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新會制梁場450t型門式起重機拆卸施工方案(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49953
2022-08-17
12頁
53.50KB
1、MG450/16t-32mA3型門式起重機拆卸方案編 制:鄧 軍復 核:汪海洪批 準:徐 行武漢鑫安機電設備安裝有限公司二一七年六月目 錄一、編制依據 3二、項目概況 3三、施工準備 6四、吊裝前準備 8五、施工工藝及步驟 9六、拆除施工組織 15附表1:130噸汽車吊工作性能表 17MG450/16t-32mA3型門式起重機拆卸方案一、編制依據 項目部施工組織設計;新會制梁場MG450/16t-32mA3型門式起重機總圖; 梁場施工現場、周邊環境、設備資源情況;起重機械監督檢驗規程;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接地裝置施工及驗收規范(GB 50169-2016);設備起重吊裝工程手冊(機械工業出版社);2、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2012);起重設備安裝工程施工驗收規范(GB502782010);二、項目概況1、設備簡況MG450/16t-32mA3型門式起重機由大車金屬結構(含剛性支腿、柔性支腿、主梁)、起重小車(裝有起升、運行機構)、行走系統和電氣設備四大部分組成。主要配置:主卷揚機、大車行走、小車行走均采用了變頻技術;主卷揚機安裝在起重小車上。一個20t電動葫蘆安裝在主梁側面的副軌上。本機用于200350kmh鐵路客運專線20m、24m、32m預制雙線整孔預應力箱形混凝土梁的提升、裝卸施工,與運梁車配合完成箱梁的裝運作業。門式起重機的拆除工拆除位置位于原門式起重機安裝位置處。拆3、除時采用兩臺160t汽車吊、一臺50t汽車吊。拆除施工主要工序為:拆除前先拉設纜風繩,將兩側立柱錨固好,汽車吊站位于鐵路線路靠近梁場一側;用160t汽車吊先拆除起重小車及卷揚機,再依次拆解主梁,然后放倒兩側立柱。2、作業用主要機械性能起吊設備主要有大噸位汽車吊,130T汽車吊兩臺,50t汽車吊一臺。額定起重量: 450t跨度: 32m起升高度: 11m起升速度: 0.01/0.02m/s工作級別: A3大車(橫移)運行速度: 0.03/0.07m/s小車(縱移)運行速度: 0.08/0.17m/s大車運行速度: 0-5/0-10米/分小車運行速度: 0-2/0-4 米/分起升速度: 0-0.54、/0-1米/分大車基距: 8米小車軌距: 4.5m整機重量: 361kg整機功率: 170kw3、施工作業總體說明3.1吊裝設備進場前先清理拆卸現場,預定吊車站位位置。主梁、立柱拆卸吊裝前,收集氣象資料,確保提升時風力小于6級。3.2拆卸順序如下:(1)門式起重機行走到預定位置利用自身錨定裝置鎖定;(2)提梁小車行走到靠梁場立柱一側;(3)兩立柱頂部連接處固定;(4)掛設固定收緊纜風繩;(5)關掉主電源拆卸電器系統;(6)吊下小車棚、卷揚機、平臺欄桿、司機室、梯子;(7)松卸主梁連接橫梁一端螺栓,吊下主梁;(8)整體吊下放倒立柱;(9)地面分解拆卸、歸類、轉場、捆綁。3.3拆除吊裝方法:拆除時5、采用大噸位汽車吊進行,吊機使用方法為:(1)用130t汽車吊拆除起重小車及卷揚機;(2)用兩臺130t汽車吊拆解主梁;(3)用一臺130t汽車吊放倒剛腿,1臺50t汽車吊配合移位;柔腿拆卸同剛腿;(4)用一臺50t汽車吊拆除大車走行臺車、小車棚、平臺欄桿、司機室、梯子、支撐;(6)用50t汽車吊地面分解拆卸、歸類、轉場。3.4 450門式起重機拆除作業流程圖:三、施工準備1、物資準備:設備、材料、施工機械、工機具及加工件的準備,要求編制計劃。(1)對起重設備:吊車、卷揚機、倒鏈、鋼絲繩、環扣、吊卡等進行全面檢查修理和試驗,不合格者不得在工地使用。(2)焊接設備:電焊機、氣割工具、焊接工具中的儀6、表指示應準確,使用性能正常。(3)鉗工工具:如砂輪機、切割機、磨光機、電鉆及其它工具,應符合安全及正常使用的需要。(4)施工材料的準備: 各類工具材料應該準備充分(見“施工主要機具材料計劃”); 并對拆卸所需的輔助工具及材料進行檢查、驗收,以保證施工安全系數。據材料計劃表及時采購,備足施工中型材、管材、板材等鋼材,備齊一般消耗性材料,如:枕木、棚架管、腳手板、電焊條、燈泡、電線、黃油、機油、大布、棉紗、石筆等。 2、人員準備:配備各工種人員,進行技術培訓和技術練兵。特殊工種必須持有效合格證上崗工作。具體為:項目總負責1人,機械技術員1人,質量安全負責1人,施工指揮1人,電焊工1人,起重工4人,7、電工1人,鉚工1人,配合工2人。3、施工場地準備:施工臨建的搭設、施工現場場地及交通道路的平整。(1)制梁場根據施工平面布置圖及拆卸施工的需要,對場地進行清理、平整,保證拆卸現場無雜物,以滿足設備零部件臨時存放、拆卸需要,確保吊運通道暢通,以便拆卸工作順利進行。(2)大型吊車、設備進出場通道及預定的現場堆放組裝場地,應進行夯實、壓實或硬化。特別是預計吊車站位位置對地基承載力的要達到規定要求。4、電源準備:按要求準備好施工及設備運行用電源。電氣材料的選擇必須滿足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88)和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中有關施工用電的規定。5、技術安全準備:對所有8、參加施工的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和學習并考試,制訂安全措施,成立安全管理網并設專職安全員,準備好各種安全用具。(1)拆卸前必須認真審閱相關技術文件,設備圖紙及相關資料;組織全體安裝人員學習經審批的MG450/16t-32mA3型門式起重機拆卸施工方案;(2)技術負責人做好拆卸前技術交底工作,提出具體拆卸工藝要求及保證質量措施;要求所有有關作業人員了解該設備的結構和性能,熟悉拆卸工藝,并能掌握技術要點。(3)參加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技術培訓,特殊工種持證上崗,必須進行安全交底;6、其他準備:(1)技術監督局申請備案(甲方協調);(2)對設備使用現狀進行評估,對已損壞部件進行登記認可;(3)劃分警戒區域,9、保證施工時無閑雜人員進入現場。四、吊裝前檢查施工準備工作完畢后,應對下列內容組織大檢查:1.施工機具的規格和布置與吊裝方案是否一致并便利操作;2.機具的合格證以及清洗、檢查、試驗的記錄是否完整;3.隱蔽工程(如地錨、地基等)的自檢記錄;4.工件的檢查、試驗以及吊裝前應進行的工作是否都以完成;5.工件的基礎,地腳螺栓的質量、位置是否符合工程要求;6.基礎周圍回填土的質量是否合格;7.施工場地是否堅實平整;8.工件運輸所經道路是否按要求整平壓實;9.纜風繩是否按規定調整到一定的角度,能否按分配受力;11.氣象預報情況;12.指揮者及施工人員是否已熟悉其工作內容;13.輔助人員是否配齊;14.備用工10、具、材料是否齊備;15.一切妨礙吊裝工作的障礙物是否都已妥善處理;16.其他有關準備工作是否就緒。17所有施工機具經檢查合格簽證后,方可起吊。五、施工工藝及步驟步驟一:門式起重機行走就位、固定大車行走及立柱鉸座。1、將450噸門式起重機行走到預定位置,緊住抱閘鎖定車輪組;2、枕木墊墩在立柱下橫梁下,并在立柱上下鉸座接處用工字鋼支撐與大車行走機構焊接固定。步驟二:設置地錨、立柱攬風繩固定。1、在距離大車軌道10m處的地面兩側(或橋面吊點孔內)設立地錨,共八處,供立柱斜拉所用。2、纜風繩及錨點受力分析:(1)纜風繩受力計算風載荷計算:0 為基本風壓力,查表蒲氏5級時0=10K1為風壓度變化系數,查11、表得K1=1.54,K2為風載體型系數,查表得K2=1.5,K3為風振系數,查表計算得K3=1.45,A為立柱投影面積總和,計算得A=36按風載荷PF計算公式,PF=A及由風載荷產生的纜風繩受力公式P,=PFH/cos40H為立柱高度,為纜風繩與地面水平夾角,得P=120031/cos40=48766N=48.766kN,纜風繩共4根,得每根纜風繩受力為12kN。結論:選d17.5mm,結構為(6371)綱絲繩,查表計算得其破斷拉力約為45000M,即45kN,取安全系數k=3得出其許用拉力P為15kN,PP,(實際作業選用d22mm,結構為(6371)的鋼絲繩,安全可靠)。(2)錨點受力計算12、纜風繩d22mm時,初拉力P0=10kN,風荷拉力P=12kN,因此錨點所受處拉力Pw=22kNa固定代用錨件固定代用錨件反力P1=2(PwcosPwsin)=62kN錨件與地面的磨擦系數查表=0.45 安全抗滑系數k取1.8結論:代用錨件重量選擇大于5T的物體,查表計算Mpa為50kN得:安全抗拔(滑)力N=50P1/k=775kNPw(實際作業選用大于20T的天車結構,安全可靠。)b橋面的吊點孔作為錨點在吊點孔箱體內使用32的工字鋼作為橫桿, d=22mm的鋼絲繩保護在工字鋼上穿出橋面作為錨點。(3)手拉葫蘆、卸扣、繩卡的選擇a、根據17.522mm纜風繩的許用拉力P最小為15kN,選擇510T的手拉葫蘆;(實際選用10T的手拉葫蘆)b、鋼絲繩繩卡選擇:根據本工程選用的鋼絲繩6*37+1、d=17.5mm 和d=22,查繩夾選用標準表中,選用直徑為22MM的要求使用,繩夾采用4個,繩夾間距為140MM。c、卸扣的選擇:卸扣是吊索與吊索或吊索與構件吊環之間連接用工具。根據本工程選用的鋼絲繩為6*37+1、d=22,作為立柱斜拉時纜風繩,查常用卸扣規格和安全荷重表中,當鋼絲繩直徑為22mm時,應選用4.5的卸扣,其最大鋼絲繩直徑為26mm22mm,其安全荷載6.5T,自身重量為3.21kg,其安全荷載滿足吊裝要求。(實際選用65T的卸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