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腳手架搭設施工組織設計方案(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44523
2022-08-15
8頁
54KB
1、目 錄一、工程概況二、編制依據三、腳手架材料要求四、施工措施五、腳手架搭設施工工藝六、安全施工技術措施腳手架搭設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1、工程名稱:陜西澄合百良旭升煤炭有限責任公司旭升煤礦食堂工程 2、工程地點:陜西省合陽縣殿下村 3、結構類型:本工程為二層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4、建筑面積:總建筑面積為1806M2。5、結構設計: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地上總高9.65米,基礎采用獨立基礎,主體結構為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 二、編制依據1、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99;2、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3、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91;4、施工2、組織設計及施工圖紙。三、腳手架材料要求1)、腳手架桿件采用外徑48mm、壁厚3.5mm的焊接鋼管,其力學性能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碳素結構鋼GBT700中Q235A鋼的規定,用于立桿、大橫桿、斜桿的鋼管長度為4-6米,小橫桿、拉結桿2.1-2.3米,使用的鋼管不得有彎曲、變形、開焊、裂紋等缺陷,并涂防銹漆作防腐處理,不合格的鋼管決不允許使用。2)、扣件使用生產廠家合格的產品,并持有產品合格證,扣件鍛鑄鐵的技術性能符合鋼管腳手架GB15831-1995規定的要求,對使用的扣件要全數進行檢查,不得有氣孔、砂眼、裂紋、滑絲等缺陷。扣件與鋼管的貼合面要嚴格整形,保證與鋼管扣緊的接觸良好,扣件夾緊鋼管時,開3、口處的最小距離不小于5mm,扣件的活動部位轉動靈活,旋轉扣件的兩旋轉面間隙要小于1mm,扣件螺栓的擰緊力距達60N*M時扣件不得破壞。3)、腳手板采用50mm厚落葉松,寬度為300mm,凡是腐朽、扭曲、斜紋、破裂和大橫透疥者不得使用,使用的腳手板兩端8cm用8號鉛絲箍繞3圈。四、施工措施結合本工程結構形式、實際施工特點,建筑物四周搭設落地式、全高全封閉的扣件式雙排鋼管腳手架。此架為一架三用,既用于結構施工和裝修施工,同時兼作安全防護。室內采用滿堂紅腳手架模板支撐體系。1.地基處理首先進行搭設場地的平整、夯實工作,從建筑物主體向外圍按照35找坡。回填土夯實后,上面鋪設厚5cm厚、20cm寬以上的4、腳手板沿建筑物周圍及室內通長布置,之后在腳手板上放置鋼底座,鋼底座上放置立桿,之后按設計的立桿間距進行放線定位,鋪設木腳手板要平穩,不得懸空。下雨過后要對腳手架架體基礎進行全面檢查,嚴禁腳手架基底積水下沉。2.排水措施在距腳手架外排立桿外0.5米處,設置一排水溝,排水溝坡度為35。在最低點,設置積水坑,水流入坑內,用潛水泵將水排出場外。3.外腳手架搭設的構造要求搭設尺寸為:立桿的縱距為 1.20米,立桿的橫距為1.05米,立桿的步距為1.80 米;計算的腳手架為雙排腳手架搭設高度為 12.0 米,立桿采用單立管;內排架距離墻長度為0.30米;大橫桿在上,搭接在小橫桿上的大橫桿根數為 2;采用的5、鋼管類型為 483.5;橫桿與立桿連接方式為單扣件;扣件抗滑承載力系數為 0.80;連墻件采用兩步三跨,豎向間距 3.60 米,水平間距3.60 米,采用扣件連接;連墻件連接方式為雙扣件;a.立桿:全樓腳手架采用雙排雙立桿,立桿頂端高出結構檐口上皮1.5米,立桿接頭采用對接扣件連接,立桿與橫桿采用直角扣件連接。接頭交錯布置,兩個相鄰立柱接頭避免出現在同步同跨內,并在高度方向錯開的距離不小于50;各接頭中心距主節點的距離不大于60。b.大橫桿:大橫桿置于小橫桿之下,在立柱的內側,用直角扣件與立柱扣緊;其長度大于3跨、不小于6米,同一步大橫桿四周要交圈。大橫桿采用對接扣件連接,其接頭交錯布置,不在6、同步、同跨內。相鄰接頭水平距離不小于50,各接頭距立桿的距離不大于50。c.小橫桿:每一立桿與大橫桿相交處(即主節點),都必須設置一根小橫桿,并采用直角扣件扣緊在大橫桿上,該桿軸線偏離主節點的距離不大于15。小橫桿間距應與立桿柱距相同,且根據作業層腳手板搭設的需要,可在兩立柱之間在等間距設置增設12根小橫桿,其最大間距不大于75。小橫桿伸出外排大橫桿邊緣距離不小于10;伸出里排大橫桿距結構外邊緣15,且長度不大于44。上、下層小橫桿應在立桿處錯開布置,同層的相鄰小橫桿在立柱處相向布置。 d.縱、橫向掃地桿:縱向掃地桿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下皮20處的立桿上,橫向掃地桿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緊靠縱7、向掃地桿下方的立柱上。e.剪刀撐:本腳手架采用剪刀撐與橫向斜撐相結合的方式,隨立柱、縱橫向水平桿同步搭設,用通長剪刀撐沿架高連續布置。剪刀撐每6步4跨設置一道,斜桿與地面的夾角在4560度之間。斜桿相交點處于同一條直線上,并沿架高連續布置。剪刀撐的一根斜桿扣在立柱上,另一根斜桿扣在小橫桿伸出的端頭上,兩端分別用旋轉扣件固定,在其中間增加24個扣結點。所有固定點距主節點距離不大于15。最下部的斜桿與立桿的連接點距地面的高度控制在30內。剪刀撐的桿件連接采用搭接,其搭接長度100,并用不少于2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的邊緣至桿端的距離10。f.腳手板:腳手板采用竹膠板,隨作業層上升,同時作業不8、超過兩層,設置安全網防護。腳手板設置在3根橫向水平桿上,并在兩端8處用直徑1.2的鍍鋅鐵絲箍繞23圈固定。當腳手板長度小于2米時,可采用兩根小橫桿,各桿距接縫的距離均不大于15。靠墻一側的腳手板離墻的距離不應大于15。拐角處兩個方向的腳手板應重疊放置,避免出現探頭及空檔現象。g.連墻件:連墻件采用剛性連接,垂直間距為3米,水平間距為4米。連墻桿用483.5的鋼管,它與腳手架、建筑物的連接采用直角扣件。在結構每一外框架處設一組雙桿箍柱式拉桿與框架柱拉結。在頂板上兩框架柱間中點處,距結構外皮1.5米處預埋HRB335鋼筋,用483.5的鋼管與腳手架可靠拉結。在腳手架的轉角處,于框架柱上雙向設置上述9、箍柱式拉桿。在建筑物的首層設置兩道連墻桿。連墻桿橫豎向順序排列、均勻布置,與架體和結構立面垂直,并盡量靠近主節點(距主節點的距離不大于30)。連墻桿伸出扣件的距離應大于10。底部第一根大橫桿就開始布置連墻桿,靠近框架柱的小橫桿可直接作連墻桿用。作業層腳手架立桿于0.6米及1.2米處設有兩道防護欄桿,底部側面設18高的擋腳板。防護欄桿如下圖所示:臨邊防護示意圖i. 腳手架出入口的構造:大小為45米(寬高)的防護棚,上鋪50厚的雙層腳手板。在出入口兩側的內、外排單立桿處分別增設一根輔立桿,并高于門洞口12步,立柱用短管斜撐相互聯系。上方懸空立柱處增加兩根斜桿,斜桿與各主節點相交處用扣件固定。洞口上10、方增設兩道橫向支撐,應伸出斜腹桿的端部,以保證立柱懸空處的整體性。門洞15兩側分別增加兩根。當斜腹桿在1跨內跨越2個步距時,應在相交的大橫桿處增設一根小橫桿,將斜腹桿固定在其伸出端上;斜腹桿宜采用通長桿件,接長時用對接扣件連接。如下圖所示:j. 樓梯間防護措施樓梯的側邊利用腳手架做安全防護,架子立管從梯井內搭設,側邊沿樓梯坡度方向做一道1.2米高的護身欄,側邊底部設18高的擋腳板。4、框架梁板腳手架的構造要求a.立桿:縱橫向立桿間距0.7*0.8 m,允許搭設偏差5cm,立桿垂直度允許搭設偏差10 cm。下部設掃地桿,掃地桿從墊板往上20 cm處設置,掃地桿采用對接接長。掃地桿在端頭與立桿交接11、處伸出扣件長度不小于10 cm。b.橫桿:立桿之間滿設雙向水平桿,縱橫向水平拉桿步距1.5m,確保其在兩個方向都具有足夠的設計剛度,橫桿用對接方法接長,一根橫桿兩端的高差,不能超過2 cm,縱向水平桿全長平整度不小于10cm。為防止水平橫桿對立桿產生偏心彎距的影響,在搭設模板支架時,將橫桿對稱相間布置。示意如下圖所示:c.剪刀撐:沿支架四周外滿設剪力撐,四角應設抱角斜撐,中部每隔10 M沿縱向設一道剪刀撐,斜撐和剪刀撐均應由下而上連續設置。d.架板鋪設:因本工程架高大于4m,架板必須滿鋪。e.接頭節點要求:縱向水平桿對接接頭應交錯布置,不應設在同步、同跨內,相鄰接頭水平距離不應小于500cm,12、并應避免設在縱向水平桿的跨中f.梁板模板支架的搭設要求1.嚴格按照設計尺寸要求搭設,立桿和水平桿的接頭應錯開在不同的框格中設置;2.確保立桿的垂直度和橫桿的水平偏差符合扣件架規范的規定;3.斜桿盡量同立桿連接,節點構造符合規范規定;4.確保每個扣件的擰緊力矩控制在4560N.M;5.地基支座的設置和承載力均應達到設計要求;g.施工作業要求1.上架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戴安全帽,系安全帶。2.混凝土澆注過程中,要確保模板支架均衡受荷,宜從中部開始向兩邊擴展澆注方式進行。3.嚴格控制施工荷載,在混凝土澆注過程中,派專人檢查支架及其支撐情況,發現下沉、松動和變形時,及時解決。五、腳手架搭設施工工藝落13、地腳手架搭設工藝流程為:場地平整、夯實基礎承載實驗、材料配備定位設置通長腳手板、鋼底座縱向掃地桿立桿橫向掃地桿小橫桿大橫桿(擱柵)剪刀撐連墻桿鋪腳手板扎防護欄桿扎安全網。定距定位:根據構造要求在建筑物四角用尺量出內、外立桿離墻距離,并做好標記。用鋼卷尺拉直,分出立桿位置,并點出立桿標記。墊板、底座應準確地放在定位線上,墊板必須鋪放平穩,不得懸空;雙管立柱應采用雙管底座,底座下墊枕木,并垂直于墻面設置。在搭設首層腳手架的過程中,沿四周每框架內設一道斜支撐,拐角處雙向增設,待該部位腳手架與主體結構的連墻桿可靠拉結后方可拆除。當腳手架操作層高出連墻件兩步時,應采取臨時穩定措施,直到連墻件搭設完畢后方14、可拆除。雙排架宜先立里排立桿,后立外排立桿。每排立桿宜先立兩頭的,再立中間的一根,互相看齊后,立中間部分各立桿。雙排架內、外排兩立桿的連線要與墻面垂直。立桿接長時,宜先立外排,后立內排。六、安全施工技術措施6.1.材質及其使用的安全技術措施6.1.1.扣件的緊固程度應在4050N.m,并不大于65N.m,對接扣件的抗拉承載力為3KN。扣件上螺栓保持適當的擰緊程度。對接扣件安裝時其開口應向內,以防進雨水,直角扣件安裝時開口不得向下,以保證安全。6.1.2.各桿件端頭伸出扣件蓋板邊緣的長度不應小于100。6.1.3.鋼管有嚴重銹蝕、壓扁或裂紋的不得使用。禁止使用有脆裂、變形、滑絲等現象的扣件。6.15、1.4.外腳手架嚴禁鋼竹、鋼木混搭,禁止扣件、繩索、鐵絲、竹篾、塑料混用。6.1.5.嚴禁將外徑48與51的鋼管混合使用。6.2.腳手架搭設的安全技術措施6.2.1.腳手架的基礎必須經過硬化處理滿足承載力要求,做到不積水、不沉陷,頂板基礎的混凝土必須達到設計強度的75%以上才能施工。6.2.2.搭設過程中劃出工作標志區,禁止行人、統一指揮、上下呼應、動作協調,嚴禁在無人指揮下作業。當解開與另一人有關的扣件時必先告訴對方,并得到允許,以防墜落傷人。6.2.3.開始搭設立桿時,應每隔6跨設置一根拋撐,直至連墻件安裝穩定后,方可根據情況拆除。6.2.4.腳手架及時與結構拉結或采用臨時支頂,以保證搭設16、過程安全,未完成腳手架在每日收工前,一定要確保架子穩定。6.2.5.腳手架必須配合施工進度搭設,一次搭設高度不得超過相鄰連墻件以上兩步。6.2.6.在搭設過程中應由安全員、架子班長等進行檢查、驗收和簽證。每兩步驗收一次,達到設計施工要求后掛合格牌一塊。6.2.7.外腳手架的卸荷嚴格采用15.5的鋼絲繩通過梁上對拉螺栓孔與腳手架連接,嚴禁私自拆改。6.3.腳手架上施工作業的安全技術措施6.3.1.結構外腳手架每支搭一層,支搭完畢后,經項目部安全員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任何班組長和個人,未經同意不得任意拆除腳手架部件。6.3.2.嚴格控制施工荷載,腳手板不得集中堆料放荷,施工荷載不得大于3KN/,確保較大安全儲備。6.3.3.結構施工時不允許多層同時作業,裝修施工時同時作業層數不超過兩層,臨時性用的懸挑架的同時作業層數不超過1層。6.3.4.當作業層高出其下連墻桿3.6米以上,且其上尚無連墻桿時,應采取適當的臨時撐拉措施。6.3.5.各作業層之間設置可靠的防護柵欄,防止墜落物體傷人。6.3.6.定期檢查腳手架,發現問題和隱患,在施工作業前及時維修加固,以達到堅固穩定,確保施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