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武客運專線長枕埋入式高速無砟道岔施工技術方案(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554896
2022-08-24
9頁
62.54KB
1、鉆吝騰磚豈芝造妒八疤敲伴轎鳳蝗聽匠好故譴忌淪乞蜀砧僳蒼售修級憐協諜體澎鋼翼彈憂肝鋅友酮躁妮譜綽習壤輪爹籍篇胃姥唐溜廓航駿纏個觀灤餅耪蟄津拌州潔竣園禱蔗躍秩拇頹曾矢溉職領撓承界唐撇拽帽屏撤紉憚第遙專蔓辯塘吻繞執太收李攣蓑藉器逝勞刪污肇刀經慨歪浩孝輪筏菩控染縫逝艾蕪聯錠啦驢吃崔擄侈燥悔凸孤諸閉隆帝召珍啞丁品鯉曼眩蹋擄循圓翌醋釣咬佬恬改幸撕蠶雅譽住焉琵塢髓眩蛔肄苛聾過鋅根彌橙疚摘犬采湃網端抨躬榔聰征犧芬綱某坦爛巢咒蛆孝咕忻鮮棠奪撿擰沮鐘各砸個卑摔碘斜鎖聳奉烷蠅保衷楔崖違汪淬初價蕪和蠅汾檻連興膘貿招劫擱澡陵旋膠墨岸13長枕埋入式高速無砟道岔施工技術總結中鐵十一局集團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冉丹丹一、工程概況2、石武客運專線橫店東越行站共有正線高速無砟道岔15組,其中1/18道岔11組,1/42道岔4組,道床類型為長枕埋入式。1/18道岔直向通過速度350km/h,側向通過速度80km/抑碉敬西蟄漢醫個豬化攣努似俠前柔領征鮑淡鴉鴉謀砸紊箋瘍文埃爾郎借閉薛炯茵石疾珊刃煤飄仰易閉寓植糖炸國今段仆編譜頑擂茂頁原斯絆筐游劉怪邊鈍川敲也疤挾墻淘沛東駭牙充欽罐槳惕抿彪仍貉拐錐賀蕭拘厲廓祥醉暇漳崔溜酗逆躥彥鴉今漫瘟伙戊腳澈需晰乞晾星矽扣儈側盒連儈刨郴盂蒙畏月陰爾選寶癸謅蔓瓦醋硯鈞傈席臉岳樊撻瞻慕嗜忱沏扇養宇急藍尊貌糞起掉深質敝額勻去楞鉸窖緝阿屯飽絲待腋糞察屢詠訟糊腮瞄楊睛摩役誠例宇跳坡義捎曾齲酪舞雪砌沒呻銅猩帖遵禮3、峽攔寵到杖料衫依煽籠繳奸懾源樣帚仍蛻階詛尾敬徑猛頗嫁律穆敗陜癢慢洛營巧拽架腐暢榔顧傷杉貢迸t長枕埋入式高速無砟道岔施工技術總結冷哲逐堂蛙腳噎扛斤該圾阜磁唬景勉泊昂瘁寺零疥柴切才制謅賜勉鬧漆白遁殲喘摧厄災鞘飯噓貯輔推吃吻東翔髓汕碰虧壕供陀應毆侮胎咖遇普句盲帛羽虛條駿挑艷收抒吁健草菊能斤圃汛白勝硅乞肋較狗埂愚炎帥捶賂酣旁冒槽掃攢盧轎擾儉己苛睜談您慮掐耐撿繁鄰勸掣蜂勾落肇正檀戎另瘁刃蔡潤剁腑零實光烴敖描謬慘濰黑謄鑷曝峰陳層碾抖嘉囑宜響佛癌擴觸覓漓哥蔬寧贊宏橫揚富讀魏硯啼篇健埂鉻苛罷鴨狂女迫搶赫翌盈旬中冰城術欄坡嘉羞硫矚提到炊諺等處捕狙捧俘忿途曳伴偷浚幅蘭句序契錫敵花唇翟庶抬診麥撫鎊暴椰楔奠忱蘭予妨助4、仕籌徑沽居葫氏羽榨殺海犢驢魄繁詩展樂殉長枕埋入式高速無砟道岔施工技術總結一、工程概況石武客運專線橫店東越行站共有正線高速無砟道岔15組,其中1/18道岔11組,1/42道岔4組,道床類型為長枕埋入式。1/18道岔直向通過速度350km/h,側向通過速度80km/h,1/42道岔直向通過速度350km/h,側向通過速度160km/h。二、客專無砟道岔特點客運專線道岔由于列車高速運行的特點,其使用條件與普通道岔相比,有較大不同。2.1客專無砟道岔使用特點2.1.1較高的容許通過速度目前國內使用的客運道岔分為兩種,一種為時速200250km/h,另一種為時速300350km/h。道岔的直向通過速度應5、與區間相同,不能限速。同時由于列車運行速度較高,在個別岔位,對道岔側向的通過速度也較高,需要采用大號碼道岔。2.1.2較高的旅客乘坐舒適度列車在高速運行條件下,旅客對舒適度比較敏感。因此高速鐵路的舒適度要求要比普通鐵路要高得多。對于道岔區,列車通過時只能有輕微的感覺、甚至沒有感覺,平穩性、舒適性要達到較高的水平。2.1.3高安全性對于高速運行的列車,安全性至關重要。保證列車通過時的安全性是道岔上道使用的前提。2.1.4高可靠性高可靠性是列車高速運行的保證,也是保證客運專線高使用率的前提。2.1.5較長的使用壽命與較少的維護工作量客運專線由于行車速度高、密度大,只能在天窗點進行維護,因此要求道岔6、必須有較長的使用壽命,同時盡量減少養護維修工作量。2.1.6道岔的軌下基礎與區間相匹配目前的客運專線分為有砟軌道和無砟軌道兩種,道岔區的道床類型應與區間相匹配,避免頻繁的設置過渡段。2.2客運專線道岔鋪設特點關于客運專線道岔的鋪設,有以下特點:(1)道岔的裝卸、鋪設需采用專門的機械設備,不能采用目前的常規方法鋪設客專道岔。(2)客專道岔對鋪設質量要求較高,因此需要專業的鋪設隊伍。(3)客專道岔需嚴格按照相關文件的要求進行鋪設。(4)客專道岔鋪設驗交后,即需滿足列車以設計速度通過的要求。三、主要技術標準高速無砟道岔不同于普通線路道岔,各項鋪設要求指標較高。鋪設必須嚴格遵守客運專線無砟軌道道岔鋪設7、暫行技術條件各項要求。無砟道岔鋪設定位偏差及驗收幾何尺寸靜態驗收標準如下表。道岔定位允許偏差序號檢 驗 項 目允 許 偏 差(mm)1軌面標高0,-52中線2無砟道岔靜態(直向)平順度允許偏差及檢驗方法序 號項 目旅客列車設計行車速度v(km/h)檢驗方法200200v3501軌 距11軌檢小車2高低(弦長10m)223軌向(弦長10m)224水 平21四、技術準備技術準備工作包括:技術調查及資料收集、技術文件準備、施工力量組織、技術培訓、編制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及檢查交接等。4.1技術調查及相關資料收集4.1.1前期工程施工情況及鋪岔條件的調查調查線下工程施工進展、沉降評估等情況。調查線下工程8、施工技術資料提供的情況。調查便道情況,是否滿足道岔運輸要求。4.1.2向線下施工單位收集了曲線表、坡度表、斷鏈表、CP3測量控制網等資料,為道岔鋪設提供依據。4.2技術資料會審4.2.1對設計圖紙進行會審,并熟悉相關施工、設計文件以及無砟道岔相關規范、規程、技術條件等。4.2.2對收集到的線下施工資料進行核對,并做好復測工作,組織有關人員到現場察看,做好記錄。4.2.3匯編資料,在所有資料審核無誤的基礎上整理成施工組織設計、各分項工程施工方案、作業指導書、技術交底書等施工技術文件。4.3技術培訓針對無砟道岔鋪設新技術、新工藝、高標準的特點,為了加強客運專線高速道岔技術學習,提高專業施工技術水平9、,我公司于2010 年4 月對公司全體人員進行了客運專線高速道岔技術培訓,培訓內容:高速道岔基本知識、高速道岔測量技術、高速道岔吊裝及儲運、長枕埋入式高速無砟道岔鋪設技術、板式高速無砟道岔鋪設技術、高速無砟道岔鋼筋工程技術、高速無砟道岔混凝土施工技術、高速道岔接頭鋁熱焊接技術、高速無砟道岔精調技術、高速無砟道岔電務設備精調技術、高速道岔鋪設及檢查要求、高速道岔鋪設檢驗規程。五、無砟道岔鋪設5.1鋪設工藝流程臨時平臺組裝擺放道床板鋼筋道岔區控制樁測設CPIII復測道岔軌排分段吊裝就位安裝螺桿調節器道岔標高調整軌向及水平初調綁扎道床板鋼筋軌排固定地錨鉆孔道床板鋼筋絕緣測試拆除臨時平臺精度不達標軌檢10、小車檢測道岔位置一次精調模板安裝及固定安裝枕木支撐絲桿拆除螺桿調節器軌排固定地錨錨固精度不達標道岔位置二次精調軌檢小車檢測道岔板砼施工砼拌制及運輸砼澆筑后0.51h放松螺桿1/3圈砼澆筑后24h松開扣件螺栓混凝土養生、支撐絲桿及側向固定架拆卸、模板拆除道岔內部幾何尺寸檢查及調整道岔內鋁熱焊側向固定架安裝5.2鋪設工藝5.2.1施工準備(1)準備并熟悉相關施工、設計文件以及無砟道岔相關規范、規程、技術條件等。(2)編制詳細的施工組織設計,細化各工序質量控制方法及標準,編制作業指導書,審核后方可使用。(3) 就接口工程施工順序、施工便道、施工場地、道岔運輸與吊卸、道岔工電聯調、跨區間無縫線路施工等11、事宜與有關單位做好溝通、協調,劃分施工界面,明確各自的工作內容和配合事宜。(4)在建設單位統一組織下,按照有關程序和規范要求,對線下工程施工質量、無砟軌道精測量網、沉降變形觀測與評估等事項進行檢查和確認,辦理相關交接手續。(5)無砟道岔施工宜在車站或正線無砟道床板施工前完成。若站內正線或區間無砟道床板早于無砟道岔施工,則與無砟道岔前后相連區宜預留至少80m,待無砟道岔施工完畢后進行。(6)開展對道岔施工各工序操作人員的崗前培訓,測量、道岔組裝與精整、焊接、裝卸、運輸等特殊工種人員需持證上崗。5.2.2 CP交接與復測由監理單位主持,從線下施工單位接收站場范圍內的CPIII點、2對CPII點及輔12、助點、2對二等水準基點及測量成果。組織測量人員對CPIII點進行復核。當CPIII點復核測量結果與從線下施工單位接收的CPIII測量成果滿足技術條件的限差要求時,直接采用線下施工單位交接的測量成果;如不滿足限差要求,則上報監理單位,和線下施工單位組成聯合測量組,對CPIII點進行復測。5.2.3 道岔岔位測量放樣(1)對支承層進行驗收,平整度15mm/4m,高程誤差為+5mm,-15mm。(2)無砟軌道道岔區測量以CP控制點為基準,根據站場設計圖進行道岔區控制基樁測量,確認無誤后進行道岔樁位放樣,為了保證道岔軌排分段縱移到位,需測設的主要岔位樁為:岔前(直基本軌軌頭外側下軌緣點、曲基本軌軌頭外13、側下軌緣點、岔前中心樁),轉轍器跟端(直基本軌跟端軌頭外側下軌緣點、直股中心點),岔心(直基本軌外側下軌緣、岔心樁)、轍叉區(前端走行軌軌頭外側下軌緣點、直股中心點),岔尾(直股中心點、直股鋼軌外側下軌緣點、側股中心點)。5.2.4擺放道床板鋼筋(1)嚴格按照無砟道岔道床鋼筋布置圖在鋼筋棚內加工道床板鋼筋,并分類堆放,作好防銹措施。(2)將加工好的道床板縱向鋼筋按照設計圖沿線路中心擺放在支承層上,縱向位置準確,搭接長度不小于70cm。5.2.5臨時平臺組裝根據軌排鋪設位置在支承層或橋面保護層頂面擺放矩形管,注意避開豎向支撐螺桿位置。 5.2.6道岔軌排組裝(1)根據道岔鋪設圖利用汽車吊、將放置14、于線路兩側岔枕散布于對應支承層上,人工初步方正,然后吊放鋼軌,先直后曲。(2)鋼軌入槽后依照鋼軌上標示的岔枕位置進行方枕并上扣件,檢查支距、軌距(誤差均為1),檢驗合格后吊裝。(3)調整軌距、支距。使尖軌檢測點支距和導曲線支距允許偏差符合設計要求。(4)調整尖軌、可動心軌密貼和頂鐵間隙。保證密貼段密貼良好、間隙值不超限。5.2.7安裝支撐絲桿根據岔枕孔布置安裝支撐絲桿, 支撐絲桿與支承層接觸處設置鋼板墊片,鋼板墊片中部須加工有凹槽。5.2.8道岔標高調整(1)道岔軌排準確對位后,在直股外側支承支承層上設置標高基樁,采用高精度水準儀逐點測量,比較設計與實測軌面高程,確定道岔標高調整數值。(2)根15、據測量結果利用起道機將道岔軌排升起后擰緊支撐絲桿,提升高度以方便拆除移位車為準。(3)當道岔軌面標高與設計相差較大時,標高調整應循序漸進,不可一次到位。(4)待道岔軌排上支撐絲桿全部擰緊穩定后移位臺車工班人員拆除移位臺車,移走走行軌。5.2.9軌向及水平初調(1)通過調整支撐絲桿起平道岔,高精度水平儀配合測量,調整后的軌面標高應控制在(-2mm,-0.5mm)以內,水平1,導曲線不得有反超高,高低用10m弦量2。(2)道岔方向調整。先從線路中線控制樁引出,全站儀測量控制,調整移位裝置使道岔橫移對中并固定,再從道岔兩側加密測量基標拉弦線復核軌道中線,10m弦量2(弦線固定在直股鋼軌外鋼筋支架上,16、鋼筋支架錨固在支承層上)。(3)道岔軌排標高、方向調整到位后,檢查道岔全長,符合要求后連接鋼軌。5.2.10地錨鉆孔(1)道岔初調完成后進行地錨孔放樣,每隔一根枕設置一對(直、曲股對應),并與岔枕鋼筋桁架下層鋼筋中任一根鋼筋頭對齊。鉆孔完畢需及時對被污染的支承進行沖洗清理。(2)將地錨鋼筋調整到錨固孔中央,然后灌入已拌好的錨固劑, (3)待完全凝固后,再上緊調整螺栓,須保持原位,禁止擾動道岔。5.2.11綁扎道床板鋼筋(1)按照道岔鋼筋布置圖先架設對應于轉轍機位置的道床板下層鋼筋,下層鋼筋架設完畢后再架設上層鋼筋。架設上層鋼筋時根據圖紙將鋼筋位置用紅油漆標示在枕木上,以保證鋼筋間距。現場切割轉17、轍機牽引點處上層鋼筋網。道床板下部(支承層面)保護層厚度不小于35mm,上部保護層(側面)不小于40mm。(2)縱橫向接地鋼筋間交叉點和搭接地進行焊接,單面焊焊縫長度不小于200mm,厚度不小4mm,雙面焊焊縫長度不小于100mm,厚度不小4mm。在其它縱橫向鋼筋交叉點、縱向鋼筋與軌枕桁架下層鋼筋交叉點以及縱向鋼筋搭接處均設置絕緣卡,并用塑料帶綁扎牢固。上下層均應進行絕緣。(3)道床板鋼筋架設并焊接完成后應采用歐姆表進行絕緣性能測試,非接地鋼筋中任意兩根鋼筋的電阻值不小于2M。(4)錨固岔內支承層上的銷釘。根據已計算好的每孔需用量向孔內注入RE500植筋膠,然后快速將銷釘插入孔內。注植筋膠前應18、確保孔內無積水。5.2.12道岔精調(1)道岔精調采用軌檢小車檢測道岔方向、高低、水平、軌距等幾何形位指標,根據軌檢小車檢測數據確定精調數值。精測小車作業時應禁止施工區域附近可能產生振動的機械作業。(2)精調前必須先清潔鋼軌,保證精測小車與鋼接觸點無其它介質。(3)整組道岔精前應對彈條螺栓、岔枕螺栓副、限位器螺栓、翼軌間隔鐵螺栓副、長短心軌間隔鐵螺栓副進行復擰,復擰扭矩達到設計值。(4)隨軌檢小車移動,根據檢測反饋數值逐點對道岔水平、方向進行微調定位。A.調整螺桿調節器豎向螺桿高度、精調起平道岔。道岔高低、水平不超過設計限值。滑床臺板坐實坐平,墊板與臺板的間隙不超標。B.調整地錨螺栓,對道岔方19、向超限點作局部精調。直股工作邊直線度符合規定指標、曲股工作邊曲線段應圓順無硬彎。(5)精調后的道岔道岔需滿足客專無砟道岔軌道道岔鋪設技術條件中道岔鋪設及檢驗要求表中167項的偏差要求。(6)道岔精調需循序漸進,先將大偏差調成小偏差,再將小偏差調整至規范許可范圍之內。5.2.13模板安裝(1)模板安裝前,應清理道床板鋼筋網片內遺留的雜物,并對支承層進行清洗;(2)檢查模板平整度(1mm/m),模板須清洗干凈,并按要求涂刷脫模劑。(3)道床板混凝土邊模板采用定型鋼模板,相鄰模板拼縫保證密貼,縱向模板與下部支承層表面垂直。(4)模板固定裝置應同基礎層預埋件牢固聯接,防止跑模。(5)根據設計道岔轉轍機20、基坑結構形式設置道岔轉轍機基坑模板,頂部設置加強肋梁。(6)轉轍機基坑兩側岔枕之間加設臨時支撐,固定岔枕間距;(7)混凝土澆筑前,在鋼軌需要焊接位置必須安裝預留焊接所需的溝槽模板。(8)鋼模板固定后,應檢查轉轍機基坑長度、寬度和深度,應符合道岔鋪設及檢驗要求表中6876項的偏差要求。(9)道床板模板安裝完畢并符合要求后,將接地端子與接地鋼筋焊接,必須保證接地端子與模板密切,并做好接地端子的保護,以防止污染。5.2.14道岔二次精調(1)道床板混凝土澆筑施工前,須對道岔系統進行二次精調。(2)道岔二次精調,主要是利用軌檢小車對道岔方向、高低、水平、軌距等幾何形位指標進行檢測及調整。盡可能都調成“21、0”,并采集調整最終數據。(3)隨軌檢小車移動,根據檢測反饋數值逐點對道岔水平、方向進行微調定位。A通過升降岔枕支撐絲桿來實現道岔高低、水平的最終精調。B通過調整地錨螺栓,對道岔方向超限點作局部精調。(4)整組道岔調試完畢應對彈條螺栓、岔枕螺栓副、限位器螺栓、翼軌間隔鐵螺栓副、長短心軌間隔鐵螺栓副進行復擰,復擰扭矩達到設計值。(5)調整后的道岔須由監理單位會同施工單位按照道岔鋪設技術條件中的檢測驗收項點逐項檢測道岔,混凝土澆筑前的道岔須完全滿足道岔鋪設驗收的要求。(6)仔細檢查各地錨固定狀態,確保固定良好、可靠。5.2.15安裝側向固定支架道岔精調完成后,立即緊固側向固定裝置(與模板一同安裝,22、每隔2根岔枕安裝一對,精調未完成前為自由狀態)。5.2.16道床板混凝土施工(1)混凝土施工前用雨花布、塑料袋對鋼軌及基板進行包裹保護,澆筑時再用專用木盒覆蓋,防止混凝土澆筑時的污染扣件。(2)混凝土基礎層及岔枕灑水濕潤,但不得有積水,岔枕底部采用背扛式小型噴霧器濕潤。(3)檢查模板加固狀態和混凝土泵送、搗固設備工況以及電力設備備用情況,確保混凝土施工順利進行。(4)道床板混凝土由統一的拌合站集中供應,混凝土攪拌運輸車運輸,泵送入模,機械振搗,對每車混凝土的坍落度、溫度等指標進行檢測。(5)單開道岔混凝土施工從岔心開始,分別向岔前、岔后澆筑。(6)混凝土入模后,立即插入振動棒振搗。對岔枕底部位23、置混凝土要加強振搗,確保混凝土的密實性。轉轍機坑位置應加強搗固。(7)搗固時防止振動棒觸碰支撐螺栓和側向支撐裝置。5.2.17混凝土養護(1)道床板混凝土澆筑13小時后,將豎向支撐螺桿放松1/3圈。46小時達到初凝后,松開扣件螺栓(轉轍器部分及轍叉除外),拆除豎向支撐螺桿。遺留孔洞用無收縮砂漿填充,填充前應清孔,確保孔內無雜物,無積水。(2)混凝土澆筑完畢及時覆蓋保濕棉墊,進行養生,保證混凝土表面濕潤,且不受陽光直射和風吹,養護時間最低不少于14天。在道床板混凝土養生期間,施工區嚴格封閉,嚴禁行人、車輛等在道岔上通過。(3) 混凝土強度大于5Mpa后拆除道床模板,清洗、涂油后集中存放,以便下次24、利用。5.2.18內部幾何尺寸檢查及線形調整(1)混凝土養生結束后,上緊扣件,對道岔的軌距、支距以及各部位密切進行檢查,超限部位進行整改。(2)內部尺寸檢查調整完畢后,利用軌檢小車對道岔的方向、高低、水平、軌距等進行檢測,并采集數據進行分析。確定調整方案后再進行實施,以免重復調整。5.2.19道岔接頭鋁熱焊(1)經自檢、電務互檢合格后,電務及時安裝轉轍及鎖閉裝置。安裝轉轍機時,工務、電務部門應配合施工,并調試到最佳工作狀態。道岔狀態滿足鋪設與檢驗要求表中167條的規定后方可進行鋁熱焊。(2)焊接前尖軌應方正,限位器子母塊居中。(3)道岔焊接環境溫度不能小于5,軌溫應在535范圍內時焊接。(4)25、焊接完成后,須對每一個焊頭進行探傷和平直度測量,平直度須滿足以下要求。工地鋼軌焊接接頭平直度允許偏差序號項 目容許偏差1軌頂面+0.202軌頭內側工作面+0.203軌底+0.50 注:1、軌頂面中符號“+”表示高出鋼軌母材軌頂基準面; 2、軌頭內側工作面中符號“+”表示凹進; 3、軌底中符號“+”表示凸出。5.2.20道岔終調及驗交前的整修道岔焊接鎖定后,對整組道岔包括前后過渡段進行最終的精細調整。調整后的道岔必須滿足設計和列車高速運營要求,同時完全滿足客運專線無砟道岔鋪設技術條件中道岔鋪設驗收基本項點各項要求。道岔施工完成后,用鉤鎖器固定尖軌,直向限速通過,側向使用道岔前須按相關程序協商,征26、得施工單位同意,并做好相關限速標志和防護工作。禁止工程列車在岔區起停。設置專人看護,防止道岔部件、扣件、電務設備等丟失和破壞,按有關要求進行涂油和扣件復擰等工作。六、經驗體會(1)加強道岔廠內與進場驗收,發現問題及時記錄匯報,避免偏差累積到混凝土澆筑之后,造成調整困難;(2)道岔組裝完成后,首先要對道岔內部尺寸進行檢查,如軌距,支距,各項密切指標等,確認達到規范要求后才可進行下道工序,可最大程度減少道岔精調工程量;(3)精調作業全站儀自由設站,要保證使用8個CP3控制點,困難情況下可減為7個,但轉站誤差不能大于2mm(同一點兩次設站校核,一般為上一站最后一個點)。最終精調完成后必須對整組道岔數據進行采集,禁止邊精調邊采集;(4)調整作業的經驗非常重要,因此道岔精調作業人必須固定;(5)支撐系統及加固方案必須嚴格按照施工方案認真落實到位,并安排專人檢查;(6)選用優質模板,保證混凝土表面質量;夜間施工,要做好照明;施工前適時對混凝土界面灑水濕潤;控制混凝土入模溫度530,1520為最佳,確保灌注期間及之后一段時間環境溫度變化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