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鎮昌南府住宅樓測量施工方案(1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554743
2022-08-24
19頁
418.54KB
1、景德鎮昌南府二期二標測 量 施 工 方 案編制人:審核人:批準人:編制時間2018年7月30日1 編制依據32 工程概況33 本工程坐標高程控制點44 工程定位控制測量55 施工準備76 基礎施工測量77. 0.00以上施工測量88. 室內、外裝修與安裝測量119施工測量各項限差 1110. 儀器保養和使用制度1211 儀器及樁點要求1212 測量工作技術要求1213測量復核措施及資料整改1314 沉降觀測1315 竣工測量1416 主要管理措施1417 驗線工作及有關資料的提交151編制依據1、施工圖紙業主提供的景德鎮昌南府二期二標段工程建筑、結構施工圖。1. 2規范、規程12. 1規范工程2、測量規范(GB 50026-2007)1. 2. 2規程(1) 建筑工程施工測量標準(JGJ/T408-2017)(2) 建筑安裝工程資料管理規程(JGJ/J185-2009)(3) 建設工程監理規程(GB50319-2013)根據以上規范、規程關于混凝土結構的工程設計施工驗收對施工測量精度的有關要求, 本著“技術先進,確保質量”的原則,制定本施工測量方案,確保圓滿完成本工程的施工測 量任務。序號名稱編號出圖日期1施工圖紙/2018年3月2甲方給予測繪技術報告書/3甲方給定的高程規劃單/主要規范、規程及圖集序號類另U名稱編號1國家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72行業建筑變形測量規程JGJ3、 820163地方建筑施工測量技術規程DB11/T 446-20152. 工程概況2.1.相關單位名稱22建筑概況工程名稱景德鎮昌南府二期二標工程地點景德鎮市陶陽北路西側,恒大御景南側建設單位景德鎮房地產開發公司設計單位廣東博意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監理單位江西昌大工程建設監理有限公司施工單位浙江省東陽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1建筑面積(m2)116573. 83平方米2樓號地下地卜層高建筑高度322#、 23#、25-27#樓一層11層2. 95m32. 95m410#樓一層31層3. 15m98. 38m515#樓一層32層2. 95m95. 5m618#、 20#樓一層18層2. 95m53. 4、7m721#樓一層15層2. 95m44. 85m8地下室層/3. 7m/9結構形式基礎結構形式筏板基礎10地下防水主體結構形式剪力墻結構結構自防水P6級抗滲混凝土材料防水2.0厚自粘防水卷材(聚酯胎II型)11結構樓面尺寸(nun )尺寸標號基礎底板多尺寸C30外墻200mm、200nmi碇、砌筑內墻200mm 100mm砌筑柱子多尺寸C30C50梁多尺寸C30樓板100mm、120mm、150mmC3012建筑耐火等級一級13抗震設防類型丙類14抗震設防烈度6度15建筑結構安全等級二級16建筑物耐火等級一級3. 本工程坐標高程控制點建設單位提供的規劃圖和坐標控制點為:見下附圖(方向為上北下5、南)%JzX-J 1 J223 1 04482_3244293用49、56407J3-323245.8 1 1 _3243笊&2.工4嚴2鬧84. 工程定位控制測量(1) 首先施工單位應與建設單位辦理測繪成果控制點簽字交接手續。建設單位應提供 給施工單位一份由測繪院提供的測繪成果報告。(2) 施工單位應根據提供的控制點將平面坐標及標高控制點引測到施工現場不易被 受損的部位。(3) 施工方格控制網必須經初定、精測和檢測三步進行,并且施工單位應定期由專人 負責進行復核并做好控制點的維護工作。(4) 根據施工現場及周圍環境條件,選擇適當地方按一次埋設、多種用途、長期使用 的原則埋設首級控制點、組成一6、個完全能滿足施工放樣及沉降觀測需要的永久性施工控 制網。控制點按要求進行技術處理、控制點所處位置要保證今后不被占用且障礙較少、 以使對控制點進行使用和保護。控制點既作平面控制之用,又作標高控制之用。(5) 工程開始前,根據工程結構情況,利用首級控制點,放出二級控制點作為施工的二 級控制,并進行聯測復核。該控制點既可用于細部點的放樣,同時又可用作對工程上各 節點的復核檢測。施工現場通過點看JI、J2、J3中間轉點分別向施工現場引測布置5個 標高控制及4個坐標控制點用以樓座高程和定位控制。注意定位坐標控制點要選擇有代 表性的點,否則將會給施工帶來不便。為了方便高程測量,在施工現場布置5個高程控 制7、點,從J1點出發進行高程閉合測量,測量誤差應滿足土60 Jn測量規范誤差要求。(5) 利用全站儀對所有控制點進行精確測定,并與附近的國家城市等級點進行聯測, 使其坐標與高程統一,便于今后使用。(6)利用配套計算機對所有觀測值進行嚴密平差,保證整個控制精度完全能夠符合國 家工程測量技術規范和工程設計要求。平差成果存入計算機內,需要時可以隨時調用。(7)隨著施工的進展,考慮到各種因素可能造成的影響,經常對所有控制點作必要的 檢測。5. 施工準備5. 1工具:小白線、墨斗、墨汁、紅藍鉛筆和冬期施工用的工業酒精等。5. 2儀器的配備情況序號名稱工作內容數量備注1SOUTH全站儀建筑的的定位1臺檢驗合格8、2EDJ2-CL經緯儀軸線定位、軸線投測及垂直度1臺檢驗合格3DSZ-32水準儀高程抄測、引測標高4臺檢驗合格4激光鉛垂儀軸線垂直投測2臺檢驗合格550m鋼尺高程傳遞2把檢驗合格65m塔尺高程抄測、引測標高2根檢驗合格75m卷尺墻體及墻體控制線、門窗洞口線等3把檢驗合格8JGT-A激光投線儀室內裝修水平投測2臺檢驗合格6. 基礎施工測量6. 1放線步驟甲方提供平面控制點(接樁)一引測軸線樁點(定位放線)及標高點一監理驗軸線 樁點(定位放線)及標高點一放基坑細部軸線一標高抄測一放地梁基槽邊線- 四方 驗槽一抄測碗墊層標高控制線一放地梁邊線一報驗監理一放基礎線、柱子和暗柱線-報驗監理 一放首層墻線9、柱子和暗柱線一抄測首層標高及結構控制線- 報驗監理 f依次類推。6.2平面、高程放線甲方交付場地后,應進行場地平整測量和場地平整,將高程控制點布置成方格網,格網 邊長為5m至10ni之間,抄測時將視距前后控制在不超過25m。再進行軸線投測,并根據投測 的軸線撒出結構外皮線,開挖線放完后由項目有關領導和監理、質量檢查員進行驗線無誤后 開始進行土方開挖。在土方開挖過程中,對其深度要隨時進行測量,預計距離基地2米左右 時,要進行高程精確抄測,并做好記錄,到槽底時要余留0.2至0.3厚基底保護,待人工清 槽至基底,注意不得超挖,如果超挖及時向領導反應待處理。6. 3平面、坐標放線根據建設單位提供的坐10、標點,引測以下各樓的坐標點(軸線坐標)6. 3.2軸線控制工具:SOUTH全站儀6. 3. 3軸線定位方法及步驟:盡可能降低誤差,提高精度要求,采用在全站儀從一級控制點(J3, J2)導岀二級控制點 作為內部控制網的控制點使用全站儀放樣定位功能分別定位四大角軸線交點的坐標點。6. 4基礎高程抄測:基礎施工階段(即0.00以下)高程采用垂直傳遞法,將高程直接傳遞到臨設墻上,控 制基礎深度和電梯井深度,傳遞高程點不少于3個,每點進行往返閉合校核,各點與各點間 進行閉合至允許誤差內,校核無誤后方可引測其它控制標高。必須兩點以上后視11兩后視點 標高差在規定范圍內(不大于2mm) o測量人員要細心,看11、清看懂圖紙若有不清楚的及時向 總工反映弄懂后方可放線。7. 0. 00以上施工測量7. 1根據本工程測量放線特點因此,0.000以上測量放線工作采取激光鉛垂儀配合經偉儀投測法。為了較好地控制豎向及平面結構,必須多設控制點,以減少因施工誤差及外界原因產牛的誤差。7.2平、高程放線順序首層固定控制點放線一報驗監理一豎向結構水平50控制線投測一豎向結構標高50 控制線抄測一墻體澆筑完后抄測建筑50線標高一高程報驗一頂板放線- 報驗監理 -豎向鋼筋綁扎控制線一抄測結構50線標高于鋼筋上- 在綁扎成型的鋼筋上丈量上一 層結構50控制線依次類推。7. 3平面放線7. 3. 1內控點的建立(1)平面內控點的12、布設,每一單體內布設4個點(組成閉合圖形),作為該樓號的測量 控制點。在軸線借5線交點位置預埋100X 100的鋼板,以原軸線控制網為準,仔細放出首 層主控軸線的借Im線,經檢查驗收后,埋設100X 100的鋼板作為豎向主控軸線投測的基準 點。本工程最高為32層建筑,每隔6層做一次點。,11層的樓做二次點。在0.000ni標高磴澆筑完畢后,將原有主控軸線投測到0.000m標高碇面上,經角度、 距離校核后在碇而上彈上墨線。然后用全站儀復核0.000ni標高各主控軸線內控點借Im2ni 線的角度、距離是否符合軸線控制網精度指標要求,滿足要求后用鋼釘刻出內控點標記并加 以保護。(2)將建筑物外部控制13、點轉移至內部時,內控點的投點允許謀差為1. 5mm,內控點布設須與施工流水段劃分相一致。在內控點上層相對的位置逐層預留200X200的洞口,要求必須逐層通視,用以以后樓層放線投射激光。激光接受靶為250X250透明有機玻璃。鋼板錨爪預埋鋼板示意圖7. 4軸線的測量控制(1)軸線的豎向投測1)豎向投測前,應對鋼板基準點控制網進行校測,校測精度不宜低于建筑物平面控制網精度,以確保軸線豎向傳遞精度。2)軸線豎向控制點的投測,采用激光鉛垂儀,該儀器精度高,投點精度1/200000 (投測示意見下圖)。控制軸線投測至施工層后,應組成閉合圖形,且間距不得大于所用鋼尺長fl巾fflVINIWWX激池禍宜俅提14、測示意圏(2)施工層測量放線待首層控制網點投測到樓層平面以后,如1#軸線定位圖,1#、3#、4#、2#點,將1#、3# 點相連直線,4#、2#點相連肓線,這兩條肓線是相互垂肓的線,再校核投測的軸線,閉合后 再測放細部軸線,并以其為準,放出墻、柱、梁、門窗洞口的位置線及控制線。每一區域所 有軸線,細部線測放完畢后,需進行自檢、互檢,合格后報監理單位驗收。各部位放線的允許誤差:項目允許誤差(mm)外廓主軸線長度(L)LW30m530mL60m1060mL90m1590m 30mm6基礎放線尺寸:60長度/寬度W90 15mm7基礎放線尺寸:90長度/寬度;W30+ 20mm ; +5mm10.儀器15、保養和使用制度1、儀器實行專人負責,建立儀器管理臺帳,由專人保管填寫。2、所有儀器必須每年檢驗一次,并經常進行自檢。3、若儀器經常不使用,必須向公司申報并封存。4、儀器必須置于專業儀器柜內,儀器柜必須干燥,無塵土。5、儀器使用完畢后,必須進行擦試,并填寫使用情況表格。6、儀器在運輸過程中,必須手提或懷抱等,禁止至于有振動的車上。7、儀器現場使用時,司儀員不得離開儀器。&水準尺不得躺放,三角架、水準尺不得做工具使用。11. 儀器及樁點要求1、為保證建筑物地上定位依據的準確可靠,首先要對測量儀器和鋼尺進行檢校和鑒定。2、進場的儀器設備必須鑒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內,標識保存完好,加強現場內的測量控制 樁16、和控制點的保護,所有樁點均明確標識,防止用錯和破壞。3、在未施工到0.000時,所有控制點必須設專人保護,定期巡視,并且每月復查一次, 使用前必須進行校核,無誤后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4、參與測量人員應經過培訓,并持證上崗。5、采用先整體后局部的施工方法,每一道工序完成之后,必須進行校核,完成后,并請 經理部有關人員進行預檢,之后再報監理。6、對紅線樁及水準點進行內業計算和外業校測如發現與圖紙不符,及時向技術部門反映, 經反復計算和校測,符合工程測量規范后方可使用。12. 測量工作技術要求1、儀器各項課差符合同級別儀器課差要求。2、量距吋,對懸空和傾斜測量應滿足誤差要求的情況下考慮垂曲及傾斜改正17、。3、標高抄測時,釆取獨立施測兩次法,其誤差為3n)ni,所有抄平應以水準點為后視。4、直度觀測若采用吊垂球時應在無風的情況下,若有風的情況下,可將垂球置于水桶內。13. 測量復核措施及資料整改1、測量的復核措施按四等水準進行。2、軸線控制線放樣和細部放樣采用不同人員、不同儀器、不同鋼尺進彳亍,條件不允許可 以獨立施測兩次。3、外業記錄采用統一格式,裝訂成冊,回到內業及時整理并填寫有關表格,并由不同人 員將原始記錄有關表格進行復核,對于特殊測量要有技術總結和相關說明。4、高差作業或重大項目的要報請相關部門或上級單位復核并認可。5、對各層放樣軸線間距離等采用紅外測距儀校核,達到準確無誤。6、所有18、測量資料統一編號,分類裝訂成冊。14. 沉降觀測1、水準點的設置沉降觀測應根據穩定性良好的水準點進行,水準點考慮永久使用,為了便于檢查核對, 專用水準點埋設不少于三個,埋設地點必須穩定不變,防止施工機具、車輛碰壓。2、儀器選擇本工程使用精密水準儀及與其配套條碼尺。3、觀測依據及精度要求(1) 依據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7、建筑變形測量規程JGJ/T8-2007二級 的要求。(2) 精度要求:JGJ/T8-2007 -級的要求。4、沉降觀測點的布置原則1)建筑物的四角、大轉角處及沿外墻每10-15m處或每隔2-3根柱上。2 )建筑物和沉降縫兩側,不同結構的分界處。3)框架結構建筑物的19、每個或部分柱基上或沿縱橫軸線設點。5、沉降觀測的周期及觀測時間(1)建筑物施工階段的觀測,應隨施工進度及時進行,一般每增加一層觀測一次。當建 筑物發生較大沉降,不均勻沉降或出現裂縫時,立即向工程技術負責人匯報,并立即進行每 日或數日一次連續值班觀測。(2)建筑物使用階段的觀測次數。一般情況下,第一年觀測3-4次,第二年觀測2-3 次,第三年后每年1次,直至穩定為止。(3)沉降是否進入穩定階段,應由沉降量與時間關系曲線判定。若沉降速度小于0. 010. 04mm/d,可認為已進入穩定階段。7、沉降觀測資料沉降觀測結束后,及時整理觀測資料,妥善保存,作為該工程技術檔案資料的一部分, 觀測成果包括:20、 沉降觀測成果表; 沉降觀測點位分布圖及各周期沉降展開圖; v-t-s (沉降速度、時間、沉降量)曲線圖; 沉降觀測分析報告。8、基坑開挖時的變形觀測該部分由基礎護坡施工單位完成由測量員進行監督發現變化及時向領導匯報。由于基坑 開挖深淺不一(-6.4米 -6.8米),對邊坡進行變形觀測,觀測方法采用視準線法。操做步驟:散水坡做好后,在四周軸線上,變形區以外,分別做相應控制點。至土 0. 000m 處時,然后在控制點安置儀器,在散水坡上做三到四個固定點,待基坑挖完后,定期進行觀 測。如在測量誤差范圍內,說明沒動,超過允許誤差,及吋通知上級領導進行處理。根據設 計要求進行沉降觀測(該部分工作由甲方21、委托有資質的單位進行操作)。15. 竣工測量做好竣工測量的關鍵是從工程放線開始就有次序,一項不漏的積累各項預檢資料。總之, 隨著工程的進展,各部的竣工驗收要及時,實測竣工資料,收集驗收單據,做到不漏測,不 缺驗收單。16. 主要管理措施1、施工測量的組織與管理施工測量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部分,測量成果好壞直接影響工程的進度和質量,要求測 量人員認真學習與執行國家法令,政策與規范。做到持證上崗,在工作崗位上不使用無檢定 合格印證及檢定不合格和超過檢定周期的計量器。根據施工安排制定施工測量工作進度計劃, 使用儀器型號、數量、附屬工具、記錄表格、資料表格,都應有計劃。對儀器要專人保管, 并放在通風干燥22、的室內,測量人員要充分了解儀器的性能,經常保持清潔,及時擦試,不得 擅自拆換。2、測量管理制度2. 1所有測量人員必須持證上崗。2.2、上崗前必須學習并掌握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7o2.3、到現場放樣前,必須先熟悉圖紙,對圖紙技術交底中的有關尺寸進行計算、復核, 制定具體的方案方可進場。2.4、所有測量人員必須先熟悉控制點的布置,并隨時巡視控制點的保護情況,如有破壞 應及時匯報或及時補做好。2.5、測量人員應了解工程進度情況,經常同有關領導和有關部門進行業務交流。2.6、經常與技術干部保持聯系,及時掌握圖紙變更洽商,并及時將變更內容反映到圖紙 上。2.7、愛護儀器,經常進行擦試,檢23、查儀器時保持清潔靈敏,并定期維修。2.8、有關外業資料要及時收集整理。2.9、定期開展業務學習,努力提高測量人員素質。2.10、全心全意為施工單位服務,必須將所測的點和線向施工單位交待清楚。17. 驗線工作及有關資料的提交1、場地內軸線控制樁做完后,請測繪院或甲方指定單位進行驗線,驗線的內容:1.1定位依據樁及定位條件;1. 2、場地平面控制網主軸線及控制樁;1.3、場區高程控制及正負零高程線;1.4、控制網及定位放線中的最弱部位。2、以上工作做完后,請本單位技術主管部門進行驗線,驗線內容如下:2.1、驗軸線控制樁;2.2、驗軸線間間距。3、有關資料的提交:3.1、工程定位測量記錄;3.2、基槽驗線記錄;3.3、樓層平而放線記錄;3.4、樓層標高抄測記錄;3.5、建筑物垂直度、標高測量記錄;3.6、沉降觀測記錄(專業測量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