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文檔(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46897
2022-08-16
8頁
28.50KB
1、一、單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的內容單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一般包括工程概況、施工方案、施工進度計劃、資源需用量計劃、施工平面布置圖、技術組織措施、技術經濟指標等,如所示。二、編制依據單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編制的依據一般有以下幾方面:1、工程承包合同;2、建設單位可提供的條件:臨時設施、水、電等;3、施工圖紙及設計單位的有關要求;4、有關法規、規范、規程、定額、圖集等;5、企業相關要求;6、施工組織總設計;7、資源(機械、材料、構件、半成品等)配備情況;8、施工現場條件;9、水文、地質、氣象資料。三、編制程序總體程序為:分析施工合同、施工條件編寫目錄及框架分工編寫匯總協調統一審查修改定稿報批。具體如下:熟2、悉、審查施工圖,相關情況調查研究確定施工方案、技術經濟比較分層、分段計算工程量、勞動量編制施工進度計劃(橫道圖、網絡圖)編制資源需用量計劃確定生產、生活臨時設施確定臨時供水、供電管線編制施工準備工作計劃繪制施工平面布置圖計算技術經濟指標制定保證措施審定。四、工程概況和施工特點分析工程概況,包括工程建設概況、工程特點(建筑設計特點、結構設計特點、建設地點特點)、施工條件等;施工特點分析,如關鍵技術問題等。五、主要技術組織措施主要有:1、保證進度目標的措施;2、保證質量目標的措施;3、保證安全目標的措施;4、保證成本目標的措施;5、保證季節施工目標的措施;6、保護環境的措施;7、文明施工措施。六、3、施工方案施工方案是單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的核心內容,主要包括:1、劃分施工段;2、確定施工程序;3、確定施工流向;4、確定施工順序;5、確定施工方法、施工機械。(一)確定施工程序施工程序是指單位工程中各分部工程之間的向后順序,一般為先地下、后地上;先主體、后圍護;先結構、后裝飾;先土建、后設備;實際中可能有調整。注意與建設程序的區分:建設程序是指導建設項目從決策、設計、施工到竣工驗收整個建設過程中各個階段及其先后順序。施工階段的建設程序是指簽工程承包合同、接受任務準備工作組織施工竣工驗收。(二)確定施工流向 施工流向是指單位工程在平面或豎向施工開始的部位和進展的方向,屬邏輯關系中的組織關系。確定4、施工流向應考慮的因素為:建設單位的要求;施工的繁簡程度;施工方便、構造合理;保證工期和質量。外裝飾施工流向(豎向)可為:上下,如圖所示;下上,如圖所示;分段:總體為“下上”,各段內為“上下”,如圖所示。(三)確定施工順序 施工順序是指各分項工程或施工過程之間的先后順序,即邏輯關系中的工藝關系。確定施工順序的原則為:1、符合施工工藝及構造的要求;2、與施工方法及采用的機械協調;3、符合施工組織的要求(工期、人員、機械);4、保證施工質量;5、有利于成品保護;6、考慮氣候條件;7、符合安全施工要求。多層混合結構房屋的施工順序,如圖所示。多層現澆混凝土結構房屋施工順序為:地基與基礎工程施工施工準備扎5、柱鋼筋支柱模板支梁、板、樓梯模板澆柱混凝土扎梁、板、樓梯鋼筋澆梁、板、樓梯混凝土上層放線、檢查扎二層柱鋼筋重復至頂層砌墻體。(四)施工方法和施工機械的選擇1、基本要求(1)以主要分部分項工程為主(工程量大、工期長、重要的;新工藝、新技術、新結構、質量要求高的;特殊結構、不熟悉、缺乏經驗的)。(2)符合總設計的要求。(3)滿足施工技術的要求(如:機械型號)。(4)提高工廠化、機械化程度(如:混凝土構件、預制磨石、鋼筋加工)。(5)滿足先進、合理、可行、經濟的要求(分析、比較、計算)。(6)滿足工期、質量、安全要求。2、機械選擇(1)選擇的內容類型、型號、數量。(2)選擇的原則滿足施工工藝的要求;6、自有或可以租用;經濟合理且技術先進。(3)施工方法的選擇七、施工進度計劃(一)作用使施工過程合理、保證工期目標;為分解、落實進度計劃提供依據;為編制資源需用量計劃提供依據。(二)編制的依據施工圖;施工方案;各種定額;水文、地質、氣象資料;要求工期;資源供應情況。(三)表達方式可為橫道圖、網絡圖,如所示。(四)編制步驟橫道圖的編制步驟,如所示。網絡圖的編制步驟,如所示。八、資源需用量計劃(一)勞動力需要量計劃作為安排勞動力、調配和衡量勞動力消耗指標、安排生活福利設施的依據,其編制方法是將施工進度計劃表中所列各施工過程每天(或旬、月)勞動量、人數按工程匯總填人勞動力需要量計劃表。(二)主要材料需要7、量計劃主要作為備料、供料和確定倉庫、堆場面積及組織運輸的依據。其編制方法是,根據施工預算中工料分析表、施工進度計劃表,材料的貯備和消耗定額,將施工中需要的材料,按品種、規格、數量、使用時間計算匯總,填入主要材料需要量計劃表。(三)構件和半成品需要量計劃它主要用于落實加工訂貨單位,并按照所需規格、數量、時間、組織加工、運輸和確定倉庫或堆場,可根據施工圖和施工進度計劃編制。 (四)施工機械需要量計劃它主要用于確定施工機具類型、數量、進場時間,據此落實施工機具來源,組織進場。其編制方法是,將單位工程施工進度表中的每一個施工過程,每天所需的機械類型、數量和施工日期進行匯總,即得施工機械需要量計劃。九、8、施工平面布置圖施工平面布置圖主要用于指導單位工程施工的現場平面布置圖;是施工方案在施工現場空間上的體現;是在施工現場布置施工機械、材料堆場、倉庫、臨時設施、臨時道路等的依據;是施工組織設計和施工準備工作的需要內容;是實現文明施工的基本條件,如圖所示。(一)內容1、建筑總平面圖上已建和擬建的地上地下的一切房屋、構筑物以及其他設施(道路和各種管線等)的位置和尺寸。2、測量放線標樁位置、地形等高線和土方取棄場地。3、自行式起重機械開行路線、軌道布置和固定式垂直運輸設備位置。4、各種加工廠、攪拌站、材料、加工半成品、構件、機具的倉庫或堆場。5、生產和生活性福利設施的布置。6、場內道路的布置和引入的鐵路、公路和航道位置。7、臨時給排水管線、供電線路、蒸汽及壓縮空氣管道等布置。8、一切安全及防火設施的布置。(二)設計原則1、在保證施工順利進行的前提下,現場布置盡量緊湊,以節約土地。2、合理布置施工現場的運輸道路及各種材料堆場、加工廠、倉庫、各種機具的位置,盡量使得運距最短,從而減少或避免二次搬運。3、盡量減少臨時設施的數量,降低臨時設施費用。4、臨時設施的布置,盡量利于工人的生產和生活,使工人至施工區的距離最近,往返時間最少。5、符合環保、安全和防火要求。(三)設計步驟施工平面布置圖,如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