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組織設計優化的經濟評價(2)(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44859
2022-08-15
6頁
19.50KB
1、施工組織設計優化的經濟評價1、 引言施工組織設計是施工單位根據設計圖紙、施工條件和業主要求,在施工前編制用以指導施工的綱領性文件。但在施工組織設計的編制和執行工程中,經常存在著不顧具體施工條件、不考慮成本核算、閉門造車、流于形式等現象,特別是只重視施工組織設計的技術性,而忽視其經濟性,以致影響了施工組織設計作用的發揮,影響了施工企業經濟效益。本文從施工組織設計的經濟性出發,基于施工方案的可靠性分析方法,談談施工組織設計方案化的經濟評價問題。2、 施工組織設計的經濟性施工組織設計圍繞一個工程項目或某一單項工程,從時間、空間、人力、物力等方面進行科學、合理地部署和安排,說他是一個經濟技術文件,是因2、為它包含技術性和經濟性兩個方面。施工組織設計的經濟性表現在:2.1與預算和定額相關聯預算定額是在一定技術組織條件下制定的,施工方案、方法不同,其定額也不一樣。施工圖預算更應結合施工組織設計中所確定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技術組織措施進行編制。這不僅是因為施工組織設計與預算關系密切,而且通過經濟比較,可以達到優化施工方案的目的。2.2與工程結算關系密切對于超出定額范圍的項目,應作為特殊情況對待,在施工組織設計中加以明確和說明,以免在工程結算時引起爭議,影響結算的辦理。2.3是施工索賠的依據索賠是日常施工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如果施工組織設計做的好、做的細,有利于施工單位索賠成功;否則,分不清責任,拿不3、出依據和理由,還容易被業主反索賠。2.4是降低成本的源泉通過編制施工組織設計,開展施工方案比較,可以選擇出最佳施工方案,使之不僅技術上可行,而且經濟上合理,達到加快進度、降低成本、減少浪費的目的。3、 方案優化的經濟評價模型施工組織設計的好壞,直接影響工程的進展和效益,因此,要重視施工組織設計的方案優化。工程施工的目標體系主要包括工期、質量、安全、成本和文明施工等,它們相互關聯、相互制約。任何一項任務在滿足技術與組織可行的基礎上都應求得經濟效益,因此,方案優化應在滿足工期、質量、安全和文明施工目標(我們稱為第一層次的目標)的基礎上實現費用最少,達到節約成本的目標(我們稱為第二層次目標),滿足第4、一層次目標而又成本消耗最低的方案即為最優方案。3.1施工方案的可靠性分析由于施工技術與管理的復雜性及外部條件的多變性,工程施工的進展和質量往往不盡如人意,難以實現理想的目標。對于一項施工任務,與其相關的各種因素一般都是隨機變量。我們把在一定條件下完成各項工作,達到目標預定的狀態的概率(P)稱為施工的可靠性,達不到預定目標預定狀態的概率(P)稱為失效概率,由于兩事件為對立事件,則有: P +P =1即P =1 P式中0P 1,0P 1對于施工中的某個施工過程,實現目標體系第一層次的某個目標Y有若干項措施,這些措施間的作用關系可歸納為:1)每個措施互為獨立,不相關聯,且都對目標的實現有一定的作用。5、共同作用時,表現為本項措施實施是對前項措施的作用的補充。例如大體積混凝土施工中的溫控措施;摻外加劑減緩水化熱、薄膜保溫隔熱、預埋冷水管道通水降溫;2)每項措施互為因果,即后一項措施的作用是建立在本項措施作用的基礎上,例如現澆混凝土構件支模中的模極定位與測量放線的作用關系;3)各措施之間既有互為獨立的,又有互為因果的,即為由1)和2)所組成的混合狀態。因此對于狀態1),如果用(01)來表示j項措施對目標Y的有效性,則: P = P =(1)P + (1) P =(1)P +式中:P 有N項互為獨立措施時的目標可靠性。對于狀態(2),若有M項措施,那么: P =min|k=1,2,3,m (2) 6、P 有M項互為因果措施時的目標可靠性。對于狀態3),則可根據式(1)、(2)來計算實現其目標的可靠性。若假定C、C分別為狀態1)和狀態2)所對應發生的措施費用,對于由狀態1)和2)所組成的狀態3),則實現第一層次i個目標Y的費用為: C = (3)3.2施工措施的費效比每一項施工措施的采取,都是為了實現一定的目標,同時也需消耗一定的資源。以往的優化比較只考慮費用一個方面。實際上,措施是否有效是關鍵,有的措施雖然費用低,但有效性保證不了,達不到預期目標的要求,甚至會影響整個工程的質量和工期。因此,應將有效性和費用兩者結合起來考慮,我們提出費效比概念。費效比a用措施有效性與費用的比值來表示,即單位7、費用投入所對應的有效性:(4)我們可利用費效比指標來協調第一層次目標措施的有效性與費用的關系。因此,對措施選擇應追求a (a )的最大值并使a (=1,2,3,m)之間的離散性最小。3.3施工方案優化的經濟評價模型實際工程施工中,往往實現第一層次第I個目標的措施有多項。對于單個措施,可用費效比的大小來優選,但對整個施工方案,措施之間存在關聯和組合,整體有效性受各個互為因果的措施有效性的影響,只要有一個措施的有效性保證不了,其他措施有效性再好也是徒勞。因此,應首先分析能夠達到目標的措施數量及措施的費效比,通過對實現目標可供選擇的措施子系統的有效性分析得出有N項為獨立措施,M項為因果措施,根據式(8、1)、(2)、(3)、(4)可建立整體優化的經濟評價模型:求minC = P + mina C |k=1,2,3,mPP (1- a C)P +a C (5)P (1- a C )P + a CP =a C式中P 第I個目標的可靠性要求。在狀態1)中,在(N1)項措施的基礎上,增加有效性為 的第N 項措施,對目標實現的可靠性有所提高。因此,對于狀態1),應根據前項措施已達到目標可靠性可程度選擇措施有效性,以便減少費用開支。對于狀態2),則應確保每項措施達到要求,那種過多提高措施的有效性而導致其費用大增的做法不可取。 方案優化經濟評價的方法步驟為: 1) 根據所完成的施工任務的工作內容及其目標,9、確定各目標的可靠性要求; 2) 確定實現目標的有效措施及其有效性,可依據以往的經驗和數理統計的方法獲得; 3) 對各個擬用的有效措施確定其費用估算值C 、C ,計算其費效比a a ,當費效比滿足要求時,作為施工組織設計的內容進行安排與實施;4) 計算各施工方案的總成本C ,取minC 對應的施工方案為最優方案。4、 結語1) 施工方案優化的經濟評價模型及方法,尋求施工組織設計目標的可靠性與成本控制的合理性,在理論上為施工組織設計提供了辨證的思維方式。2) 運用費效比概念,可以分析費用支出的合理性,為措施的選定提供了科學依據。3) 施工組織設計的目標體系具有層次性,實現各目標的措施受諸多因素影響,且互相關聯。運用可靠性分析原理協調目標關系,在施工組織設計優化中是一種可行的思路和方法,4) 施工組織設計具有經濟性,在方案優化和措施選定時,要注意技術和經濟的結合,求得工期質量成本目標的整體最優,保質保量地完成施工任務,不斷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