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注意事項(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48267
2022-08-16
3頁
31KB
1、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注意事項:施工之前項目負責人(項目經理)編制,須經企業(總承包單位)技術負責人審批蓋章,現場監理確認,有變更重新履行相應的變更手續 必須做到:科學合理、技術先進、費用經濟 施工組織設計內容:工程概況,施工總體部署,施工理場平面布置、施工準備、施工技術方案、主要施工保證措施等基本內容 。施工總體部署包括主要工程目標、總體組織安排、總體施工安排、施工進度計劃及總體資源配置等。1、主要工程目標包括進度、質量、安全和環境保護等目標。2.總體組織安排應確定項目經理部的組織機構及管理層級,明確各層級的責任分工,宜采用框圖的形式輔助說明。3.總體施工安排應根據工程特點,確定施工順序、空間組織2、,并對施工作業的銜接進行總體安排。4.劃分施工階段,確定施工進度計劃及施工進度、關鍵節點。施工進度計劃宜采用網絡圖或橫道圖及進度計劃表等形式編制,并附必要說明。5.總體資源配置應確定主要資源配置計劃,主要資源配置計劃內容:(1)確定總用工量、各工種用工量及工程施工過程各階段的各工種勞動力投入計劃;(2)確定主要建筑材料、構配件和設備進場計劃,并明確規格、數量、進場時間等;(3)確定主要施工機具進場計劃,并明確型號、數量、進出場時間等。1、進度保證措施包括管理措施、技術捎施等。 (1)管理措施應包括下列內容:1)資源保證措施;2)資金保障措施;3)溝通協調措施等。(2)技術措施應包括下列內容:13、)分析影響施工進度的關鍵工作,制定關鍵節點控制措施;2)充分考慮影響進度的各種因素,進行動態管理:制定必要的糾偏措施。2.質量保證措施質量保證措施應包括管理措施、技術措施等。(1)管理措施應包括下列內容:1)建立質量管理組織機構,明確職責和權限;2)建立質量管理制度;3)制定對資源供方及分包方的質量管理措施等。(2)技術措施應包括下列內容:1)施工測量誤差控制措施;2)建筑材料、構配件和設備、施工機具、成品(半成品)進場檢驗措施;3)重點部位及關鍵工序的保證措施;4)建筑材料、構配件和設備、成品(半成品)保護措施;5)質量通病預防和控制措施;6)工程檢測保證措施。3.安全管理措施(1)根據工程4、特點,項目經理部應建立安全施工管理組織機構,明確職責和權限。(2)應根據工程特點建立安全施工管理制度。(3)應根據危險源辨識和評價的結果,按工程內容和崗位職責對安全目標進行分解,并制定必要的控制措施。(4)應根據工程特點和施工方法編制安全專項施工方案目錄及需專家論證的安全專項施工方案目錄。(5)確定安全施工管理資源配置計劃。4.環境保護及文明施工管理措施(1)根據工程特點,建立環境保護及文明施工管理組織機構,明確職責和權限。(2)建立環境保護及文明施工管理檢查制度。 (3)施工現場環境保護措施應包括下列內容:1) 揚塵、 煙塵防治措施2)照明、噪聲污染防治措施;3)生活、生產污水排放控制措施;5、4)固體廢棄物管理措施;5)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等。(4)施工現場文明:施工管理措施應包括下列內容:1)封閉管理措施;2)辦公、生活、生產、輔助設施等臨時設施管理措施;3)施工機具管理措施;4)建筑材料構配件和設備管理措施;5)衛生管理措施;6)便民措施等。(5)確定環境保護及文明施工資源配置計劃。5.成本控制措施(1)應建立成本控制體系,對成本控制目標進行分解。(2)應根據工程規模和特點進行技術經濟分析并制定管理和技術措施,控制人工費、材料費、機械費、管理費等成本。6.季節性施工保證措施(1)依據當地氣候、水文地質和工程地質條件、施工進度計劃等,制定雨期、低(高)溫及其他季節性施工保證措施(2)6、針對雨期對分部(分項)工程施工的影響,應制定雨期施工保證搆施,并編制施工資源配置計劃(3)針對低(高)溫對分部(分項)工程施工的影響,應制定低(高)溫施工保證措施,并編制施工資源配置計劃。(4)制定其他季節性施工保證措施。7.交通組織措施應針對施工作業區域內及周邊交通編制交通組織措施;包括交通現狀情況、交通組織安排等(1)交通現狀情況包括施作業區域內及周邊的主要道路、交通流量及其他影響因素。(2)交通組織安排包括:1)依據總體施工安排劃分交通組織實施階段,并確定各實施階段的交通組織形式及人員配置。繪制各實施階段交通組織平面示意圖,交通組織平面示意圖包括下列內容:施工作業區域內及周邊的現狀道路;7、圍擋布置、施工臨時便道及便橋設置;車輛及行人通行路線:現場臨時交通標志、交通設施的設置;圖例及說明;其他應說明的相關內容2)確定施工作業影響范圍內的主要交通路口及重點區域的交通疏導方式,并繪制交通疏導示意圖,交通疏導示意圖包括:車輛及行人通行路線;圍擋布置及施工區域出入口設置;現場臨時交通標志,交通設施的設置;圖例及說明其他應說明的相關內容。3)有通航要求的工程,應制定通航保障措施。8.構(建)筑物及文物保護措施(1)應對施工影響范圍內的構(建)筑物及地表文物進行調查。調查情況宜采用文字,表格或平面布置圖等形式說明(2)分析工程施工作業對施工影響范圍內構(建)筑物的影響,并制定保護、監測和管理8、措施(3)應制定構(建)筑物發生意外情況時的應急處理措施,(4)針對施工過程中發現的文物制定現場保護措施。9.應急措施(1)應急措施應針對施工過程巾可能發生事故的緊急情況編制。(2)內容:1)建立應急救援組織機構:組建應急救援隊伍,并明確職責和權限:2)分析評價事故可能發生的地點和可能造成的后果,制定事故應急處置程序、現場應急處置措施及定期演練計劃;3)應急物資和裝備保障。施工組織設計應及時修改或補充:1)工程設計有重大變更2)主要施工資源配置有重大調整;3)施工環境有重大改變。(2)經修改或補充的施工組織設計應按審批權限重新履行審批程序;(3)具備條件的施工企業可采用信息化手段對施工組織設計9、進行動態管理。施工方案確定原則:是施工組織設計的核心;實際出發,注意分包單位 ;滿足工期 ;確保質量、安全 ;費用最低 。施工方案內容:施工方法、機械、組織、順序;現場平面布置技術組織措施 。施工方案審批:(1)施工方案應由項目技術負責人審批。重點、難點分部(分項)工程的施工方案應由總承包單位技術負責人審批;(2)由專業承包單位施工的分部(分項)工程,施工方案應由專業承包單位的技術負責人審批,并由總承包單位項目技術負責人核準備案。)專項方案內容:工程概況、編制依據、施工計劃、施工工藝參數 、 安保計劃及措施、勞動力計劃等、計算書及相關圖紙專項方案實施:施工單位修改完善,經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項10、目總監理工程師、建設單位項目負責人簽字蓋章后實施,實行總承包的,施工總承包單位、相關專業承包單位技術負責人簽字。嚴格按專項方案施工,不得擅自修改、調整。做重大調整的,施工單位應重新組織專家論證。需要編制專項方案的范圍:(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含深基坑工程:開挖深度超過5米(含5米)的基坑(槽)土方開挖、支護、降水工程;雖未超過5米,但地質條件、周圍環境地下管線復雜,或影響眥鄰建筑物安全的土方開挖、支護、降水工程;模板工程及支撐體系滑模、飛模、爬模工程;砼模板支撐工程:搭設高度在8米及以上,跨度在18米以上,施工總荷載15KN/平方及以上,集中荷載 20KN/平方及以上;起重吊裝及安裝拆除工11、程:采用非常規起吊設備、方法且單件起吊重量在100KN及以上的起吊工程;起吊重量300KN及以上的起重設備安裝工程;高度200米及以上的起重設備的拆除工程;腳手架工程: 搭設高度50米及以上落地式鋼管腳手架工程;提升高度150米及以上附著式整體和分片提升腳手架工程;架體高度20米及以上懸挑式腳手架;拆除爆破工程:采用爆破拆除工程;碼頭、橋梁、高架、煙囪、水塔或拆除中容易引起有害有毒體或粉塵擴散的部位;易燃易爆事故發生的特殊構筑物拆除工程;可能影響行人、交通、電力設施、通信設施或其他構筑物安全拆除工程文物保護建筑、優秀歷史建筑或歷史文化風貌區控制范圍的拆除工程;其他:施工高度在50米及以上建筑幕12、墻;跨度大于36米及以上的鋼結構安裝;跨度大于60米及以上的網架和索膜結構安裝;開挖深度超過16米的人工挖孔樁工程;地下暗挖、頂管、水下作業工程;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及尚無相關技術標準的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交通導行方案:獲得交管和道管部門批準后實施;實施程序:現場調查、編制交通預案包交管部門審批、現場修建臨時便道便線,并做好圍擋和標識、協助維護現場交通地鐵車站防水為一級、自防水為主,接縫防水為重點,輔以防水層加強防水。施工縫防水應符合下列規定:1)復合墻結構的環向施工縫設置間距不宜大于24m, 疊合墻結構的環向施工縫設置間距不宜大于12m;2)墻體水平施工縫應留在高出底板表13、面不小于300mm 的墻體上;拱(板)墻結合的水平施工縫宜留在拱(板)墻接縫線以下150300mm 處;施工縫距孔洞邊緣不應小于300min。3)水平施工縫澆灌混凝土前,應先將其表面浮漿和雜物清除,先鋪凈漿或涂刷界面處理劑、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涂料,再鋪3050mm 厚的1:1 水泥砂漿,并應及時澆筑混凝土;垂直施工縫澆筑混凝土前,應將其表面鑿毛并清理干凈,并應涂刷混凝土界面處理劑或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涂料,同時應及時澆筑混凝土。4)蓋挖逆作法施工的結構板下墻體水平施工縫,宜采用遇水膨脹止水條(膠),并配合預埋注漿管的方法加強防水。變形縫防水應符合下列規定:1)變形縫處的混凝土厚度不應小于3014、0mm,當遇有變截面時,接縫兩側各500mm 范圍內的結構應進行等厚等強處理;2)變形縫處采取的防水措施應能滿足接縫兩端結構產生的差異沉降及縱向伸縮時的密封防水要求;3)變形縫部位設置的止水帶應為中孔型或型,寬度不宜小于300mm;4)頂板與側墻的預留排水凹槽應貫通。后澆帶防水應符合下列規定:1)后澆帶應設在受力和變形較小的部位,間距宜為3060m,寬度7001000mm ;2)后澆帶可做成平直縫、階梯形或楔形縫;后澆帶應采用補償收縮防水混凝土澆筑,其強度等級不應低于兩側混凝土;后澆帶應在兩側混凝土齡期達到42d 后再施工;3)后澆帶兩側的接縫宜采用中埋式止水帶、外貼式止水帶、預埋注漿管、遇水15、膨脹止水條(膠)等方法加強防水。工程竣工報告內容:(工程竣工報告由施工單位編制,完工后交建設單位)(1)工程概況。(2)建設單位執行基本建設程序情況。(3)對工程勘察、設計、施工、監理等方面的評價。(4)工程竣工驗收時間、程序、內容和組織形式。(5)工程竣工驗收意見應附文件:(1)施工許可證。(2)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意見。(3)勘察、設計單位質量檢查報告:勘察、設計單位對勘察、設計文件及施工過程中由設計單位簽署的設計變更通知書進行檢查。并提出質量檢查報告。質量檢查報告應經該項目勘察、設計負責人和勘察、設計單位有關負責人審核簽字。(4)施工單位工程竣工報告:施工單位在程完工后對工程質量進行檢查,確認工程質量符合有關法律、法規和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符合設計文件及合同要求,并提出工程竣工報告。工程竣工報告應經項目經理和施工單位有關負責人審核簽字。(5)監理單位工程質量評估報告:由監理單位對工程質量進行評估,具有完整的監理資料,并提出工程質量評估報告工程質量評估報告應經總監理工程師和監理單位有關負責人審核簽字。(6)施工單位簽署的工程質量保修書(7)驗收組人員簽署的工程竣工驗收意見(8)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有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