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損檢測專業施工組織設計方案(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44806
2022-08-15
7頁
80KB
1、目 錄1 工程概況 21.1 鍋爐概述 21.2 汽機概述 22 人員要求 22.1人員要求 22.2組織施工網絡圖 23 工作現場機械設備的投入 33.1 配備現場設備 33.2 設備完好率 33.3 設備保養 34 質量管理 35 安全管理 36 質量教育和培訓 47 環境管理措施 48 應急準備和響應措施 59 作業指導書交底 81.工程概況: 此施工組織設計是為大連市城市中心區生活垃圾焚燒處理項目所需無損檢測所編寫。1.1 鍋爐概述:大連市城市中心區生活垃圾焚燒處理項目廠房工程時設計規模為日處理垃圾1500噸,年處理垃圾54.75萬噸,采用3條500t/d垃圾焚燒線,配置2臺12MW汽2、輪發電機組。鍋爐是由無錫鍋爐廠產的型號為UG-500-43.65/4.0/400-W的鍋爐,額定給水溫度為130。鍋爐型式為:低壓參數、單鍋筒、集中下降管、臥式布置的自然循環鍋爐,固態排渣,燃用城市生活垃圾。2.人員要求: 目的:為保證大連市城市中心區生活垃圾焚燒處理項目檢驗工作的順利進行,根據公司章程,應制定承包工程組織措施,結合大連垃圾電廠金屬檢驗的情況,再保證工程檢驗、維護、安全的前提下,做好工程的日常維護、檢驗及消缺工作,為機組的正常運行提供服務。據此做出如下措施,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礎。2.1 人員要求依據大連市城市中心區生活垃圾焚燒處理項目日常檢驗要求配備人員如下:現場經理一名;主任3、一名;專責工程師一名;檢驗員五名以上;要求以上人員持證上崗。2.2 組織施工網絡圖項 目 經 理 主 任專責工程師 理光譜檢驗 超聲波檢驗射線檢驗 理化檢驗 2.3 人員的調整可根據工程進度等情況加以對人員的調整,以保證機組維護、檢驗的順利完成。3、工作現場機械設備的投入3.1配備大連垃圾電廠現場的設備如下:X射線探傷機1臺。設備型號:XXG-2505,設備編號:080414。檢定日期:2011年4月5日,有效日期:2012年4月4日。超聲波探傷儀1臺。設備型號:PXUT-240B+,設備編號:E12904檢定日期:2011年4月5日,有效日期:2012年4月4日微機、打印機1套暗室處理設備 4、1套以上無損檢測特種設備需檢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內。配備足夠的消耗材料和設備配件、附件3.2 以上設備保證其完好率,如有設備損壞,應及時調配。3.3 設備組織人員保養,維護以保證工作的順利進行。 以上人員、設備保證長住大連垃圾電廠現場,隨時聽從甲方指揮,根據甲方要求做好各項工作,同時負責甲方要求的各項文件的完善等工作。4 質量管理4.1底片質量監督人員(一般為評片人員)在底片評定之前要依據標準中對底片質量的規定檢查處理后的底片質量,具體檢查內容如下:A底片的靈敏度、黑度、幾何不清晰度等是否滿足相應標準中的規定。B射線底片(至少在評定區域內)是否有折疊、水跡、指紋、劃傷,化學污染等影響評定的偽缺陷。5、C.各種標記應擺放是否正確無誤。D.散射線的屏蔽是否符合規定要求。4.2檢查合格底片進行評定,不合格底片,要做好記錄重新補透。4.3評片人員依據標準正確地評定,疑難問題應及時與其他人員共同研究或到現場進行查看。4.4評定后的底片要分類做好原始記錄并及時填寫射線探傷結果通知單(一式兩份)返饋給委托方一份。4.5檢測人員檢驗時,嚴格執行相應標準。5 質量教育和培訓5.1根據公司的質量方針和項目經理部的質量目標,為不斷提高全員質量素質,提高技術能力,對工地所有從事對質量有影響的人員進行培訓。使其能夠合格地履行本崗職責,實現質目標。5.2質量教育和培訓的主要內容:5.2.1對全體職工進行質量方針和質量6、職責培訓。5.2.2對管理人員進行質量保證手冊、程序及崗位技能培訓;5.2.3對技術人員進行質量體系文件的實施及崗位技能培訓;5.2.4對無損檢測人員進行專業知識及資格考核培訓。6 安全管理6.1放射工作人員自身防護6.2凡參加放射工作的人員,要經過放射知識考核,合格后才能從事工作。6.3操作人員必須嚴格執行X射線探傷操作規則、射線探傷操作規、現場檢驗安全操作規則;并充分利用時間、距離、屏蔽進行自我防護,把射線的危害效應控制到最低程度。6.4射線探傷時,檢驗人員必須佩帶個人劑量儀,還配帶射線報警器,工作時必須穿戴防護用品,必要時應配套各種防護用具、用品。6.5現場射線檢驗時,必須測量好安全監測7、范圍,設置圍欄,警示線及警告牌以防止非工作人員誤工作現場,必要時和重要位置可設專人防護。6.6對于現場檢驗的附助架子,注意其可靠性與牢固性,高空作業時,使用安全帶。6.7必須穿絕緣鞋,檢查儀器的接地是否良好,用檢電筆對使用電源進行測量,以防錯用電源,造成事故。夜間作業時,應帶專用照明工具,應設監護人,接送暗袋應設聯系電話或對講機,以防個人不測事故發生。6.8工作中的安全注意事項:A.接電源時應兩人進行,一人負責監護。工作人員要試現場電源電壓穩定情況決定是否須接穩壓器。B.透照時儀器應輕拿輕放,不準磕碰。放置要牢固(必要時要綁扎)。C.在雨、霧、大風環境下,嚴禁進行室外作業。D.透照時,工作人員8、要根據現場條件做好必要的射線防護,但不得離開操作現場。6.9從事超聲波檢測人員必須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當超聲波在高空進行時,必須扎安全帶和戴安全帽。6.10超聲波檢測時檢驗人員不能坐在管道上檢測,因管道有油要防止滑落。6.11檢驗現場要符合安全要求,對不符合要求的現場,檢驗人員應拒絕檢驗。6.12其他有關事項按超聲波操作規程和安全監督規程有關規定執行。7 環境管理措施:7.1加強環境保護培訓,提高職工保護環境的意識。7.2通過具體措施,控制施工過程中產生的煙氣、粉塵。7.3對廢舊物品、工業垃圾加強管理,實行統一處理。7.4力爭應用環保材料,減少自然資源的使用。7.5加強對辦公及生活區域的管理,9、對生活垃圾采取分類處理。7.6制定相應的環境管理方案及措施。8 應急準備和響應措施:編制說明: 制定本應急預案的目的,當施工中,突然遇到高處墜落、物體打擊、觸電、火災、灼傷等緊急情況下,能迅速采取可靠的控制措施,保證第一時間內受傷人員得到合理的救護,將損失降低到最低程度。8.1應急處理組織機構:組 長: 黃炎枝副組長: 宋火平成 員: 何兵,陳竹萌,葛新偉 8.2 處理緊急事故職責分配:指揮: 黃炎枝副指揮:宋火平救護隊長:陳竹萌安全監護:葛新偉第一隊:何兵、葛新偉聯絡員: 宋火平第二隊:陳竹萌、黃炎枝8.3 緊急事故應急處理主要領導人員職責和聯系電話:姓名職務聯系電話應急職責黃炎枝組長負責內10、外協調、聯系及向工地內部各級人員下達指令、組織人員協調機械設備等工作4、出現緊急事故時,所有應急小組人員必須及時到場,各負其責,搶修人員要絕對聽從救護隊長的指揮。8.4 應急措施范圍:1、人身傷害事故.2、機械事故.3、火災、爆炸事故.8.5 必要的準備:1、平時進行人員的應急培訓;2、將應急預案復印多份,做到組織機構人手一份;3、組織現場人員進行救護演習;4、培訓施工人員,提高施工人員的自救、互救能力;8.6 應急措施:1、 人員受到傷害時的應急措施:1.1 發現出現事故的人員應第一時間進行報告;1.2 搶救人員到達現場后首先應進行人員救護,同時向上級部門報告;1.3 視人員受傷情況,進行救11、護;1.4 保護好現場,以便事故后調查、分析;2、 機械事故:2.1 發生機械事故的責任人員要及時報告;2.2 緊急事故小組人員接到消息后要在第一時間感到現場,同時向上級部門報告;2.3 到達現場后,首先查看人員有無傷亡,如有人員傷亡的要首先搶救傷員;2.4 封鎖現場,等待有關處理人員到達現場;2.5 同時做好事故現場的保衛工作;2.6 配合上級做好事故分析、事故處理等善后工作;3、 火災:3.1 接到火災信息后, 緊急事故小組人員應及時趕到現場;3.2 到達現場后,查看火災現場及時向上級報告,查看是否有傷員,并進行搶救;3.3 同時了解火災現場情況,疏散周圍的人員,并報警。3.4 配合消防人員,利用現場消防設施進行滅火;3.5 做好事故后的調查等善后工作;4、 做好事故后的總結工作做到“四不放過”原則(即:事故原因不明不放過;事故責任不清不放過;事故責任者未受教育不放過;沒有防改措施不放過。)認真總結經驗教訓,杜絕今后類似事件再次發生。8.7 應急聯系電話:序號姓名職務聯系電話備注1何永剛現場經理負責項目部緊急事故應急處理的全面工作。2黃偉安保部長負責安全工作4周浩然工程部長負責工程管理、事故應急具體工作5火警電話1196急救電話1107交通事故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