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濱海新區綜合機械加工廠房鋼筋施工方案(1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555068
2022-08-24
14頁
123.54KB
1、305a號綜合機械加工廠房 編制: 審核: 審批: 編制日期: 2012年 9月1日一、工程概況該工程位于天津濱海新區新一代運載火箭產業化基地院內,由305號廠房向北側貼建而成。廠房一層、鋼排架結構,建筑面積2339.1平方米。序號項 目內 容1建筑占地面積2339.1m22室內外高差0.15m3結構型式單層門式鋼架結構,實腹式鋼柱鋼梁40.00相對于絕對標高3.55m5基底標高(墊層底)CT-1 : -3.0m;CT-2 : -1.3m;設備基礎:-3.6m、-2.7m;L-1,2, B -0.77m; L- A -1.05,地面板-0.47m;地坪樁帽 -1.02m6建筑高度19.35m72、地基基礎設計等級丙級8耐火等級二級9抗震設防烈度七度10使用年限不低于50年主要部位鋼筋規格部位主鋼筋規格HRB400箍筋(拉筋)、板筋規格HPB300承臺及短柱22、20、1610地坪板及梁14、16、22、258、10設備基礎12、14、16、188二 、編制目的為保證本工程鋼筋制作、安裝質量,工期及安全要求,特制定本方案。三、 編制依據1、 305a號綜合機械加工廠房圖紙及圖紙會審、招投標文件2、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 GB50300-20013、鋼筋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GB50204-20024、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 11G101-1四、鋼筋工程施工工藝流3、程鋼筋從進場驗收、取樣復試、加工、連接、安裝直至驗收,具體的施工工藝流程詳見下圖。施工準備方案交底鋼筋進場材料退場試驗計劃取樣復試不合格加倍復試材料報驗合格 鋼筋下料直螺紋模擬試驗驗收不合格整改上道工序驗收鋼筋連接、綁扎內部驗收不合格整改報驗不合格整改工序交接鋼筋施工工藝流程五、施工準備1、鋼筋進場后按施工平面圖中指定的位置堆放。2、鋼筋進場必須有出廠質量保證書,現場質檢員檢查鋼筋出場合格證、爐號和批量,實物應與材質證明相一致。鋼筋進場后現場試驗員立即按照規范要求在監理的見證下取樣,然后送至檢測部門進行復試,合格后方可使用。不合格的鋼筋根據國家規范進行雙倍試樣復試,合格后方可使用,不合格的鋼筋4、堅決清理退場。并做好相關物資管理記錄和重新組織材料進場。3、鋼筋下料前,應檢查有無銹蝕,如有銹蝕的鋼筋經除銹之后再下料加工。4、CT3基礎需要植筋,提前準備植筋膠、注膠器、電錘及鉆頭、吹風機。六、鋼筋的加工成型1、鋼筋現場堆放,現場加工成型。鋼筋配料工作由專職配筋人員嚴格按照規范和設計要求執行,并根據工程施工進度和現場儲料能力編制鋼筋加工和供料計劃。2、鋼筋加工作業系統如下圖材料供應計算優化下料鋼筋原材料材料復試不合格材料退場 合格鋼筋調直、切斷、彎曲流水加工線 加工場內直螺紋套絲質檢不合格重新加工 合格 現場作業面綁扎作業 3、 鋼筋下料原則:同規格鋼筋根據不同長度,長短搭配,統籌配料;先斷5、長料,后斷短料,減少短頭,4、 減少損耗。 4、鋼筋的截斷采用鋼筋切斷機截斷鋼筋,切斷時要保證刀片與沖擊刀片的刀口距離,鋼筋宜重疊2-3mm以保證鋼筋的下料長度。在工作臺上設置下料長度的限位擋板,精確控制鋼筋的下料長度,鋼筋切斷時鋼筋要與切斷機刀口垂直,在切斷過程中發現鋼筋有劈裂、縮頭或嚴重的彎頭,必須切除。 5、鋼筋的成型 將切好的鋼筋按照圖紙要求按規格型號進行彎曲成型。鋼筋的加工成型重點為箍筋加工、定尺框、馬凳的加工以及直螺紋加工的加工質量。為保證箍筋加工的準確性,要經常檢查箍筋加工機械的角度控制裝置是否準確,及時調整。七、鋼筋的堆放與運輸1、堆放鋼筋的場地要堅實平整,并有良好的排水,避免6、出現積水現象,堆放時鋼筋要用墊木墊起,高度不小于200mm,以防止鋼筋銹蝕。2、鋼筋原材料要按廠家、規格、型號分別堆放,將加工成型的鋼筋分區、分部、分段和構件名稱按順序分別堆放,同一部位或同一構件要堆放在一起,保證施工方便。3、堆放鋼筋位置要有標識牌,標識牌上應注明使用部位、鋼筋規格、及對應圖紙位置、加工制作人、受檢狀態,鋼筋標示牌要統一。4、鋼筋在鋼筋作業場加工后,用人工運至綁扎現場進行鋼筋綁扎。八、鋼筋綁扎(一)綁扎準備1、熟悉圖紙、按設計要求檢查已加工好的鋼筋規格形狀數量是否正確。2、做好放線工作,彈好基礎及短柱外皮尺寸線。3、鐵絲:可采用2022號鐵絲,鐵絲切斷長度要滿足使用要求。4、7、墊塊:保護層在50mm以內的用水泥砂漿制成50mm見方,厚度同實際保護層,墊塊內預埋2022號火燒絲。或用塑料卡、拉筋、支撐筋。5、鋼筋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按照下表選用:梁板承 臺上部下部及側面上部下部下部下部地坪梁、板及其它254015254010050鋼筋錨固長度規定根據圖紙設計、11G101-1圖集以及GB50204-2002規范要求,鋼筋錨固長度與混凝土強度等級、抗震等級、鋼筋種類、接頭百分率(%)有關,錨固長度確定見下表: 鋼筋的最小錨固長度Lab混 凝 土 強 度鋼 筋 級 別C30C35C35一、二級抗震三級抗震HPB30035d32d29dHRB40040d37d34d注:1)在任8、何情況下,錨固長度La不得小于200mm。2)鋼筋的最小搭接長度L1E縱向受拉鋼筋搭接長度用LaE乘以修正系數,接頭率為50%時,取1.4,接頭率小于25%時,取1.2。(在任何情況下不應小于300mm)6、取樣1)原材取樣:原材試驗報告按同爐號、同牌號、同規格、同冶煉方法的鋼筋60t做為一批;超過60t的部分,每增加40t增加一個拉伸試驗試樣和一個彎曲試樣試驗;每一驗收批取樣10個(其中力學性能2個;彎曲性能2個;尺寸及重量偏差5個;化學成分1個;在切取試樣時,應用砂輪切割機將鋼筋端頭的500mm去掉后再切取500mm。)。2)鋼筋直螺紋接頭試件現場取樣方法:(在同一施工條件下,采用同一批材9、料的同等級、同型式、同規格接頭,以500個為一驗收批,不足500個也作為一驗收批。每一驗收批,在工程結構中隨機抽取不少于3個試件作抗拉強度試驗。在現場連續檢驗10個驗收批,全部抗拉強度試件一次抽檢合格時,驗收批接頭數量可擴大一倍。)試件長度:自接頭中心向兩側各量取300mm截取,即長度為600mm。(二)鋼筋連接1、直螺紋連接(地梁20縱筋連接)(1)縱向受力鋼筋20的接頭采用直螺紋連接,框架柱及框架梁縱向接頭采用、級接頭,其它情況采用級接頭(縱向受力鋼筋20的接頭,采用機械連接確有困難且能確保焊接質量,經協商后方可采用焊接接頭)。(2)經檢驗合格的鋼筋,才允許在套絲機上加工螺紋,為保證質量要10、求加工人員必須持證上崗作業。對于直徑大的鋼筋要分次套絲,保證絲口精度,達到要求的套上相應規格的塑料保護帽,存放待用。(3)連接鋼筋前,取下保護帽,露出絲扣,并將絲扣上的污物清理干凈。連接鋼筋時必須擰緊,使兩鋼筋絲頭在套筒中央位置頂緊。接頭拼裝后,套筒每端不得有一扣以上的完整絲扣外漏。(4)要隨機抽取直螺紋連接試件進行試驗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2、綁扎搭接(地面等)或焊接縱向受力鋼筋直徑20的接頭采用焊接或搭接接頭。地面鋼筋采用綁扎搭接,搭接長度大于LlE,在同一連接區域內鋼筋接頭必須相互錯開,且接頭面積百分率不大于50%。連接接頭區域為搭接接頭區段長度的1.3倍長度。 凡搭接接頭中點位于11、該連接區段長度內的搭接接頭均屬于同一連接區段。 (三)、獨立承臺及短柱鋼筋的綁扎1、承臺鋼筋的綁扎1)、承臺鋼筋(CT-1)為雙層雙向布置。在墊層上畫好底層鋼筋間距位置,每邊留出50mm鋼筋保護層,把底層筋綁扎完畢。2)、基礎保護層厚度為100mm,先放馬凳,間距8001000mm。底板鋼筋必須逐點綁扎。3)、短柱鋼筋綁扎(CT-1):短柱豎向鋼筋下端做成150mm長的直角彎鉤,放在基礎的鋼筋網片上與基礎網片綁扎。根據圖紙要求,承臺內用兩道箍筋固定好。按圖紙位置,先綁扎4根角筋,在立筋下部50mm處綁一道箍筋,在承臺上部筋的下部綁一道箍筋,箍筋位置正好能做上層筋的馬蹬的位置。再穿其他豎向鋼筋,12、按圖紙及標準圖集要求逐點綁扎。待基礎承臺澆筑混凝土后,先安裝埋件,校準位置后,再套箍筋按要求綁扎成型。3)、綁扎宜采用纏扣綁扎,綁扣要向短柱中心,箍筋與主筋要垂直,箍筋轉角處與主筋交點均要綁扎。箍筋的彎鉤疊合處應沿柱子豎筋交錯布置。3)柱子筋綁扎完畢后,把墊塊綁扎牢固,墊塊橫豎向間距易控制在500800mm范圍內,且保證箍筋的保護層厚度符合圖紙要求。4)CT2 按下面梁筋綁扎方法安裝。5)CT3 為305原廠房軸基礎,下部承臺已做好,上部短柱鋼筋圖紙要求在承臺上重新植筋(具體植筋操作見下頁)。(四)梁鋼筋綁扎1、按圖紙要求位置,梁架空綁扎,先放好梁的縱筋,計算好箍筋數量,將箍筋套在梁主筋上,畫13、箍筋間距線,然后綁扎,綁扣要向梁中心。2、按已劃好的箍筋位置線,將已套好的箍筋往左右移動,綁扎宜采用纏扣綁扎。3、箍筋的彎鉤疊合處應沿梁縱筋交錯布置,并綁扎牢固。4、梁筋保護層厚度應符合圖紙要求,墊塊應綁在梁縱筋外皮上,間距一般500800mm,(或用塑料卡卡在外縱筋上)以保證主筋保護層厚度準確。同時,也可采用鋼筋定距框來保證鋼筋位置的正確性。5、在梁兩端離柱50mm處為箍筋加密區,加密區長度為500并1.5hb(hb為梁截面高度)。(五)、地坪板鋼筋綁扎地平板鋼筋的布置:地平板筋為雙層雙向鋼筋,每個樁頭上均設柱帽鋼筋10150筋雙向布置,地坪下層筋為三級鋼14200,上層筋柱上板帶三級鋼1614、150,跨中板帶三級鋼14200,下料時應認真理解清楚圖紙要求,準確下料。地平板鋼筋綁扎工藝:柱帽鋼筋綁扎地坪下層筋綁扎上層筋跨中板帶筋綁扎柱上板帶筋綁扎。1、先綁扎好柱帽鋼筋;2、按照鋼筋的間距在墊層上用石筆畫好底層鋼筋位置;3、按照畫好的位置擺放鋼筋,并逐點綁扎,綁好后用墊塊將底板筋踮起,并將墊塊綁牢。布置上部筋馬蹬,馬蹬布置方向與上部底筋垂直,布置上部雙向鋼筋,然后綁扎鋼筋,板上部筋馬凳如下圖。 馬凳加工:馬凳下腿橫筋長度要大于板下鐵鋼筋網的間距b(下鐵網間距+5cm),底層筋馬凳高度h=100mm; 上層筋馬凳高度h=板厚上下保護層板上下鐵鋼筋直徑。對于直徑12鋼筋,采用16筋制作,腿15、間距800mm。3、板保護層厚度應符合圖紙及標準圖集要求,墊塊間距800mm,馬凳布置間距1000mm,馬凳為通長設置。(六)、CT3 鋼筋:下部承臺已做好,上部短柱筋為三級鋼16150,需要植筋,箍筋10150,控制種植鋼筋的質量是關鍵因素。根據圖紙要求,植筋用的膠粘劑必須采用改性環氧類和改性乙烯基酯類的膠粘劑,植筋采用A級膠。植筋安裝工藝流程:彈線定位鉆孔清孔鋼筋處理(不能帶銹和油、泥污)配膠植筋固化養護質檢抗拔試驗孔徑D=d+4mm,清孔應徹底,膠起著關鍵作用,必須采用國家認證過的膠,使用前應進行現場試驗和復檢。植筋應指派有責任心的人經培訓指導合格后上崗,三人一組。根據圖紙的鋼筋數量及位16、置,標注出植筋位置,經質檢驗收,位置符合設計要求后才可以鉆孔。操作時:鉆孔深度不小于400mm,鉆頭直徑不小于20;洗孔是植筋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因為孔鉆完后內部會有很多粉灰、灰渣,直接影響植筋的質量,所以一定要把孔內及周圍雜物清理干凈。方法是:風機吹出浮塵,用長棒纏上布條,伸至孔底,來回反復抽動,把灰塵和碎渣帶出,再用風機吹出浮塵;鋼筋錨固部分要清除表面銹跡及其他污物;植筋:首先將配置好的結構膠注入孔內,并將結構膠涂于鋼筋錨固端,然后緩慢將鋼筋插入孔內,同時要求鋼筋旋轉,使結構膠從孔口溢出,排出孔內空氣,鋼筋外露部分長度保證工程需要,膠稱量應準確,攪拌應均勻,灌注應充實。鋼筋種植完畢后應注意17、保護,24小時之內嚴禁有任何擾動,以保證結構膠的正常固化,否則影響固化的質量。植筋所用的材料不能到處亂扔污染環境.(七)、 (17-23)軸設備基坑:基坑為鋼筋混凝土墻板結構,底板500mm厚,墻板300mm厚,2885mm高,基底(墊層上平)-3.5m,基礎較深,施工困難。墻體鋼筋定位措施:剪力墻采用在墻內兩頭和中間放置豎向定位梯子筋、在墻體鋼筋上口放置雙F卡的措施,以保證墻體水平鋼筋和豎向鋼筋的間距。水平定位梯子筋、豎向定位梯子筋及雙F卡布置形式如下:墻體梯子筋加工:根據墻體水平、豎向鋼筋的間距、用短鋼筋順序點焊接在長鋼筋上制成梯子筋,在每道梯子筋上、中、下各設置一根長橫撐(長度為墻厚-218、mm),作為頂模筋。制作梯子筋的長鋼筋直徑比剪力墻的同向主筋的直徑規格提高一級。短鋼筋端部用無齒鋸將端部垂直切平,不得有飛邊,斜歪等現象,且涂刷防銹漆。水平定位筋(頂模筋):其中D=墻厚-2mm(兩邊均分);d=墻厚-兩側保護層; 雙F卡間距可根據施工實際需要進行設置;雙F卡大樣圖:雙F卡按水平間距600mm布置,在墻體上部設置一道,墻體中間位置各布置兩道,以控制鋼筋間距及墻體截面尺寸。因地下結構墻體,使用的梯子筋、雙F卡、頂模撐必須在中部焊接止水環,以防止形成透水通道。設備基礎鋼筋:基底標高-2.6m,基礎鋼筋分四個標高布置,第一道:-2.5m,第二道:-1.56m,第三道:-0.7m,第四19、道-0.5m。綁扎順序:安放第一道筋馬凳鋪設綁扎第一道筋綁扎墻壁鋼筋安放第二道筋馬凳鋪設綁扎第二道筋澆筑下部混凝土安放第三、四道筋馬凳鋪設綁扎第三道、第四道筋。馬凳:馬凳用直徑16筋按前面第八(五)制作,通長布置,間距1000m,高度按圖紙鋼筋布置高度以實計算;墻體鋼筋定位措施按前面第八(七)項做法。九、質量標準1、一般規定(1)當鋼筋的品種、級別或規格需作變更時,應辦理設計變更文件。(2)在澆筑混凝土之前,應進行鋼筋隱蔽工程驗收,其內容包括:縱向受力鋼筋的品種、規格、數量、位置等;鋼筋的連接方式、接頭位置、接頭數量、接頭面積百分率等;箍筋、橫向鋼筋的品種、規格、數量、間距等;預埋件的規格、數20、量、位置等。2、原材料(1)鋼筋進場時.應按現行國家標準的規定抽取試樣作力學性能檢驗,其質量必須符合有關標準的規定。(2)當發現鋼筋脆斷、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學性能顯著不正常等現象時,應對該批鋼筋重新進行化學成分檢驗或其他專項檢驗。(3)鋼筋應平直、無損傷,表面不得有裂紋、油污、顆粒狀或片狀老銹。3、鋼筋加工(1)受力鋼筋的彎鉤和彎折應符合下列規定: HPB300級鋼筋末端應作180彎鉤,其彎弧內直徑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2.5倍,彎鉤的彎后平直部分長度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3倍; 鋼筋作不大于90的彎折時,彎折處的彎弧內直徑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5倍。(2)箍筋的末端應作彎鉤,彎鉤形式應符合下列規定: 箍筋21、彎鉤的彎弧內直徑應滿足11G101-1第55頁的規定外,尚應不小于受力鋼筋直徑; 箍筋彎鉤的彎折角度:對一般結構,不應小于90;對有抗震等要求的結構,應為135; 箍筋彎后平直部分長度:對一般結構,不宜小于箍筋直徑的5倍;對有抗震等要求的結構,不應小于箍筋直徑的10倍。(3)鋼筋加工的形狀、尺寸應符合設計要求,其偏差應符合下表的規定。鋼筋加工的允許偏差項目允許偏差(mm)受力鋼筋順長度方向全長的凈尺寸10箍筋內凈尺寸5(4)鋼筋安裝位置的偏差應符合下表的規定。鋼筋安裝位置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幫扎鋼筋網長、寬10鋼尺檢查網眼尺寸20鋼尺量連續三檔,取最大值幫扎鋼筋骨架22、長10鋼尺檢查寬、高5鋼尺檢查受力鋼筋間距10鋼尺量兩端、中間各一點,取最大值排距5保護層厚度基礎10鋼尺檢查柱、梁5鋼尺檢查板、墻、殼3鋼尺檢查幫扎鋼筋、橫向鋼筋間距20鋼尺量連續三檔,取最大值預埋件中心線位置5鋼尺檢查水平高差+3,0鋼尺和塞尺檢查注:檢查預埋件中心線位置時,應沿縱、橫兩個方向量測,并取其中的較大值。十、應注意的質量問題及成品保護1、澆筑混凝土前檢查鋼筋位置是否正確,振搗混凝土時防止碰動鋼筋,即修整甩筋的位置,防止柱筋位移。2、箍筋末端應彎成135度,平直部分長度為10d。3、已成型的鋼筋按照位置和型號分別放置,并做好防潮、防雨措施,對短期不能用到的鋼筋要放入鋼筋庫或用塑料23、布蓋好,防止鋼筋銹蝕。4、在加工新的鋼筋時不得使用已成型的鋼筋。十一、 主要施工機械1、切斷機一臺2、調直機一臺3、彎曲機一臺十二、文明施工、環保措施及安全注意事項1、 鋼筋的堆放鋼筋進場卸運時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噪聲,并按照總平面圖堆放在指定位置,鋼筋要靠一頭碼放整齊,并按規定墊高、防止浸泡; 現場鋼筋(包括原材、成品鋼筋)按規格、類別擺放整齊 ,并掛標識。 2、鋼筋加工棚要求:鋼筋加工必須搭設加工棚。3、鋼材、半成品等應按規格、品種分別堆放整齊,制作場地要平整,工作臺要穩固。鋼筋下腳料及廢鋼筋應集中堆放,并及時回收外運處理。鋼筋屑要清掃干凈,并與其他垃圾分類堆放,加工地每天要灑水清掃。4、鋼24、筋加工機械應達到一機、一閘、一箱、一漏電。5、進入施工現場人員必須正確戴好合格的安全帽,系好下顎帶鎖好帶扣;6、作業時必須按規定正確使用個人防護用品,著裝要整齊,嚴禁赤腳和穿拖鞋、高跟鞋進入施工現場;7、新進場的作業人員,必須首先參加入場安全教育培訓,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未經教育培訓或考試不合格者,不得上崗作業;8、從事特種作業的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嚴禁無證操作,禁止操作與自己無關的機械設備;9、施工現場禁止吸煙,禁止追逐打鬧,禁止酒后作業;10、拉直鋼筋,卡頭要卡牢,地錨要結實牢固,拉筋沿線2米區域內禁止行人。11、展開盤圓鋼筋要一頭卡牢,防止回彈,切斷時要先用腳踩緊。12、人工斷料,工具必須牢固。切斷小于30厘米的短鋼筋。應用鉗子夾牢,禁止用手把扶,并在外側設置防護箱籠罩。13、多人合運鋼筋,起、落、轉、停動作要一致,人工上下傳送不得在同一垂直線上。鋼筋堆放要分散、穩當,防止傾斜和塌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