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體廢物填埋場施工組織設計(6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47470
2022-08-16
6頁
153.22KB
1、泊星石 固體廢物填埋場施工組織設計 固體廢物填埋場施工組織設計 目目 錄錄 11 施工組織設計 11.1 施工條件 11.2 主體工程施工 11.3 施工總布置 11.4 施工總進度 1泊星石 11 施工組織設計 11.1 施工條件 固體廢物處置中心一期工程位于朱家村地域內。場區為一片農田,東臨科技公路,南鄰村間小河,西邊為村辦工廠,北靠一條村級公路。區內地形較為平坦,南高北低,地面標高約 4.0m.。工程地處北亞熱帶南緣季風盛行區,屬海洋性氣候,四季分明,雨量豐沛,溫度適中。67 月為梅雨期,受暴雨影響的機率較大。根據地質鉆孔資料揭示,本工程地層自上而下由-1 層耕植土、-2 層浜填土、-12、 層粉質粘土夾粘質粉土、-3 層砂質粉土夾粉砂、層淤泥質粘土、層粉質粘土、層砂質粉土、-1 粉質粘土夾粘土、-2 層砂質粉土與粉砂互層、-2 夾層粉質粘土、層粉細砂所組成。其中第-3 層和層為主要含水層。第層土性較佳,宜作為基礎持力層。施工用水及生活用水由附近自來水網中接取;施工用電可由附近電網接入。勞動力來源可采用招投標方式選用有資質的施工隊伍。工程區內水陸交通較為便利,工程所需的砂石料可陸運至工地,也可水運轉陸運至工地。鋼材、木材、水泥等建筑材料可直接在本地購買,陸運至工地。本工程工程量詳見表 11.1-1。11.2 主體工程施工 11.2.1 填埋庫施工 填埋庫施工主要工作內容有:基坑降3、排水、土方開挖、支護土釘墻施工、抗浮鋼筋砼預制樁施工、混凝土澆筑、HDPE 防滲膜鋪設、永久排水設施施工及土方回填等。基坑開挖方案 填埋場基坑開挖底高程-5.8m,平面尺寸為 79m164m,基坑原地面高程約 4.0m,深度近 10m。基坑東西兩側永久征地紅線內均為開闊的田地,故采用中間設馬道,放坡大開挖方案。南側有村間小河,規模較小,不通航,該側開挖方式根據現場場地條件也采用放 2泊星石 坡大開挖,小河在開挖放坡范圍內,長約 140m,施工期間,采取臨時改道,完工后恢復;基坑北側有村級公路,路面為混凝土結構,寬度 7m,基坑需采用土釘墻支護,施工期間,不影響公路正常通行。開挖放坡超紅線外占地4、則需臨時征地。基坑降排水 根據地質資料,-3 層為飽和砂質粉土,富水性好,開挖時易產生涌水和流砂,層為淤泥質軟土,含水量大,開挖時易產生邊坡失穩,層為砂質粉土,地下水具承壓性,最大水頭埋深約 4.0m,基坑底距層頂板較薄處僅 2m 左右,施工期間,地下水對基底土層有浮起或滲透破壞作用,故施工時需采取措施降排地下水,且需降排層土中的承壓水。基坑中部地下水位需降至底板 1.5m 以下,高程-7.3m,降水深度為 11.3m,根據水力坡降,井管處降水深度達 16m,無法采用多級輕型井點降水。采用單級噴射井點降水也有一定難度,故采用一級輕型井點與噴射井點組合降排水方案。基坑明水采用排水溝井集排水。具體5、布置詳見圖 SH170C-81-2。基坑土方開挖 土方開挖量為19.98萬 m3,其中耕植土0.82萬m3。根據工程綠化需要,該部分基坑開挖范圍內的耕植土需預先剝離,采用推土機直接推運至指定位置堆放,以備后用。其余土方采用 2m3反鏟挖土,8t 自卸車運土,推土機平土。下基坑的施工臨時道路沿開挖邊坡布置,道路分三段,先以 5.17%坡度自地面(4.0m)放坡至邊坡馬道(-0.8m),接長約 43m 平段轉彎,再以 4.24%坡度放坡至基坑底,道路總長約 254m,較短,故道路按單車道設置,路寬 4m,并在轉彎平段處設錯車道。復合土釘墻施工 由于本工程北側緊鄰公路,為保證公路交通不至因本工程施工6、而受影響,本工程基坑北側不能放坡開挖,因此,需對基坑進行圍護。本工程基坑圍護采用復合土釘墻(水泥攪拌樁結合土釘支護),采用 3 排水泥攪拌樁,單樁直徑 70cm,樁長 15m,總量為 3183m3;土釘數量為 685 根,單根長 615m。水泥攪拌樁在土方開挖前施工,采用深層攪拌機攪拌成樁;土釘應隨開挖分層施工,分層高度以 12m 為宜,3泊星石 土釘墻施工前宜先噴 5cm 厚的混凝土;攪拌樁處采用回轉轉機成孔,然后用改裝風鎬壓送鋼管入土層。采用注漿泵注漿。每層土釘墻施工完成后,再噴一層 5cm 厚的混凝土。詳見圖 SH170C-80-3。抗浮砼預制樁施工 預制樁為方樁,尺寸 35cm35cm7、,共 1746根,單根長 22m。待基坑土方開挖至-0.8m 時,開始樁基施工。采用柴油打樁機(5t 錘重)施打方樁,送樁至指定高程。為加快施工進度,確保樁基制作質量,預制樁從混凝土預制件廠定制采購,陸運至工地。方樁需達 100%設計強度后,方可施打。混凝土澆筑 混凝土工程量為 1.63 萬 m3。現場設置 0.75m3強制式攪拌機拌制混凝土,下板混凝土由 4t 自卸汽車直接運送入倉,插入式振搗器振搗密實。墻身混凝土用履帶吊吊運入倉,插入式振搗器振搗密實。填埋庫土方回填 基坑土方回填量為 12.75 萬 m3。采用 2m3挖掘機裝土,8t 自卸車運土,底部采用人工平土,蛙式打夯機分薄層夯實,上8、部用推土機平土,1m3打夯機分層壓實。HDPE 防滲膜鋪設、永久排水設施施工 施工方法及工藝詳見 。11.2.2 廠區建筑及附屬工程施工 廠區建筑及附屬工程主要包括:廠區墊地抬高、辦公實驗樓、生活用房、綜合廠房、預處理設備安裝、廠區道路及綠化等。廠區墊地抬高 填土方量為 3.44 萬 m3。直接采用基坑開挖土,用推土機平土,輕型光輪壓路機壓實。混凝土施工 0.4 m3強制式攪拌機拌制混凝土,水平運輸采用機動翻斗車或手推車,垂直運輸采用簡易升降機,插入式振搗器振搗密實。其它工程根據相應施工規程規范,常規施工。11.3 施工總布置 臨時生活及辦公用房,建筑材料及臨時倉庫可布置于永久征地范圍內。填埋9、庫采用放坡開挖,則需臨時征用規劃紅線外土地,面積為 5250m2 4泊星石 (約為 7.9 畝)。其中小河改線 140m。詳見圖 SH170C-81-1。本工程土方開挖量為 19.98 萬 m3,填埋庫土方回填 12.75 萬 m3,生產運行區墊地抬高土方 3.44 萬 m3,綠化用耕植土 0.82 萬 m3,最終棄土為 2.97 萬 m3,暫置于二期填埋庫場地。其中廠區墊地抬高(由4.0m 墊高至5.45m)3.44 萬 m3,由填埋庫開挖后直接運到墊土部位壓實加高。而填埋庫回填用土方 12.75 萬 m3,開挖后需臨時堆置坑外,待填埋庫砼施工完畢且達設計強度后返運回填,該部分土方中計劃暫置10、于臨時堆土場(2)2.23 萬 m3,平均堆高 3.0m(由5.45m 堆高至8.45m);其余14.31 萬 m3土方暫置于臨時堆土場(1),平均堆高 4.45m(由4.0m 堆高至8.45m)。土方平衡詳見表 11.3-1。表 11.3-1 土 方 平 衡 表 注:表中數值以自然方計。11.4 施工總進度 本工程包括填埋庫施工和廠區建筑及附屬工程施工。整個工程安排基坑土方開挖 19.98 萬 m3 廠區墊地土方 3.44 萬 m3 3.44 萬 m3 2.23 萬 m3 臨時堆土場(2)2.23 萬 m3 臨時堆土場(1)14.31 萬 m3 剩余方量 2.97 萬 m3 暫置于二期填埋庫11、場地 基坑土方回填12.75 萬 m3 2.23 萬 m3 13.49 萬 m3 10.52 萬 m3 0.82 萬 m3 0.82 萬 m3 2.97 萬 m3 綠化用耕植土 0.82 萬 m3 5泊星石 6在 2001 年 6 月下旬至 12 月底完成,共 6 個月。詳見圖 SH170C-81-4。本工程施工關鍵線路由填埋庫施工控制,依次為:井點降水-土方開挖-樁基施工-混凝土澆筑-防滲膜施工。6 月底進行施工準備工作。土方開挖分兩期進行,一期開挖至-0.8m,隨即進行抗浮砼預制樁施工,開挖與樁基施工搭接 10 天,一期開挖安排在 2001 年 7 月初至 2001 年 8 月上旬,強度為12、 8.45 萬 m3/月;樁基施工安排在 2001 年 8 月初至 2001 年 9 月上旬,強度為 0.37 萬 m3/月;高程-0.8m 以下二期開挖在大部分樁基施工完成后進行,安排在 2001 年 9月初至 2001 年 10 月上旬,強度為 6.13 萬 m3/月;填埋庫混凝土施工,安排在 2001 年 10 月至 2001 年 11 月上旬,強度為 0.70 萬 m3/月;土方回填、防滲土工膜施工均于 2001 年 11 月中旬至 2001 年 12 月 25 日間完成,強度分別為 8.50 萬 m3/月、0.64 萬 m3/月。廠區墊地抬高直接利用基坑開挖土方回填,工期為 40 天,強度為 2.58 萬 m3/月,隨后進行房建施工及設備安裝。主要施工機械設備詳見表 11.4-1。施工主要技術指標詳見表 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