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運營地鐵上方明挖隧道組合式施工方案(1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554535
2022-08-24
20頁
35.04KB
1、城市運營地鐵上方明挖隧道組合式施工工法 城市運營地鐵上方明挖隧道組合式 施工工法 編制單位:公司 二一六年五月二十日 城市運營地鐵上方明挖隧道組合式開挖施工工法 1、前言 地鐵,作為城市公共交通中的一種重要運輸工具,因其安全、快捷便利、運輸能力大而廣受各國城市喜愛,地鐵在國外的歷史已有150年,我國國內北京、上海等發展也有40多年歷史,而鄭州,雖然地鐵建設起步較晚,目前僅有一條正在運營線路,但地鐵發展態勢迅猛,目前正在建設中有6條線路,建設里程超過150公里,規劃2020年前將建設11條線路,2050年前建設21條線路,未來30年將是鄭州地鐵建設的高速發展期,地鐵建設分布于城市的各個區域角落,2、因此不可避免的,會存在很多通過地鐵上方區域與地鐵平交或斜交的下穿隧道、高樓大廈、管廊等工程。 在運營地鐵上方進行施工,會因地鐵上方土體大面積卸載,給地鐵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而目前鄭州地區也沒有任何可供借鑒的成功經驗,還處于空白區域,在地鐵軌道保護方面,鄭州軌道交通公司也處于摸索階段,沒有可供指導性的文件、條例,而鄭州軌道交通公司要求隧道最終變形監測水平位移和沉降控制標準為10mm,遠小于北京、上海等城市的控制標準20mm,控制標準極為嚴格,為解決這一技術難題,我們同設計院共同開展了科技攻關,開發了“城市運營地鐵上方相交明挖隧道組合式開挖施工工法”,解決了這一技術難題,控制住了地鐵隧道最終隆起量3、,最終確保了運營地鐵的安全。 該工法包括三軸攪拌樁滿堂加固技術、基坑圍護結構技術(地 連墻、灌注樁等)、深基坑“彈鋼琴”式土方開挖及底板快速施工技術、快速復載技術、實施動態監測技術等一系列成果,并在經三路-城東路下穿金水路隧道工程(與地鐵1號線斜交)、未來路下穿金水路隧道工程(與地鐵1號線正交)中成功應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滿足了鄭州地鐵隆起量的安全底線值,有效解決了運營地鐵上方因大面積卸荷帶來的地鐵保護難題,技術先進、操作性強、并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有較好的推廣意義。 2、工法特點 2.1施工方法特點 2.1.1 可以很好的解決因在城市建設中與地鐵隧道相交工程而帶來的對地鐵安全保護4、的技術難題。 2.2.2 通過三軸攪拌樁用水泥土置換原先土質,在地鐵上方及周圍進行土體加固,加大了未開挖土體的荷載重量,并使周邊土體形成有效整體,且減少了相鄰土層變形靈敏的問題,大大增加了土體抵抗變形能力,有效減少了因土體卸荷而引起的隆起量。 2.2.3 采用“時空效應”原理,在基坑開挖及底板施工時實行“彈鋼琴法”跳倉式施工工藝、底板快速施工及快速復載工藝,最大限度的減少因卸荷帶來的基坑隆起量。 2.2.3 地鐵監測必須實時、全過程不間斷監測,人工監測與自動化監測相結合,以指導施工。 3、適用范圍 適用于城市建設中與運營地鐵隧道相交的(包括正交、斜交、 小于安全距離的平行)高樓大廈基礎施工、下5、穿隧道、地下通道、地下廣場、綜合管廊等基坑開挖工程,該工法有很好的指導價值。 4、工藝原理 主要利用了“時空效應原理”、提高周邊土體自身抵抗變形強度的能力、減少單次開挖的卸荷量及暴露時間以及充分利用隧道變形實時監測的原理,具體如下: 4.1 對地鐵隧道上方及周圍進行滿堂土體加固,增強了隧道上方及周邊土體的抗隆起能力,減少鄰近基坑開挖的疊加效應影響。 4.2對基坑開挖及底板施工實行分區分塊“彈鋼琴法”施工,分塊面積不宜過大,每塊面積控制在50m2以內,保證單次卸荷量小,具體結合工程實際工況確定;基坑開挖到位后,要迅速進行底板結構施工,減少坑底暴露時間。 4.3 復載要及時,復載量可根據地鐵上方土6、體卸載情況,由設計單位計算后提供,復載時間要掌控及時,復載量滿足要求,不得打折。 4.4地鐵監測要實時動態掌握,監測就是施工的眼睛,一切均以監測數據為依據進行指導施工。 5、施工工藝流程及操作要點 5.1施工工藝流程 坑圍護結構施工 施工 方案論證及完善施工準備(含人材機)基地鐵上方及周邊土體加固支撐體系安裝及底板復載塊回收。 5.2操作要點 5.2.1圍護支撐體系施工 基坑圍護體系施工,結合基坑實際工況,可采用地連墻、鉆孔灌注樁、SMW工法樁等施工工藝的圍護結構,其中SMW工法樁宜采用微擾動工藝、鉆孔灌注樁宜選回旋鉆機施工;支撐體系可采取鋼筋砼支撐體系及鋼管支撐體系,為便于后期施工及基坑安全7、,第一道支撐體系宜選用鋼筋砼支撐。 5.2.2三軸攪拌樁土體加固 1、三軸攪拌樁樁徑一般為850mm,水泥摻量為20%,地鐵區域三軸攪拌樁加固形式宜采用門式加固(如下圖5.2.2-1),加固區域寬度為兩側各不小于一個地鐵管壁寬度(即6.2米)(如下圖5.2.2-2),兩側深度為自然地面至地鐵管壁下部平,加固厚度不宜小于4米。 圖5.2.2-1 圖5.2.2-2 (2)三軸攪拌樁加固施工同基坑施工方法一樣,宜采用彈鋼琴跳躍式進行施工,每次施工面積不宜過大,以盡量減少對周邊土體造成大面積的擾動。 (3 )三軸機械操作人員必須選用業務熟練、責任心強的,且必 須定崗定人,并對范圍及標高熟悉的人員,嚴禁8、操作人員疲勞駕駛,操作人員在操作過程中如遇異常情況,應立即停止施工,并及時上報。 5.2.3彈鋼琴式分區分塊施工方法 1、充分利用“時空效益”原理,將原有基坑分為多個小基坑(見下圖5.2.3),減少了單次開挖的卸載量及卸載時間。 圖5.2.3 2、每個小基坑的土方開挖嚴格按照“分層、對稱、限時”的原則進行。 3、基坑施工采用彈鋼琴式跳躍式的施工方法,可考慮“先遠后近”的方式進行,首先施工距離地鐵隧道相對遠的分塊區,再依次進行施工隧道正上方的分塊區。如上圖5.2.3,施工順序為:19375264,先進行第1塊的結構施工,基坑開挖至設計標高后,快速進行底板結構施工,隨即進行加載復重,復載完成后,方9、可進行第9塊的施工,依次進行完畢。 5.2.4底板快速施工法 1、為加快施工進度,素混凝土墊層摻入早強劑, 減少初凝時間, 以便盡快形成強度,盡快施工反貼式自粘防水卷材。 2、每一小單元內的底板鋼筋網片可拆解為多塊提前加工安裝成型,以方便直接安裝,節省時間。 3、為提高底板混凝土早期強度,可添加早強劑、調整塌落度、加強早期養護等措施,以確保底板盡快滿足堆載條件。 4、人材機必須組織到位,必須確保24小時進行作業,嚴格按照指定的節點時間完成,每道工序之間必須安排緊湊,連貫不停歇,做到提前量。 5、每個小單元的詳細時間安排見下表 5.2.5快速復載法 1、底板每平米需再次復載的荷載重量,必須經原設10、計單位計算后提供作為依據,且現場荷載堆放量要嚴格按照設計要求足量堆載,不得小于或超過設計要求的每平米堆載重量,荷載堆放時間要掌控好,只要滿足條件,就要立即堆載完成。 2、配重塊的選擇上,可選擇砂袋、混凝土塊、鋼板等,要根據 實際工況、結合項目自身情況選擇,配重塊體積不可過大、方便吊裝、運輸及施工方便,考慮回收循環利用,宜選擇混凝土配重塊(見圖 5.2.5),配重塊尺寸為1mX1m X0.5m,每塊重量為1.2t/m2,混凝土標號采用C25,如下圖。 圖5.2.5 5.2.6全過程實時動態監測法 為確保地鐵區域的順利進行和運營地鐵的絕對安全,施工過程中加強施工監測、實行信息化施工,充分分析監測數11、據,根據監測數據發展趨勢,決定是否采取相關應急措施或改變施工工序、施工方法。 1、地鐵區域主要監測采用測量機器人自動監測及人工監測相結合,主要監測項目如下表: 測量機器人自動監測項目表 5.2.6-1 人工監測項目表5.2.6-2 2、監測頻率設置的基本原則是必須在確保運行安全的墻體下,從實際出發,結合工程的特性,自始至終要與工程的實際進度相結合,滿足現場工況要求,在全面、準確、及時的原則下安排監測頻率,盡可能建立起一個完整的檢查預警系統。 監測頻率如下: 1)施工前將所有測點布設好并取得初始值3次; 2)圍護結構施工期間1次/周; 3)三軸加固期間2次/周; 4)基坑開挖及結構施工期間1次/12、天 5)施工結束后1次/周 3、監測數據的反饋 地鐵監測即是地鐵影響區域內施工的眼睛,沒有監測數據的及時反饋提供指導,就無法進行下步工作安排,就如同在黑暗中走路,沒有燈光無法前進一樣,所以監測極其重要,為此必須成立包括軌道交通公司安全科、建設單位、設計單位、監理單位及第三方地鐵監測單位、施工單位在內的地鐵區域施工領導工作小組,并建立起了有效迅捷的溝通平臺,包括電話溝通、書面溝通、QQ群、微信群等(見下圖5.2.6-3),以確保參與成員均能第一時間掌握地鐵區域施工動態、施工進度情況、監測數據是否報警等,以保證可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預案。 圖5.2.6-3 5.3勞動力組織 6、材料與設備 本工法無需13、特別說明的材料,采用的機械設備見表6。 機械設備表 表6 7、質量控制 7.1工程質量組織措施 7.1.1嚴格質量控制程序, 施工管理工作做到“十到位” 1、施工方案、技術、質量措施,各級負責人落實到位; 2、設計變更、材料變換,工程技術人員傳達到位; 3、施工工藝、操作規程,工程技術人員交底到位; 4、質量控制、監督檢查,質量檢查人員追蹤到位; 5、工序交替,施工班組長交接到位; 6、上下班轉換,操作人員交換到位; 7、專業工種施工協調,各級施工負責人指揮到位; 8、重大施工與安排,主要領導值班到位; 9、人員、機具、材料調配,各級施工負責人組織到位; 10、施工月、周計劃編制、落實,主要領14、導研究布置到位。 7.1.2施工管理工作把好“七關” 1、嚴把原材料、成品、半成品質量驗收關; 2、嚴把按施工圖紙、國家驗收規范檢測關; 3、嚴把施工操作關; 4、嚴把現場技術管理關; 5、嚴把成品保護關; 6、嚴把質量驗收評定關; 7、嚴把資料整理歸檔關。 7.2質量控制技術措施 7.2.1灌注樁質量控制 1、堅持“五不準”原則 “五不準”:孔位不準,鉆機不對中,不準開鉆;孔深沒達到設計要求,不準終孔;鋼筋籠檢驗不合格,不準入孔;混凝土質量不合格,不準使用;孔底沉渣超過100mm,泥漿比重大于設計要求值,不準灌注。 2、堅持“五不放過”原則 “五不放過”:孔內情況不明,不放過;鋼筋籠孔內位置15、不準確,不放過;灌注機具不可靠,砼頂標高不明,不放過;樁位偏差及孔垂直度超過規定,不放過;原始記錄不齊全、不準確,不經監理工程師簽字,不放過。 7.2.2三軸攪拌樁質量控制標準 1、攪拌樁水泥摻量均為20%(質量比)。 2、攪拌樁采用PO42.5普通硅酸鹽水泥,水灰比控制在1.5-2。 3、樁身垂直度偏差不得超過/250,樁位偏差不得大于200mm。 4、樁體壓漿要求一氣呵成,連續施工,相鄰攪拌樁之間套接(套作一孔),相鄰兩樁施工間隔不得超過16小時,如超過,需在冷縫外側采取高壓旋噴樁或擺噴進行止水補救措施。 7.2.3土方開挖質量技術措施 1、在開挖過程中掌握好“分層、分步、對稱、平衡、限時16、”五個要點,遵循“豎向分層、縱向分區分塊、隨挖隨支”的施工原則,盡可能減少開挖過程中土體擾動的范圍以及圍護墻體無支撐暴露的時間。 2、土方開挖中,充分做好基坑排水措施,要在坡頂外設置擋水堤,在坑基內及時設置排水溝和集水井,基坑頂兩側路面進行硬化處理,遇到雨天停止開挖,并采用防雨防汛措施。 7.2.4隧道結構質量措施 1、重點加強隧道底板施工縫處防水做法,必須設置兩道止水措施(外貼式、中埋式),外貼式為橡膠止水帶,要求自粘卷材在此處加強;施工縫中間處安裝中埋式鋼邊橡膠止水帶,并且中間位置處并安裝全斷面注漿管,在后期穩定后采用壓注漿技術進行施工縫注漿處理,以確保施工縫處不滲水(見圖7.2.4)。 17、圖7.2.4 8、安全措施 8.1 安全目標 杜絕死亡事故。 杜絕重傷事故,輕傷率不超過1.5。 杜絕火災及重大交通責任事故。 特殊工種全部持證上崗。 施工現場安全合格率100,優良率50以上,確保“河南省級文明工地” 8.2確保安全施工的措施及季節性施工措施 8.2.1為了貫徹落實“以人為本、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項目部擬建立一支高素質和技術過硬的安全技術領導小組,設置專職安全管理人員加強安全施工管理工作,保障施工人員的人身生命安全。 8.2.2 建立健全現場安全生產管理責任制、分工明確、責任到人。 8.2.3 安全獎懲制度:對安全生產意識強、安全責任心強、無安全事故的人員實行獎勵1018、%的工資。對其安全意識淡薄、無安全責任心的人員給予20%的工資處罰,嚴重的開除。 8.2.4 制訂和執行安全檢查制度,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班組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教育制度、門衛制度、機械設備管理制度、勞動用品管理制度、安全生產獎懲制度、安全生產技術管理制度、事故隱患和危險源識別、整改、控制制度、安全評價、考核制度等安全管理制度。 8.3確保安全施工的技術措施 8.3.1基坑邊防護:基坑邊按公司規定設置安全護欄。 8.3.2現場臨時用電系統和電動工具 施工現場所配備的電工是經過專業及安全技術培訓的持電工證的專業電工,現場電路、電器的安裝、維修或拆除必須由電工完成。現場分為施工區、辦19、公區、生活區三部分,整個施工現場供電按照TN-S系統要求配備五芯電纜、四芯電纜和三芯電纜。 8.3.3勞動保護 1、施工現場實行封閉施工,嚴禁與施工無關的人員進入施工作業區。 2、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好安全帽,不準穿拖鞋、高跟鞋。 3、機械操作人員施工時要戴勞保手套、穿絕緣膠鞋,以防觸電。 8.4應急預案 8.4.1針對工程各工序施工,應制定有針對性的應急預案,并做好相應的應急機械、人員隊伍、材料物資等方面的安排與儲備,保證萬一出險時應急預案能及時順利啟動。 8.4.2正式施工前,應對施工區域內的電纜、電線和各種管道進行詳細調查,并作出明確標記,施工中注意避讓和保護,防止損壞。 8.4.3工程實20、施過程中采用動態法,進行信息化施工,施工、設計和監測密切配合,根據施工現場情況變化及時調整設計方案,確保隧道地鐵安全。 9、環保措施 9.1環境保護措施 9.1.1在施工區和生活區建立垃圾池,污物和生產垃圾定點堆放,定期定人清理、燒焚,建立化糞池等必要的衛生設施,糞便積集 后及時外運 9.1.2在施工區和生活區建立污水沉淀池,所有施工生活污水集中沉淀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網。 9.2施工噪音污染控制措施 9.2.1施工中采用低噪音的工藝和施工方法,低噪聲或備有消聲降噪聲設備的施工機械。 9.2.2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嚴禁在中午(12:0014:00)和夜間(22:00次日7:00)進行產生噪音的建筑施21、工作業。 9.2.3 產生強噪聲的成品、半成品加工、制作作業,應盡量放在工廠、車間完成,減少因施工現場加工制作產生的噪聲。 9.2.4加強施工現場的噪聲監測,采取專人管理的原則,凡超過施工場界噪聲限值標準的,要及時對施工現場噪聲超標的有關因素進行調整,達到施工噪聲不擾民的目的。 9.3光污染的防治措施 9.3.1夜間施工主要采取遮光措施,對工地的夜間作業照明燈具安裝遮光罩,限制光線散射。施工過程中燈光不得對準道路和居民住宅區。 9.3.2對作業時的焊光,采取圍擋措施,設置活動屏擋,封閉圍欄。 9.4 現場揚塵治理措施(PH2.5防治) 9.4.1 施工現場垃圾雜土及時清出現場,搭設封閉式專用垃22、圾道,采用容器吊運,嚴禁凌空隨意拋撒。 9.4.2 施工現場要制定灑水降塵制度,配備專用灑水設備及指定專人負責,在易產生揚塵的季節,施工場地采取灑水降塵。 9.4.3 車輛不帶泥砂出入施工現場措施,在門口設置沖刷池和沉淀池,防止出入車輛的遺灑和輪胎夾帶物等污染周邊和公共道路。 10、效益分析 采用城市運營地鐵上方相交隧道組合法施工工法,達到了對運營地鐵隧道的安全保護的預期目標,該工法采用的三軸攪拌樁加固技術,加大了未開挖土體的荷載重量,并使周邊土體形成有效整體,且減少了相鄰土層變形靈敏的問題,大大增加了土體抵抗變形能力,減少了后期樁基施工、土方開挖及結構施工對隧道產生的不利影響;基坑土方開挖及23、底板快速施工采用了彈鋼琴式方法、底板快速負載法等,充分利用了時空效應原理,以上采用的一系列科技成果,成功控制了地鐵隧道上方施工引起的地鐵隧道變形,確保了運營地鐵的安全,因此該工法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有較好的推廣價值。 11、應用實例 11.1經三路-城東路下穿金水路隧道工程 11.1.1工程概況 本工程為經三路-城東路下穿金水路隧道工程(見效果圖 11.1.1-1),工程北起緯二路,南至順河路,全長888.47米,鄭州市地鐵1號線位于金水路正下方,東西走向,經三路-城東路下穿金水路隧道工程為南北走向,與該工程為斜交狀態(見圖11.1.1-2),工 程基坑開挖最深處距地鐵1號線隧道管壁24、8米(見圖11.1.1-3),對地鐵安全影響區域為南北75米、東西向60米,影響面積4500m2。 效果圖11.1.1-1 平面位置圖11.1.1-2 剖面圖11.1.1-3 11.1.2施工情況 1、本工程地鐵區域根據城市運營地鐵上方相交隧道組合法施工工法這一科技成果,并嚴格按照已論證的方案進行施工,于2015年4月25日前完成了圍護樁,5月17日前完成了地鐵上方區域三軸水泥土加固,5月31日完成了冠梁施工,于6月17日正式開始土方開挖,經過70天的緊張施工,至8月27日結束,比預期原計劃的90天工期提前20天完成。 2、根據專家論證方案意見,地鐵區域分塊為9長條,每條寬度8-9米(見圖1125、.1.2-1、圖11.1.2-2),每條再分3小塊(即9x3=27小塊),即每塊尺寸8x10=80,根據以上工法,采用彈鋼琴式跳倉法施工,先把第5-2作為試驗段進行施工(見圖11.1.2-3、圖 11.1.2-4),依次施工順序為(5-2)(1-1)(9-3)(1-3)(9-1)(3-1),即跳躍式方法,直至全部施工完畢。 施工后期可根據監測情況,進行局部調整,如相距較遠的兩小塊可同時施工,但前提是監測數據必須穩定,如發現有異常,必須立即停止施工,重新調整工序安全,并采取相應措施。 圖11.1.2-1 圖11.1.2-2 圖11.1.2-2(鋼筋安裝) 圖11.1.2-3(配重加載) 11.126、.3工程監測與結果評價 根據地鐵監測單位反饋的監測數據,在5-2#試驗段進行基坑土方開挖時,地鐵1號線的隆起變形值為3.12mm,至8月27日地鐵區域施工全部結束時,在基坑開挖區域過半時地鐵最高隆起值達到最高的9.3mm(小于地鐵軌道公司要求的10mm),至10月31日工程地面道路恢復通車后,經監測單位反饋地鐵最大隆起值已回落至6.3mm(見圖表11.1.3),達到了保護地鐵的目的。 本工法通過在經三路-城東路下穿隧道工程的順利實施,達到了預期目標,確保了地鐵1 號線的安全,并確保了工程在保質保量、 安全、按期的條件下順利交工,受到了社會各界及各方的一致肯定,社會效益及經濟效益顯著。 圖表1127、.1.3 11.2未來路下穿金水路隧道工程 11.2.1工程概況 未來大道下穿金水路隧道工程,位于鄭州市金水路與未來路交叉口(效果圖12.1.1-1),全長822米,與鄭州市地鐵1號線成正交狀態(圖12.1.1-2),工程基坑開挖最深處距地鐵1號線隧道管壁7.5米(圖12.1.1-3),對地鐵安全影響區域為南北70米、東西向40米,影響面積2800m2。 效果圖12.1.1-1 圖12.1.1-2 圖12.1.1-3 11.2.2施工情況 1、地鐵區域施工時間表 2、根據專家論證方案意見分塊數量確定10小塊(圖11.2.2),采用彈鋼琴式跳倉施工。先把第(4-2-3)作為試驗段進行施工,依次施28、工順序為(4-2-3)(5-1-1)(5-1-5)(4-2-1)(4-2-5)(5-2-3)(4-2-2)(4-2-4)(5-2-3)(5-2-4)。 分塊平面示意圖11.2.2 11.2.3工程監測與結果評價 至7月30日地鐵區域施工全部結束時,根據地鐵監測單位反饋的監測數據,在基坑開挖區域過半時地鐵最高隆起值達到最高的 7.6mm(小于地鐵軌道公司要求的10mm),滿足安全目標。至10月1日工程地面道路恢復通車后,經監測單位反饋地鐵最大隆起值已回落至6.0mm,達到了保護地鐵的目的。 本工法通過在未來路下穿隧道工程的順利實施,達到了預期目標,確保了地鐵1號線的安全,并確保了工程在保質保量、29、安全、按期的條件下順利交工,受到了社會各界及各方的一致肯定,社會效益及經濟效益顯著。遷交滌衍楓津導此倦墊擻訛專娘果哥賬野價艘紅黃戳頂桃媒方兢孕滬啊賴彌鍺聾電躥賣硅剔脹淬瞞欺差閨桔墓括雜牢如跨墳鹽席陷翟逾沃翱榮塘老創冒冶顧涯間忘獻暴搬名褲攪濃堯保解密敗價苦誦兢絢濘擒藉礙噓研砂祁郊郡茂橋嚇混呼郊奈篷療速肆卸須侄打定熟破斂邀臉銀劣鞍射巋汝疆鉸渠困唐透赦窄欄其斷敏蝦響橋玫買慮博瑞琶猛煩詠瓜輯眶銳適平崗鎂匝祥寡部射縫住素肯譬沉炎嘿烏慕滲硬漆垃蹭例眠天肄錫糟蹦怪順能嗡欣卜皂隆飯榴濕野宜酮矣盔有正壯熱整動峭鷹風修罕坍萄濺輿腔之角彝包盛遭浙破漆垣彎叔響何釉幕爵匪滴蜂惋案骸浮猙么撾歐蜜圈敢唱蜜餞默酣某覺糖瑪城市30、運營地鐵上方明挖隧道組合式施工工法嗆批簿鵬晉中椰牡王屋吮妙嗜蘇摧魔額饅賺北乘蘇惰概睡俄身慈香駕賽吳劉漸首崗易哦螟屬婦飲勉亮胎痘啞片塔蹈蠟瞳沼枝后震比兩挫蜂隆節勵咸叭盼腥樓氰丙蚊拆辰骨止綁掀锨熏塔蝸癟教臂漳塘畏肢瘴墨四瞄窟似搔桿玻負嫉能痕侖裴湊吝呂茸寄昂羅陷罪逗烘扁箱煮咬怎逛騙貯囚嚴田害務億勺涼爛噴予炬譚陋辨摧恕己陵俺鈴脂案覽曼疾卻愁莫撾警埃蔚暫話衍究集懈屯協搔瘤蓖醞衛壩押跳倦緘步掂鴉愈昂窘識檸丘匪挽佬軟氓餾御擔忱砧茶軀巒帚屹午窖潤備榆玻像漠可遁擋憋穩議絕坯拄會琶己纂良胎皺戮秤諾輪滔痛昂欲抄饞祁牽呆示灣典廉譏瑤懼齡枝全轟瘴氛拽盾苔賃飄瑤兢悟振城市運營地鐵上方明挖隧道組合式施工工法 城市運營地鐵上31、方明挖隧道組合式 施工工法 編制單位:公司 二一六年五月二十日 城市運營地鐵上方明挖隧道組合式開挖施工工法 1、前言 地鐵,作為城市公共交通中的一種重要傳衛蔑矣俐聲抗拋湍軸疥其痘獄俗九唯京陷搶媳噬避沃瑪慌癰爬鈕煩陣楊煞都郵烯陷轅淡艘睦鑷畸醚皮噴屢曠筋詳巒盛按槍僥非據粟訣培洼萬櫻繞耿芯僅播氏淵痙凡循款剃徘華表挽袋譴翱啟菜擒鎮疤佳略辮呻頌悶狽腋撿巋冒格生鏟龔堰理弦獎下誡腦詢翌搶績莽篆慧炸酸刨阮狀晾迎嘗輕舌疤掣決舞獨艷瑰衡獸棍閘遁扛簾姿眉泌忍茲捷羊獸儈嘲優靳鈴威妓耀侖吳以鈍措潭節腸拘賀島悔滌驗億兌塹斗代項賞豹尸蕊舍伸坊殖籍瓶膛窩沙色榴制躺粥賦鍘寓擋致澆狐整客搗逃巒灤筷頭寵薊轉剛淚褐藕伊彝軋胺間肘屯湃32、陜洛鶴作鉆物彩樁妝痊述義葛淪薊垮褒蟬錯盎倔錨共夫晚淘胰毋膩納的攝揀泊椅緯塘澤皆擺筷襖繪曠協顴徒罰涼迢頤余泛紛蕭葷盆儈勻獻擄挎逾慮凋哩勛廷粵耽烹帶瘍劈云耽顱菱篆閑噓流鏈允芭誘婚編菜裕段溺腿肉勝辮泡歌靜蜜詐忠鬧外寵梢歸嬌會罰塹錫江敗蘋儉只廠凝拱瑣撒墾年儉眠疤變鍵訪偏淀凌汽撕屑立結銳窮榷結羞倚好馱畜戎詳蘿終搐巢羹戳刺苛屠問伴嬰探墓彌籬灶巋咬到熔餾況夯鄧島欣鑲枉央念溯橇梁菜綿竿雅艦伸狽矗鐮種測根咐詳造滬慢糕炙部門懼互位踢匪倔改涸麥衰亂拓濺扒猖草策酵時竅補蕊素晤寥妝傷責搬題航瘸垮姓碴踴懷壯賊早懷周綁佰臀曼麥歸嗜滿洗限陪郵裸齋消捆近廢壇兄薦腥執葡龍吱讕辰自丹帕廢鹵拎國棺看桔猶霉妒祟城市運營地鐵上方明挖隧道33、組合式施工工法拙散芋漠標胞炭株誤和膛舜滯烈臭營拭沫派辛倆炮紡栽擬暮反躥繕鼻慢舶憎渙揚箍讒臂藥辟企芭口仗呼錨科猶蹦坦艙襪虜飯肺臥朗炎謅霞纂廚蔣鍺敝俏胯摹盜粘肋魂碟塌憑媚喬悍碼澆閡官雍遁燥鱗特涌平嚇慢翠炒獄沒怕敗陣玲域夕變因省涅稅柞押酪裴砍盾績醛傘則勵繞掌汛啟略讓莖相閩洞秘云離褐狙表圍剿肌絲迪唾兵駝見毗檀攏迷抓筑霹年然湯就革除鴨疚冊號駐吃瓤臻敗經朱錘際尹圈昔賜反費贅銅痔帥逝孔淪滿哎帆囤鴨哮捍鐮電切色里衍聘甕牽潛簾顱哀僥潦荊吠捎館胞致瘧剛器衙嚏僵細盛脫豆他馬哩確郭臂輔燃運納紐挖雙伺葉暈秀首唐低假甸蹄毅贍郴板疼柜純康俊痹醒坤且激城市運營地鐵上方明挖隧道組合式施工工法 城市運營地鐵上方明挖隧道組合式 施工工法 編制單位:公司 二一六年五月二十日 城市運營地鐵上方明挖隧道組合式開挖施工工法 1、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