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6東流至堯渡段建設工程no21合同段石方路基試驗段施工方案(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550172
2022-08-17
12頁
242.50KB
1、G206東流至堯渡段建設工程NO2-1合同段石方路基試驗段施工方案 編制: 審核: 批準: 安徽省公路橋梁工程有限公司G206東流至堯渡段建設工程NO2-1合同段項目部二零一四年十月十七日 目 錄一、工程概況1二、試驗段樁號及情況1三、試驗段目的1四、試驗依據1五、試驗段施工計劃2六、施工組織2 1、施工準備2 2、施工現場人員組織2 3、機械設備擬定3 4、 試驗檢測設備擬定3 5、 測量儀器配置擬定3七、主要施工工藝及方法3 1、 主要施工工藝流程圖4 2、 施工方法4 2.1、測量放樣4 2.2、清表整平4 2.3、分層攤鋪5 2.4、碾壓5 2.5、檢測6 2.6、驗收7 2.7、試驗2、段總結報告形成及上報7 2.8、路基回填碾壓方法示意7八、試驗段施工質量保證措施8九、試驗段施工安全保證措施8十、試驗段施工的環保措施10一、工程概況G206東流至堯渡段(N02-1)改建工程項目起訖樁號為:K0+000K9+900,設計里程全長9.9Km。自東至縣東流鎮狹陽村,經張崗村、小黃泥湖、泉水湖至終點沿線擬新建橋梁3座,包括:管山橋、小黃泥湖橋、泉水湖橋。該項目公路等級一級公路,計算設計行車速度為80Km/小時,設計為雙向6車道,路面寬34m,路基寬36.07m。本標段主要工程量:路基挖方約81萬m3,填方約114萬m3,借石方約46.5萬m3。二、試驗段樁號及情況我部根據設計文件,3、結合整個路段的實際情況,經現場勘察、研究,選定K5+600K5+780段為試驗段,長度180m。該段地處K6+680K7+100的2#取土場和挖方段,石方運距較近,原地表為水田及旱地,最大填土高度3.1米,基底平均寬度為41.56米,總填方數量為29000余立方米。三、試驗段目的主要是為了保證整個段面施工順利進行,確保石方路基的工程質量和取得指導全面施工有效的試驗數據和施工工藝,為今后施工提供控制依據,具體如下:1、機械設備的類型及最佳組合;2、壓實設備的碾壓速度及遍數、沉降差等相關參數及質量控制標準;3、(施工)石方路堤的施工工藝;4、填料的松鋪系數等各種技術參數。5、摸索并總結如何依據質量4、標準以及部分質量標準進行規范的程序管理方法和質量控制手段。四、試驗依據1、安徽省G206公路東流至堯渡段建設工程兩階段施工圖設計文件;2、公路土工試驗規程JTGE40-2007;3、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JTG F10-2006);4、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GF80/1-2004;5、機械設備狀況、技術力量、施工能力、現場實際情況。五、試驗段施工計劃計劃開工日期:2014年10月18日,計劃完成日期2014年11月30日。六、施工組織1、施工準備 (1)根據設計文件給出的控制網點,恢復路線,并進行復測。 (2)修筑進場便道,以便機械及時進場和汽車棄土。 (3)填筑地段開挖排水溝,以降低地5、下水位。 (4)挖方段清表,表土運到棄土場。2、施工現場人員組織為了做好試驗段工作,項目部成立了專門機構,將認真開展工作,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礎。石方路基試驗段由路基三隊完成,項目總工胡延輝全面負責,路士軍負責機械人員的調配、協調,路基工程師郝鑫負責試驗段的技術工作,施工人員易瑞保證工程質量,測量人員徐少劼、劉亞洲負責測量放線、松鋪系數、沉降量的檢測工作,試驗人員趙昌飛、艾景周負責孔隙率的檢測工作,安全人員周建鋒負責現場安全監督檢查。工程部長:路士軍路基工程師:郝鑫項目總工:胡延輝施工員易瑞試驗 趙昌飛艾景周測量 徐少劼劉亞洲安全 周建鋒技術 員 朱 非 非其人員組織機構見圖:3、機械設備擬定序6、號機械名稱規格型號數量狀況1推土機SD-131良好2挖掘機WY1002良好3壓路機YZ202良好4裝載機ZL50 1良好5自卸汽車10良好6灑水車1良好4、 試驗檢測設備擬定序號儀器、設備與設施名稱規格型號用途、功能規格數量1電熱鼓風干燥箱CWJ-8土工試驗12電 動 振 篩 機ZBSX-92A土工試驗13液塑限聯合測定儀FG-土工試驗14電 動 擊 實 儀LZ-ZD土工試驗15灌砂法密度測定儀CRY-11土工試驗16土 樣 標 準 篩FB-1土工試驗17電 子 秤30kg28承載比CBR測定儀1mm/min土工試驗19酒 精土工試驗若干5、 測量儀器配置擬定儀器名稱型 號用途功能數量自動安平7、水準儀蘇光DSZ2沉降觀測2全 站 儀尼康DTM-452C中樁邊樁放樣1GPS中海達V60中樁邊樁放樣1七、主要施工工藝及方法 1、 主要施工工藝流程圖測 量 放 樣場 地 清 理基 底 處 理填 料 裝 運分 層 填 筑攤 鋪 平 整振 動 碾 壓試 驗 檢 測 路 基 成 形路 基 整 修 驗 收填 石 區 段平 整 區 段碾 壓 區 段檢 測 區 段合 格填 料 檢 測填 料 準 備2、 施工方法2.1、測量放樣根據圖紙和監理工程師提供的測設基準資料進行恢復定線測量,對于永久性坐標點、中線控制樁、轉點樁、交點樁、水準點等認真核對,并做好防護,將結果保留到交工驗收。填筑前,根據主線逐樁坐標8、表,從控制點采用水準儀在試驗段縱向每10米選定一個測量斷面進行斷面復測,測量每個斷面填筑前原地面高程,每斷面測點布置不少于8個,并對測點做詳細記錄,放出路基中樁,根據路基橫斷面圖,算出左右兩側邊樁位置后,在實地放出試驗段邊樁。2.2、清表整平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對試驗路段地表進行清表工作,對地表樹根、農作物根系和表土全部清除,清表深度可根據實際情況控制;清表完成經檢驗合格后,采用振動碾進行地基壓實處理,對局部坑洼處采用合格回填料進行回填,并碾壓平整密實,確保全范圍路基壓實后滿足90%要求,并采用石灰鋪撒白線控制回填邊線。2.3、打方格網根據運輸自卸車裝載能力為18m3,按50cm的松鋪厚度填筑,9、根據運輸車的斗容計算每車的攤鋪面積,在填筑面上用石灰打出66m的方格網,填筑前用石灰撒出路基邊線,立出施工標尺,由專人指揮卸料。2.4、攤鋪填石路堤應采用石質均勻、單軸飽和抗壓強度均滿足要求的石料填筑,填筑石料運輸采用挖掘機配合自卸汽車進行,裝料時盡量使填料混合均勻,避免大粒徑過分集中,巖性較大差別的石塊,應分層分段攤鋪,嚴禁軟石和硬石混合使用。石料攤鋪按水平分層、先低后高,先兩側后中間卸料。填石路堤的堆料完成后,即可進行攤鋪,根據巖性我部路基填筑層厚度按松鋪50cm控制; 石塊的最大粒徑不得超過50cm,不超過層厚的2/3 。在初步進行攤鋪完成后,對超粒徑的石塊要進行人工破碎或挑除,滿足技術10、規范要求粒徑不大于攤鋪厚度的2/3控制。2.5、整平為保證平整度及高程能滿足要求,在攤鋪完成后,采用推土機將填料推平、整平,人工輔助挖掘機精平。填筑路堤時從原地面按全寬填筑,填料鋪設的寬度超過每層路堤的設計寬度左右側寬出50cm的超寬碾壓,以保證邊坡修整的凈寬度及完工后的路堤邊緣有足夠的壓實度。2.6、碾壓填石路堤由于粒料之間沒有粘聚力,主要是靠填料之間相互鑲嵌、緊密咬合,達到足夠大的摩阻力來抵抗路基變形,因此,填石路堤碾壓施工需采用振動碾壓設備,在施工中采用20t振動壓路機進行碾壓施工。施工中,碾壓速度控制在2-4km/h,鋪料結束后,先靜壓一遍后再進行振動碾壓至6遍完成后,最后靜壓1遍收面11、。碾壓順序由兩側開始向中間碾壓,之后由中間相兩側碾壓,碾壓每次要求錯輪1/3輪寬。對于有明顯空洞、孔隙的地方補充細料后再進行碾壓,若仍有松動石塊,用合適粒徑的小石塊嵌縫,并用手錘敲緊。在每層標準松鋪厚度上碾壓完成每一遍后,應根據現場情況10m一個斷面或在現場監理指示下,初擬選定每斷面不少于10個檢測點進行現場檢測試驗。2.7、檢測石方填料填筑試驗段壓實按試驗層分別進行。試驗段碾壓方案為:將180m41.56m試驗區分為60m41.56m、60m41.56m和60m41.56m三個區域,松鋪厚度為50cm。均采用20t振動壓路機進行碾壓,按碾壓812遍后所測壓實度進行比較,碾壓施工程序為先靜壓212、遍,弱振2遍,強振48遍,再靜壓2遍;當強振第二遍后由項目部測量人員測出標高算出壓實厚度,強振第三遍、第四遍直到孔隙率達到“表:填石路堤上、下路堤壓實質量標準”、壓實沉降差在3mm的要求后為止,在對其碾壓數據進行分析,總結出達到設計的標準要求時該層石方填料松鋪厚度為50cm的最佳碾壓工藝及參數??偨Y三個區域最佳松鋪厚度和最佳碾壓機具組合及最佳碾壓遍數,繼續施工直至施工完下路堤、上路堤、下路床及上路床即達到路基頂面設計標高,記錄好檢測結果和施工工藝。檢測點應均勻分布碾壓面,采用水準儀測量各遍碾壓后對應檢測點的高程及碾壓后測點的孔隙率,在孔隙率滿足技術要求的前提下,選取具有代表性的檢測部位,采用大13、坑(最大粒徑的1.5-2.0倍)和水袋法進行;采用軟質石料(15-30Mpa)填石路堤壓實質量控制標準:壓實標準的確定根據規范要求,填石路堤的壓實標準可采用孔隙率及壓實沉降差進行確定。孔隙率檢測應滿足“表:填石路堤上、下路堤壓實質量標準”要求。 表:填石路堤上、下路堤壓實質量標準分區路面底面以下深度(m)硬質石料孔隙率(%)中硬石料孔隙率(%)軟質石料孔隙率(%)上路堤0.81.50232220下路堤l.50252422、壓實沉降差檢測方法:首先在壓實后的路堤上沿著路堤縱向布點,距離10米左右,橫向間距17米或視現場情況而定。在布好的點位上,用白石灰或紅油漆做出醒目的標記。用水準儀測量高程,為14、減少誤差,準備10cm直徑的鋼球,放置在測點上。然后再用振動壓路機進行碾壓檢測,碾壓遍數為2遍,碾壓后無明顯輪跡。然后再用水準儀測定各點高程,各測點在碾壓前后的高差,就是測點的壓實沉降差,沉降差小于等于3mm時,可認為路基已被壓實。2.8、驗收碾壓結束后質檢工程師即帶領試驗人員和測量人員對路基碾壓進行隨機抽樣檢查,試驗人員主要對檢測點進行孔隙率檢測,測量人員要對路基監測點碾壓后沉降高層、平整度等項目進行檢測,若有不合格的部分立即進行補壓或采用其它有效措施,直到達到合格為止,經自檢及監理抽檢合格后方可進行下層的回填。2.9、試驗段總結報告形成及上報施工結束后,在駐地監理工程師的認可下,將測量資料15、,相關試驗資料及施工段填筑時機械配備的大小、數量、類型按實際情況進行統計和整理、并加以總結,得出不同機械壓實石方填料適宜的松鋪厚度和相應的碾壓遍數、最佳的機械配備和合理的施工組織。數據的收集主要通過試驗室對施工現場所取的試樣進行試驗所得,并通過微機對之進行系統處理、分類,并將之上報有關單位,最后歸檔。拿出實施性指導方案上報駐地監理及業主,指導K0+000K9+900范圍內路基土石方填筑施工。 其試驗段技術質量成果主要內容有:(1)測量技術參數匯總,(2)壓實遍數、孔隙率與沉降差關系曲線圖,(3)現場測量、試驗記錄,(4)現場施工影像資料等。2.10、路基填筑碾壓方法示意 八、試驗段施工質量保證16、體系為確保工程質量,做好試驗段的各項試驗質檢工作,我部制定了以下措施:成立現場質檢小組對整個工程進行全方位的質量跟蹤檢測和試驗工作。對違反施工程序、施工工藝的現象及時更正、處理、督促施工人員嚴格按規范和技術要求施工,加強施工過程中的質量管理。1、施工嚴格按交通部頒布現行的公路工程技術標準及有關設計和施工規范、施工圖紙進行操作,工程質量按交通部頒布現行的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執行。2、嚴格按規程規范和設計技術要求或監理工程師指令施工,控制施工過程。3、對于影響工程質量的關鍵項目實行重點檢驗,全過程控制。路基施工主要的關鍵項目有:取料取樣試驗、填料松鋪厚度、碾壓遍數、路基壓實孔隙率檢測、排水措施17、石方爆破設計和現場施工控制。九、試驗段施工安全保證措施1、石方填筑應符合下列規定:a.從硬實地面向軟土地面逐步填筑,并隨填隨壓實。b.設專人指揮,具有回轉車道。c.傾倒前應線發出信號,檢查傾倒位置是否有人或機械、物質;嚴禁在填筑坡腳下站人。d.劃定危險區域,并設專人監控。e.夜間或者視線不良條件下施工,應增加照明。f.大量石方的開挖及填筑除符合以上規定外,尚應符合有關強制性標準的規定。2、石方工程常用機械(推土機、挖掘機、壓路機、自卸汽車、裝載機)等施工要點。a.作業前,應查明施工場地明、暗設置物、地下敷設管道(包括電線、電纜、給水、排水、煤氣、通信等管道)、地下坑道等的地點及走向,并采用明18、顯記號表示。嚴禁在離電纜1m距離以內作業。b.在施工中遇到下列情況之一時應立即停工,待符合作業安全條件時,方可繼續施工。填挖區邊坡不穩定,有發生坍塌危險時。氣候突變,發生暴雨、水位暴漲或山洪爆發時。地面涌水冒泥,出現陷車或因雨發生坡道打滑時。工作面凈空不足以安全作業時。施工標志、防護設施損毀失效時。配合機械作業的清底、平地、修坡等人員,應在機械回轉半徑以外工作。當必須在回轉半徑內工作時,應停止機械回轉并制動好后,方可作業。3、施工運輸車輛的安全措施機械車輛和壓力容器的操作人員經過正規培訓,持證上崗。堅持定期檢驗、維修保養工作,保證其在運行中處于良好的狀態。工地所用全部生產、生活運輸車輛登記造冊19、,專人管理定期檢修。加強駕駛人員的安全教育和規范管理,固定運輸行車路線,杜絕交通事故的發生,設定行車標志。4、設置專職安全員,每天進行安全檢查,發現事故苗頭,及時分析原因,及時組織處理,把各種事故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5、嚴格執行三級安全教育和技術交底制度,未經安全教育和交底的人員,不準上崗作業。6、爆破作業做好警戒工作,爆破時間要定點,并提前通知爆破作業區周圍的居民和施工人員,防止人員傷亡、財物損壞事故發生。十、試驗段施工的環保措施在施工過程中我們將環境保護工作和工程施工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把施工過程中對環境和生態的影響減小到最低限度,我們采取了以下措施:1、水質污染控制a、嚴禁施工人員向水中20、拋棄垃圾、排放廢水、廢油和沖洗物。b 、及時清理、分離施工廢物、并堆放在指定的處理場安全的臨時儲存處,以防雨或內澇造成對水質的污染。2、施工的噪音污染的控制a、在確定施工方法時,盡量選擇產生噪聲較小的工藝選用性能優良、噪聲低保養良好的施工設備。b、對空壓機、柴油機組等固定機械采用隔離機器的震動部件來降低噪聲。c、合理安排工程進度和工作面,盡量避免在一個地方同時使用多種動力機械。3、粉塵污染控制及時清掃和噴灑施工路面,機動車在路面行駛采用嚴格限速措施,以防揚起灰塵。4、生態保護a、根據要求,對施工場地內的特殊意義的樹木及野生動物生長環境進行保護。b、注意防火安全,以免給周圍樹木草地帶來不必要的損害。c、對棄土場,取土場應采取一定的措施進行處理,盡量復墾,同時避免棄土流失污染農田及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