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6擋土墻施工方案(11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42283
2022-08-15
11頁
25.62KB
1、一、工程概況山西小回溝選煤廠擋土墻工程為加筋擋土墻,沿選煤廠和礦井分界線處均勻布置。加筋擋土墻設計坡比為1:0.2,坡面為混凝土模塊,加筋材料采用HDPE 單向土工格柵。根據設計要求自擋墻底部開始,分層鋪設單向土工格柵。擋土墻-區施工段邊坡格柵水平長度約為 11.0m、13.5m、15.0m,邊坡結構依據高度劃分為十個不同的區段,各區段均采用加筋擋土墻+排泄水系統的支護方式。擋墻采用 C30 砼模塊做面墻,在模塊面板內側鋪設土工格柵主加筋,加筋格柵采用EG90R、EG130R、EG170R,并與模塊通過連接件連接,面墻墻面坡率為1:0.2。格柵水平鋪設,加筋土擋土墻在與擋土墻結構相鄰處設置沉降2、縫,其余部分保證 10-25m 左右范圍內設置一道沉降縫。二、編制依據1、山西小回溝煤業有限公司小回溝礦井選煤廠工業場地總平面布置圖(S23334-2400-01)2、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范(GB50330-2002);2、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JTJF10-2006;3、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4、土工合成材料應用技術規范(GB50290-98);5、公路加筋土工程施工技術維護規范(JTJ035-91);6、公路路基設計規范(JTG D30-2004);7、交通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土工格柵(JT/T480-2002);8、土工合成材料塑料土工格柵(GB/T17689-20083、)。三、施工進度計劃擋土墻計劃 7 月 2 日開工,10 月 12 日完工,總工期為 102天。加筋擋土墻基礎開挖及墻厚土方開過程中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適時插入進行計劃工期5 天。擋土墻從小回溝礦井選煤廠分界線處由北向南施工,鍋爐房附近交接處嚴格按照施工圖施工。四、施工方法(一)工藝流程測量放線 基礎、擋土墻后側開挖(模塊預制)地基處理 擋土墻基礎定位、標高復測基礎模板安裝澆筑基礎砼拆模養護預制模塊砌筑墻體后側土方回填位移、沉降觀測帽石壓頂(二)擋土墻施工2.1 基本要求擋土墻施工應嚴格執行公路加筋土工程施工技術規范、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和圖紙設計要求。施工前,技術人員應充分理解設計意圖,熟悉設計4、圖紙,嚴格按圖施工。施工區域分成選煤廠區域與工業場地南側區域,按正確的施工線及高程,漿砌底模塊層。低位基礎先施工,高位基礎等低位基礎施工至一個面時,連成整體繼續向上施工直至擋土墻頂部。2.2 擋土墻基礎施工擋土墻開挖基槽土方采用挖掘機進行土方開挖。開挖基槽配合擋土墻體施工分段進行,先測量放線,定出開挖邊線,起點及終點,設立樁標點,注明高程及開挖深度,用1.0 m3反鏟挖掘機開挖,挖除土方裝車堆運至煤泥晾干場區域(即1149.000m平臺)。在施工過程中,應根據實際需要設置排水溝及集水坑進行施工排水,保證工作面干燥以及基底不被水浸泡。小回溝選煤廠擋土墻-區施工段為 C30 混凝土預制模塊,型模塊5、尺寸為 300 x300 x500mm,型模塊尺寸為250 x300 x300mm。加筋擋土墻基礎寬度1.0m,高度 0.5m 的條形基礎,基礎采用C30砼現澆而成,并預留槽位,以保證模塊的順利砌筑。切記條形基設置的沉降縫與擋墻沉降縫相對應。2.3 模塊預制混凝土模塊采用施工現場預制,模塊用C30 混凝土預制,模具采用鋼模板,確保尺寸準確美觀。模塊澆筑時整體震實,待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75%后進行脫模養護。擋土墻內側每隔600mm厚模塊澆筑時需鋪設土工格柵主加筋,并與模塊通過連接件連接,面墻坡率為1:0.2。施工時嚴格按照設計要求裁剪格柵,單向土工格柵應滿足 土工合成材料應用技術規范(GB56、0290-98)、土 工 合成 材 料 塑 料 土工 格 柵 (GB/T 17689-2008)和交通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土工格柵(JT/T 480-2002)的要求。模塊預制必須采用鋼模板,對鋼模及底板要經常檢查及維修,清除殘留在模塊頂上的殘渣,每次均涂刷脫模劑后再預制,以保證預制面板光潔平整,達到設計精度要求。將準備好的格柵端放置于模塊凹槽內并用連接件套住格柵橫檔,保證連接件蓋住每一格柵網孔,隨后將砼澆筑于放置好的鋼模內。施工現場采用機械振搗,直至表面粗糙無漿,使之平整美觀。2.4 加筋材料采用 HDPE 單向土工格柵,格柵抗拉強度為土工格柵的質量控制抗拉強度,以上強度的檢測方法應用寬條法測試7、,測試時的拉伸速率為有效試樣長度的20%/min,格柵產品在達到標稱抗拉強度時的伸長率不大于11.5%。土工格柵樣品送檢前必須經設計人員確認,土工格柵鋪設層距600mm。鋪土工格柵使用的材料應將樣品送檢前必須經設計人員確認,確認合格后,方可使用。土工格柵按設計要求的寬度鋪設,其上下層填料無刺壞土工格柵的雜物,鋪設土工格柵時,將強度高的方向垂直于路面軸線方向布置。土工格柵橫向鋪設。鋪設時繃緊,拉挺,避免折皺、扭曲或坑洼。土工格柵沿縱向拼接采用HDPE 土工格柵連接棒,縱向搭接寬度為15cm左右,確保土工格柵攤鋪平整順直。2.5 模塊砌筑、安裝嚴格選用符合要求的砌塊,基礎MU10 砂漿砌筑找平,同8、層相臨面板水平誤差控制在8mm 以內,軸線偏差為每20 延米不超過10mm,砌塊縫寬 10mm,天地縫(水平縫)用 M10 砂漿攤平,砌筑時按圖紙設計要求設置排水孔。不得在未完成填土作業的砌塊上安裝上一層砌塊,砌筑時不能用堅硬石子及鐵片支墊,以免造成應力集中,損壞砌塊。每一層安裝時用垂球、掛線核對,每三層預制模塊安裝完畢及時測量標高和軸線,水平、垂直誤差及時逐層調整,不得將誤差積累后再進行調整2.6 施工填料及碾壓加筋土填料優先采用級配良好的碎石或砂類土,當采用粘性土料做填料時,宜摻入適量的碎石,其中碎石、卵石占全重30-50%。土料中有機質的含量不得超過5%,也不得含有淤泥質土、耕植土、凍土9、或膨脹土。填筑時應嚴格按照圖紙設計規定、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定和土工合成材料應用技術規范有關規定執行。原地表雜草植被等需清理干凈,回填土應分層碾壓,格柵鋪設時不得與硬質尖銳棱角的粒料直接接觸;填土時用斗式挖掘機機械設備來進行,從而保證填土通過傾倒的方式攤鋪在土工格柵上,為控制分層壓實質量,施工過程中應嚴格控制機械碾壓速度;為了避免格柵在施工中收到損傷,機械履帶與格柵之間應持有15cm 厚的回填土層;在臨近結構面的 1.5m 范圍內,總質量不大于1000kg 的壓實機械或碾壓機壓實填土;兩道土工格柵之間建的加筋土填料設計厚度為60cm,分兩層碾壓,每層壓實后的厚度為30cm,碾壓密實,壓實系數不小10、于0.95,整平后高差不大于10cm;加筋土體后填料同加筋土填料,碾壓步幅同加筋土擋墻步幅,碾壓后壓實系數不小于0.95;施工期間做好基坑內與場區的排水措施,尤其做好雨季施工的防水、防洪措施。擋土墻填料采用機械、人工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攤鋪。應先在土工格柵中部形成一縱向餞道,然后由餞道向兩側擴展,嚴禁由土工格柵尾部向墻面方向推填。加筋土體的填料不得混有垃圾、腐植土,填料粒徑不大于10cm。機械填土時必須輔以人工作業,就是用人工就近將填料搬運和攤鋪在土工格柵上。當用推土機攤鋪填料時,拉筋帶上的填料覆蓋厚度不小于20cm。自卸汽車不得直接在格柵上行走,未壓實的加筋體,一般不允許運輸車輛在上面行駛;若需11、臨時行駛,則填料厚度不得小于30cm,同時其車速不得大于5km/h,并不準急剎車,以免造成拉筋帶的錯位。填土必須分層碾壓,先由土工格柵中部壓至尾部,再由尾部壓至墻面。壓路機行走方向始終平行于墻面,嚴禁壓路機垂直于墻面方向行走。距墻面 1.5m范圍內采用蛙式打夯機夯實。每鋪一層格柵之前應檢測填土壓實度。壓實度檢測不合格時,不得鋪設土工格柵。加筋土體后方的填土應基本上與加筋土體的填土同步實施。2.7 帽石壓頂、護欄帽石壓頂采用施工現場加工好鋼筋材料,鋼筋綁扎完成后,再進行模板安裝,待鋼筋隱蔽驗收完成后進行混凝土澆筑。施工現場應隨時留置好混凝土試塊。由護欄柱、扶手、地梁、欄板和護欄底座(胸墻)組成,12、護欄伸縮縫由建設單位統一指定。五、資源需求量計劃5.1 勞力組織本擋土墻施工工序復雜,銜接緊湊,須組織安排合理,各道工序協調勞作,勞力組織如下表(按30 米長考慮):序號工種人數作業內容1 測量工2 測量放線2 砌筑、土方填筑工25 配合機械挖基,模塊安裝,墻背填土、鋪土工格柵3 木工2 模板制作,支模4 混凝土工13 混凝土灌注施工、片石投入5 鋼筋工2 預埋件及欄桿制作安裝6 施工員1 負責現場施工組織安排7 技術總負責1 協調各工序、解決技術問題8 質檢員1 負責各工序質量控制及檢查5.2 機具設備本工程需配備的設備如:挖掘機、推土機、壓路機、自卸汽車、蛙式打夯機、電焊機、混凝土振動棒、13、自卸翻斗車等機械。六、擋土墻沉降位移觀測6.1 位移與沉降觀測要求1、位移與沉降觀測點設置的具體位置詳見1-1 圖。2、本工程應對構筑物在施工及使用過程中進行位移與沉降觀測并加以記錄。3、位移與沉降觀測時間如下表所示:觀測次序觀 測 時 間1 施工期每填土高 1m 觀測一次2 竣工之后前三個月每星期觀測一次,以后視墻體變形速率再與設計者商定觀測周期。大雨過后8 小時隨時增加觀測次數3 若發現沉降有異常時,應立即通知設計單位。6.2 觀測點埋設1、觀測點的埋設采用預埋件的方式,按施工圖在墻上預埋500mm長“L”型成品鋼構件或鋼筋。2、本工程沉降觀測點統一編號,此編號采用統一字體用藍油漆噴在觀測14、點正下面標記。6.3 觀測基準點的測設1、構筑物位移與沉降觀測基準點布設必須堅固穩定,防止其本身產生變化,給位移與沉降觀測成果帶來影響,基準點的數目應盡量不少于 3 個(實際布設 5 點)(詳見位移與沉降觀測基準點布設圖),組成基準點網,采用嚴密平差,使基準點點位與高程達到規范要求。對基準點要定期進行平面與高程檢測,以保證位移與沉降觀測成果的正確性。2、布設基準點要靠近構筑物的穩固可靠之處,其距離都末超過 100m,以保證觀測精度。3、基準點網主要技術要求采用二級變形測量等級的測量方法測定,相鄰基準點高差中誤差0.5mm;每站高差中誤差 0.13mm;往返較差、附合或環線閉合差0.3 mm;n15、 為測段的測站數。6.4 沉降觀測點的測定1、采用II 等水準測量的方法測定,精度要求:高程中誤差+0.5mm;相鄰點高差中誤差+0.30mm;往返較差、附合或環線閉合差 0.3 mm。2、每次觀測時,應采用相同的觀測路線和觀測方法;使用同一儀器和設備;固定觀測人員;在基本相同的環境和條件下工作。3、在進行沉降觀測時,到現場進行規劃,選定若干較穩定的固定點作為臨時水準點(轉點),確定安置儀器的位置,與永久水準點組成環路,并根據選定的臨時水準點、4、沉降觀測點首次觀測的高程值是以后各次觀測用以進行比較的根據,如初次精度不夠或存在錯誤,不僅無法補測,而且會造成沉降工作中的矛盾現象,因此必須提高初測16、精度。同時每個沉降觀測點首次高程,應在同期進行兩次觀測后決定。6.5 沉降觀測點的成果整理1、每次觀測結束后,要檢查記錄是否正確,精度是否合格,并進行誤差分配,然后將觀測高程列入沉降觀測成果表中,計算相鄰兩次觀測之間的沉降量,并注明觀測日期和荷載量(層數)。2、為了更清楚地表示沉降、時間、荷載量(層數)的相互關系,清楚的表明每個觀測點在一定時間內,所受到的荷載及沉降量。6.7 沉降觀測提交的資料1、沉降觀測成果表;2、觀測點位置圖;3、沉降分析報告。七、施工質量保證措施(1)施工中嚴格控制填筑材料的粒徑、材料質量、合理選配性能良好的施工設備、采用最佳的組合方式、規范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藝。(2)推17、行全面質量管理,實行項目分解及目標管理,對加筋擋土墻施工設置 QC 攻關小組,科學指導施工。(3)嚴格落實測量雙檢,執行施工前的技術交底制度,設置組織保證、工作保證及制度保證等三種保證制度。(4)在施工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不斷調整、改進、補充、不斷總結,完善取得施工參數,及時收集技術資料,正確指導施工。(5)施工中每個工序完成后按相關技術規范驗收,合格后方可進入下道工序,凡不合格者必須進行整改或返工,使其達到質量標準和設計要求。八、安全、文明施工要求8.1 安全措施(1)定期進行安全教育、講話和檢查制度,設立安全監督崗制,實行安全技術交底制。(2)認真實施標準化作業,嚴肅施工紀律和勞動紀律,杜18、絕違章指揮與違章操作,使安全生產建立在管理科學、技術先進、防護可靠的基礎上。(3)利用各種宣傳工具,采取多種形式教育職工樹立安全第一的觀念,強化全員安全意識。8.2 安全生產、文明施工(1)創建美好環境,在工地現場和生活區設置足夠的臨時衛生設施,每天清掃處理,生活垃圾要集中堆放,施工廢水、生活污水不得污染環境。(2)掛牌施工,標明工程項目名稱、范圍、工地負責人,現場布局合理,材料、物品、機具堆放符合要求。(3)施工期間,經常對施工機械車輛、道路進行維修,施工便道確保晴雨暢通,并灑水防塵。(4)進入施工現場的各類作業人員必須遵守項目部的各項規章制度,服從管理人員的安排。(5)配專職安全員負責現場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安全員要認真負責,加強日常巡檢,制止現場各種違章行為。發現安全隱患后,應要求作業隊立即整改。(6)機械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嚴禁其他人員上崗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