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施工組織設計設計投標(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47801
2022-08-16
7頁
55.50KB
1、施工組織設計編制的原則、依據及主要內容一、編制原則1、切實執行國家及煤炭工業有關煤礦建設的方針和經濟政策;2、統籌安排內部與外部;生產、生產服務、生活服務之間的協調建設,通過綜合平衡,確定合理建設工期;3、以礦建為主,全面安排好主體與配套、井下與地面、生產與生活工程的建設順序,做到“四通一平”、“兩堂一舍”先行,環保綠化同步;4、充分利用時間和空間,在確保安全、質量和提高經濟效益的前提下,合理組織礦井建設全過程的各個環節、各項工作及各工程項目之間的平行交叉作業和協調建設,盡快形成綜合生產能力,縮短建井工期;5、以經濟效益為中心,突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競爭意識,增強時間觀念、利息觀念、資金周轉觀2、念,堅決按合理工期組織施工;6、結合礦井建設實際吸取礦區的建設經驗揚長避短,大膽探索;7、積極采用新技術、新裝備、新工藝、新材料,不斷提高職工的技術素質,把建設納入到依靠技術進步的軌道上來;8、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降低工程成本,節約原材料,妥善處理工農關系,節約施工用地;9、合理利用永久設施建井,減少大臨工程。10、做好人力、物力、資金等綜合平衡,做好冬季、雨季施工安排,力爭全年連續均衡施工;11、在工程安排上要做到四個優先(被利用的永久工程,工期長的工程,安裝任務重的工程,大型基礎及地下工程)四個不停(礦井關鍵線路不停,井簡裝備提升不停、井巷交替施工運輸不停,單位工程開工后一氣呵成),三個緩3、干(需長期維護的煤巷,施工不用的井下電氣設備,可用做平衡勞動力的工程),力爭做到勞動力、施工設備及周轉材料的基本平衡。二、編制依據1、煤礦安全規程、煤炭工業礦井設計規范、礦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煤礦防治水規定、防治煤與瓦斯突出規定;2、國家頒發的有關煤礦建設方面的技術政策、規程、規范、標準,定額等文件;3、批準的井田核查地質報告、礦井初步設計及概算;4、批準的井筒檢查孔及主要工程地質資料;4、建設單位與有關單位簽訂的協議;工程監理5、礦井建設的客觀條件及現場條件,鄰近礦井的地質及水文地質資料等。三、編制的主要內容礦井施工組織設計是建設單位據此科學地組織和指導礦井建設的重要依據;是招標選擇施4、工單位的依據;是確定建設總工期及施工順序的依據;是編制單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和施工設計的依據。因此,在根據簡明建井工程手冊(下冊)施工組織設計的編制內容與要求有關章節的基礎上,進行適當補充和調整,以適應目前的需要。編制的主要內容提要見表1所示,主要附圖及附表見表2,施工組織設計編制的目錄見表3所示。表1 施工組織設計說明書內容提要項 目 內容礦井設計概況1、礦井交通位置,井田范圍,設計能力,服務年限,設計工程量,總概算,設計建設工期2、礦井開拓方式,井巷工程布置及特點3、主要生產系統工藝流程及各系統主要機電設備選型4、礦井移交生產標準及各類工程應完成的程度5、三類工程的工程量及主要單位工程的特點5、6、矸石、礦井水、生活污水等環保設施礦井地質條件及水文地質條件1、地層、煤層賦存狀況,主要可采煤層特征,分級儲量,煤質、瓦斯等級,煤塵爆炸危險程度,主要地質構造2、井筒檢查孔資料及分析3、主要巷道穿過的巖層及施工中應注意的地質構造、水文地質特征4、地面建筑物基礎土層的工程地質條件施工準備工作1、交通運輸2、供電(附井上下供電系統圖及各施工階段用電負荷統計)3、供水及消防設施(建井各時期用水量及水源安排)4、通風方式及設施5、供熱采暖方式及設施6、加工設施(包括機修、混凝土預制、木材加工)7、礦井地面排水及防洪8、工業場地平整及土石方平衡規劃9、大型臨時工程的數量、結構及造價10、土地征用范圍及6、數量11、開工前必須準備的材料、設備及其供應方式12、現場組織機構及初期勞動力的安排13、施工準備期工程進度安排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1、根據礦井設計、地質和水文條件以及建筑安裝工程特點,確定三類工程的主要單位工程的施工方案,并制定其施工方法,詳述施工方法的具體步驟,以及采用的施工機具、工藝和新技術2、確定礦井主要環節的施工順序3、提出擬采用的新技術、新工藝、新結構、新設備的措施意見,以及其他特殊施工方法的采用4、施工輔助生產系統的安排(包括、提升、運輸、排水、壓氣、通風、供電、供料、照明、通信、信號)續表1 施工組織設計說明書內容提要項 目 內容礦井建設工期總排隊1、根據施工單位的勞動力、技術素7、質及國家頒發的工期定額或對進度指標要求,確定三類工程排隊的平衡進度指標 工程監理2、采用網絡計劃法對三類工程進行綜合排隊,找出礦井建設的主要矛盾線,據以確定礦井建設工期3、繪制礦井三類工程施工進度指標圖示4、加快建井進度的措施和意見工業場地施工總平面布置1、工業場地、風井及工人村施工總平面布置2、永久建筑物利用和臨時工程布置對照圖3、廣場土石方工程安排及永久管線施工安排4、場內管溝及道路施工安排5、大臨時工程的總平面布置6、施工材料、設備堆放場地及運輸流程7、動力設備、(壓氣、供電)及水源供應與負荷中心的關系8、火藥庫、油脂庫、加油站的布置與安全距離9、廣場排水及防洪10、排矸場及臨時儲煤場的8、布置11、節約用地及環境保護措施施工技術及安全組織措施1.礦井施工主要輔助系統的設備選型與永久輔助系統的交替安排,包括:提升、通風、排水、壓氣、通訊、供熱、運輸(井上下)、地面排矸、混凝土攪拌、工程煤堆放。要按井筒施工、平巷開拓及采區開拓三階段設計2.技術物資供應的平衡落實措施(包括:勞動力、施工設備、材料及非標準設備加工、施工圖紙等)3.礦井建設期間地質、測量工作安排4.礦井建設期間保證工程質量的措施5.礦井建設期間提升、通風、排水系統的主要措施及井筒施工轉入平巷開拓過渡期的安排6.施工技術安全組織措施7.經營管理及增產節約的措施8.施工組織領導系統的改進措施9.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的9、計劃措施10.存在問題及解決意見表2 施工組織設計附表與附圖項 目名稱要求附表 1.單位工程施工進度一覽表2.礦井建設逐年工程量及投資計劃表3.主要永久設備供應計劃表4.主要施工設備需用量計劃表5.主要器材需用量計劃表6.勞動力需用量計劃表7.施工圖提交計劃表附圖礦井地質地形圖帶有煤層等高線的地質地形圖,圖上用不同顏色和符號標明礦井范圍內已有和擬建的鐵路、公路、上下水道、高壓輸電線路、工業場地和工人村等工業場地施工總平面布置圖在設計提出的工業場地總平面布置圖的基礎上,布置臨時建筑,施工管線器材和設備場地、運輸線路場內道路(永久、臨時)等,并用不同顏色符號標明永久和臨時建筑的施工年度井下巷道施工10、總平面布置圖標明主要連鎖工程及貫通地點,以不同顏色或符號標明井巷工程分年進度,并標明井下施工設備、管線、通風、排水系統礦井建設三類工程綜合進度圖根據三類工程綜合排除資料繪制。井巷工程圍繞主要連鎖工程和主要矛盾線,地面建筑及機電設備安裝工程圍繞主要生產系統,按系統進行排列。表現形式可采用一般的條形圖或帶時間坐標的網絡圖,應推廣網絡圖形式表3 施工組織設計說明書目錄章節第一章 礦井設計概況第一節 礦井基本概述第二節 地質特征及煤層條件第三節 礦井開拓方式第四節 礦井主要生產系統工藝第五節 礦井移交生產標準第二章 礦井建設條件第一節 建設期間的資源供應條件第二節 對礦井建設條件的分析第三章 建設前期11、準備工作第一節 技改設計階段第二節 現場施工準備階段第三節 排矸系統第四節 壓風系統第五節 生活福利設施及其它第四章 施工布署及施工方案第一節 施工布署第二節 井筒表土段普通施工方案第三節 井筒基巖段施工方案第四節 井筒交替裝備施工方案第五節 井筒向平巷過渡施工方案第六節 井下主要硐室的施工方案第七節 采區巷道施工方案第八節 主要建筑安裝工程的施工方案第九節 建井期間利用的永久建筑和設施第十節 原煤篩選、貯裝工程施工安排第五章 施工順序及總工期第一節 各類工程工期及進度指標的確定第二節 井筒開工順序的確定第三節 施工準備工作順序及排隊第四節 主要聯鎖工程的確定及其施工順序第五節 井筒交替裝備施12、工順序及排隊第六節 井巷工程施工順序及排隊第七節 土建工程施工順序及排隊第八節 機電安裝工程施工順序安排第九節 礦井建設總工期的確定續表3 施工組織設計說明書目錄章節第六章 施工作業能力的設計第一節 提升與懸吊設施第二節 通風設施第三節 井下排水第四節 井上下運輸設施第五節 矸石排放及工程煤的處理第六節 井巷施工設施第七節 瓦斯監測設施第八節 設備維修設施第九節 供水設施第十節 臨時壓風設施第十一節 采暖及供熱設施第七章 礦井建設期間的組織與管理第一節 礦井建設期間的組織及管理方法第二節 保證工程質量的管理措施第三節 做好器材供應與管理工作第四節 做好接收生產人員的培訓第八章 安全管理與環境保護第一節 保證施工安全的管理措施第二節 煤塵、頂板、瓦斯、水、火防治措施第三節 礦井建設期間的環境保護第九章 技術資源平衡第一節 勞動力及勞動力平衡第二節 建設投資的平衡第十章 施工組織設計的技術經濟分析第一節 建設工期臺理性的分析第二節 安全施工可靠性的分析第三節 保證工程質量可靠性的分析第四節 主要資源安排可行性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