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千伏線路無人機放線施工方案(1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42391
2022-08-15
13頁
188.50KB
1、無人機放線施工方案1、工程簡介1.1、工程概況本工程為官灘變-安瀾變220kV線路工程(以下簡稱“220kV官安線”),線路始于220kV官灘變東側220kV構架北起#1、#3間隔,止于220kV安瀾變北側220kV構架東起#4、#5間隔。終勘路徑總長度為17.564km,其中雙回角鋼塔架設段約0.544 km,220/110kV混壓四回路角鋼塔架設段約17.019 km,本期220kV部分雙側掛線,110kV部分不掛線,本期共用鐵塔57基,其中雙回路終端2基,220/110kV混壓四回路角鋼塔55基;本工程新建轉角塔17基,直線塔40基。本工程路徑示意簡圖如下:1.2、變電所進出線情況 1.2、1.1、官灘變電站出線情況220kV官灘變為規劃建設變電站,根據電氣一次專業提供的資料,220kV官灘變出線間隔排列如下:C B A C B A 東(出線方向)間隔編號12311121314間隔名稱安瀾2#1主變安瀾12M設備預留出線預留出線預留出線 西 本工程線路從官灘變東側220kV架空間隔北起#1、#3間隔采用雙回路終端角鋼塔向東出線,本期雙側掛線,官灘變220kV出線相序為從線路側面對出線構架從左至右A、B、C。1.2.2、安瀾變電站出線情況220kV安瀾變由江蘇省電力設計院設計,該變電站業已投運,根據我公司電氣一次專業提供的資料,安瀾變北側220kV出線間隔排列如下:C B A C 3、B A 北(出線方向)間隔編號87654321間隔名稱預留#5主變都梁1預留出線官灘1官灘2朱壩1朱壩2預留#3主變 南本工程220kV線路從官灘變北側220kV構架東起#4、#5間隔采用雙回路終端塔向北出線,安瀾變220kV出線相序為從線路側面對出線構架從左至右A、B、C。1.2.3、導線地線型號 本工程導線采用2JL1/LHA1-210/220鋁合金芯高導電率鋁絞線,每相采用雙分裂垂直布置。地線采用2根60芯OPGW復合光纜;進線檔分流地線采用JLB40-150鋁包鋼絞線。全線地線均逐塔接地。2、導地線參數表工程主要設計技術特性及相關規定導線、分流地線、OPGW符合光纜地線主要參數見下表:4、導線型號JL1/LHA1-210/220 JLB40-150OPGW-150-3導線結構: 根直徑(mm)鋼(鋁合金)19/3.83193.15LB40 1/3.2+5/3.2+12/3.2鋁(鋁合金)18/3.83/截面積(mm2)鋼(鋁合金)/ 鋁(鋁合金)218.9/207.3856.27/91.80總截面(mm2)426.28148.07150直 徑 (mm)26.8115.7516.6單位質量 (t/km)1178.1696.7747彈性模量(MPa)6500010360010900溫度膨脹系數(10-6/)20.515.516.620直流電阻(/m)0.073890.29520.35、3短路電流容量(kA2S)280.56195計算拉斷力(N)986909062095000安全系數2.7/3.0平均運行張力占計算拉斷力百分比25/18注:導、地線新線系數均取0.95。3、引繩牽引方案根據實際情況和航模無人機放線施工經驗,航模無人機的技術性能和經濟指標都比較適合本工程導引繩的展放工作,擬采用航模無人機展放引繩方案。其主要內容是:運用航模無人機帶將一根3.5mm尼龍繩(一級引繩)投送到放線區段的各基鐵塔上,再通過3.5mm尼龍繩牽引一根12mm迪尼瑪引繩(二級引繩),待整區段12mm迪尼瑪引繩放通后,用12mm迪尼瑪引繩牽引一根9防扭鋼絲繩(三級引繩),然后通過9防扭鋼絲繩牽引6、一根15防扭鋼絲繩。單回路:通過15防扭鋼絲繩牽引一牽五方式牽引2根13防扭鋼絲繩+2根9防扭鋼絲繩+1根15防扭鋼絲繩;將其中2根13防扭鋼絲繩分別放入左右2個地線滑車中,將其中2根9防扭鋼絲繩分別放入左右2個邊導線滑車中,中相導線15防扭鋼絲繩以一定張力牽引15防扭鋼絲繩,直至該放線段放通。引繩參數表:引繩破斷拉力單位質量備注3.5mm尼龍繩5kN約30kg/km一級引繩6mm迪尼瑪繩7 kN約55kg/km一級引繩10mm迪尼瑪繩12 kN約87 kg/km二級引繩14mm迪尼瑪引繩22 kN約120kg/km二級引繩13防扭鋼絲繩105 kN約600kg/km牽引繩18防扭鋼絲繩1507、 kN約800kg/km導引繩4、配套設備的選擇4.1、航模無人機的選擇 通過調查研究和經濟、技術指標的比較,選擇了藍精靈航模無人機。其主要技術參數如下表:項目參數項目參數項目參數空機重量(kg)36可連續放電(h)6電力消耗(1/ A)11.3有效負載(kg)30最大速度(km/h)20爬升率(m/s)0.71.5翼面積()1.5失速速度(km/h)抗失速起飛距離(m)3織物(g/)0.43巡航速度(km/h)15著陸距離(m)3電池容量(Ah)28最大下降率(m/s)2.0升限(m)1204.2、機械設備 因本工程各牽張段為34公里,牽引距離較短,牽引力和張力小,因此,3.5mm尼龍繩牽引8、6mm迪尼瑪引繩、6mm迪尼瑪引繩牽引10mm迪尼瑪、10mm迪尼瑪引繩牽引14mm迪尼瑪、14mm迪尼瑪引繩牽引13防扭鋼絲繩、13防扭鋼絲繩牽引18防扭鋼絲繩時,兩端必須使用專用小型牽張設備一套(1臺專用小牽、1臺專用小張)。施工方案報審施工前的準備設備工具進場飛行前的檢查準備試飛正常飛行投繩向前飛行終點塔投繩牽引6引繩牽引10引繩牽引14引繩牽13引繩牽18引繩5、施工流程5.1、施工方案報審 提前向監理部報送施工方案。5.2、施工前的準備 5.2.1、施工前,進行技術交底,學習施工方案,組織有關人員學習安全規程,按工具配備表,對準備在跨越施工中使用的工器具,逐件進行規格、數量、要求的檢9、查與核對。5.2.2、起降場地的選擇(1) 每個區段至少需要選擇五處起降場地,即兩端起降場地、區段內和備用起降場地。(2) 兩端起降場地走向分別為順線路方向和橫線路方向。(3) 每個場地的面積最小為5m3m。(4) 起降場地周邊凈空100mm內不得有高壓線、通訊線及其他障礙性設施。(5) 場地平整,無突起物或坑溝。(6) 無理想條件場地時,應組織人力物力進行修建并達到標準。(7) 場地用彩條旗圍出,并鋪墊苫布(場地不平整的情況下)。5.2.3、通訊器材的準備(1)遙控航模無人機和放繩操作人員配置一臺對講機。(2)各塔位人員配置一臺對講機。(3)起降和備用起降場地配備一臺功率較大的電臺。5.2.10、4、應具備的條件(1) 展放3.5尼龍繩的繞線軸與放線架具有快速旋轉的能力。(2) 放線區段內所有跨越架已經搭設妥當。(3 ) 放線區段內各樁位瓷瓶和滑車已經懸掛完畢。(4) 各樁號已經在地線支架兩側上綁扎好對地成45度角、長度為34m的杉槁(或用竹竿),杉槁上掛有1.40.8m紅旗。(5) 每基鐵塔需2名高空作業人員配合放線,并配備對講機l部。(6) 在各中間直線塔地線橫擔頂部中間位置安裝好專用三輪朝天滑車,高度約為30cm左右;并在地線橫擔頂部沿橫線路方向棒2根毛竹,防止引繩與橫擔角鐵摩擦而損壞。轉角塔需在內角測懸掛1只專用三輪朝天滑車。5.3、設備工具進場(1) 根據區段場地情況將遙控航11、模無人機運進起降場地,注意機翼的保護。(2) 將3.5尼龍繩、6迪尼瑪繩、3kg砂袋根據展放計劃運到預定的起落場地和各樁號,注意對繩索的保護。3.5mm尼龍繩應已尾部拴好砂袋并纏繞在滾筒上;長度滿足展放要求。 L=D+H1+H2+5D L:3.5 迪尼瑪繩展放長度; D:展放檔距之和; H1:起點塔全高; H2:終點塔全高;5D:預留線長 當L1000m時,將超出部分從頭部盤好隨第一次投繩拋出 當L1000m時,連接缺少部分,連接部位要平滑。(3) 放線時使用的u型環、鋼絲繩套子、傳遞繩索、滑車、機動絞磨、繞線筒進場。5.4、飛行前的檢查準備(1) 人員到位,調試通訊系統狀態,使整個通訊系統呼12、叫暢通,聲音清晰。(2) 測定風速、風向、能見度后,再將傘具等卸車;檢查遙控航模無人機主機各工作系統運行是否正常,一切正常后啟動并調試。(3) 檢查航模無人機機翼及繩索,看是否有破漏和磨損,如果有及時修補或更換。(4) 檢查航模無人機蓄電池電量是否滿足飛行時間。(5) 檢查所用放線輪、輪軸及軸承看運轉是否正常。砂袋數量、質量狀況是否合理正常。(6) 起降場地及飛行經過的鐵塔設立好標志物,如風向袋、標志旗等,清理跑道。(7) 再次測定風速、風向、能見度后,滿足飛行要求才能起飛。5.5、試飛(1) 協助遙控操作人員試飛,并在地面觀察飛行是否正常,及時向遙控操作人員報告。(2) 試飛時應按照鐵塔項部13、的標志飛行1-2次,以確定飛行航線和最佳投放高度。同時飛行和放線操作員與地面和塔上人員進行通訊調試。(3) 試飛結束后,重新檢查航模無人機,做好正式飛行的準備。(4) 鐵塔上配合人員就位,做好操作準備。5.6、正式飛行投繩(1) 協助遙控操作人員進行飛行狀態,鋪好繩索架。(2) 安排放繩操作人員,待飛行準備一切就緒后,啟動發動機,觀察發動機有無異常情況。(3) 無異常情部,地面指揮確定各樁號高空人員已經就位后,示意起飛,飛行過程中向航模無人機遙控操作員報告氣象變化,提示各塔位人員按照航線飛行,并注意飛行高度。(4) 起點鐵塔高空人員揮動紅旗指示遙控操作人員航向,放線操作員在速度、高度、距離與起14、點塔合適時拋擲在起點鐵塔的后側。H=gt2 1/2S=Vst按H=20m,Vs=5m/s計算,S=10.1 m t2.02sH:航模無人機K點高度;g:重力加速度9.8m/s;t:從拋擲到飛過塔的時間;S:航模無人機距塔水平距離 Vs:航模無人機的速度m/s(5) 各樁號高空人員按通過順序逐個揮動紅旗提示遙控操作人員航向,不提搶先和同時揮動紅旗。(6) 遙控航模無人機飛行應保持平穩,上下振幅不要過大,示意圖如下:(7) 起點塔拋擲完后,遙控航模無人機在飛往第二基塔時應保持直線飛行,左右搖擺幅度不要過大。(8) 起點塔人員將拋擲下來的繩頭鎖死在塔上,與塔摩擦部位用皮墊隔離。(9) 第二基塔上人員15、在接到引繩后應用u型環將引繩罩住,u型環與塔連接牢固。(10) 起飛場地放繩操作人員應注意引繩的展放速度和弧垂情況,適當進行調整。5.7、終點塔投繩(1) 遙控航模無人機在距離終點塔距離和高度合適時拋擲砂袋,砂袋拋擲在終點塔的前方,即遙控航模無人機的前進方向。(2) 放繩操作手應注意線軸上引繩的剩余情況,提前將繩尾部砂袋準備到預拋擲狀態;如剩余繩的長度較長則繼續飛行,待放完再拋擲。 Hz=gt2 l2 s=Vst 按Hz=20m s=5m/s計算,得s=10.1m t=2.02sHz:遙控航模無人機距終點塔投放高度s砂袋過塔墜落Hzm時水平距離 (3) 終點塔上人員將引繩收好拴牢。5.8、回降16、落場(1) 遙控航模無人機在拋擲完引繩后,調整方向飛回降落場;降落場處安排專人指揮航模無人機著陸。(2) 降落場安排人員配合遙控航模無人機的回收和保護;連續起降工作時,配合遙控操作員和協助人員安裝繞線筒,機翼的鋪放、起飛等。5.9、升空3.5引繩(1) 中間塔上人員將引繩放入朝天滑車內,起點塔和終點塔的高空和地面人員同時收緊引繩,使引繩騰起離開樹木。(2) 引繩刮、兜樹木時,塔上人員配合地面人員用傳遞繩索從側面進行分離;分離不開時,人員用梯子、長竹竿等爬樹處理。(3) 升空后將兩端引繩應錨固好。5.10、牽引6引繩(1) 用旋轉連接器將6尼龍繩和10迪尼瑪繩連接起來。(2) 連接后將10尼龍繩17、放入滑車內。(3) 用3.5尼龍繩牽引一根10迪尼瑪繩,引繩時可用人工牽引或專用小型牽引機牽引,并將余線盤入線盤; (4) 塔上人員注意對朝天滑車和橫擔邊緣處引繩的保護,防止磨損引繩。另外可能會滑出輪槽,塔上人員必須注意監護。(5) 一直牽引,直到14迪尼瑪繩牽到終端塔位后錨固。5.11、14迪尼瑪繩牽引13鋼絲繩(一牽一)(1) 將14拋尼瑪繩用30kN旋轉連接器將和l根13鋼絲繩連接。(2) 用l臺專用小張和l臺專用小牽牽引13防扭鋼絲繩。 5.12、13鋼絲繩牽引18鋼絲繩(一牽一)(1) 將13用50kN旋轉連接器將和l根18鋼絲繩連接。(2) 用l臺專用小張和l臺專用小牽牽引18防扭18、鋼絲繩。 5.13、18鋼絲繩牽引導線(一牽二)(1) 將18鋼絲繩用專用一牽二走板和2根210/220截面的導線連接18鋼絲繩和走板之間采用15t旋轉連接器:(2) 用1臺兩線小張、l臺專用小牽以一牽二方式牽引2根210/220鋁合金芯導線。(3) 在走板過滑車時,塔上人員應密切監視,通過時速度應緩慢,確保順利通過滑車。5.14、危險辨識及分線評價控制措施見下表作 業項 目危 險因 素可能導致的事故作業條件危險評價風 險等 級控制措施LECD無人機航模展放初引繩及過渡高空墜落人員傷亡161696顯著上塔及下塔要綁好安全帶,壓繩不要用力過猛飛機失靈設備損壞161523顯著墜落時選擇墜落區域應空19、曠無人6、施工勞動組織序號名稱管技工輔工合計備注1地面導航員112遙控操作員11持證上崗3地勤人員123起講場地4現場負責人115放線員2466放線隊101525微牽3人,微張6人總計377、安全技術措施(1) 施工前進行技術交底,學習展放方案,使參與施工人員明白展放要點;按工具配備表,對準備在展放施工中使用的工器具,逐件進行規格、數量、要求的檢查與核對。(2) 遙控操作員應神經正常、無癲癇病史、及無心臟病、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飛行時著裝簡練、便利,不隨身攜帶易掉落的物品。(3) 飛行前利用風向標、風速儀、風向袋測定氣流參數,判定能否作業。(4) 風力超過4級、大霧、下雪天時禁止飛行。(5)20、 施工人員在上班前禁止喝酒,調整好精神狀態,熟悉飛行任務及航線。(6) 飛行前清退場內無關人員。(7) 由于是夏季施工,天氣比較炎熱,設備進場前做好預熱工作及調試,發現隱患立即修正,否則禁止飛行。(8) 服從地面指揮員指揮,時刻觀察風向、風速、亂流等,防止進入錯誤飛行而發生事故。(9) 作業前嚴格履行安全工作票制度。(10) 遇到緊急情況,應鎮靜地進行迫降。(11) 作業完畢后,清潔機器,按要求折疊好傘具,檢查傘具情況;注意防火、防潮、防粉塵;填寫飛行日志和記錄。(12) 登高作業人員必須正確使用安全帶等安全設施。(13) 所有人員禁止攜帶火種進入施工現場。(14) 塔上人員在作業時必須正確使21、用安全帶或個人安全繩。(15) 3.5尼龍繩展放完畢后必須立即進行升空并牽引3.5引繩,避免3.5尼龍引繩因長時間滯留造成磨損、飄移卡在樹上,甚至磨斷等情況發生。(16) 在各跨越處派專人看護,尤其是注意3.5尼龍引繩不要拋出跨越架架體;公路跨越處注意引繩距地面在安全距離內。(17) 在整個作業流程中,作業人員必須做好對迪尼瑪繩、鋼絲繩的保護,避免打死結、劇烈摩擦。(18) 迪尼瑪繩、鋼絲繩跳槽時,立即停止牽引;提升時用導線提線鉤。(19) 當航模無人機將3.5尼龍引繩飛過塔頂,塔上人員應立即接住尼龍引繩,并迅速將尼龍引繩用一根安全繩鎖在塔頂,防止3.5尼龍引繩被拉出地線橫擔。(20) 采用專22、用小型牽張設備牽引時,牽引段長度一般控制在5公里以內。8、應急處理8.1、繩索卡輪 如果飛行展放導引繩過程中發生繩索卡住放不出去的現象,由放繩人員利用事先準備好的剪刀將繩索剪斷,地面人員立即對繩索進行回收。8.2、空中下雨 如果航模無人機飛行在空中時天氣出現下雨,航模遙控操作員立即調整飛行方向,使無人機飛行最近可降落場地降落。9、設備及材料表序號名 稱規 格單 位數 量備 注1遙控航模無人機6旋機翼套12放線架個2裝設起飛場地上3線軸個2裝設在航模機上4尼龍繩3.5mm5000m根10一級引繩5風向標只16風向袋3 kg只17專用沙袋個28專用剪刀把29專用太陽傘頂1航模起飛場用10專用服套1航模遙控操作員用11專用望遠鏡部2航模遙控操作員用12航線標志旗紅色面30每塔2面13放線架(小強)臺3迪尼瑪繩14迪尼瑪導引繩66000根10一級引繩15汽車電臺套216對講機臺20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3
40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1
42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8
14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