閉NYYY工程搶險人員救助附件1 腳手架工程應急救援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