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施工組織設計冬季和雨季的施工措施(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47170
2022-08-16
4頁
18.50KB
1、道路工程施工組織設計 冬季和雨季的施工措施1、雨季施工措施(1)由項目總工程師根據工程進度編制詳細的雨季施工措施,提出詳細的材料計劃、設備計劃、勞動力計劃,設專人督促落實。(2)現場的排水系統要處于良好狀態,保證排水暢通,使場內道路雨后不陷、不滑、不積水。(3)普通門架或外腳手架應安裝避雷裝置,接地電阻不應大于10,腳手架、井架下部搭設時高出自然地坪100mm,以防雨水浸泡造成懸空或下陷。(4)提前準備好覆薄膜、雨衣、雨鞋等防雨物資,一旦大雨來臨,即可使用。(5)澆筑砼前,要了解近日天氣預報,盡量避開大雨施工。才澆完的砼要有塑料薄膜覆蓋,以免損傷。2、路基填筑的雨季施工(1)雨季施工的路基填筑2、采用透水性好的碎、卵石等作為填料,利用挖方土作填料時要作到隨挖隨奔走併及時壓實。含江河日下過大無法晾干的土不得用作雨季施工的填料。(2)雨季施工筑前,先在填筑范圍外修建臨時排水設施,保證雨季作業的場地不被洪水淹沒并及時排走表水,保證施工場內不積水。(3)路堤填筑時采用分層填筑,每一層的表面均做成2%4%的排水橫坡,以及時排走場地的地表水。(4)雨季施工的路基,當天填筑的料必須完成平整和壓實十二、環境保護與文明施工措施(一) 管理目標 我們將依據ISO14001-(1996)環境管理標準和我公司環保手冊,建立環境管理體系,制定環境方針、環境目標和環境指標,配備相應的資源,遵守法規,預防污染,節能3、減廢,實現施工與環境和諧,達到環境管理標準的要求,確保施工對環境的影響最小,并最大即席地達到施工環境的美化,選擇功能型、環保型、節能型的工程材料和設備,不僅在施工過程中達到環保要求,而且要確保本工程使用功能完備的綠色工程。(二) 組織保證 (1)在項目經理部建立環境保護體系,明確體系中各崗位的職責和權限,建立并保質一套工作程序,對所有參與體系工作的人員進行相應的培訓。(2)本工程施工現場必須嚴格按照公司環保手冊和現場管理規定進行管理,項目經理部成立4人左右的場地清潔隊,每天負責場地內外的清理、保潔、灑水降塵等工作。(三) 工作制度 (1)每周召開一次“施工現場文明施工和環境保護”工作例會,總結4、前一階段的施工現場文明施工和環境保護管理情況,布置下一階段的施工文明和環境保護管理工作。(2)建立并執行施工現場環境保護管理檢查制度。每周組織一次由各專業施工單位和文明施工和環境保護管理負責人參加的聯合檢查,對檢查中所發現的問題,開出“隱患問題通知單”,各專業施工單位在收到“隱患問題通知單”后,應根據具體情況,定時間、定人、定措施予以解決,項目經理部有關部門監督落實問題的解決情況。(四) 文明施工措施管理制度(1)建立嚴格的各種管理制度,領導掛帥,責任明確,定人定崗。(2)為美化環境,在主要出入口和圍墻邊進行綠化和擺放盆花。(3)在主要大門口明顯處設置標牌,標牌寫明工程名稱、工程規模、建設單位5、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工地負責人及開、竣工日期等內容,定跡書寫規范、美觀,并經常保持整潔完好。施工現場懸掛“一圖四牌”(施工現場平面圖、施工公告牌、安全紀律牌、施工進度牌、施工概況牌),在沿線主要地段的明顯位置,懸掛、張貼進度、質量安全、政治宣傳標語牌。 (4)現場臨設標準化、規范化;嚴格按照方案平面布置搭設,做到室內外整潔,周圍環境干凈,有一個良好的生產、工作、生活環境。(五) 防止對大氣污染(1)施工現場內的施工垃圾清運,采用搭設封閉式臨時專用垃圾運輸或采用容器吊運袋裝,嚴禁隨意拋撒,施工垃圾應及時清運,并適量灑水,減少粉塵對空氣的污染。(2)水泥和其他易飛揚、細顆粒散體材料,安排在庫內存6、放或嚴密遮蓋,運輸時要防止遺灑、飛揚,卸運時采取措施,減少污染。(3)現場內所有交通路口和堆料堆放地全部實現硬地化,硬化面采用碎石、素土夯實,面層澆筑C15砼,厚200。(六) 防止對水污染(1)施工現場設沉淀地,將廢水經過沉淀后排入河溝。(2)廁所旁設化糞池和二級沉淀池,并定期請環衛部門進行糞便抽排。(七) 防止施工噪音污染(1)現場混凝土振搗采用低噪音混凝土振搗棒,振搗混凝土時,不得振鋼筋和鋼模板,并做到快插慢撥。(2)合理安排施工進度,對易產生噪聲(震動)的施工機械應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減輕噪聲擾民。(3)除特殊情況外,在每天晚22時至次日早6時,嚴格控制噪聲作業,對混凝土攪拌機、電鋸、柴7、油發電機等強噪音設備,以隔音棚遮擋,實現降噪。(八) 廢棄物管理(1)施工現場設立專門的廢棄物臨時貯存場地,廢棄物應分類存放,對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的廢棄物必須單獨貯存、設置安全防范措施支撐架且有醒目標識。(2)廢棄物的運輸確保不散撤、不混放,送到政府批準的單位或場所進行處理、消納。(3)對可回收的廢棄物做到再回收利用。(九) 材料設備的管理(1)對現場堆場進行統一規劃,對不同的進場材料設備進行分類合理堆放儲存,并掛牌標明標示,重要設備材料利用專門的圍欄和庫房儲存,并設專人管理。(2)在施工過程中,嚴格按照材料管理辦法,進行限額領料。(3)對廢料、舊料做到每日清理回收。(4)使用計算機數據技術對8、現場設備材料進行統一編號和管理。(十) 現場總平面管理 (1)合理的總平面布置,對維護場容場貌,搞好文明施工生產,提高現場管理水平,提高社會信譽都極為重要。 (2)根據施工部署和施工總進度計劃,將各項必須的有關施工生產設施和生活設施,結合現場特點及場外可用場所在總平面上進行周密規劃分階段布置,詳見施工總平面布置圖。(3)施工現場入口設置“一圖四牌”(施工平面布置圖、施工進度牌、施工公告牌、工程概況牌、安全紀律牌),使整個施工現場按施工總平面布置,做到現場規范、整潔有序。 (4)現場機械設備、材料、模板、架料、鋼筋、構件必須按總平面圖規劃的區域堆碼整齊,并標識清楚。(十一) 安全管理制度(1)加9、強現場污水的管理,統一排放,及時疏通管道,確保無堵塞,現場污水必須經過兩次沉淀后再排入城市下水道。 (2)搞好宿舍、廁所、浴室、廚房等臨時生活設施的清潔衛生,保持良好的衛生環境,并注意防火、防疫、防盜。 (3)現場各種臨設及溝槽安全防護設施搭設整齊,每天對零星材料派專人進行清理,堆碼整齊。 (4)在施工現場內,設置醒目的安全、防火、保衛等標志。(十二) 其它措施(1)對易燃眉之急、易爆、物品和化學品的采購、運輸、貯存、發放和使用后對廢棄物的處理制度專項措施,并設置專人管理。(2)對施工機械進行全面的檢查和維修保養,保證設備始終保持良好狀態,避免噪音、滴漏和廢油、廢棄物造成的污染,杜絕重大安全隱患的存在。(3)活垃圾與施工垃圾分開,并及時組織清運。(4)工作業人員不得在施工現場圍墻以外逗留、休息、人員用餐必須在施工現場圍墻以內。(5)項目部配置粉塵、噪音等測試器具,對場內噪音、現場揚塵等進行監測,并委托環保部門定期對包括污水排放在內的各項環保指標進行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