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組織設計(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47836
2022-08-16
9頁
75.50KB
1、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組織設計 審核: 編制: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編制二零一零年月日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大體積混凝土,系指現澆混凝土結構斷面最小尺寸在100cm以上或要求限制由于水化熱引起混擬稿土體積變化的混凝土。本工程基礎筏板1.2m,屬于大體積混凝土。大體積混凝土施工,主要是解決混凝土中水泥水化熱引起的溫差應力等特有的施工技術問題。在施工中,應針對結構斷面、材料選用、施工工藝、周圍環境等條件,估算混凝土內部的最高溫度。采取有效的施工技術措施,降低水化熱,控制混凝土中心溫度與表面溫度之差,使其不大于25,防止混凝土裂縫。本工程筏板基礎屬于大體積混凝土。在筏板基礎施工時采用以下施工方法。1、總體設計溫升計算2、依據溫升是指在塊體基礎四周沒有任何散熱條件,沒有任何熱損耗的情況下,水泥與水化合后產生的反應(水化熱),全部轉化為溫升后的最高溫度為混凝土的最終絕熱溫升,應按下列公式計算: WQ Tn= (1) C式中 Tn混凝土的最終絕熱溫升值(); W -每m3混凝土的水泥用量(kg/m3); Q -每kg水泥的水化熱量(KJ/kg); C 混凝土比熱(KJ/kg.k); 混凝土的容量(kg/m3)。影響混凝土內部溫度的因素很多,一般以混凝土的澆筑溫度、水泥水化熱的溫升、自然散熱的降溫三者因素綜合考慮求得內部溫度。在假定結構物沒有散熱的情況下,混凝土絕熱溫升與時間(d)的關系,可按下列經驗公式計算: WQ3、 T()= (1-e-m) C =Tn(1-e-m) (2)式中 T() 在齡期時混凝土的絕熱溫升(); e 常數,為2.718; 齡期(d); m 隨水泥品種、比表面積、澆筑溫度而異,按表1選用。 計算水泥水化熱溫升時的m值 表1混凝土澆筑溫度()51015202530M值(1/d)0.2950.3180.3400.3620.3840.406構件的厚度愈厚,水化熱溫升階段就愈長,并和外界氣溫有關?;炷羶炔恐行臏囟?,應按下列公式計算: Tmax = Tj + T() (3)式中 Tmax混凝土內部中心溫度(); Tj混凝土澆筑溫度(); 構件厚度的溫降系數,按表2選用。 溫 降 系 數 值 4、表2齡期(d)1369121518212427值0.600.790.780.770.700.600.510.420.350.30技術措施為了防止混凝土裂縫開展,應著重從控制溫升,減少溫度應力方面采取系列技術措施,并結合實際全面考慮合理采用,才能收到降溫防裂的效果。a.選用低水化熱水泥或礦渣硅酸鹽水泥,降低水化熱;b.細骨料應采用中、粗砂或中、粗石屑;c.在結構斷面、鋼筋間凈距的允許下,應選用較大粒徑的粗骨料;d.應嚴格控制粗、細骨料的含泥量;e.采用等量取代法在混凝土中摻用粉煤灰,減少水泥用量;f.摻用TJR緩凝高效減水劑,減少用水量;g.澆筑混凝土采用薄層連續澆筑法,使水化熱在澆筑時散發;h5、.拌制混凝土采用地下水,控制澆筑溫度;i.共設九組測溫孔,混凝土澆筑后用一層塑料薄膜和兩層麻袋覆蓋,并澆水養護.配合比設計a. 配制混凝土所用的水泥、粗細骨料、水和摻用的粉煤灰、減水劑的質量標準及檢驗方法,應符合國家現行的有關標準的規定。如采用石屑,石屑中的石粉含量按重量計不應大于8%.采用溫度較低的地下水配置混凝土時,地下水應進行檢驗,合格后方能使用.b.混凝土的設計強度等級、強度保證率、標準差及離差系數等指標,應與基準混凝土相同,其取值應按國家現行的有關標準和規范執行。c.配合比計算均以干燥狀態骨料為基準,如需以飽和面干骨料為基準進行計算時,則應作相應地修改。注:干燥狀態骨料系指含水率小于6、0.5%的細骨料或含水率小于0.2%的粗骨料; 粉煤灰干燥狀態的含水率以小于1%為基準。d.摻用粉煤灰時,混凝土設計強度等級的齡期宜為90d或180d。e.粉煤灰等量取代水泥的最大限量(以重量計):鋼筋保護層厚度小于5cm時為25%;大于或等于5cm時為30%。f.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應按絕對體積法計算,其計算方法按本工法附錄規定執行?;炷潦┕.混凝土攪拌的最短時間:當攪拌機容量為250500L時,強制式攪拌機為60S;自落式攪拌機為90S;當攪拌機容量大于500L時,強制式攪拌機為90S;自落式攪拌機為120S。混凝土中摻用粉煤灰時,其攪拌的最短時間應比基準混凝土延長1030S。b.澆筑混凝7、土應合理分段分層進行,并使混凝土沿高度均勻上升?;炷翝仓囟炔灰顺^28。 混凝土澆筑層的厚度為振搗器作用部分長度1.25倍。c.混凝土澆筑中的最大間隙時間:混凝土強度等級高于C30、氣溫高于25時為150 min。摻用外加劑時,混凝土澆筑中的最大間隔時間,則應按現場條件試驗結果另行確定。d.混凝土澆筑中的最大間隙時間:混凝土強度等級高于C30、氣溫高于25時為150min 。摻用外加劑時,混凝土澆筑中的最大間隔時間,則應按現場條件試驗結果另行確定。e.混凝土連續性施工前臺施工人員分成兩組,每組人員操作一臺輸送泵,具體負責布料、振搗以及拆接管等工作;后臺負責混凝土的輸送;前后臺各設一名指揮人8、員,利用對講機及時聯系以保證混凝土施工連接有序地進行。澆筑方面,由西向東推進,選用了一臺HBT-60型輸送泵布置現場北邊。詳見下圖:澆筑方向 底板大體積混凝土澆筑示意圖 底板混凝土采用一次性壓光技術以消除混凝土表面的泌水裂縫。 保證底板混凝土連續澆筑而避免產生冷鋒的設計:底板混凝土澆筑時斜面分層厚度為0.4m;泵送混凝土自由流淌斜長與高度的比例按8:1考慮,地板澆筑斜長為1.2X8=9.6m,按I區考慮每層混凝土最大量為138.244=110m,每小時砼最小必須澆筑量為138.244=34.56m,現場一臺輸送泵每臺正常實際輸送量35m/h計每小時實際澆筑量為35m34.56m,即底板施工不會9、產生冷鋒。 現場考慮60噸水泥罐2個,大約能儲存水泥255=100噸,按35m/h砼每天需水泥量350.524=420噸,運輸:選用25噸運輸車,按每小時運輸一次計,每小時每臺車運輸量為251=25t,為滿足現場混凝土澆筑量計最小需水泥車次42025=17車次,保證水泥罐充滿,以滿足現場使用,施工時根據水泥車的運輸速度及時調整所需車輛數.g.控制砼出機溫度和入模溫度控制砼出機溫度和澆筑溫度是影響砼內部溫升的重要方面. 砼出機溫度是由原材料本身所含熱量決定的.實際混凝土攪拌時采取加冰水和用編織袋遮住砂、石避免太陽直射的方法以達到降低砼出機溫度。砼入模溫度指砼經攪拌、運輸、泵送到澆筑地點時的溫度,10、因此降低砼入模溫度應采取縮短砼的運輸時間和用濕麻袋將泵管遮蓋等措施。h.砼養護 砼養護擬采取保溫蓄熱養護,待砼面壓光后立即用雙層塑料薄膜加兩層麻袋覆蓋,并根據砼內外溫度的檢測情況及時變化養護用麻袋的層數,以控制砼的內外溫差在25以內。避免產生溫度裂縫。i. 砼內部溫度測控: 為保證砼的內外溫差不超過25,除合理確定配合比外,還要加強混凝土養護,底板混凝土澆筑完后,上蓋塑料薄膜養護,避免混凝土表面水分蒸發過快造成裂縫,并能有效散發傳導混凝土內部的熱量,控制溫差,保溫養護時間不少于15天。 測溫孔布置:測溫在基坑中間區設置5組、東南角設置1組、電梯井邊1000MM處設置2組及南中部距底板邊200011、MM處設置1組測溫孔,空管為25mm鋼管,下口焊3mm鋼板封死。測溫采用溫度計,通過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處理,得到砼各關鍵齡期的溫度應力值,判斷該齡期砼的抗拉強度是否能承受此時的溫度應力,便于采取措施避免砼內部產生裂縫,測溫時間從砼澆筑后610h開始每天隔2小時同時測量該孔表面0.1m、0.6m處的溫度,四天內每4h測試一次,六天后每8h測試一次至測試結束。并做好記錄。砼內部溫度和應力的監測點布設示意圖見下圖: 大體積混凝土溫度和應力測點布置示意圖注:1、留置九個測溫點2、測溫孔距筏板邊2000mm。 3、測溫深度留置在筏板中部600mm。 4、測溫測出中心溫度,表面溫度(筏板上表面100mm處12、)。 5、電梯井南側及東側中間各設測溫孔一個深1.85m。安全注意事項a.混凝土施工、運輸、振搗等機械設備應固定穩固,電動機絕緣、接地必須良好,離合器、制動器必須靈活可靠,皮帶、齒輪等的防護罩必須齊全。每機應配備一臺觸電保護器。b.垂直運輸所用的井架或提升架應設安全裝置。錨固設施必須穩妥,鋼絲繩接頭必須牢固。c.在較深基坑(槽)內作業時,坑(槽)壁應支撐牢固,嚴防塌方???槽)內操作人員必須帶安全帽。d.使用振搗器的人員應穿膠皮靴,如發生故障,應立即切斷電源,進行修理。e.攪拌機、卷揚機停工后和振搗器間歇時,均應將電閘拉開。f.夜間施工應有足夠的照明設施,如有條件應使用低壓電源。架設電線不得直接綁扎在鋼筋或金屬腳手架上。300g.雨天施工時應注意防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