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輸電線路改造工程施工方案-p(1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50069
2022-08-17
12頁
94.50KB
1、110KV熱西線9#、10#基塔間 線路改造工程施工方案 批準: 審核: 編制: 新洋電力建設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2016年5月施 工 方 案一、編制依據1.1根據該工程設計單位編制的施工圖紙。1.2跨越電力線路架線施工規程(DL 5106-1999)1.3安全生產法、國家電網公司安全生產規程、規定、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1.4國家及地方頒布的現行有關法規、標準等。二、工程概況及工作任務1、110KV熱西線9#、10#基塔間線路,因受雷擊需對其進行更換,本次更換采用LGJ型導線。該線路750m長,雙回路線路,線路地形變化較大,期間需跨越10KV基塔線路2處,6KV線路1處,低壓線路1處,同被跨越2、線路距離比較靠近,施工難度較大。2、地質地形情況:本工程地形為山地,地質以粘性土和碎石為主。3、本工程使用導線為LGJ240/30。三、組織措施為了保證本次線改造工程的順利進行,確保工程質量和人身設備安全,特成立改造工程領導小組:現場施工總負責人:現場技術負責人:施工班負責人:現場兼職安全員:后勤及物資材料負責人: 施工班成員: 四、工序安排工序總體安排:施工準備工作跨越塔架搭設舊線路拆除新線路架設收尾工作一)施工準備1技術準備:察看現場測定跨越物與新架線路的夾角,計算跨越架的寬度,并估算所需鋼管或杉木桿的數量,編制跨越架搭設方案,經現場項目總工程師審批后,向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2人員組織準3、備:擬定現場負責人,搭設時應有人監督,對不停電搭設的跨越架安全員應現場監督,根據工程量的大小確定民技工人數。3施工工器具及材料準備:鋼管或杉木桿、鐵絲、大錘、角樁、登門安全帶、鋼卷尺等。二)跨越架搭設 A、一般跨越架的搭設搭設一般跨越架適用跨越鐵路、公路、通訊、廣播及35kV以下停電線路,跨越架有單側型及雙側型兩種。 1材料的選用:對停電的電力線路宜采用杉木桿,鐵絲進行綁扎,搭設跨越架;對跨越鐵路、公路、廣播通訊線既可采用鋼管也可采用杉木桿搭設。2搭設的要求: a、立柱間距離一般為1.5米左右,橫桿上下距離一般在1.0米左右,以便上下攀登為宜。b、立柱及支撐桿應埋入土內不少于0.5米。c、一般4、跨越架上部不用封頂,比較重要的跨越需要封頂時一般采用斜向或交叉封。3跨越架的尺寸及距離跨越物的水平距離:a、跨越架的寬度:如施工線路與被跨越物垂直交叉時,跨越架的寬度應比施工線路各寬出1.5米,跨越架的中心應在施工線路的中心線上,如施工線路與被跨越物不垂直交叉時,可按下式計算跨越架的寬度:(+3)/sin,其中 為跨越架的寬度(米),為施工線路兩邊線的距離(米),為跨越物與被跨越物間的交叉角。b、跨越架的高度:跨越鐵路時應比鐵軌面高6.5米,跨越公路時應比公路面高5.5米。跨越低壓配電線路和通訊線路時應比其高1米。c、跨越架與被跨越物之間的最小水平距離,應不小于跨鐵路中心3米,公路路邊通訊線路5、及低壓線路為0.6米。4、跨越架的搭設,應由下而上,拆除時應由上而下,用專人送桿或接桿,不準直接往下扔,桿上作業人員系安全帶,對跨越架特別是單面的應加設斜撐或拉線,予以補強。一般跨越架搭設 示意圖步驟1五、安全措施1、安全目標:1)、不發生人身傷亡事故;2)、不發生重大設備損壞事故;3)、不發生繼電保護“三誤”事故;4)、不發生誤操作事故;2、安全措施:2.1材料物資運輸(1)該工程運輸不論是汽車或人力搬運,都要統一指揮,首先檢查使用的工具和交待清楚運輸方法,不準使用不安全的工具,施工人員并向民工交待安全注意事項和責任劃分。(2)在運輸桿塔導線重物時,應有防止滾動移動傷人措施。汽車及其它車輛運6、輸桿塔導線時,車上嚴禁坐人。2.2跨越安全措施及跨越架搭設基本要求 a搭設跨越架時,事先應與被跨越物物主取得聯系,提交跨越施工方案,征得同意,必要時請求物主協助施工。b跨越架的搭設必須符合跨越電力線路架線施工工程中的有關規定。主要要求: 架子必須牢固,立柱埋深不小于0.5m,寬度超出兩邊線1.5m,架子中心應在線路中心線上。 架子對各種跨越物的最小安全距離(m)如下表:被跨越物鐵路公路110kv35kv10kv弱電線路距架子水平距離至中心3.0至路邊0.62.02.01.50.6距架子垂直距離至軌頂6.5至路面6.0至避雷線1.52.01.50.6 架頂寬度:停電架線,寬度應超過展放導地線中心7、各1.5m;不停電架線時,寬度應超過展放導地線中心各2.0m;如果三相同時架設,其架頂寬度應超過兩邊線各1.52.0m。 跨越架與帶電體之間的最小安全距離在考慮施工最大風偏后,不得小于下表規定:跨越架部位被跨越電力線電壓等級(kV)103560110220330架面與導線的水平距離(m)1.51.52.02.53.5無地線時,與帶電體垂直距離(m)封頂桿2.02.02.53.04.0封頂網3.03.03.54.05.0有地線時,與帶電體垂直距離(m)封頂桿1.01.01.52.02.5封頂網2.02.02.53.03.5 高空作業時與帶電體的最小安全距離見下表:項 目被跨越電力線電壓等級(kV8、)103560110220330工器具、安裝構件、導地線與帶電體的安全距離(m)1.51.52.02.53.5作業人員的活動范圍與帶電體的安全距離(m)2.02.02.53.04.0c對于重要及特殊的跨越架,應提前對現場平、斷面進行測量,為跨越架的選擇提供依據。跨越架的材質、型式、高度、寬度、跨距、拉線設置、封頂等必須滿足相關規定和技術要求。d跨越架型式選擇:380V以下電力線、弱電線路和鄉村公路時采用單排雙側跨越架。 跨越重要公路、鐵路及10kV電力線時應采用雙排雙側跨越架。e主桿與主桿和橫桿與橫桿間搭接長度不得小于2m;如果稍徑小于50mm時,搭接長度應不小于2.5m。f跨越重要公路及109、kV、35kV電力線時,必須進行封頂,可用竹木配合棕繩或用絕緣網進行封頂。g跨越架搭設安全要求: 各種類別的跨越架的主桿、橫桿的間距不得大于下表的規定值:跨越物類別主 桿(m)大 橫 桿(m)小 橫 桿(m)鋼 管2.01.21.5木 桿1.51.21.0竹 竿1.51.20.75 跨越架的型式應根據跨越物的大小和重要程度確定。重要的跨越架及高度超過15m的,應由工程承包單位技術部門提出方案,按規定程序報審批準后實施。 跨越架搭設完成后,必須在顯著位置懸掛醒目的警告標志。 強風、暴雨過后應對跨越架進行全面檢查,確認合格方可使用。 搭設或拆除跨越架應設安全監護人。拆除應自上而下逐根進行,架材應傳10、遞,嚴禁拋扔;嚴禁上下同時進行拆除作業或將跨越架整體推倒進行拆除。2.3桿塔上作業(1)登桿塔前必須檢查工具。嚴禁使用不合格的工具進行桿塔上作業。(2)桿塔上作業必須戴安全帽,使用安全帶,安全帶應系在牢固的桿塔物件上。(3)桿上作業嚴禁在橫擔上無保護走動。2.4放線工作(1)放線時必須設專人指揮,工具要完好,方法要對頭。(2)交叉跨越的電力線、通訊線、河流、公路、房屋及其它障礙物時,應取得有關部門的同意和協作,搭好跨越架,并做好安全防范措施。(3)放線滑車要適當,防止導線打絞卡死而造成事故。(4)妨礙交通或通訊的地方應設專人看守。(5)導線不得拖放地面過夜,需要過夜時,應該把導、地線升起來,使11、人夠不著和不妨礙交通。(6)放、緊線時應有專人聯系,信號不通不得進行工作。(7)弧垂的觀測要按規定選擇好觀測檔,看弧垂人員和指揮人員要經常保持聯系,防止過牽引。線檔內不得有兩個接頭。2.5其它要求(1)使用的起吊工具,應經現場指揮人員、安全員、技術員共同檢查后方可使用。(2)現場施工人員認為施工不安全時應立即報告現場指揮人員和安全員,不得在不安全的情況下施工。(3)施工人員和民工的安全各負其責,民工應簽安全合同書。(4)領導和工程技術人員若發現施工現場有問題,應向現場指揮員指出并更正,不得直接指揮工作人員。(5)施工時需停電,應由專人負責,并與當地負責供電人員聯系好,等完工后經指揮人員同意后再12、恢復送電。(6)施工現場嚴禁打牌賭博,作業人員應遵守公司禁酒令。全體施工人員必須嚴格遵守現場施工制度,明確自己作業范圍內的各項安全措施,明確自己的安全職責,真正做到心中有數。危險點控制:導線更換危險點分析序號內 容1不嚴格執行保證安全的組織措施及技術措施,可能發生人員觸電2攀登鐵塔時由腳釘松動或沒有抓穩踏牢,作業時安全帶沒有系在牢固的構件上或扣環沒有扣牢,可能發生人員從高空墜落3塔上作業人員扔工具、材料,地面人員不戴安全帽,作業點下方有人,可能發生人員遭受物體打擊,防止高空墜落。4工器失靈或過牽引過大,導致地線脫落5放線、撤線和緊線工作均應設專人統一指揮、統一信號、通信聯絡必須始終保持暢通。作13、業人員不得跨在導地線或緊線鋼絲繩上,不得站在導地線或緊線鋼絲繩的內角側。嚴禁采用突然剪斷導線的做法松線。6各耐張、轉角桿塔,在撤線、緊線前必須在受力反方向側打好臨時拉線,并確保臨時拉線地錨坑深度。緊線時,應檢查導地線接頭以及過滑車、樹木、跨越架等有無卡住現象。過牽引長度不應大于200mm。施工過程中應確保通訊暢通。7采取有效的跨越措施;必要時將跨越線路停電放落到地面。跨越公路、鐵路時,應搭設牢固的跨越架并與相關部門聯系。8按規程要求進行驗電和掛接地線,保證可靠接地。導線更換安全措施序號內 容1嚴格執行工作票制度,以及停電、驗電、掛接地線的安全技術措施2驗電器必須經檢驗合格,驗電、掛接地線時設專14、人監護3攀登桿塔時,注意檢查腳釘是否齊全牢固可靠4安全帶應系在牢固構件上。系好安全帶后必須檢查扣環是否扣牢5現場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穿工作服6高空作業人員要防止掉東西,所使用的工器具、材料等應用繩索傳遞,不得亂扔,繩扣要綁牢,傳遞人員應離開重物下方,桿塔下及作業點下方禁止地面人員逗留,作業內區內禁止行人進入。作業人員不得站在線圈內操作。線盤或線圈接近放完時,應減慢牽引速度7牽引繩在機動絞磨上纏繞不小于5圈,牽引放線的速度不宜過快,一般每分鐘不超過20m為宜。8臨時拉線對地夾角不大于45度,地錨埋深不小于1.5m,馬道方向應于拉線受力方向一致10不得隨意變更現場安全措施,特殊情況下需要變更安全措15、施時,必須履行審批手續11放線時通信必須迅速、清晰、暢通。嚴禁在無通信聯絡及視線不清的情況下放線。12放線滑車使用前應進行外觀檢查;帶有開門裝置的放線滑車,必須有關門保險。13導線、地線被障礙物卡住時,作業人員必須站在線的外側,并應用工具處理,不得直接用手推拉。14穿越滑車的引繩應根據導線規格選用;引繩與接頭的連接應牢固。穿越時,施工人員不得站在導線的垂直下方。15滑車卡線時,必須立即停機處理。16作業點垂直下方不得有人。19導線壓接人員應持證作業。20在人口密集區地段施工時,工作場所周圍應裝設遮攔五、技術措施1、桿塔及線材運輸方法(1)運輸起運前必須細核對塔號塔型。(2)導線運輸前要注意,線16、軸上的編號和導線凈重,與計劃規定運到地點,編號是否完全相符。(3)線軸從車上向下滾卸時,不許任其自然滾滑,應用大繩在后面拴住,使其緩慢溜下。(4)線軸允許短距離滾動的必須條件是:線軸必須是密封的,即導線外面有堅固的密封防護板,或兩側夾板須高于線軸的最外層導線10CM以上,同時導線的兩端應固定。(5)滾動線軸時,必須順線軸上箭頭方向,即順導線繞軸方向滾動,因箭頭所示為線頭出線方向。2、放緊線的方法(1)、一般放線施工大多采用人力拖線法,利用人力拖線,可不用牽引設備及大量牽引綱繩,方法簡便,其缺點是需耗用大量勞動力,并損壞大面積農作物,因此我公司在本工程采用牽引繩放線。(2)、幾條線同時牽引時,要17、注意保持相對的距離,不能相互交叉搞錯。(3)、緊線時有兩個觀測檔時,當發生無法調整到兩檔均達到要求值時,若相差不大,可以較遠一檔達到要求值為準,若相差過大時,應查明原因設法解決。(4)、三個觀測檔時,當發生無法調整到三檔均達到要求時,若相差不大,可以兩檔基本均達到要求者為準或以中間觀測為準。(5)、兩個以上觀測檔發生實際弛度不能同時達到要求值的原因,大多為檔距測量數值誤差所致,其次為計算誤差或錯誤,對各檔的觀測弛度方式也應檢查是否統一,因此也可能引起誤差。(6)、觀測弛度時,當架空線最低點已達到要求值時,應立即先發出停止牽引的信號,因此時架空線還會自動調節各檔張力,弛度也將繼續發生變化,調節完18、全符合要求后,還可能由于各滑輪磨阻系數過大,仍有可能使弛度產生微小變化,因此,至少等待12分鐘后,弛度確已穩定不變,才可發出弛度已達到要求值的信號。(7)、緊線時在鋼絲繩上劃的印記等物,當線夾卡好后,必須立即將印記清除,否則在緊另一根時極易誤認。(8)、掛絕緣子串時,同時應檢查各絕緣子有無損傷,并加以清潔,鐵頭開口方向一律向下,防振錘方向應垂直向下平直。(9)、耐張段中各檔的施工人員,當架空線開始吊離地面,導線上的雜物、草屑等附著物,應設法清除。(10)、緊線時觀測氣溫溫度表,現場應懸掛在避開了陽光直接照射處,一般可掛在桿塔背陰處,各相導線緊線地的氣溫變化若在2.5度以內時,弛度可以不作調整,超過時應隨溫度的變化而相應調整。(11)、螺栓式耐張線夾應注意倒裝式耐張線夾的安裝方向,其壓緊螺栓應在跳線一側,否則將會造成事故。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3
4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