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省界收費站立柱首件施工方案(1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42366
2022-08-15
10頁
115.50KB
1、三淅高速公路西坪至寺灣段XSFJ-4標房建工程收費天棚立柱施工方案編制: 審核: 河南省永陽建設有限公司三淅高速公路XSFJ-4標項目經理部2015年05月05 日收費天棚立柱首件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三淅高速西坪至寺灣段位于河南省南陽市境內,是中部崛起高速公路網“七縱、十九橫”布局的第七縱侯馬至十堰高速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項目起點為三淅高速與滬陜高速交叉中心。北接擬建的三淅高速盧氏至西坪段,終點位于淅川縣寺灣鎮東南的鵓鴿峪,與侯馬至十堰高速公路湖北境鄖縣(鄂豫省界)至十堰城區段起點順接。設計路線全長37.487km。我公司承建的三淅高速西坪至寺灣段高速公路豫鄂省界收費站屬房建4標,位于南陽市淅2、川縣寺灣鎮境內。本次首件工程為省界站收費天棚4/B軸線立柱。二、施工依據1、依據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JTG/T F50-2011)2、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環境空氣質量標準( GB 3095-96)3、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G F80/1-2004)4、依據三淅高速公路西坪至寺灣XSFJ-4標的相關合同文件、施工圖紙、標準化實施細則的有關規定。5、依據項目公司“三淅高速【2013】5號文件三、施工準備1、編制立柱施工專項方案。2、制作全新的直徑800mm的鋼模板1套, 經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3、對鋼筋加工和制作場地進行平整硬化處理,搭設鋼筋加工棚。3、在加工棚中將鋼筋按規格等級分別有序存放,并設立標志牌,詳細標明鋼筋型號、規格、產地等。制作專門加工鋼筋的工作平臺,以確保鋼筋按設計和規范加工。4、砂、石子、水泥、鋼筋等原材料執行進場審批制度,且試驗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5、測量控制采用KTS-442LL全站儀、DSA320水準儀,準確放出位置,并測量高程,便于施工。6、在立柱施工前進行技術、安全交底。7、配備20T吊車、0.5方料斗及50振動棒,嚴格控制施工進程。四、工藝流程及操作要點 模板支立鋼筋加工與安裝施工放樣施工準備拆模養生混凝土澆筑1、測量施工前由測量人員準確放出立柱中心位置,高程控制采用KTS-442LL全站儀、DSA320水準儀進4、行控制,根據立柱中心點彈出模板邊線,并復核幾何尺寸,確保準確無誤。2、鋼筋(1)鋼筋制作:立柱鋼筋在制作安裝前,必須進行原材檢測,認定合格后方可進場使用。鋼筋的表面應潔凈,使用前應將表面油漬、漆皮、鱗銹清除干凈。鋼筋應平直,無局部彎折。鋼筋焊接前,必須根據施工條件試焊,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焊工必須持考試合格的上崗證。調整螺旋鋼筋的間距,綁扎立柱鋼筋保護層墊塊。(2)鋼筋焊接:鋼筋下料。根據圖紙嚴格控制下料尺寸,鋼筋調直采用鋼筋調直機,鋼筋焊接采用電渣壓力焊,鋼筋接口處焊接時采用切割機磨平,保證鋼筋通心,垂直。在定位架上按圖低設計尺寸擺放主筋,在主筋上垂直安放加強筋。骨架成形。骨架成形采用定位架5、,在定位架上按圖紙設計尺寸等間距擺放主筋,安放加強筋,按圖紙等距布置;將主筋與加強筋固定,采用電渣壓力焊,由專業焊工持證操作; 在骨架主筋上先按設計間距進行標示,然后按標示位置纏繞箍筋,并用扎絲把箍筋與主筋固定,采用梅花狀、八字型綁扎。在立柱鋼筋籠立籠之前,對基礎預埋的鋼筋進行除銹、調直,吊鉛錘對基礎預埋鋼筋進行對中校正,控制在設計要求之內。為確保鋼筋保護層的厚度,鋼筋骨架按照要求尺寸制作,合格率100%,立柱鋼筋骨架安裝時在鋼筋籠頂部中心點位置處吊鉛錘與設計立柱中心點進行對中,校正立柱骨架的位置。根據設計圖紙,立柱鋼筋的安裝位置與設計位置的偏差必須控制在設計位置3mm內,以滿足立柱的平面位置6、與保護層標準要求。(3)保護層厚度鋼筋與模板之間應設置墊塊,墊塊在結構或構件側面布設數量不少于4個/m2和底面所布設的數量應不少于6個/m2,重要部位適當加密。墊塊應與鋼筋綁扎牢固,且其綁絲的絲頭不應進入混凝土保護層內。加工鋼筋允許偏差項 目允許偏差(mm)受力鋼筋順長度方向加工后的全長10彎起鋼筋各部分尺寸20鋼筋安裝允許偏差檢 查 項 目允許偏差(mm)受力鋼筋間距兩排以上排距5箍筋、橫向水平筋0,-20鋼筋骨架尺寸長10寬、高或直徑5彎起鋼筋位置203、模板(1)由于立柱直接暴露在視線范圍內,柱身的外觀直接影響高速公路的形象,必須保證混凝土外露面平整光潔,立柱模板采用定型鋼模板,并保證板7、內的平整度滿足技術規范要求,模板間的固定采用國標螺栓來加牢固定。(2)模板先試拼,試拼后對模板編號,拼裝模板時按照試拼的編號拼接,用雙面膠帶控制模板拼縫,防止漏漿。模板拼裝后,用吊車套裝模板,模板安裝后,用四根20mm的鋼絲繩和定位錨固定模板,鋼絲繩和地錨間用鐵葫蘆連接,便于校正模板。校正模板采用模板上、下口中心點和立柱中心點三點在一條直線上的方法,保證立柱的垂直。(3)模板安裝完畢后,在模板底部與系梁或承臺頂接觸的縫隙采用水泥砂漿填塞,保證混凝土澆筑時不露漿。(4)在混凝土強度達到0.5MPa后,方可拆除模板。4、混凝土(1)混凝土拌合:采用XSTJ-5標拌合站混凝土,砼拌制時,各種衡器應保8、持準確。對集料的含水率應經常進行檢測,雨天應增加測定次數,據以調整集料和水的用量。用機械攪拌砼時,自全部材料裝入攪拌至開始出料的最短攪拌時間并符合按設備出場說明書規定,并經試驗確定,坍落度按照80-120mm控制。現場集中攪拌的砼,砼拌和物應均勻,顏色一致,不得有離析泌水現象。砼攪拌完畢后應檢測其坍落度,應在攪拌地點和澆筑地點分別取樣檢測,每一工作班或每一單元結構物不應少于兩次,同時還應觀察砼拌和物的黏聚性和保水性。(2)混凝土運輸:砼的運輸能力應適應砼的凝結速度和澆筑速度的需要,使澆筑工作不間斷,并使砼運到澆筑地點時均勻性和規定坍落度。砼運至澆筑地點后發生離析、嚴重泌水或坍落度不符合要求時,9、應進行第二次攪拌。二次攪拌不得隨意加水,確有必要時,可同時加水和水泥以保持原水灰比不變。如經過二次攪拌仍不符合要求,則不得使用。砼運輸、澆筑、間歇允許時間(min)混凝土強度等級氣溫不高于25氣溫高于25C30210180注:當有混凝土中摻有促凝或緩凝劑時,其允許時間應根據實驗結果確定混凝土的澆筑應連續進行,如因故必須間斷時,其間斷時間應小于前層混凝土的初凝時間或能重塑的時間。混凝土的運輸,澆筑及間歇的全部時間不得超過上表的規定。當超過時應預留施工縫。對混凝土裸露面應及時進行修整、抹平,待定漿后再抹第二遍并壓光或拉毛。(3)混凝土澆筑:澆筑砼前,應對支架、模板、鋼筋和預埋件進行檢查,做好記錄,10、符合要求后方可澆筑。模板內的雜物、積水和鋼筋上的污垢應清理干凈。模板如有縫隙應填塞嚴密模板內面應涂刷脫模劑。澆筑混凝土前,應檢查混凝土的均勻和坍落度。自高處向模板內傾卸混凝土時,為防止混凝土離析,混凝土分層澆筑厚度不宜超過下表的規定。搗實方法澆筑層厚度用插入式振動棒300mm澆筑混凝土時,采用振動棒振實。用振動棒振實應符合下列規定:使用插入式振動器時,移動間距不應超過振動器作用半徑的1.5倍;與側模應保持50-100mm的距離;插入下層混凝土50-100mm;每一處振動完畢后應邊振動邊徐徐提出振動棒;應避免振動棒碰撞模板,鋼筋及其他預埋件。在澆筑過程中或澆筑完成時,如混凝土表面泌水較多,須在不11、擾動已澆筑混凝土的條件下,采取措施將水排除。繼續澆筑混凝土時,應查明原因,采取措施,減少泌水。澆筑混凝土期間,應設專人檢查支架、模板、鋼筋和預埋等穩固情況,當發現有松動、變形、移位時,應及時處理。5、模板拆除1)模板拆除(1)拆模不宜過早,且應盡量安排在升溫時段進行。拆除立柱模板時,可采用吊車吊住立柱模板一側頂部,其相連模板應有臨時固定措施。 (2)分散拆除立柱模板時,應自上而下、分層拆除。 (3)拆除模板時不得使用大錘、撬棍硬砸猛撬,應避免混凝土的外形和內部受到損傷。2)注意事項a、模板工程要由專職工程師負責技術交底、指導和檢查,模板拆卸要取得施工技術人員的同意。b、操作工人必須嚴格按照模板12、拆除順序作業,嚴防模板和人員墜落。c、拆卸時不得損傷砼表面。6、混凝土養生:拆除模板后,立柱采用一布一塑不間斷滴灌養生法,即采用外裹塑料薄膜,并于立柱頂設置水桶,底部設置開口,不間斷向立柱表面供水,保持混凝土處于濕潤狀態,養護至7天以上。要求塑料薄膜必須將立柱包裹嚴實頂口扎實不漏氣漏水。五、勞力組合及安全措施1、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安全領導小組,現場負責人:賀玉臣 現場技術負責人:楊現林質檢負責人:何 珂 測量負責人:呼德金試驗負責人:徐林芳 安全負責人:宋冬冬施工隊負責人:張小強 管理人員:2人技工:1人 普工:5人2、設三個工程隊、一個攪拌站:一隊負責鋼筋加工及安裝;二隊負責立柱模板的支護13、和校正;三隊負責混凝土澆筑及后期養生;攪拌站負責全部混凝土生產和運輸。3、建立健全安全生產保證體系,設立專職安全員,全面落實安全生產制度和規程。4、成立安全生產教育和安全交底工作,進入工地必須戴安全帽、穿工作服、防滑鞋、戴防護手套。施工現場所有設備、設施、安全裝置、工具配件以及個人勞保用品必須經常檢查,確保完好和使用安全。5、施工場地應平整、堅實;現場應劃定作業區,非施工人員禁止入內。6、施工中嚴禁非施工人員進入施工作業面內。7、非電工不準隨意拆卸或修理電器設備,對過路電纜應深埋或架空。8、作業前應先檢查使用的工具是否牢固,扳手等工具必須用繩索系掛在身上。六、質量要求1、成立以項目經理為首的質量領導小組,主要成員總工、生產經理、工程部長、質檢部長、技術員的、施工隊長等。2、質量控制措施(1)要對所有材料進行檢測。水泥、砂、石子等廠供材料必須有出廠合格證,并嚴格控制其質量規格符合施工要求。對砂、石料等地材進行材質、強度試驗,并嚴格控制其粒徑及含泥量等指標不超過設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