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組織設計中季節性施工技術措施范例(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44625
2022-08-15
5頁
25.50KB
1、第十一章 季節性施工技術措施根據本工程施工總進度計劃安排推算,在施工過程中將要經過冬季、雨季、夏季并且與臺風季節相碰,根據本地區的氣象特點,施工中由施工技術交底確定的各種相應措施,納入施工過程并進行控制。為保證工程質量和施工工期,在特定的條件下,須采取特殊的技術措施。第一節 雨季、臺風汛期施工措施(1)主要管理措施成立雨季防汛領導小組。雨季汛期來臨之前,成立專門的防汛領導小組,備足抗洪搶險的工具和物資,長期與當地氣象部門保持聯系,及時了解天氣情況。施工機電設備維護。在施工準備時,機械操作棚搭設嚴密,對于機電設備及電閘箱,采取防雨、防潮、防淹等措施,并安裝接地安全裝置,流動電閘安裝漏電保護裝置。2、設施及設備維護。雨季或臺風汛期來臨之前,對現場臨時建筑等進行全面檢查,防止漏雨,對危險建筑物進行加固、翻修或拆除。如水泥庫、加工間、材料庫等臨建做好防雨措施,防止材料淋雨。暫時不用的鋼模板、鋼管等鋼結構設備,刷好防腐油漆,架空堆放上部加蓋,防止銹蝕。材料、設備儲存及保管a.材料盡量放入室內,并做好通風。對于露天堆放的鋼筋、型鋼、鑄鐵管、鋼管等容易銹蝕的材料,存放時底部墊枕木,上面加蓋蓬布或塑料布,以防淋雨銹蝕。晴天時,將蓬布或塑料布揭開,以防止地面水蒸氣銹蝕鋼材。b.小型設備放入室內,大型設備要支墊離開地面,上蓋蓬布,防止受雨水侵害。c.防雨、防汛材料(如蓬布、抽水泵、防汛工具等)要適當儲備,3、并備足易損件。(2)主要技術措施1)基坑防雨措施2)深基坑(槽)施工在雨季施工時必須做好防雨預案,特別是基坑兩邊修筑防水堤,預防下大雨或暴雨使地面積水瞬間進入基坑。基坑開挖盡量避開雨季和汛期,在基坑底部設排水溝、集水坑,用污水泵將坑內的積水排至排水溝。基坑開挖后應及時施工基礎,避免基底長時間裸露。基礎施工完畢后應及時按要求回填,回填土要連續進行,雨前及時壓實,并做成一定的坡勢,以利排水。確保場內排水系統暢通。深基(槽)坑沿線的明溝或過路涵管應經常檢查,在雨天必須做到專人管理,專人檢查疏通,管理人員頂班跟蹤監督,確保基坑不受地面積水侵襲。3)溝槽開挖措施溝槽開挖采取分段開挖,相鄰分段之間留出一段4、土方暫時不挖除,以使雨季時,溝槽內積水不貫通,便于短時間內分段排除。4)混凝土施工雨季施工混凝土要備足足夠的防雨材料,以免澆筑混凝土時遭暴雨沖刷。雨天施工或雨過天晴后,則必須對砂石等露天堆置的材料追加含水率測定試驗,以便及時調整砼的整個施工配合比。第二節 夏季高溫季節施工措施本工程所在地夏季氣溫較高,對混凝土的施工造成凝結速度加快、強度降低、砼開裂的可能性也增大等不利影響,因此在進行混凝土的澆注、修整和養護等作業時,按照以下措施進行施工。(1)混凝土拌制、運輸和卸料過程中的措施通過使用減水劑或以粉煤灰取代水泥來減少水泥用量。同時,在澆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增大骨料粒徑;減少混凝土拌和物的運輸距離;5、澆筑混凝土時將采用泵送,要較高的坍落度,因此適當使用高效減水劑。高效減水劑產生的高坍落度能夠維持2h。高效減水劑還能夠減小拌和過程中骨料顆粒之間的摩擦;在滿足規范要求的前提下,可考慮使用礦渣硅酸鹽水泥、粉煤灰硅酸鹽水泥等來代替硅酸鹽水泥或普通硅酸鹽水泥;向骨料堆中灑水,以促進蒸發冷卻來降低骨料的溫度;在夏季將攪拌機的鼓筒漆成白色,以減少鼓筒所吸收的陽光輻射熱。例如,在夏季以1h的運輸距離為例,處在白色攪拌筒中的混凝土,其溫度要比一般色攪拌筒中的至少低1;作好計劃,盡量避免在日最高氣溫時澆注混凝土。在干燥的條件下,晚間澆注的混凝土受風和溫度的影響相對減少。同時,混凝土可在接近日出時終凝,這時的相6、對濕度最高,因而早期干燥和開裂的可能性最小;除按設計量加拌合水以調整規定的坍落度外,不應在工地上另加拌合水。(2)澆注和修整時的措施準備好施工用的模板和各種設備,以及做好施工人員的組織安排,在澆注剛開始時更應特別注意。使用測溫計檢測運到工地上的混凝土的溫度,在必要時可予以調節。應準備好備用振動器,因為夏季混凝土施工時振動設備易損壞。與混凝土接觸的各種工具、機具、設備和材料等(例如澆注溜槽、輸送機、泵管、混凝土澆注導管、鋼筋和手推車等)不要直接受到陽光曝曬,可在使用之前進行適當的濕潤冷卻。澆注混凝土地面時應先濕潤基層,然后澆注混凝土。先用冷水濕潤邊模,然后在澆注混凝土。當發現混凝土有塑性收縮開裂7、的可能性時,應采取措施控制混凝土表面的水分蒸發。在新澆注混凝土的表面用噴霧器噴灑一層薄膜養生液等。在干燥條件下,混凝土澆注和整平后應及時覆蓋。(3)夏季澆注的混凝土的養護在修整作業完成后或混凝土初凝后立即進行養護,混凝土澆注完畢后,在12h內用草袋加以覆蓋和澆水。采用水養護方法連續養護。在混凝土澆注后的前一兩天,應保證混凝土處于充分濕潤的狀態,并應嚴格遵守國家標準對混凝土養護齡期的規定。第三節 冬季施工措施(1)冬季施工技術保證措施由于本工程跨越冬季施工,必須合理安排冬期施工的施工順序。為此,在進入冬季施工前,應提前作好冬期施工的準備工作,備足冬季施工所需的外加劑、保溫材料、取暖設施等。現場設8、置熱水鍋爐,為攪拌混凝土、砂漿的拌制提供熱水。攪拌機搭好暖棚,并準備好充足的巖棉被和防凍劑。(2)冬季施工管理目標 采取暖棚蒸氣養生、綜合蓄熱方法,配合摻加三乙醇胺外加劑提高混凝土及漿砌圬工早強抗凍效果,確保施工質量; 加強對混凝土受凍臨界溫度監控,采取措施,保護已完工程安全過冬; 保證施工設備和人員安全過冬。(3)冬季施工準備工作臨時設備與設施檢修、維護:對現場攪拌機棚、消防設備、熱源及各類管道和附件進行越冬維護,保證冬季正常使用;對冬施停工工程進行維護與保管,防止由于氣候影響而產生質量問題并為復工創造有力條件。(4)常溫轉入冬季施工及冬季施工轉入常溫的溫度控制當室外日平均溫度連續5天低于+9、5時,一切施工項目都轉入冬期施工;冬施工轉入常溫:次年初春連續7晝夜不出現負溫時轉入常溫施工。(5)冬季施工主要技術措施砌筑過程a.為保證砌筑質量,轉入冬期施工后砌筑不澆水,并適當加大砂漿稠度(控制在1012cm);b.冬施用混合砂漿時,采用熱砂漿,水加熱溫度控制在6080,上墻溫度不低于+5,并摻加氯化鈉,摻量如下表:摻鹽砂漿摻鹽量(占用水量的%)日最低氣溫-610-11-15附注氯化鈉砌磚35砌石47混凝土與鋼筋混凝土工程a.混凝土受凍臨界強度不得低于如下規定:采用硅酸鹽水泥或普通硅酸鹽水泥配置時為實際強度的30%,但C10及C10強度等級以下的不低于5Mpa;摻防凍外加劑時室外最低氣溫-10、15以內不低于4Mpa。b.外加劑的選用:采用早強型防凍劑三乙醇胺(摻量為水泥用量的0.04%)及木質素磺酸鈣減水劑(摻量水泥用量的0.4%)。c.攪拌混凝土的時間比正常溫度時延長1.52倍,出罐混凝土在20-30分鐘澆筑完畢,澆筑好的混凝土要及時覆蓋。(6)冬季施工的技術管理措施測溫管理:派專人每天記錄大氣溫度。主要形成如下記錄:大氣溫度記錄、混凝土原材料加熱溫度記錄、混凝土(砂漿)出罐溫度記錄、混凝土測溫記錄。瀝青混凝土的出機溫度、攤鋪前的控制溫度。試塊管理:冬期施工試塊共做4組,同條件養護試塊2組,一組檢查受凍臨界強度用,另一組做R-7+28強度檢驗用;標養試塊2組,做強度檢驗。第四節 汛期、臺風季節的施工安排(1)根據臺風、暴雨高發季節,做好施工組織設計。(2)做好施工的抗洪防汛工作,對低洼地域的基礎開挖,在施工中做到隨開挖、隨封閉、隨回填,對不能及時回填的基坑,周圍應有良好的排水設施。保證施工地段排水設施暢通無阻,確保行車安全。施工期間不能保證汛期安全的要暫停施工。(3)落實以防洪包括責任制為主的各項措施,合理布置生產、生活措施,以防施工機械、材料、施工現場線路設施等洪澇災害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