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堤坡道施工組織設計(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47957
2022-08-16
8頁
22KB
1、一、編制依據、范圍及目的1編制依據以現行的行業規范為基礎,其中包括市政道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路面施工及驗收規范、市政排水管質量檢驗評定標準、工程測量規范、給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然后根據招標單位提供的招標文件,在認真學習領會設計意圖的基礎上,結合現場實地察看情況,出席了標前會議和確認答疑書的內容后,針對本工程特點和單位自身施工組織能力,相同相似工程中的實際經驗而編制。2編制范圍規劃紅線范圍內圖示道路、擋土墻工程。3編制目的滿足招標要求和用于指導施工的全過程,既是對業主的承諾,也是優質、高效和按期完成施工任務的前提和基礎,以確保早日完工交付使用。二、主要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藝一、道路工程施2、工道路定位土方開挖(回填)基層平整壓路機碾壓水泥穩定砂石基層施工混凝土面層分塊施工混凝土面層切割縫、縫隙填料路緣石安裝檢查驗收1、土方開挖挖土采用反鏟挖掘機,自卸汽車運土,因指定的卸土場道路自卸汽車無法通行,故必須配合鏟運機及推土機,將卸完的土料運至指定地點。挖土前,應由放線員用白灰準確放出挖土邊線,本次挖土按1:1放坡并每邊考慮500mm施工操作面。挖土時,測量人員應跟蹤檢查,隨時測量標高,嚴禁超挖。所有挖出的土方全部采用自卸汽車運至指定卸土場,土方場內消化。對于電纜溝、管溝、窨井采用人工開挖、采用自卸汽車運至指定卸土場。2、地基處理2.1基底壓實2.1.1清除腐植土及拆除障礙物2.1.2利3、用挖掘機、鏟車、推土機將基底土方平整至設計標高2.1.3采用場內16t振動壓路機,輔以蛙式打夯機進行壓實,壓實系數不得小于0.95。2.2水泥穩定砂石基層施工級配砂石采用人工級配砂石,砂石的級配采用在大型攪拌站通過機械攪拌后運送至工地。2.2.1級配碎(礫)石施工時,必須遵守下列規定:1)顆粒級配要求2)配料必須準確3)混合料必須拌和均勻,沒有離析現象4)在最佳含水量時進行碾壓,直到要求的壓實度5)采用16t振動壓路機碾壓時,每層壓實厚為200300mm2.2.2施工技術要求(1)石子的粒徑、砂子的細度模數應符合要求,水泥選用P.O 32.5級,混合料拌和及養生用水應選用清潔飲用水。(2)混合4、料配比為重量比,最大含水量及最大壓實干容量應通過試驗或參考經驗數據確定。(3)碾壓前必須檢查控制最佳含水量和拌和的均勻性。含水量過大時應加干混合料重新拌和,含水量過小時應均勻灑水,以手握成團但不冒漿粘手、落地散開為宜;拌和過程中及碾壓前應挖深點檢查是否拌透拌勻,否則重拌。(4)每次壓實厚度最小為200mm,最大為300mm,超過300mm時應分層拌和、壓實。(5)碾壓時自兩側壓向路中,用振動壓路機碾壓時,應先靜壓2-3遍后再加振碾壓,每次重疊1/3輪寬,碾壓應以表面平整無明顯輪跡、壓實度符合設計要求,標高和橫坡、平整度符合驗收標準為止。(6)碾壓過程中,采用控制樁拉線或水準儀控制標高和找平,在5、壓路機穩壓后及時鏟高補低,填補處應翻松加料重新壓實成整體,不準出現填補薄層。(7)分段施工銜接處可留一定長度不壓,亦可先壓實,待下段施工時再挖松并適當加水泥和水拌和、整平與下段同時壓實。(8)級配砂石從加水泥拌和到完成壓實時間(包括干拌時間在內),不超過三小時;壓實成型后及時灑水養護,養護期不少于三天,三天內嚴禁上車,每次灑水數次,以保持表面濕潤為宜。3混凝土面層施工3.1安裝模板模板采用6m長槽鋼(槽鋼大小根據混凝土面層的設計厚度確定)及木模板組合使用(1)模板必須具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立模時應設有足夠的支撐,以保證在混凝土振搗時不松動或變形。(2) 在模板內側應均勻薄涂一層脫模劑,以利脫模6、和保護混凝土面層。 (3) 模板應根據放樣位置,準確安裝,支撐應牢固,底面與基層表面應密貼,以防漏漿。接頭(包括企口接頭)應嚴密無隙,不得有離縫、錯縫。頂面應齊平,不得有高低錯落。3.2混凝土的攪拌混凝土攪拌可根據施工場地和運輸條件而采用集中或分散攪拌。以集中攪拌為宜,拌制混凝土時,要準確掌握配合比,必須保證混凝土配量的精確度。采用泵送混凝土時,需加入AN1000高效減水劑。水泥采用P.O 42.5級水泥,水泥的最小用量為300kg/m3。(1)嚴格控制用水量。每天應對砂、石材料的含水量進行三次測定(即早晨上工前、上午11時和下午16時),雨后應及時進行復測,由試驗人員根據測定結果在用水量中加7、以調整,其他人員不得任意增減。若使用攪拌機自動加水設備,每班開拌前必須認真校驗其準確性。(2)若使用袋裝水泥,應抽查袋裝水泥的重量,確保水泥用量的精確度。(3)所有材料一律按重量比計。每拌所用材料,均需用磅秤過磅。每班開拌前磅秤必須校驗?;炷僚淞显试S誤差(自重的百分比):水泥為土1,砂為土2,碎石為土3,水為1,外加劑為1。須經常清除底盤上和側邊的散料,以保持稱量的準確。(4)混凝土攪拌必須做好記錄工作,應有專人負責檢查控制,每班至少檢查二次材料配量的正確性和混凝土的坍落度。3.3混凝土的運輸 混凝土運輸通常采用手推車和自卸汽車或泵送。自卸汽車應選用鐵皮車廂,車廂后門擋板必須緊密,裝載不應過8、滿,以防漏漿或外溢?;炷吝\輸時應使車行穩,以免車輛顛動而產生離析現象。若有離析,應翻拌后方可使用?;炷粱旌狭媳仨氃诔跄斑\至攤鋪地點,并有足夠的攤鋪、振實、整平和抹面的時間?;炷粱旌狭系男读系母叨炔坏么笥?.50m,以免發生離析。運料車進入攤鋪地段和卸料時,不得碰撞模板。炎熱干燥、大風或陰雨天氣運輸時,應加覆蓋。每車卸料后必須及時清除車廂內的粘附殘料。3.4混凝土的攤鋪攤鋪混凝土前應檢查下列內容: (1)模板的位置、標高、涂油、支撐牢固程度是否符合要求,模板底面與基層表面(或老路面)間是否密貼無縫隙,脹縫、縱縫、施工縫的傳力桿是否按要求設置。(2)基層表面,若有局部松散,應立即整修。雜物9、應清除干凈。在攤鋪前應灑水濕潤。(3)運輸路線是否平整通暢,養護和防雨等的準備工作是否落實。(4)臨時排水設施是否落實。運到澆筑現場的混合料如有離析現象,應用鐵鏟翻拌均勻。攤鋪時用鐵鏟撒鋪混合料,不得揚撒拋擲,以免混凝土發生離析。在模板附近,需用方鏟扣鏟法撒鋪混合料,并插搗幾下,使漿水搗出,以免發生空洞蜂窩現象?;炷涟搴裨?2cm以下時,可一次攤鋪搗實,厚度超過22cm時,應分二次攤鋪,分層振實。分二層攤鋪時,下層攤鋪厚度約為總厚度的35(邊攤鋪、邊整平、邊振實),振實后,緊接攤鋪上層,并整平振實。每倉混凝土板的攤鋪振實工作應連續進行,不得中途間斷。若有特殊的原因,在初凝時間內被迫臨時停工,10、中斷施工的一塊混凝土板上應用濕麻布覆蓋,以防假凝?;謴褪┕r,應將此處混凝土耙松補漿后再繼續澆筑。若停工超過混凝土初凝時間,應作施工縫處理。施工縫應設在縮縫處。若無法設在縮縫處,其位置應設在板的正中部分。超過初凝時間的混凝土混合料嚴禁繼續使用,嚴禁分散鋪于混凝土板底層,已經攤鋪的必須予以清除。攤鋪時應考慮振實后的下沉量。攤鋪時可在模板頂面加一厚約2.5cm的木條,以防振動時混凝土混合料外溢。木條可用U形鐵夾子緊卡在模板頂上,隨攤鋪進度向前移動。若澆筑過程中遇雨,對澆筑好的混凝土應用事前準備好的防雨設施進行覆蓋,未澆筑混凝土暫停施工。3.5混凝土振搗混凝土的振搗采用插入式振動棒進行振搗,在每一位11、置的振動時間一般為15s25s,不得過久,應以振至混凝土混合料泛漿,不明顯下降、不冒氣泡,表面均勻為度。振動時應將振動棒垂直上下緩慢抽動,每次移動間距不得大于作用半徑的1.5倍。插入式振動棒與模板的間距一般為lOcm左右。插入式振動棒嚴禁在傳力桿上振搗,以免損壞鄰板邊緣混凝土。用振動棒振搗完畢后,表面再用振動梁振實整平。振動梁在振搗時其兩端應擱在兩側縱向模板上,作為控制路面標高的依據。為提高混凝土面層表面的平整度、密實度和耐磨能力,經振實整平后,應用振動梁擱在縱向模板(側模)頂上,自一端向另一端依次振動兩遍。在振動梁拖振整平后,再用滾筒進一步整平,并趕去多余浮漿。3.6收水抹面及表面滾槽 水泥12、混凝土路面收水抹面及滾槽技術操作的好壞與嚴格掌握混凝土的收水時間,及時做好抹面工作有關。收水抹面就是在路面混凝土澆搗成型,并經過整平后的一道表面處理工藝,它能增強抗磨能力和防止產生網狀細裂縫。收水抹面的目的,是使表面磨耗層(2mm4mm的砂漿層)密實、平整。在收水抹面成活的基礎上再進行表面滾槽處理,處理后的路面表面要經得起車輪長期作用而不磨光,其表面應具有細紋理和一定的粗糙度并應有貫道通的小溝槽以利于排水,并符合行車安全度及雨天行車少滑溜的要求?;炷撩鎸幽嬉话惴?遍進行。即一遍木抹先找平抹平(粗抹),待砼表面無滲水時再抹平抹光(細抹),以達到板面平整、密實的效果。烈日曝曬時應搭遮陽棚進行抹13、面工作。抹面過程中,嚴禁采用灑水、撒干水泥、補漿等方法找平?;炷撩鎸诱侥ü獬尚秃螅瑧教?、密實、無抹痕,不露石子,無砂眼和氣眼,并有一定的粗糙度。當混凝土處于初凝終止狀態,表面尚呈濕潤時,應趁此時機進行最后一次抹面,把混凝土表面砂漿進一步擠壓緊密。表面平整后,多余水基本排除蒸發,用食指稍微加壓按下去能出現2mm左右深度的凹痕,或抹子加壓抹面能出現水光,即為最佳滾槽時間。滾槽時應順橫坡方向進行,為形成勾通的溝槽而利于排水,滾槽工具應在整個板面上一次進行,中途不得停留或分二次,操作人員站在腳手板上,從第一條縱縫模板開始,滾槽工具接觸混凝土表面,腳同時移動走向另一塊縱縫模板上。3.7接縫施工(1) 脹縫施工脹縫應與路面中心線垂直,縫壁必須垂直,縫隙寬度必須一致,縫中不得連漿??p隙填縫材料為L-600低發泡聚氯乙烯泡沫塑料。脹縫傳力桿的活動端,設在縫的一邊。固定后的傳力桿必須平行于板面及路面中心線,其誤差不得大于5mm。傳力桿的固定采用頂頭木模固定并應符合下列規定:傳力桿長度的一半應穿過端頭擋板,固定于外側定位模板中?;炷涟韬臀餄仓皯獧z查傳力桿位置;澆筑時,應先攤鋪下層混凝土拌和物用插入式振搗器振實,并應在校正傳力桿位置后,再澆筑上層混凝土拌和物。澆筑鄰板時應拆除頂頭木模,并應設置L-600低發泡聚氯乙烯泡沫塑料和傳力桿套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