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總醫院內科醫療樓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方案(1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554808
2022-08-24
18頁
6.72MB
1、目 錄1、編制依據22、工程概況23、施工部署23.1、施工組織23.2、基礎底板施工順序33.3、施工進度安排44、施工準備44.1、技術準備44.2、生產準備55、主要施工方法65.1、預拌砼的供應及質量要求65.2、施工機械及布置65.3、砼的運輸:65.4、底板砼澆筑:65.5、砼表面處理75.6、砼試塊制作和坍落度檢測75.7、砼養護75.8、砼測溫76、安全文明施工及環保措施77、底板混凝土裂縫控制87.1、底板混凝土澆注前的裂縫控制計算87.2、混凝土澆注后裂縫控制計算97.3、大體積砼溫度和收縮裂縫的控制措施121、編制依據1.1 海軍總醫院內科醫療樓施工組織設計1.2 施工圖2、紙1.3 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規范 GB504962009 1.4 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GB50204-2002 1.5 建筑工程資料管理規程 DB11/T695-20092、工程概況2.1 塔吊基礎:塔吊基礎共兩個,混凝土強度等級C50,澆筑方量53m/個2.2 基礎底板:根據施工分區將基礎底板分為四個區段,每個區段混凝土澆筑方量見下表:各流水分區砼方量統計表序號流水區段混凝土方量(m)備注1西1區2260基礎底板厚度為450mm、700mm2西2區1507基礎底板厚度為450mm、700mm3東1區1160基礎底板厚度為450mm、700mm4東2區1932基礎底板厚度為450mm、3、700mm為保證混凝土成型及澆筑的質量,由于本工程基礎底板東區、西區各有兩個降板區域,在基礎底板施工時,首先將低跨底板澆筑完成后,待砼達到一定強度后再澆筑高跨基礎底板及反梁砼。2.3 地下一層直線加速機房頂板及墻體:直線加速機房位置頂板厚度2.5m、2.3m,墻體厚度為2.5m,建筑方量1200m,具體施工詳見海軍總醫院內科醫療樓混凝土施工方案3、施工部署3.1、施工組織3.1.1項目部成立以經理伍中平為組長的領導小組,負責底板大體積砼的澆筑的工作,人員分工如下項目部組織機構3.1.2本工程選擇兩個勞務公司進行結構施工,東區由中鐵資源負責施工,西區由四川蓬安負責施工。每個隊進行底板砼澆筑前,均4、需成立以隊長為組長的領導班子,明確人員分工,各行其責,做好與項目經理部人員的協調工作。因澆筑時間較長,施工人員分為兩班倒,每班人員組織如下交通指揮2人,振搗手10人,后臺放料及記錄4人,布料、拆管5人,抹壓、攤平5人,看模2人,調鋼筋2人,覆蓋養護4人,臨水2人,臨電2人。共計38人協同作業。3.1.3攪拌站選用中鐵西區攪拌站。澆筑一個區段的砼只能選擇使用同一攪拌站提供的預拌砼。 3.1.4澆筑基礎底板砼時,項目要實時跟蹤,密切關注砼澆筑的質量、進度及安全文明施工情況,并實行值班制度,夜間值班人員不得少于2人,測量、試驗人員現場配合,主管砼分項的工程師在澆筑過程中必須在現場跟蹤指導。3.2、基5、礎底板施工順序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底板分區段澆筑,每次開盤只澆筑一個區段的砼。具體施工順序見下表:底板施工順序序號澆筑區段計劃澆筑時間澆筑方量持續時間機械配合準備1西1區2011-04-162200m24 h1#地泵、2#地泵、車載泵2東1區2011-04-171160m20 h2#地泵、車載泵3西2區2011-04-231500m17 h1#地泵、2#地泵、車載泵4東2區低跨2011-04-24600m10 h1#地泵、2#地泵5東2區高跨2011-04-30140023h1#地泵、2#地泵澆筑每個區段的底板混凝土時,用塔吊澆筑集水坑部位,同時用地泵以及車載泵開始澆筑底板,最后使用塔吊澆筑外墻6、消防水池300mm高的導墻。3.3、施工進度安排 考慮到施工場地狹小,由于澆筑方量大,需要占用醫院內部循環道路,故基礎底板澆筑安排在2011年4月的每個周六、周日這些休息日進行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每個區連續澆筑砼,開盤時間盡量在夜間8時開始,對砼的運輸較有利。4、施工準備4.1、技術準備4.1.1項目部會同攪拌站一起提前選定外加劑,做好試配,同時攪拌站提前三天做好原材料的儲備。4.1.2測溫儀器采用北京建筑研究院生產的JDC-2測溫儀器,提前購置。4.1.3對參加底板砼施工的管理人員及操作人員進行培訓,明確施工方法及施工程序。為了降低基礎底板砼的最高溫度,使中心溫度與表層溫度之差不大于25,最7、主要的措施是降低砼的水化熱,為此會同攪拌站制訂以下措施,混凝土配合比將依據試配確定。(1)水泥選用42.5#普通硅酸鹽水泥,同時摻加適量粉煤灰降低砼水化熱。(2)粗骨料粒徑0.52.5cm,含泥量不大于1%,針狀顆粒含量不宜大于10%。(3)砂采用細度模數為2.5-3.0中砂,平均粒徑大于0.5mm,通過0.315mm篩孔的砂不少于15%,含泥量不大于3%,同時具有良好的級配。(4)砼中摻入WEA膨脹劑,以解決砼溫度收縮產生的裂縫,抗滲外加劑和摻和料應具備出廠合格證、檢驗報告、復試報告、準用證等,同時摻量應符合規范要求。(5)坍落度:地泵澆筑的混凝土坍落度在18020mm.(6)砼用的水泥、砂8、石、外加劑、摻合料等必須出具由市技術監督局核定的法定單位出具的(堿含量和集料活性)的檢測報告。(7)地泵澆筑的混凝土砂率為38%-45%,最小水泥用量為280Kg/m3,加入的引氣型減水劑的含量不應大于3%。(8)對于澆筑持續時間小于24小時的,砼在現場的初凝時間要求為1012小時;對于澆筑持續時間大于24小時的,砼在現場的初凝時間要求為1214小時。4.2、生產準備4.2.1臨時用水砼罐車沖洗用水取用自來水,沖洗后的廢水先流經沉淀池,再進入市政管網;養護用水利用沿基坑接至地下四層的DN25的用水管,用橡皮管將水引至用水點。4.2.2臨時用電2臺砼輸送泵電源分別由2臺配電箱提供,10根振搗棒分9、接2臺移動配電箱,為確保安全,振搗器實行一機一閘一漏,其漏電電流不大于30mA,動作時間不大于0.1秒。4.2.3施工機械地泵:根據現場情況,在現場布置2臺HBT80拖式電泵,以及1臺三一重工生產車載泵用于解決基礎底板混凝土的泵送。由于本工程地下結構占地面積大,僅北側有局部場地,1#泵布置在基坑北側偏西位置,2#泵布置在基坑北側偏東位置,1#、2#泵均設在現場大門內。車載泵安排在基坑北側中部,場地圍擋外設置,澆筑時拆除圍擋配合施工。 砼罐車:砼罐車的容量為12方。本工程選擇的攪拌站均在工地附近,最遠的距工地約20km,按出站到工地45分鐘計,每個泵需準備罐車5輛。在早、晚高峰禁行點期間,為保證10、現場砼的連續澆筑,需要罐車在現場等待,按禁行2小時計,每個泵需在現場停留6輛車在禁行時間在施工現場等待澆筑。因此,使用2臺泵時,需要配置22輛罐車,使用3臺地泵時,需要配置33輛罐車。震搗棒:底板砼澆筑時,兩只勞務隊每隊配置15條震搗棒,其中5條作為備用。5、主要施工方法5.1、預拌砼的供應及質量要求 由于砼方量較大,要嚴格控制原材料及配合比,根據砼澆筑時間的長短確定砼的初凝時間,砼現場坍落度18020mm。5.2、施工機械及布置選用3臺HBT80拖式地泵,實際使用2臺拖式泵,1臺備用,另準備1臺車載泵。詳見泵管布置圖(附圖1附圖5)。5.3、砼的運輸:每個區段底板混凝土量各不相同,最大區約為11、2200m3,盡量選擇在周六、周日夜間開盤,道路暢通,便于混凝土運輸。每臺泵每小時泵送混凝土按30m3/h,3臺泵輸送能力為90 m3/h,攪拌站按照需要配備足夠得罐車。5.4、底板砼澆筑:鋪設砼管道采用邊澆筑邊拆管的方法,,澆筑砼采用斜面分層,用“由遠至近、一個坡度、薄層澆筑、一次到頂”的方法,每作業面分前、中、后三排振搗砼,在出料口、坡角、坡中各配備1根振搗棒振搗,邊澆筑邊成型及抹平底板表面,標高、厚度采用水準儀定點測平,用小白線嚴格控制 板面標高和表面平整,頂、底板砼振搗見下圖;砼澆筑使用50振搗棒,振搗時要做到“快插慢拔”,振搗延續時間以砼表面呈現浮漿和不再沉落、氣泡不再上浮來控制,避12、免振搗時間過短和過長。50振搗棒有效半徑R按30cm考慮(此數據為經驗數據),則振搗棒插點的移動距離不能大于其作用半徑的1.5倍,即45cm;插點方式選用行列式或邊格式,振搗時注意振搗棒與模板的距離,不準大于0.5R,即15cm,并避免碰撞鋼筋、模板、預埋管;為使分層澆筑的上下層砼結合為整體,振搗時振搗棒要求插入下一層砼不少于5cm;砼澆筑過程中表面的泌水及時排入電梯井坑或集水坑內,用潛水泵抽走;砼澆筑過程中,鋼筋工經常檢查鋼筋位置,如有移位,必須立即調整到位。5.5、砼表面處理 大體積砼表面的水泥原漿較厚,澆筑后58h內初步用鋁合金刮杠刮平,初凝前用木抹子搓平壓實,再用塑料掃把拉均勻的細毛。13、5.6、砼試塊制作和坍落度檢測 砼試塊按每200m3取樣一次,每班不少于2次,并做好記錄。5.7、砼養護砼澆筑完成16h后周邊開始灑水養護。(1)對于基礎底板厚度大于等于1m的底板位置,屬于大體積混凝土的范疇,采用覆蓋塑料薄膜進行保溫保濕養護;其它區域則采用澆水養護。(2)覆蓋方法:鋪一層塑料薄膜,以保證大體積混凝內外溫差,又有利于混凝土強度增長及混凝土裂縫控制。(3)在養護測溫期間,及時提供各溫度控制點的砼內部最高溫度、表面溫度及大氣溫度,以此指導現場保溫和養護。(4)、保溫時間:根據測溫記錄,等混凝土中心溫度開始下降、中心溫度與表層溫度之差開始接近且保證溫度之差小于25時,開始停止保溫。拆14、除薄膜應一層一層進行,每層拆除保持一定時間間隔,以避免產生較大的溫度梯度。(5)、根據我公司施工同類工程的經驗數據,需要保溫養護14天左右,保溫去掉后塑料薄膜,然后進行澆水養護。5.8、砼測溫 沿澆筑方向選取具有代表性的位置固定測溫布置點,共設7道測溫控制軸,每軸設4處控制點,每處控制點垂直方向沿板底、板中和板面布置3個點,板面測溫點距離板面50mm,板底測溫點距離板底面50mm;本工程采用JDC-2建筑電子自動測溫儀測溫,在底板砼中預埋測溫探頭,設專人進行測溫工作,堅持24h連續測溫,砼終凝后,開始測溫,3d內每2h測一次,3d后每4h測一次,15d后每8h測一次,測溫度要求準確、真實;測溫15、點布置見附圖6、7。6、安全文明施工及環保措施6.1、施工現場的各種安全,消防設施的勞動保護器材要加強管理,定期進行檢查維修,及時消除隱患,保證其安全有效。6.2、積極監督檢查逐級安全責任制的貫徹和執行情況,定期進行安全工作大檢查。6.3、遺灑的砼及時清理外運,做到工完料凈腳下清,保持施工現場的整潔,干凈。6.4、各種機械使用維修保養人定人定期檢查,保持機械場地的整潔。6.5、攪拌區地面用混凝土硬化,并隨時進行清掃、灑水,保持場地內干凈濕潤,避免塵土滿天飛揚;6.6、現場作業面禁止從基坑向下拋擲東西,防止砸傷人。6.7、地泵附近設置沉淀池,清洗罐車及地泵的污水,經二次沉淀處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系統16、。6.8、現場道路場地全部硬化,不漏黃土,防止造成粉塵污染。6.9、夜間施工禁止大聲喧嘩,盡量使用低噪聲的振搗棒。7、底板混凝土裂縫控制7.1、底板混凝土澆注前的裂縫控制計算在大體積混凝土澆注前,根據施工擬采取的防裂措施和現有的施工條件,先計算混凝土的水泥水化熱的絕熱最高溫升值,然后通過計算,估量可能產生的最大溫度收縮應力,如不超過混凝土的抗拉強度,則表示所采取的防裂措施能有效控制、預防裂縫的出現;如超過混凝土的抗拉強度,則可采取措施調整混凝土的入模溫度、降低水化熱溫升值、降低混凝土內外溫差、改善施工操作工藝和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提高抗拉強度或改善約束等技術措施重新計算,直至計算的應力在允許的范17、圍。混凝土的水化熱釋放出的熱量按在第7天計算式中 T(t) 混凝土澆注完t段時間,混凝土的絕熱溫升值();C 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kg),取300kg(根據攪拌站試配通知單確定);Q 每千克水泥水化熱(J/kg),取354 J/kg(施工手冊4-614頁);c 混凝土的熱比,一般由0.92 1.00,取0.97(J / kgK)(施工手冊4-614頁); 混凝土的質量密度,取2400 kg / m3;e 常數,e = 2.718;m 與水泥品種、澆注時與溫度有關的經驗系數,一般為0.20.4,取0.362(施工手冊4-614頁);t 混凝土澆注后至計算時的天數(d),取7d 。則: T(t18、)=41.9 7天混凝土彈性模量式中 E(t) 混凝土從澆注至計算時的彈性模量(N / mm2) ;E0 混凝土的最終彈性模量(N / mm2),取3.15104 N / mm2(施工手冊4-462)。E7=1.47104 N / mm27天混凝土的溫度收縮應力式中 T 混凝土的最大綜合溫差(),T = T(t) + T0Th ;T0 混凝土的入模溫度()取20;Th 混凝土澆注后達到穩定時的溫度() ;S(t) 考慮徐變影響的松弛系數,取0.4;R 混凝土的外約束系數,取0.375;v 混凝土的泊松比,取0.175。則 =1.12N/ m22.2N/ m2應力值小于C35砼標準抗拉強度值。719、.2、混凝土澆注后裂縫控制計算在大體積混凝土澆注后,應根據實測溫度值和繪制的溫度升降曲線,分別計算各降溫階段的混凝土溫度收縮拉應力。如累計的總拉應力不超過同齡期的混凝土抗拉強度,則說明所采取的防裂措施能夠有效控制和預防有害裂縫的出現,如超過該階段的混凝土抗拉強度,則應采取增加保溫層的方法加強養護,減緩其降溫的速度,提高該齡期混凝土抗拉強度,以達到控制裂縫的出現。混凝土的絕熱溫升值計算式中 T(t)、C 、Q 、c 、e 、m 、t 符號意義同前; Tmax 混凝土實際最高溫升值。混凝土實際最高溫升值 根據各齡期的實測溫度的升降曲線,按下式求各齡期實際水化熱最高溫升值。式中 Td 各齡期混凝土實20、際水化熱最高溫升值(); Th 各齡期實測溫度值(); T0 混凝土入模溫度()。混凝土水化熱平均溫度各齡期的混凝土水化熱平均溫度可按下式計算:式中 Tt(t) 混凝土水化熱平均溫度();T1 保溫養護狀態度的混凝土表面溫度();T2 實測混凝土結構中心的最高溫度()。混凝土結構截面上任意深度處的溫度式中 Ty 混凝土結構截面上任意深處的溫度();d 混凝土結構物的厚度;y 混凝土結構截面上任意點離開中心軸的距離。各齡期混凝土收縮變形值y(t)、收縮當量溫差Ty(t)及彈性模量E(t)計算同前。各齡期混凝土綜合溫差及總溫差 各齡期混凝土的總溫差為各齡期綜合溫差之和 式中 T(t) 各齡期混凝土21、的綜合溫差();T 各齡期混凝土的總溫差();各齡期混凝土松弛系數混凝土考慮齡期及荷載持續時間影響下的應力松弛系數S(t)見下表:時間(d)36912151821242730S(t)0.1680.2080.2120.2150.2300.2520.3010.3670.4731.00最大溫度應力值降溫時混凝土的抗裂安全度應滿足: 式中 (t) 各齡期混凝土結構所承受的溫度應力;a 混凝土的膨脹系數,取1.010-6 ;v 泊松比,當混凝土結構為雙向受力時,取0.15 ;Ei(t) 各齡期混凝土的彈性模量;Ti(t) 各齡期綜合溫差;Si(t) 各齡期混凝土松弛系數;cosh 雙曲余弦函數; 約束狀態影響系數,按下式計算其中 d 結構物厚度(mm);Cx 地基水平阻力系數,取1.20 N / mm2 ;L 混凝土結構物長度(mm) ;K 抗裂安全度,取1.05 ;7.3、大體積砼溫度和收縮裂縫的控制措施7.3.1、采用摻UEA膨脹型防水劑;7.3.2、降低水泥水化熱:為減少水泥用量,降低水泥水化熱,。摻加粉煤灰,充分利用砼的后期強度,減少每立方米砼中水泥用量;7.3.3、加強施工中溫度控制:在砼澆注之后,做好長時間的保溫保濕養護;7.3.4、改善約束條件,削減溫度應力:采用斜面分層澆注砼,每層厚度為自然流淌厚度,約為40cm。防止水化熱的積聚,減少溫度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