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智能化系統工程施工組織設計(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47204
2022-08-16
7頁
57KB
1、*智能化系統工程施工組織方案工程概況我公司根據實際情況和甲方的要求,并經過認真查閱圖紙及相關文件的精神,并結合本公司的現有技術力量,施工能力,機械設備等編制施工組織方案。我公司作為施工承包單位參與*院智能化系統工程內容包括綜合布線,智能樓控系統工程的材料的提供、系統布線安裝調試驗收、設備售后服務、工程質量保障等。一、編制依據本施工方案的編制依據及采用的標準:1、設計圖紙2、業主設計要求文件3、國家現行的施工驗收規范及質量檢驗評定標準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JGJ/T16-92)智能建筑設計標準(GB/T50314-2000)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057-9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與要求(GA2、/T75-94)安全防范系統通用圖形符號(GA/T74-94)民用閉路電視系統工程技術規范(GB50198-94)工業企業通信接地設計規范(GBJ79-85)工業電視系統工程設計規范(GBJ115-87)安全防范工程費用概預算定額編制方法(GA/T 70-94)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AJ232-82)建筑與建筑群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規范(CECS 7297)EIA/TIA-568A、EIA/TIA-569A二、 施工準備2.1施工現場準備工作:根據工程的施工特點,對施工區布置臨時設施,如:管槽、橋架加工制作場、倉庫、現場辦公用房、工人換衣、休息房等。A 、管槽加工制作場在隱蔽工程施3、工階段,由于要現場對隱蔽工程用的穿線管和金屬橋架進行一定的加工,現場需要甲方加工制作場30m2。B、倉庫需要30m2用于現場急用的管槽、線纜及部份設備的臨時儲藏。C、現場辦公用房大約需要20m2左右,配備照明、電話、電腦等辦公設備,由我方負責配備。D、現場臨時設施現場施工用電主要是管槽加工時焊接,其電源由業主負責解決,在臨時用電線路上裝我方電表搭接;安裝施工用水量很少,主要在業主施工用水管取。2.2 技術準備工作: 組織現場管理人員及班長認真熟悉圖紙。安排各工種進行書面技術交底;把工序注意事項及關鍵部位施工方法向操作班組交代清楚。安排進入現場的專業技術人員核對各種管線的坐標、標高,有交叉排列不4、當的,會同有關人員進行解決; 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安排施工材料計劃及施工進度計劃,避免交叉作業的影響; 安排材料及施工機械進場,察看各種材料是否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2.3 材料準備工作:依照工程材料清單及工程進度安排,對需要外購的材料進行預定。對于需要自行加工的材料著手準備原材料,并制定生產計劃。2.4 主要設備準備工作:制定主要設備采購計劃,落實貨源,確保跟進施工進度。三、人員配備根據工程設計,實施及項目管理經驗,我公司組建組織機構(見附圖)并配備相關人員。工程項目組下設項目總指揮、項目經理、技術總監、設計工程師、工程技術人員、質量管理工程師、項目管理人員、安全員等。設計組:按系統的情況配備相5、關技術工程師,共配備2名設計工程師,負責本工程設計工作。工程技術組:配備3名技術工程師,負責本工程施工工作。質量管理組:配備1名質檢工程師和1名材料設備管理員,從質量管理角度予以負責。項目管理組:配備1名行政助理,1名安全員。總經理:* 項目經理:*技術總監:*設計工程師:施工隊長:質檢員: 安全員:資料員:材料員: 三、 施工技術和施工方法3.1施工方法及工藝標準各系統的施工方法及工藝標準執行下列標準規范和要求:金屬線槽配線安裝工藝標準(313-1998)鋼管敷設工藝標準(305-1998)安全防范工程程序要求(GB-T75-94)民用閉路監視電視系統工程技術規范(GB50198-94)建筑6、電氣安裝分項工程施工工藝標準(533-1996)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45-95)有線電視系統工程技術規范(GB50200-94)有線電視廣播系統技術規范(GY/T106-92)民用建筑電纜電視系統工程技術規范(GBJ)建筑與建筑群綜合布線工程系統設計規范(GBT/T 50311-2000)建筑與建筑群綜合布線系統工程驗收規范(GBT/T 50312-2000)智能建筑設計標準(GB/T50314-2000)3.2主要施工工序及方法綜合布線項目工程主要施工工序:管道施工、橋架安裝、機柜及設備安裝。金屬穿線管施工:金屬穿線管煨彎采用手扳煨管器,管徑25mm及其以上使用液壓煨管器;過7、線盒安裝應牢固平整,開孔整齊并與管徑項吻合,要求一管一孔不得開長孔;暗盒埋墻要求灰漿飽滿、平整固定、坐標正確;管路敷設前應檢查管路是否暢通,內側有無毛刺;管路連接應采用直接頭連接或扣壓式管連接;管路敷設應牢固通暢;管子進入接線盒時用盒接頭與接線盒連接,管路應做整體接地連接,采用跨接方法連接。金屬橋架安裝:A、彈線定位:根據設計圖確定出安裝位置,從始端到終端(先干線后支線)找好水平或垂直線,用粉線袋沿墻壁等處,在線路中心進行彈線;B、支、吊架安裝要求所用鋼材應平直,無顯著扭曲。下料后長短偏差應在5mm內,切口處應無卷邊、毛刺;支、吊架應安裝牢固,保證橫平豎直;固定支點間距一般不應大于1.5-2.8、0mm,在進出接線箱、盒、柜、轉彎、轉角及丁字接頭的三端500mm以內應設固定支持點支、吊架的規格一般不應小于扁鐵30mm*3mm,扁鋼5mm*25mm*3mmC、橋架安裝要求橋架應平整,無扭曲變形,內壁無毛刺,各種附件齊全;橋架接口應平整,接縫處緊密平直,橋架蓋板裝上后應平整、無翹腳,出線口的位置準確;橋架的所有非導電部份的鐵件均應相互連接和跨接,使之成為一連續導體,并做好整體接地;橋架安裝應符合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45-95)的有關部門規定;D、橋架內配線要求橋架配線前應消除橋架內的污物和積水;纜線布放前應核對型號規格、程式、路由及位置與設計規定相符。在同一橋架內包括絕緣在9、內的導線截面積總和應該不超過內部截面積40%;纜線的布放應平直、不得產生扭絞,打圈等現象,不應受到外力的擠壓和損傷;纜線在布放前兩端應貼有標簽,以表明起始和終端位置,標簽書寫應清晰,端正和正確;電源線、信號電纜、對絞電纜及建筑物內其他弱電系統的纜線應分離布放。各纜線間的最小凈距應符合設計要求;纜線布放時應有冗余。在交接間,設備間對絞電纜預留長度,一般為3至6米;工作區為0.3至0.6米;有特殊要求的應按設計要求預留長度;纜線布放,在牽引過程中,吊掛纜線的支點相隔間距不應大于1.5m;布放纜線的牽引力,應小于纜線允許張力的80%。電纜橋架內纜線垂直敷設時,在纜線的上端和每間隔1.5m處,應固定在10、橋架的支架上;水平敷設時,直接部份間隔35m處設固定點。在纜線的距離首端、尾端、轉彎中心點處300500mm處設置固定點;橋架內纜線應順直,盡量不交叉、纜線不應溢出橋架,在纜線進出橋架部位、轉彎處應綁扎固定。垂直橋架布放纜線應每間隔1.5m處固定在纜線支架上,以防線纜下墜;在水平、垂直橋架和垂直線槽中敷設纜線時,應對纜線進行綁扎。對對絞電纜以24根為束,25對或以上主干對絞電纜、通信電纜應根據纜線的類型、纜徑、纜線芯數為束綁扎。綁扎間距不宜大于1.5m,綁扎間距應均勻、松緊適應;在豎井內采用明配、橋架、金屬線槽等方式敷設纜線,均應符合以上有關條款要求。設備安裝A、安裝前的設備檢驗施工前應對所安11、裝的設備外觀、型號規格、數量、標志、標簽、產品合格證、產地證明、說明書、技術文件資料進行檢驗,檢驗設備是否選用廠家原裝產品,設備性能是否達到設計要求和國家標準的規定;B、機柜安裝:機柜臺安裝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機柜應離墻m,便于安裝和施工;底座安裝應牢固,應按設計圖的防震要求進行施工;機柜安放應豎直,柜面水平,垂直偏差不大,水平偏差不大于3mm,機柜之間縫隙不大于mm ;機臺表面應完整,無損傷,螺絲堅固,每平方米表面凹凸度應小于mm;機內接插件和設備接觸可靠;機內接線應符合設計要求,接線端子各種標志應齊全,保持良好;柜內配線設備,接地體,保護接地,導線截面,顏色應符合設計要求;所有機柜應設接地12、端子,并良好連接,接入大樓接地端排。C、工作區設備安裝工作區設備安裝主要是指信息模塊及面板的安裝。所有面板安裝高度應符合國家標準,面板下端距地面高度為0.3m,面板安裝應平直。四、施工進度計劃和工期安排4.1 編制原則堅持統一計劃的原則,認真做好綜合平衡、結合實際、留有余地;堅持施工工序,注意施工的連續性和均衡性。4.2編制依據工程合同范本的要求;施工圖概預算和施工組織計劃;企業內部的人力、資金等保證條件。4.3施工進度計劃編制智能化弱電項目總體計劃安排,主要采用分工序施工作業法,根據施工情況分階段進行。、工準備階段工程實地勘測;深化設計方案;技術方案論證;施工技術交底;材料和設備采購、檢測;13、主體施工階段a. 管線預埋、預留施工管線及預埋箱、盒、材料進場報驗管線預埋、預留管道隱蔽工程記錄與驗收b. 橋架安裝橋架及配件材料進場報驗橋架敷設施工橋架隱蔽工程記錄與驗收c. 線纜敷設線纜材料進場報驗線纜敷設線纜檢測、記錄和驗收、內裝修施工階段a. 設備安裝設備進場報驗弱電間設備安裝機房設備安裝內裝修完工階段b. 系統調試綜合布線及樓控子銅纜系統測試、竣工資料整理及交付、系統自檢及整改、系統培訓、竣工驗收,交付使用4.4工期安排大樓內正處于土建施工和內裝修階段,所有弱電系統隱蔽工程的施工根據現場作業面的情況,穿插進行,隱蔽工程施工完畢后,進行分項驗收。設備安裝待大樓內所有建筑裝修完畢后,兩個星期內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