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項目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編制辦法可編輯(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46973
2022-08-16
6頁
89.50KB
1、 編制本辦法的要求? 1、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必須深入調查研究、充分論證,本著精打細算、節約投資,不斷優化和保證施工進度需要的原則進行編制。 2、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要求緊扣工程項目關鍵技術,充分運用企業人、才、物等資源,貼近市場優化配置,確保各項建設目標。 目 錄 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編制原則及依據 第三章 施工組織設計內容 第四章 施工組織設計審批程序 第五章 附則 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編制原則及依據 第二章 編制原則及依據 第二章 編制原則及依據 第二章 編制原則及依據 第三章 施工組織設計內容 第三章 施工組織設計內容 第三章 施工組織設計內容 第三章 施工組織設計內容 第三章 施工組2、織設計內容 第三章 施工組織設計內容 第三章 施工組織設計內容 第三章 施工組織設計內容 第三章 施工組織設計內容 第三章 施工組織設計內容 第三章 施工組織設計內容 第三章 施工組織設計內容 第三章 施工組織設計內容 第三章 施工組織設計內容 第三章 施工組織設計內容 第三章 施工組織設計內容 第三章 施工組織設計內容 第三章 施工組織設計內容 第三章 施工組織設計內容 第三章 施工組織設計內容 第四章 施工組織設計審批程序 * 工程項目實施性施工 組織設計編制辦法 一、什么是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 它工程項目施工中的基礎文件,是組織工程項目施工的基本依據。其主要內容有編制說明;施工技術方案、3、施工計劃、資源配置計劃;大臨設施安排、技術保障措施、輔助工程設計及預制構件供應計劃等。 二、 本辦法以客運專線鐵路工程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為例,其它工程項目比照執行。 三、 編制原則 1、貫徹執行國家技術政策和地方政府、建設單位及行業技術標準、規范和規程;認真做好現場踏勘工作,充分體現設計意圖,不斷完善設計與施工相結合,保證工程結構物符合設計標準和質量要求; 2、積極采用“四新”技術,結合工程實際按專業化、工廠化、機械化要求合理配置資源,施工資源要求一次性配置到位,杜絕重復配置導致資源浪費; 3、大型、復雜設計應編制不同設計方案,通過論證比選和優化設計,使工期、質量、安全得到保證,努力減少勞、材4、機消耗,降低工程成本;首次采用的新結構、新技術應提前開展預科研,與有關單位或聘請外部專家聯合攻關,共同編制; 4、將工期作為經濟指標來對待,按合同工期的85%安排、編制施工進度計劃,配置所需資源,用保證階段性工期目標確保總工期目標; 5、符合國家環境、水土資源、文物保護和節能要求。貫徹“永、臨結合”原則,充分利用永久征地,減少臨時租地,有條件利用的正式工程優先安排施工和使用。 四、 編制依據 1、工程承包合同、協議、會議紀要、投資計劃; 2、設計文件和圖紙;設計文件采用的施工技術 標準、規范、規則、規定等; 3、建設單位下達的工程施工安排要點、工期和 質量要求; 4、施工調查報告; 5、與本5、工程項目相關的科學研究及試驗成果; 6、現行勞動定額、物資消耗及機械臺班定額。 編寫前 準備工作 根據合同要求 補充調查 各種資料 復核校對 搜集資料 現場調查 可調用的 生產要素 調查 施工技術資料 工程設計文件 合同條款 各種定額及概預算 政策法規及業主對施工規定、要求 安全、工期、質量 確定施工順序 原則 與施工方法、機具的配置相協調 關鍵工程 符合工藝要求 自然條件影響 安全生產要求 工程質量要求 施工組織條件 體現過程連續性、平行性、 協調性、均衡性 連續性是指生產過程中各階段、各工序之間在時間上是緊密銜接的,不發生任何不合理的中斷現象,并盡可能減少或消除技術停歇時間,以提高勞動效率6、。 平行性是指生產過程中各項生產活動,在時間上和空間上要盡可能地平行施工,這是充分利用工作面的有效途徑。 協調性是指生產過程中各項生產活動,在人員和設備上要保持適當 的比例關系,不致發生不配套、不平衡,相互脫節現象。 均衡性是指整個建設工期及其各個施工生產環節中,任務完成平衡,工作負荷相對穩定,不出現時松時緊,忙閑不均,突擊趕工現象。 6.主要工程材料設備、施工裝備、勞動力、投資安排 5.主要施工技術方案 3.大臨設施及過渡方案 2.總體施工組織安排 1.工程概況 4.工程進度計劃 文字部分 一、 文字部分 1、工程概況 簡要介紹項目及工程情況,著重介紹與施工組織有關的工程特點、技術標準和工程7、條件,區域地理和社會環境因素、建設規模、施工工期。可分為工程簡介、主要技術標準、重難點工程等部分編寫。 (1)工程簡介 自然地理特征: 工程條件 a.交通運輸情況; b.當地建筑材料的分布; c.沿線水源、電源等可資利用的情況。 工程特點:本項目在自然條件、結構設計、施工環境、施工方案、建設管理等方面的特點。 主要工程數量: 征地拆遷情況; 其它有關情況。 2)主要技術標準 列出設計施工圖的主要技術標準。 3)重、難點工程 簡要介紹控制工期,技術復雜、施工特別困難的工程方案及措施等。 2、總體施工組織安排 (1)總體施工組織的指導思想 (2)管理目標:安全、質量、工期、環保等。 (3)管理模式8、和組織機構 4)施工組織方案 施工區段劃分遵循的原則 總體施工順序 施工準備、征地拆遷和建設協調方案。 繪制總平面布置圖和線路縱斷面縮圖。 3、大臨設施及過渡工程方案 大型 臨時輔助設施 臨時給水 臨時電力 臨時通信 臨時渡口、 碼頭等 鐵路便線、 便橋、岔線 施工道路 干線和引入線 大型 臨時設施 制梁場 路基填料拌合站 混凝土拌合站 臨時材料廠 預制構件成品廠 輔軌基地 無碴軌道軌板預制廠 3、大臨設施及過渡工程方案 1 詳細說明大臨設施及過渡工程的具體方案、主 要工程數量,預制場及拌合站的規模、能力、供應范圍和主要設備數量; 2 施工道路情況(包括干線和引入線)。 3 鐵路便線等; 4 9、臨時渡口、碼頭、地道等; 5 臨時通信。 6 臨時電力:梁場、混凝土拌合站、重點橋隧等重點用電工點采用可靠電源,并有備用供電系統; 7 臨時給水:擬定滿足混凝土結構要求的供水方案,盡量利用沿線河流、水庫等水源; 8 制梁場、存梁場、路基填料拌合站、混凝土拌合站、臨時材料廠、成品廠、鋪軌基地、換裝站等大型臨時輔助設施設置方案及其位置、規模; 9 施工過渡方案應征求產權部門意見制定。 4、工程進度計劃 1 工程進度計劃主要內容 開竣工日期及總工期; 主要階段工期:架梁、無砟道床、鋪軌時間; 施工進度計劃圖表 2 工期及進度安排的原則 確保總工期和階段工期; 按合同工期85%安排、編制施工進度計劃;10、 保證結構變形、沉降、混凝土齡期等間歇時間; 5、主要施工技術方案 1 施工技術方案應確定施工方法、選擇施工裝備、制定施工順序和作業組織方式。各專業按施工順序分部制定施工方案,突出質量控制、檢測方法和手段、沉降變形的觀測與評估。 對冬期、夏期、雨季、潮汐及臺風季節施工的工程進行施工方案的重點研究,首先進行工期和技術經濟比較,確定工程在這些特殊時間施工的必要性。 2 施工方案選擇的一般原則 確保工程質量和施工安全; 有利于縮短工期、減少輔助工程、降低成本; 有利于作業工序之間協調均衡,減小干擾; 有利于減少大臨設施數量或規模,減少橋梁制、運、架等專用設備的數量; 技術先進、可靠;施工強度和施工裝11、備、材料、勞動力等資源需求均衡; 有利于環境保護、水土保持和勞動者身體健康。 3 施工裝備選型和勞動組合原則 略 4 制定施工方案應注意下列問題 沉降觀測:針對項目的不良工程地質和特殊地質路基,制定施工技術方案; 隧道施工方案中應描述超前地質預報,要明確方法手段、組織機構、信息處理; 對地質災害及上跨下穿、高空作業、長大隧道、運架梁等安全風險較大的工程項目制定應急預案; 建設環境復雜區段征地拆遷對工期的影響,采取對策; 重點工程施工方案的內容主要包括:工程概況;施工方法;施工裝備;施工順序和作業空間規劃;勞動及作業組織方式;關鍵工序施工工藝及質量控制;施工難點和應注意的問題。 6、主要工程材料12、設備、主要施工裝備、勞動力及投資安排 1 制定分年度主要材料設備使用計劃; 2 制定工程材料設備的供應方案,說明甲供材料設備供貨方式、到貨地點; 3 編制關鍵施工裝備及檢測設備數量表; 4 編制分年度完成投資計劃表。 二、 附表 1、主要工程數量表; 2、年、季、月計劃完成數量和年、季資金使用 計劃; 3、勞動力數量及年、季、月計劃數量; 4、主要材料數量及年、季、月需用數量; 5、主要施工機械設備數量及調遣計劃; 6、有關協議、紀要、公文等。 三、 附圖 1、施工平面布置圖:包括正式工程、臨時工程位置,施工隊伍駐地,施工便道、預制場、拌合站位置,地方材料產地,工地附近主要河渠、道路、村鎮、供配電線路及設施、通信線路及設施等主要設施位置; 2、工程總圖:包括道路工程施工線路平面圖、縱斷面圖;橋梁工程橋式圖等; 3、關鍵工序施工作業圖及新工藝、新技術作業圖; 4、單項工程工藝流程圖; 5、主要工程分布及施工計劃橫道圖及網絡圖; 6、重點工程施工場地平面布置圖; 7、大臨工程設計圖; 8、組織機構框圖。 四、 單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 單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要求在設計單位提交施工圖后進行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