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河鐵礦廢石井m水平聯系測量施工組織設計(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47346
2022-08-16
9頁
46KB
1、 密級a: 編號b:安徽馬鋼羅河礦業有限責任公司廢石井-560m水平井筒聯系測量工程施工組織設計中煤第三建設集團安徽地質測量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二O一四年十月五日安徽馬鋼羅河礦業有限責任公司廢石井-560m水平井筒聯系測量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測量專業任務承擔單位(蓋章): 設計負責人:審核意見: 主要設計人:審 核 人: 年 月 日 年 月 日批準單位或部門(蓋章):審 批 人: 年 月 日目 次1、概 述12、作業依據13、施測方案13.1、坐標傳遞23.2、高程傳遞23. 3、陀螺定向24、移交成果成圖資料35、人員組織及主要儀器設備配置36、質量保證47、安全施工措施57.1、前言57.2、實施2、中的安全施工措施57.3、施測中的聯絡方式67.4、安全制度6 1、概 述安徽馬鋼羅河礦業有限責任公司(下稱甲方)為滿足礦井生產建設需要,特委托中煤第三建設集團地質測量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乙方)實施廢石井-560水平井筒聯系測量工程,提交有關成果成圖資料。當井筒施工具備聯系測量條件時,為及時與地面形成完整、統一的坐標系統,維護礦井正常生產提供充分必要測量基礎成果資料,應對井筒進行聯系測量、陀螺定向工作。為確保工程質量,根據工程任務及有關規程、規范要求和我處多年來對幾十對礦井的聯系測量工作經驗特編制本技術方案設計作為實施本工程的技術依據,請予以審查并提出寶貴意見。2、作業依據1、安徽馬鋼羅河礦3、業有限責任公司與中煤第三建設集團地質測量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簽訂的本工程協議;2、原能源部頒布的現行煤礦測量規程,1989年;3、原煤炭工業部出版社出版的煤礦測量手冊;4、現行煤礦安全規程;5、現行煤礦建設安全規定;6、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標準GB/T19001、GB/T19002;7、測繪產品檢查驗收規定CH100295;8、羅河礦業地面基本控制資料;9、羅河礦業相關要求;10、本工程技術設計。 3、施測方案本次羅河礦業廢石井-560m水平聯系測量工作將采用長鋼絲傳遞坐標、長鋼尺傳遞高程、陀螺經緯儀定向的方法。聯系測量用的鋼絲、鋼尺在地面從井筒罐籠中下放至井底,利用地面現有的測量成果成圖資料,井上4、下同時觀測,將地面坐標、高程傳遞至井下,使井上、下形成一個完整、統一的坐標系統。本工程每個井筒占用井筒時間約5小時。本工程實施前應對地面現有的測量成果做必要的檢核。近井點點位中誤差不得超過7cm,后視邊方位角中誤差不得超過10;近井點至井口的連測導線邊數應不超過三個,高程基點不少于兩個;由近井點向井口定向連接點連測時,應設測角中誤差不超過5閉合導線或復測支導線;連測導線點應埋設標石,并盡可能與礦區控制網連測,井口高程基點的測量,應按四等水準測量的精度要求測設。聯系測量時,礦方應安排專人完成地面篷罐、井下觀測平臺的搭制。3.1、坐標傳遞坐標傳遞從風井罐籠預留洞下放1.2mm單根鋼絲,下掛75K5、g重鉈,并放入盛滿水的大桶中,以穩定鋼絲。待鋼絲穩定后,地面采用GTS-332N型全站儀測角、測距,井下采用GTS-335型全站儀測量。井上、下均兩測回獨立觀測。井下觀測平臺要放穩定重鉈的水桶,當重鉈掛好后,要檢查重鉈是否與桶壁、桶底及鋼絲與井壁、井筒設備之間有無接觸之處(下放信號圈法檢查),當確認無接觸后,方可進行連接測量。角度觀測應首先進行擺動觀測,采用標尺法確定擺動垂線穩定位置,按垂線的最大擺幅在標尺上的位置,連續讀取13次以上(次數為奇數)的讀數,并取左、右讀數平均值的中數作垂線在標尺上的穩定位置.按上述方法連續進行兩次,兩次結果的互差不得超過1mm.取其平均值為角度觀測點,角度觀測按6、7導線要求測兩測回,測回間互差不超過12。邊長丈量采用比長鋼尺加15Kg標準拉力,并測計溫度。每測回三次讀數,兩個測回,測回間互差不大于3mm。第一次觀測完畢后,移動鋼絲(不小于20mm),重復以上工作,進行第二測回。在誤差允許范圍內(規程要求兩測回互差不大于20mm),取兩個測回的平均值做為最終實測結果。3.2、高程傳遞高程傳遞采用100m比長鋼尺鉚接成的1100m長鋼尺,下掛鋼尺比長時的拉力15Kg重鉈,井上、下均采用DS3自動安平水準儀同時觀測,第一次兩測回,測回互差小于4mm,動鋼尺后再測兩測回。井上、下均記錄溫度,內業計算應加溫度、自重、比長等改正數。在誤差允許范圍內(規程要求不大于7、井深1/8000)取其平均值做為最終實測結果。3. 3、陀螺定向本工程風井定向采用中天法2或3(測前地面測定儀器常數測回數)-2(井下測定定向邊陀螺方位角測回數)-2或3(測后地面測定儀器常數測回數)的觀測程序,使用瑞士GAK-1型15級陀螺經緯儀施測。井上、下應由同一觀測者進行觀測,由一個測回轉到下一個測回時,應停止陀螺轉動10-15min,方可再次起動觀測。陀螺經緯儀定向采用中天法觀測,每測回連續觀測五個中天時間,計算三個“兩側擺動”的時間差。相鄰時間差的互差小于或等于0.4s,間隔時間差的互差小于或等于0.6s。同一陀螺定向邊兩測回陀螺方位角的互差不得超過40,測前測后儀器常數互差不得超8、過40,測前與測后零位值的互差不得超過0.2格。井上、下零位變化超過0.3格時,應加入零位改正。陀螺經緯儀電源下井前應充足電,防止因電壓的逐漸衰減引起陀螺定向數據異常,確保定向精度。4、移交成果成圖資料 序 號成 果 成 圖 資 料 名 稱份 數1羅河礦業廢石井-560m水平聯系測量施工組織設計6份2羅河礦業廢石井-560m水平聯系測量成果6份3羅河礦業廢石井-560m水平聯系測量技術總結6份4測 繪 產 品 驗 收 報 告3份5、人員組織及主要儀器設備配置1、人員組織根據本工程時間緊、任務重、占用井筒的特點,以及營盤壕項目部對該工程的安排意見,我公司已組織一支精干的專業測繪施工隊伍,盡量減少9、占用井筒時間,高質量、高效率的完成本項工程。測量人員安排如下:陀螺經緯儀定向:3人(觀測1人,記錄1人,后視1人);地面:3人(觀測1人,記錄1人,后視1人);井下:5人(觀測1人,記錄1人,后視1人,前視2人);工程實施時,項目部測量人員需協助我方共同完成,其他輔助人員根據需要由項目部另行安排,如地面篷罐人員、井下操作平臺搭制人員、井上下安全警戒人員等等。2、本工程所用主要儀器設備見下表:本工程所用主要儀器設備表序號設 備 名 稱數 量備 注1鋼絲絞車1臺1400m鋼絲,重鉈4個,計75Kg。2鋼尺絞車1臺1100m鋼尺3陀螺經緯儀1臺含附件4全 站 儀2臺含附件5S3水準儀2臺含附件75010、m比長鋼尺1把8木 折 尺1把9大、小水桶各1個10水 準 尺2根11對 講 機3個12拉 力 計1把13其它必備工具記錄本、鉛筆、溫度計、鋼卷尺、等。6、質量保證1、測量作業組所有成員均為測量業務骨干,分工明確,職責明確。在測量負責人的統一指揮下,精心組織,精心施工。2、項目部各相關部門在本工程實施中應給予大力支持和協助,確保本工程順利進行。3、本次作業所用到的所有測量儀器設備,必須經過授權的單位或部門進行技術鑒定,確保儀器設備完好。4、外業實施和內業處理均嚴格遵守有關規程、規范。5、井下陀螺定向邊的選擇應遠離強磁場。6、為保證鋼絲、鋼尺處于自然鉛垂狀態,要認真仔細檢查重鉈是否與桶壁、桶底及11、鋼絲與井壁、井筒設備之間有無接觸之處。7、安全施工措施7.1、前言為了貫徹執行國家安全方針,提高施工安全,預防事故的發生,保障職工的安全和健康,保護國家資源和財產不受損失,保證施工的正常進行,依據煤礦安全規程和煤礦建設安全規定(試行)中有關規定,以及“安全為了生產,生產必須安全”的原則,結合本工程的特點及高家堡礦有關規章制度,特編制本工程安全施工措施。7.2、實施中的安全施工措施在聯系測量工作施測過程中,礦方要安排專人負責地面井口、井底車場的安全,非本工程相關人員一律不準靠近井筒,即便是相關人員也應該在非作業時盡可能少的靠近井筒(本工程每個井筒約占用井筒時間5小時)。施測前還應對井筒內進行必要12、的清理,以免罐道梁上有雜物落下。井筒篷罐應使用兩根不小于30#的工字鋼,放工字鋼時,兩頭要用繩子先綁好,慢慢放至固定梁上,確保工字鋼放穩妥后,再將罐籠落至所篷的工字鋼上,這時測量人員才可將鋼絲、鋼尺絞車固定至罐籠內。該項工作由礦方安排專人完成,在進行該項工作時,井筒內嚴禁站人。在下放鋼絲前,應在井下放置水桶的位置搭制操作平臺,操作平臺用厚度不小于50mm的木板配合二根16# 工字鋼搭制,操作平臺一定要搭設牢固可靠,該項工作,包括材料的準備均由礦方安排專人完成(建議在工程實施前,應對井下進行現場勘察,以確定如何搭制穩固的操作平臺)。在進行該項工作時,地面井口附近嚴禁站人。所有工作人員均必須戴安全13、帽,井筒內工作人員均應配帶安全帶,并拴在牢固的構件上。井筒內作業時,所帶物件及工具均系留繩,以防掉入井中。嚴禁在工作平臺上自由走動。下放單根鋼絲的絞車必須承受荷重的三倍,滾筒直徑不小于250mm,投點的鋼絲盡可能采用小直徑高強度的鋼絲,但必須有足夠的抗拉強度,鋼絲上懸掛重鉈的重量應是鋼絲極限抗拉強度的6070%。鋼絲、鋼尺絞車安置要牢固,鋼絲及鋼尺下放要勻速、緩慢,不宜太快,且注意下放高度,下放、提升鋼絲或鋼尺時,井下測量人員不得進入井筒。本工程結束后,井下操作平臺及篷罐設施拆除亦由礦方安排專人完成。7.3、施測中的聯絡方式在工程施測過程中的及時相互聯絡,對安全也是至關重要的。本次工程,井上、14、下的相互聯絡采用對講機,施工前應先檢查通訊工具完好情況,鋼絲、鋼尺下放或提升時要及時聯系,確保井筒內無人方可操作,工程的進度及其它情況要及時聯絡,確保各工序有序進行,礦方和施工單位各安排一人負責,以便工作中互相協調。7.4、安全制度施工前對參加人員進行安全技術教育,貫徹本工程安全施工措施,學習并嚴格遵守煤礦安全規程和煤礦建設安全規定(試行)中有關規定,掌握工程情況,遵守礦方有關規章制度。建立完善的安全制度,加強安全思想教育,堅持“安全為天”的方針,牢固樹立“安全為天,質量為本”的思想,做到安全隱患事先處理,再進行施工作業。施工中每位施工人員除做好自副保安外,還要獻出一份愛心,關照周圍同志,共同做好安全工作。及時掌握工程情況,做到人人胸中有數,定崗定員,責任明確,嚴格按規程操作,杜絕違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