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道201永渦路口至豫皖交界改建工程水泥穩定碎石基層試驗段施工方案(1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554865
2022-08-24
17頁
105.54KB
1、省道201永渦路口至豫皖交界改建工程水泥穩定碎石基層試驗段施工方案編 制: 審 核: 審 批: 省道201永渦路口至豫皖交界改建工程項目部二零一七年6月20日目 錄一、編制依據1二、工程概況-1三、試驗段目的1四、施工準備11、試驗段人員配置12、材料準備23、 施工機械配置34、混合料組成設計4五、 試驗段施工方案41、準備下承層42、測量放線43、拌和44、運輸55、攤鋪56、壓實67、接縫78、養生79、施工現場檢測8六、施工質量控制8七、質量保證措施10八、安全保證措施12水泥穩定碎石基層試驗段施工方案一、編制依據1、S201線永渦路口至豫皖交界改建工程施工圖設計及相關資料2、公路路面2、基層施工技術規范(JTJ034-2000)3、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 第一冊 (土建工程)(JTG F80/1-2004)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程(JTJ076-95)5、公路工程無機結合料穩定材料試驗規程(JTG E51-2009)6、公路工程集料試驗規程(JTG E42-2005)7、公路路基路面現場測試規程(JTG E60-2008)二、工程概況 省道S201永渦路口至豫皖交界改建工程是永城市重要的南北通道,路線起自S201與G311交叉口K50+200處,止于豫皖省界K78+532.249處,可串聯銜接G311、連霍高速、永登高速等多條線路,對于帶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3、作用,本標段起止樁號為K55+559-K78+532.249,扣除完全利用澮河大橋后實際改建里程為22.87公里,工程總造價1.27億元。路面主要工程量有:瀝青混凝土路面399km,水泥混凝土路面1.525km,36cm水泥穩定碎石基層400.525km。三、試驗段目的項目部準備于2017年6月25日在K58+200K58+600段全幅鋪筑400米試驗段,本項目基層設計為36cm水泥穩定碎石,試驗段鋪筑厚度為基層第一層18cm。為正式施工做準備,提供施工依據。本次試驗段主要確定的項目:水泥穩定碎石配合比、最大干密度、混合料松鋪系數、確定最優施工方案:a、混合料攤鋪方法及使用機具;b、合適的拌和4、方法;c、集料含水量的控制;d、壓實機具的選擇和組合,壓實順序、速度和碾壓遍數;e、拌和、運輸、攤鋪和碾壓機械的協調配合;f、確定每一作業段合適的工作長度;三、施工準備1、試驗段人員配置為加強試驗段的施工指導和總結,項目部專門成立了試驗段施工小組,具體人員是:序號職務姓名職責人數1項目經理郭耀東施工管理及全線路面指揮12項目總工汪凱總體施工安排、技術指導13質檢工程師張威現場質量控制,數據收集、整理14路面工程師郭軍偉現場技術服務15安全負責人邢寧現場安全、環境保護16測量工程師王伯周測量放線、資料收集、數據整理17試驗工程師呂威威試驗檢測數據資料收集、整理18技術員許春來現場施工員19勞務隊5、現場負責許怡寶現場機械、材料調度110普工支模板、現場配合等102、材料準備(1)水泥:采用普通硅酸鹽水泥、礦渣硅酸鹽水泥或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選用終凝時間較長(宜在6h以上)的水泥,當選用普通硅酸鹽水泥時,水泥強度等級為42.5級;選用其他水泥時,其水泥強度等級為32.5級。快硬水泥、早強水泥以及已受潮變質的水泥不得使用。(2)碎石:水泥穩定碎石結構層的碎石骨料采用最大粒徑37.5mm,集料壓碎值30%,有機質含量2%,硫酸鹽含量0.25%。基層混合料級配顆粒組成范圍通過下列方孔篩(mm)的質量百分率(%)31.5199.54.752.360.60.0751006886385822321626、881503注:集料中0.6mm以下細土有塑性指數時,小于0.075mm的顆粒含量不應超過5%;細土無塑性指數時,小于0.075mm的顆粒含量不應超過7%。(3)水水:生活用自來水。(4)、水泥穩定碎石基層原材料的試驗水泥穩定碎石基層原材料的試驗項目試驗項目材料名稱頻度含水量碎石等集料每天使用前測2個樣品顆粒分析碎石等集料每種土使用前測2個樣品,使用過程中每2000m3測2個樣品液限、塑限級配礫石或及級配碎石中0.5mm以下的細土每種土使用前測2個樣品,使用過程中每2000m3測2個樣品相對密度、吸水率碎石等使用前測2個樣品,砂礫使用過程中每2000m3測2個樣品,碎石種類變化重做2個樣品壓碎7、值碎石同上水強度等級和終凝時間水泥做材料組成設計時測一個樣品,料源或標號變化時重測重型擊實混合料使用前進行根據施工要求,通過試驗選取的水泥、集料各項指標均滿足要求。3、 施工機械配置序號名稱型號數量備注1水穩拌和站800t/h1套2攤鋪機最大攤鋪寬度11m1臺3攤鋪機最大攤鋪寬度11m1臺4振動壓路機22t2臺5膠輪壓路機30t1臺6自卸汽車30t20臺7灑水車4000L2臺8裝載機50裝載機3臺9測量器具、儀器1套10試驗儀器、器具1套4、混合料組成設計目前配合比已經完成,設計配合比為:水泥:(19-31.5)mm碎石:(9.5-19)mm碎石:(4.75-9.5)mm碎石:石屑=4.5:18、6:36:17:31四、 試驗段施工方案1、準備下承層對下承層表面進行徹底清掃,清除浮土、各類雜物及散落材料,保持表面整潔。水泥穩定碎石攤鋪時,要保證下承層表面濕潤。2、測量放線復核導線點坐標及水準點高程。恢復中線、邊線并作好保護:直線段每隔10m(平曲線上每5m)打好鋼釬,依據確定的松鋪系數計算出松鋪標高并掛好導向控制鋼絲,相鄰兩鋼釬之間鋼絲的撓度不大于1mm。每斷面兩側用基準鋼絲來控制高程和橫坡,在攤鋪機之間用移動鋁合金架控制標高及橫坡。放出基層的攤鋪邊線并用白灰線標示,以確保攤鋪寬度和邊線順直。3、拌和A、采用YCZ800攪拌機集中廠拌,拌和前檢查拌和廠機械狀況,保證施工機械性能良好。B9、現場試驗人員根據原材料的含水量及配合比調整原材料的進料數量,使混合料中含水量略大于最佳含水量2%左右。目測混合料拌和的均勻性,使出廠的混合料色澤均勻,無離析現象。C、后臺專門安排人員隨時進行級配組成、混合料含水量、水泥劑量檢查,保證施工質量。D、混合料拌和用水量應以最佳含水量+(1%2%)控制,使碾壓成型后表面保持濕潤。夏季高溫蒸發量大,早晚與中午的含水量要有區別,要根據溫度變化及時調整,但加水量不得超過最佳含水量+2%。E、拌和機出料不允許采取自由跌落式的落地成堆、裝載機裝料運輸的辦法。一定要配備帶活門漏斗的料倉,成品混合料先裝入料倉內,由漏斗出料裝車運輸。F、安排專人記錄沒車出廠時間,用10、于施工時間的控制。G、拌和負責人保持和前臺聯系,隨時通報后臺運行情況,以便前臺及時采取相關預防措施。4、運輸為減少混合料離析現象,裝車時自卸車應前后挪動位置,分三次裝料,避免混合料離析。裝料前應檢查車輛的完好情況,根據拌和機的生產能力及前場攤鋪能力合理配置自卸車的數量,并略有富余,確保連續施工。自卸車在裝料前應將車廂清洗干凈。運輸車輛應采取篷布覆蓋措施,防止混合料水分散失。運輸車輛在裝料、卸料時,必須聽從現場管理人員的指揮,并按照規定的路線和速度行駛。5、攤鋪(1)施工前應確保作業面表面無浮土、積水等,并在作業面表面灑水保持濕潤。基層攤鋪前應將底基層灑水濕潤。(2)攤鋪前應檢查攤鋪機各部分的運11、轉情況,將底基層表面適當灑水濕潤并灑水泥漿,試驗段根據以往經驗暫設定松鋪系數為1.3,現場將設定專人測定混合料的松鋪系數,作為以后施工的指導依據。(3)調整好傳感器臂與導向控制線的關系,嚴格控制基層的厚度和高程,保證路拱橫坡度滿足設計要求。(4)攤鋪機宜連續攤鋪,供料能力、運輸能力與攤鋪速度相匹配,保持有3臺以上的運料車在等候卸料。在料車到達現場4-5臺后開始攤鋪,攤鋪時應選用最低速度攤鋪,禁止攤鋪機停機待料,攤鋪機的攤鋪速度宜控制在1.0-3.0m/min左右。(5)運料車輛在攤鋪機前方2030cm處停車,防止碰撞攤鋪機,由攤鋪機迎上去推動卸料車,邊前進邊卸料,卸料速度應與攤鋪速度相協調。(12、6)攤鋪過程中,用橫坡儀控制坡度。(7)基層混合料應采用兩臺攤鋪機成梯隊掛線攤鋪,兩臺攤鋪機前后間距宜控制在510m,且其機型、攤鋪速度、攤鋪厚度、松鋪系數、路拱坡度、攤鋪平整度、振動頻率等均應一致。兩機攤鋪接縫應平整,且一臺攤鋪機的攤鋪寬度不宜超過7.5m,兩幅搭接位置宜避開車道的輪跡帶。后一臺攤鋪機與前一臺攤鋪機應有10cm左右的重疊攤鋪寬度,且前后一起碾壓。(8)攤鋪機的螺旋布料器應根據攤鋪速度保持穩定的速度均衡地轉動,兩側應保持不少于送料器2/3高度的混合料,以減少在攤鋪過程中的離析。(9)攤鋪機后面應設專人消除粗細集料離析現象,特別應該鏟除局部粗集料“窩”,并用新拌混合料填補。6、壓13、實攤鋪5080m左右即可開始碾壓,作為一個碾壓段。碾壓必須遵循“先輕后重、先慢后快、先靜后振、先邊后中、先低后高”的原則。碾壓的方向應與路中心線平行,直線段由邊到中,超高段由內側到外側,依次連續均勻碾壓,且每次必須超過兩段的接縫處。初壓:膠輪壓路機,緊跟攤鋪機階梯行駛靜壓1遍,時速1.5km/h1.7km/h,一次碾壓長度一般為50m80m,壓路機碾壓時錯輪應重疊1/2。 復壓:振動壓路機,振動碾壓6遍,時速1.8km/h2.2km/h,壓路機碾壓時錯輪應重疊1/2。終壓:膠輪壓路機,靜壓2遍,時速1.8km/h2.2km/h,壓路機碾壓時錯輪應重疊1/3。碾壓過程中,水泥碎石表面應始終保持濕14、潤,如水分蒸發過快,應及時補灑少量的水。碾壓過程中,如有“彈簧”、松散和起皮等現象,應及時翻開處理或換填新拌和的混合料,使其達到質量要求。橋涵與水泥穩定碎石結合部位的10m寬的范圍內應橫向碾壓;邊部無法重疊碾壓部分應增加23遍的碾壓遍數。碾壓完成后用灌砂法及時檢測壓實度,不滿足要求的在水泥終凝時間內及時補壓,對于灌砂法進行壓實度檢測后的坑洞應及時用同材料的水泥穩定碎石回填,并用鐵錘夯實。嚴禁壓路機在已完成或正在碾壓的路段上調頭或急剎車,應保證水泥穩定碎石表層不受破壞。宜在2h內完成碾壓,并達到要求的密實度,同時沒有明顯的輪跡。自檢合格后報請監理工程師認可,監理工程師抽檢合格后方可進行下一工序施15、工。在碾壓過程中應設專人檢測壓實度、標高、寬度、橫坡度和平整度。7、接縫橫向接縫盡量設在與構造物相接處。若橫向接縫無法避免,可按以下要求進行橫縫設置:用攤鋪機攤鋪混合料時,不宜中斷,如因故中斷時間超過2h,應設置橫向接縫,攤鋪機應駛離混合料末端;人工將末端含水量合適的混合料弄整齊,緊靠混合料放兩根方木,方木的高度應與混合料的壓實厚度相同;整平緊靠方木的混合料;將混合料碾壓密實。在重新開始攤鋪混合料之前,將砂礫或碎石和方木除去,并將下承層頂面清掃干凈;攤鋪機返回到已壓實層的末端,重新開始攤鋪混合料;如攤鋪中斷后,未按上述方法處理橫向接縫,而中斷時間已超過2h,則應將攤鋪機附近及其下面未經壓實的混16、合料鏟除,并將已碾壓密實且高程和平整度符合要求的末端挖成與路中心線垂直并垂直向下的斷面,然后再攤鋪新的混合料。8、養生雨季施工,應特別注意天氣變化,勿使水泥和混合料受雨淋。降雨時應停止施工,已攤鋪的混合料應在雨前盡快碾壓密實并及時覆蓋。每一段碾壓完成以后應立即進行質量檢查,并開始養生作業。將透水無紡土工布濕潤,然后人工覆蓋在碾壓完成的結構層頂面。覆蓋后,再用灑水車灑水,7天內正常養護。用灑水車灑水養生時,灑水車的噴頭要用噴霧式,不得用高壓式噴管,以免破壞基層結構,每天灑水次數應視氣候而定,整個養生期間應始終保持水泥穩定碎石層表面濕潤。養生期間應安排專人對養生路段進行交通管理,嚴禁重車及社會車輛17、行駛,施工車輛可慢速通行(30km/h);實施交通管制路段,設置限制車輛行駛路線標志牌。9、施工現場檢測檢查碾壓是否達到要求,檢測項目:頻率;檢查松鋪厚度是否達到設計要求;檢查攤鋪的平整度,并做好記錄;檢查水穩混合料級配、含水量、水泥劑量、無側限;待到養生期結束后,要對試鋪段進行取芯,檢查水穩碎石是否成型;五、施工質量控制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一般要求:水泥劑量的測定應在拌和機拌和后取樣,并在10min內送到工地試驗室進行試驗。除用滴定法檢測水泥劑量要求外,還必須進行總量控制,即:根據每天的實際水泥用量、集料用量和實際工程量,計算對比水泥劑量的一致性。質量控制:施工過程中應加強水泥穩定碎石基層的18、過程控制,嚴格按照以下表6.1-1及表6.1-2的規定項目和頻度進行檢查。表6.1-1 水泥穩定土類基層允許偏差項次檢查項目規定值或允許偏差檢查方法和頻率基層二級公路1壓實度(%)代表值97每200m每車道2處極值932平整度(mm)123m直尺:每200m測2處10尺3縱斷高程(mm)+5,-15水準儀:每200m測4個斷面4寬度(mm)不小于設計尺量:每200m測4個斷面5厚度(mm)代表值-10按附錄H檢查,每200m每車道1點合格值-206橫坡(%)0.5水準儀:每200m測4個斷面7強度(Mpa)符合設計要求按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F80/1-2004附錄G檢查表6.1-2 水泥穩19、定碎石基層質量控制的項目、頻度和質量標準序號項目頻度質量標準1級配拌和時每2000m21次符合規定要求2水泥劑量每2000m26個樣品以上0.5%3含水量據觀測,異常時隨時試驗拌和時,高于最佳含水量0.51.0%攤鋪時,略高于最佳含水量0.5%以內4拌和均勻性隨時觀測無灰條、灰團、色澤均勻,無粗細集料離析現象5壓實度每一作業段或不大于2000m2檢查6次以上97%6抗壓強度每一作業段或每2000m26個試件4.0 Mpa質量檢驗除符合技術規范的要求外,還應滿足以下要求:混合料級配應符合技術規范要求,其計量誤差應在允許范圍內。混合料拌和均勻,無粗細顆粒離析現象。實行壓實度檢查和鉆芯取樣核查雙控。20、壓實度檢測值應達到規范要求,鉆芯取樣核查每幅每500m進行一次。芯樣必須完整,無明顯斷層和松散層。六、質量保證措施加大質量宣傳力度對全員進行所在崗位和工序應知、應會教育、全面質量管理思想教育和創優思想教育,提高全員質量意識,使全員明確目標,牢固樹立“質量在我心中,創優在我手中”的思想。加強質量跟蹤監督檢查,實施質量過程控制,以過程的“零缺陷”確保產品的“零缺陷”。根據工程規模和管理跨度變化,適時增加質檢人員,實行旁站制度,對主要工序全過程監控。對檢查出現的情況及時召開分析會,研究制定改進措施。堅持召開質量管理例會制度,項目部每月進行一次質量大檢查并召開一次隊以上主要負責人、技術主管、各部室負責21、人參加的工程例會。通報施工情況,找出薄弱環節,分析原因,研究解決的辦法。每周召開一次技術例會,及時解決施工技術、質量管理等方面的問題。完善檢測手段,制定質量標準,嚴格施工工藝。完善質量檢測手段,搞好工序控制,讓工序控制過程,以過程控制整體。從每一道工序、每一個細節入手,全過程的跟蹤檢測,以確保工程質量。嚴格質量標準,實施標準化作業,做到全部工序有標準、有檢查,并把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方法運用到各項施工生產中去,切實保證標準化、程序化的作業質量。嚴格工序控制,施工中嚴格執行“四按”、“五不施工”、“六做到”制度。“四按”:即按圖紙、按規范、按工藝、按標準;“五不施工”:即施工樁位搞不清不施工、無技22、術交底不施工、無復測資料不施工、無質檢工程師簽證不施工、無監理批復不施工;“六做到”:即方案做到合理、技術資料做到齊全、質量檢查做到可靠、施工試驗做到真實、測量數據做到準確、施工方法做到正確。嚴格執行“三檢”制度,即自檢、互檢、交接撿,不經“三檢”合格不得轉入下道工序施工,使工程質量在施工全過程都處于受控狀態之中,以確保每道工序規范,施工全過程創優。建立技術管理體系,成立QC小組,抓好技術保證。建立以總工程師為首的技術管理體系,實行技術人員承包責任制,逐級責任到人,一級抓一級,確保技術工作的嚴密性和正確性。推行現代化的技術管理,運用統籌方法和網絡技術編制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搞好資源配置,努力降23、低成本,并嚴格按照網絡圖設計實施,使整個工程隨時處于受控狀態。建立施工方案數據庫和信息反饋機制,及時收集各種資料,分析整理,合理優化施工方案,實施動態管理。結合工程特點和質量目標,按照部頒最新施工規范和驗收標準,制定各項施工工藝和控制標準。嚴格設計要求,堅持設計文件圖紙會審和技術交底制度,對重、難點工程下發作業指導書,搞好崗前培訓,讓所有職工都清楚各自施工項目的技術標準、施工工藝和操作規定。重視測量工作,選派技術水平高、操作熟練的技術人員組成強干的隊伍,配備全站儀、精密水準儀等先進的測量儀器,以便保證測量精度。認真做好交樁復測,確保路面準確定位。成立以總工牽頭,工程部長主管,全體技術人員及班組24、業務骨干參加的QC活動,根據工程施工不同時期的不同情況,負責施工技術措施和施工工藝的攻關,探索研究和推行科學、先進的施工方法和工藝。加強試驗檢測工作,嚴把材料質量關。選派精干的試驗人員,裝備精良的試驗儀器,建立能滿足各項試驗要求的試驗室,做好地材的試驗檢測和各種配合比的設計試驗,嚴格試驗檢測工作,外購材料必須三證(出廠證、合格證、檢驗證)齊全,進場后需按規定進行報檢,確認合格后才能使用,切實把好試驗關。試驗人員必須持證上崗,試驗儀器必須經有資質的計量部門進行計量標定。加強材料采購、檢驗和使用管理。a、工程材料均由項目部在業主、監理的指導下,對外統一采購。b、材料進場后,先進行抽樣檢驗,確認材料25、合格后方可使用,不合格的堅決退貨清場。c、材料入庫碼垛分類標示存放,妥善保管,確保工程材料正常使用。d、本工程所有材料試驗與檢驗必須按國家和交通部頒發的有關工程試驗規范和規定實施,遵守招標文件中有關條款和有關施工規范的要求,做好材料試驗與檢驗。質量控制要點確保原材料的質量穩定,嚴格按照規定的頻率和試驗項目進行檢測,當其質量波動超過允許范圍時,應查找原因并解決后方能繼續生產,集料進場宜在料堆頂部平臺卸料,經推土機推平后,裝載機從底部按順序垂直裝料,減少集料離析。嚴格按照設計要求進行抗裂性的水泥穩定碎石配合比設計,并通過施工試驗段對配合比進行驗證。保持連續攤鋪,禁止空倉收斗。碾壓時壓路機的驅動輪應26、面向攤鋪機,碾壓路線不應突然改變而導致混合料產生推移,壓路機的起步、停止應緩慢均勻,嚴禁壓路機在已完成或正在碾壓的路段“調頭”和急剎車,以避免水泥碎石基層表面受到破壞。橫向接縫應與路面車道中心線垂直設置,并豎向垂直于底基層表面。七、安全保證措施1、建立安全組織機構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的安全生產領導小組,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組織機構,成員由黨政工團主要領導和施工技術、安全質量、物質設備、財務計劃等主要負責人和施工隊隊長組成,全方位領導本標段施工的安全工作。項目部、隊各級均要建立安全管理領導小組,加強安全管理,建立安全施工生產責任制。按照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要求層層成立安全管理機構。項目部配備安全環境27、部設安全總監一名,配備兩名名思想覺悟高、技術素質好,吃苦耐勞事業心強,并經過安全培訓持證上崗的安全員,全面負責各工區的安全監督和檢查,對施工生產安全具有一票否決權。各專業施工班組設一名兼職安全員,負責施工現場的安全工作,以確保施工過程中跟蹤檢查,及時把事故苗頭和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為施工生產創造一個良好的安全環境。將安全工作層層分解,狠抓落實,實行安全生產包保責任制,使其與職工的經濟收入、評比先進、立功受獎掛鉤。廣泛開展“安全標準工地建設”活動。2、制定安全規章制度根據基層施工的特點制定基層及穩定土拌和機操作等方面的安全作業規章制度。3、進行安全教育開工前,對參加本標段施工人員進行安全生產教育28、,組織學習安全法規和各工種安全操作規程。由主管生產的副經理或安全技術員根據承擔施工項目及存在的問題,結合規范、規程上安全技術課。對特殊工種如:電焊工、各種機械操作司機、電工等進行培訓,均須持證上崗。現場樹立醒目的安全警示牌、標語及各種操作規程作業牌,營造安全生產良好的氛圍。4、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項目經理、各作業隊隊長、班組長、工人逐級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實施安全質量抵押承包合同,堅持“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四全安全管理。管理者堅持安全生產“五到位”:健全機構到位、批閱安全文件到位、深入現場到位、檢查到位、處理問題到位。5、安全施工措施制定混合料拌和、運輸、攤鋪29、碾壓等方面的安全作業規章制度,定期組織職工進行安全法規和安全操作規程等方面的知識培訓。嚴格按照施工工藝、操作規程、施工組織設計等有關安全條款進行施工,杜絕瞎指揮和蠻干現象發生,當安全與進度發生矛盾時,進度無條件服從安全。現場作業時,派專人指揮車輛的調頭、倒車和卸料,夜間施工時,必須配置好照明設備,并在危險處設隔離柵、防護網等安全設施,確保施工人員和機械設備的安全,夜間指揮車輛倒車的人員,必須穿反光衣,用口哨和手電光作為指揮信號。停工待料或修理設備期間,嚴禁施工人員坐在機械周圍休息,機械啟動前,操作人員必須確認周圍無人或其它障礙物時,方可起步。在施工車輛與地方交通干擾大的交叉地點,設明顯標志牌30、并派專職人員指揮交通。嚴格控制車輛的行駛速度,汽車在施工路段的行駛速度控制在20km/h,在非施工路段不超過40km/h,遇到路邊有人作業時,司機必須放緩速度并鳴喇叭警示,汽車或施工機械在轉彎路段、下坡路段、地勢復雜路段、十字路口、交叉路口、路滑有水地段或雨雪天、霧天等、必須慢速行駛。駕駛員上班前后必須對車或機械進行檢查及保養,嚴禁機車帶病作業,車、機部件殘缺不全的應及時更換,對重要零件、配件必須用正牌廠家生產的產品,禁止司機或機手借車給他人使用,也不得私自駕車或外出辦私事。汽車司機或機械操作員若連續工作超過8小時,必須有人換班,禁止疲勞駕駛或操作,嚴禁酒后駕駛或操作。運來工地的機械在卸車時,31、必須由熟練的人指揮,參加卸車的人員必須穿戴好勞保用品,在吊下機件前先檢查鋼絲繩的磨損情況,鎖仔、卡環、勾等是否卡緊、牢固,在吊運過程中,有關人員不得站在被吊物件的下面。安裝機械時,各種機架必須焊接牢固,底座必須加固,做好防撞措施,上料斗的前面應設置防撞墻,拌和機的底座螺栓要上緊并拉上攬風繩,機械安裝過程中的吊裝工作必須嚴格按照操作規程執行,新機安裝調試并確認運轉正常后方能投入使用。拌和機的操作人員必須與外面的工作人員密切配合,在開機前先按電鈴警示后方能進行操作,在停機修理時室內操作員須與外面的修理工、配合工保持信息溝通,嚴禁盲目開機,控制總開關須掛有警示牌或專人看管,拌和機運轉時,嚴禁跨越正在32、運轉的皮帶,不得靠近沒有保護設施的齒輪或高速運轉的轉輪部位。所有電器的電路、電閥開關應由專業電工安裝,拌和機的設備應進行接地或接零保護,或設有漏電保護開關,照明用電的總開關須配備漏電保護開關,若用發電機供電,應在總開關處設空氣保護開關,所有電閥開關離地不小于2.0m,并加鎖和作好防雨、防潮措施,拌和機必須設置避雷裝置,防止雷擊。在小型油庫、發電機房、高壓線路、高溫作業區處按照國家有關部門的要求設置、敷設、作好安全用電、安全防火的措施。油料及易燃品應按消防部門要求及安全規定妥善保管,豎“嚴禁煙火”的標志,嚴格禁止邊吸煙邊干活。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配置消防設施和器材、設置消防安全標志,并定期檢查、維修、確保消防設施和器材完好、有效,消防工作堅持預防為主、消防結合的方針。項目要確保施工安全,工地上要有鮮明的安全標記和安全設施,職工進工地要戴安全帽、穿工作服、工作鞋。通過標語牌、安全知識競賽等靈活多樣的形式,時時刻刻提醒全體施工人員做到安全生產。定期檢查安全工作,項目經理部每月一次、各作業隊每旬一次、工班每天一次,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并將處理意見記入檢查記錄表中,對重大問題下發隱患通知書,提出有效對策,限期整改,及時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