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5省道阜陽王店至阜南長安段改建工程橋梁圍堰專項施工方案(14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555252
2022-08-25
14頁
862.48KB
1、305省道阜陽王店至阜南長安段改建工程01標橋梁圍堰專項施工方案項目編號:(S305FY-SG01)阜陽王店至阜南長安段改建工程01標項目經理部 2017年3月27日目 錄一、編制說明21.1、編制說明21.2、編制依據2二、工程概況22.1、工程概況、特點、主要工程量22.2、施工環境、地質、水文、氣候3三、施工總體布置53.1、組織體系及責任分工53.2、施工安排及主要施工方法63.3、資源安排及保證63.4、施工進度計劃7四、施工技術方案74.1、有關技術參數74.2、實施步驟、流程與關鍵點施工方法74.3、檢查驗收方案7五、安全管理措施85.1、主要技術、組織、管理要求85.2、安全控2、制措施85.3、安全應急預案95.4、度汛安全保證措施10六、其他要求與措施116.1、環保措施116.2、特殊季節施工措施等11七、附件11圍堰工程專項施工方案一、編制說明1.1、編制說明通過認真研究招投標文件、施工組織設計、施工圖紙及技術條款要求,并對施工現場進行詳細的勘察,明確了指導思想,據此編制圍堰工程施工方案。 以滿足建設單位對施工度汛、施工工期、工程質量及安全生產、文明施工的要求,并以國家有關環境保護與水土保持的法規為前提。1.2、編制依據招投標文件、施工組織設計、305省道橋梁設計圖紙國家及行業技術規范、規程、標準我公司按IS09001系列標準編制的質量保證手冊、質量體系程序文件3、安徽水利技術質量管理制度匯編2016二、工程概況2.1、工程概況、特點、主要工程量本項目路線起于潁州區阜王路與合肥大道相接處(樁號 K0+000),向西沿原 S305 向南,下穿滁新高速、商杭高鐵,經許堂鄉、S256、焦陂鎮、黃崗鎮,終于阜南縣長安村與 S328 相接處(樁號 K21+903),全長 21.903 公里。項目采用一級公路標準建設,設計車速 80km/h,本標段樁號K0+000-K9+045,包含4座橋梁分別為K1+842黃溝橋、K4+843北運河橋、K6+377張棚橋、K9+020大橋集橋。K4+843北運河橋和K9+020大橋集橋,上部構造為3跨13m密肋式T梁,K1+8424、黃溝橋為1跨13米密肋式T梁,橋梁下部構造基礎為樁柱式墩、柱式臺、樁基。K6+377張棚橋為16m混凝土橋臺基礎接上部蓋梁式。經調查汛期水流量除K4+843北運河橋較大以外,其余河道水流量較小,在上游填筑土石圍堰兼作施工便道,底部為涵管導流。圍堰填筑及施工便道修筑工程量表橋梁名稱水泥混凝土(m)水泥穩定碎石( m)10%石灰土( m)5%石灰土( m)土方( m)1-1.5圓管涵( m)100*50*104cm示警墩(個)K1+842黃溝橋139.6252.2271.6145.530002066K4+843北運河橋342.85628.56691.42380.28800027220K6+377張5、棚橋226.56413460.2247.819001780K9+020大橋集橋272.64497553.8298.2335522962.2、施工環境、地質、水文、氣候施工環境:本工程K1+842黃溝橋和K6+377張棚橋跨度較小,且跨越的河段內水流較小,K4+843北運河橋在主要的河道上,河道較寬,水深4米左右,下游河道位于李集鎮且有一處節制閘,施工前可通過協調,開閘降低水位減小施工難度。 K9+020大橋集橋河道較寬但水深較淺,經測量水深為1.5米左右,305省道原道路人流量和車流量較大,橋梁拆除后通行壓力增大,因此在橋梁拆除前要加強圍堰及施工便道的修筑質量,保證橋梁施工和交通安全。地質:公6、路選線區域位于新華夏系第二沉降帶與秦嶺緯向構造帶復合部位。整體構造格局以東西向構造為主。區域內第四系廣布。水文:小運河、運河及陶孜河道屬淮河水系,均為非通航河流,河流的流量、水位隨季節變化,7月至9月份為豐水期,12月至次年2月為枯水期。氣候:當地為溫暖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季風明顯,四級分明,雨量適中,陽光充足,無霜期長,受季風影響較大,冷暖氣團交替頻繁,天氣多變,長有旱、澇、低溫、霜凍、干熱風、冰雹等自然災害,區內多年平均氣溫14.9極端最高氣溫(7月)達41.4,極端最低氣溫(1月)為-20.4,區內年日照時數21742425小時,年無霜期230天左右。K1+842黃溝橋上游北運河橋上游張棚7、橋上游大橋集橋上游三、施工總體布置3.1、組織體系及責任分工生產經理:朱文鋒技術保證:韓茂海安全保證:李召蒙質量保證:徐朝虎道路工程師:張來廠測量工程師:呂振橋梁施工隊:葉雅兵生產經理:監督檢查各部門質量職責的執行情況,協調和處理好各部門之間的關系。技術保證:施工前對施工圍堰制定專項施工方案,并將方案進行報審和交底。安全保證:圍堰填筑前對工人進行安教育,施工過程中對安全隱患進行監督和檢查。發現隱患及時整改,在圍堰填筑過程中安排專人值班。質量保證:施工前認真研究圖紙,保證測量準確,填筑過程中檢查填筑質量,嚴格按照圖紙要求進行施工。3.2、施工安排及主要施工方法K4+843北運河橋和K9+020大8、橋集橋在上游填筑主圍堰。K1+842黃溝橋和K6+377張棚橋填筑上下游圍堰中間埋設導流管,干地施工。K4+843北運河橋和K9+020大橋集橋在上游填筑主圍堰,圍堰下部采用2排1.5米涵管導流,下游填筑輔助圍堰,圍堰填筑前對河道底部進行清淤,清淤后填筑可持力的建筑磚渣及混凝土廢棄物,填筑高度至約1米時,開始填筑素土,素土填筑高出水面約70CM時,沿中線布置2-1.5米導流管,管壁及管底采用C20砼進行澆筑,以防管節口漏水和發生不均勻沉降,管與管之間留60cm-100cm,以防集中受力,同時保證管與管之間能填筑密實,防止管與管受擠壓而破裂。上部繼續填筑素土,管頂以上50cm內不得采用大型設備碾9、壓,圍堰頂部先填筑20cm5%的石灰土,再填筑20cm10%的石灰土,上部鋪筑40cm穩定碎石再澆筑24cm混凝土。因K1+842黃溝橋和K6+377張棚橋坐落的河道為小溝,河道寬度不足5米,經調查水流量不大,且為死水。汛期水位上漲對施工影響不大,因此采用全段圍堰法施工,上游圍堰兼作施工便道。圍堰施工期安全防護:圍堰施工期間施工區進行封閉,嚴禁非施工人員進入,在施工區段前后500m處,安置醒目的施工部位標識牌。施工完成后施工便道兩側采用鋼管樁圍護,并刷上反光漆,在圍堰兩頭設置醒目的警示牌,并設置照明。圍堰填筑完成后迎水坡坡面采用混凝土護坡,以防沖刷。3.3、資源安排及保證3.3.1人員配備工人10、配備16人,管理人員配備4人。3.3.2機械配備K1+842黃溝橋配備1臺挖掘機,2臺自卸車。K4+843北運河橋配備2臺挖掘機,3臺自卸汽車,推土機1臺。K6+377張棚橋配備1臺挖掘機,2臺自卸車。K4+843北運河橋配備2臺挖掘機,3臺自卸汽車,推土機1臺。配備一臺15噸吊車,吊裝混凝土涵管。3.4、施工進度計劃2017年4月1日至2017年4月10日前完成圍堰填筑,完成便道的修筑和防護,做好便道的防護及標識,具備便道通行條件。四、施工技術方案4.1、有關技術參數1、K1+842黃溝橋路面高程29.5m,水位高程27.3m,水深1m左右,圍堰與道路高程齊平,兼做施工便道,圍堰填筑高度3.11、3m2、K4+843北運河橋,路面高程28.834m,水位高程24.316m,水深約3.5m經調查汛期水位高程在26m左右,圍堰填筑高程定27m,圍堰填筑高度6.184m,保證灌注樁施工安全,同時高程滿足便道通行要求。3、K6+377張棚橋路面高程30.47m,水位高程27.422m,水深1m左右,圍堰與道路高程齊平,兼做施工便道,圍堰填筑高度4.048m4、K9+020大橋集橋路面高程29.02m,水位高程22.72m,原未拆除老橋橋面高程26.76m,經調查汛期最大水位在26m以下,圍堰填筑高程定位26.76m,水深1.5m左右,圍堰高度5.54m5、圍堰水下部分為順坡,水上部分填筑坡比為12、1:1.5。4.2、實施步驟、流程與關鍵點施工方法測量放線截流圍堰基底清淤從一端進占法填筑混凝土廢棄物超出水面1米左右素土填筑導流管埋設導流管混凝土穩固素土填筑施工便道結構層鋪筑圍堰邊坡防護。關鍵點:上部填筑要求檢查素土壓實質量,壓實度大于93%,涵管安裝完成后注意涵管周圍的土方填筑及壓實質量,涵管以上及周圍50cm以內不得用大型機具碾壓。便道結構層施工注意養護。4.3、檢查驗收方案圍堰方案編制圍堰方案交底圍堰填筑施工圍堰施工方案的可執行性現場檢查圍堰施工的步驟和清單列表圍堰施工過程中和圍堰施工過后逐項對比打分驗證方案五、安全管理措施5.1、主要技術、組織、管理要求施工前,須將圍堰施工范圍兩端13、施工現場用彩鋼瓦圍擋和鋼管護欄徹底封閉,并留有專門的車輛進出通道,安排專人進行看護,并設置醒目禁行標志,嚴禁非施工人員進入施工現場。5.1.2組織與管理成立施工管理小組和安全領導小組,安全責任落實到人;為確保施工的順利進行、認真做好技術準備工作,熟悉施工現場,組織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和技術交底;根據現場實際勘查情況及要求,準備施工機械設備、材料,明確施工需要的場地和機械設備。建立健全施工現場的各項管理規章制度和安全技術措施。5.2、安全控制措施總目標:確保在圍堰填筑全過程杜絕重傷以上人身傷亡事故,確保人、機運轉安全。成立以項目經理為首的安全生產領導小組,設專職安全員,責任到人,各司其職。5.214、.3持證上崗:特殊工種人員應當接受項目部專職人員的技術和安全審查,提供有效操作證件,無有效操作證的人員不得上崗,并嚴格按相關的機械安全操作規程進行操作。開工前安全技術交底和安全教育:開工前由項目部組織人員召開全體人員參加的安全技術交底和勞動動員大會,參加施工的全體人員應服從指揮,熟悉本次交底的全部內容,明確各部分施工的要點、任務、職責、步驟及安全規程,做到安全施工。對整個圍堰施工范圍進行全封閉施工,施工現場應設立安全警示標志,并由專人警戒,確保安全,嚴格按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及安全交底規定的安全措施施工,安全員到現場監督,發現問題立即整改。施工人員進入現場必須正確配戴安全帽和安全繩(袋),嚴禁違章15、作業,嚴禁酒后作業。施工過程的安全管理:在橋兩頭設兩道崗,嚴禁非作業人員到施工現場逗留、觀看等。施工現場嚴格統一指揮,在吊施工過程中,除現場指揮人員外,任何人不得指揮操作。明確分工,并建立崗位責任制,勞動分工盡可能穩定,不在操作前臨時調換工種,避免因技術不熟而發生事故。施工作業區嚴禁非作業人員進入,所有人員不得在機械施工旋轉臂范圍內。作業現場內工具要堆放有序,作業人員必須認真對待每一個環節,發現問題做到及時處理。遇有下列情況應停止吊運安裝作業:a、吊裝設備損壞,控制失靈:b、自然條件惡劣或六級以上大風:c、操作人員不齊,影響工作正常進行。原則:以先搶救傷員為第一原則,防止事故進一步擴大,積極組16、織搶險救援工作,尋求社會各界支援,力求使事故損失最小化。5.3、安全應急預案5.3.1危險源識別機械傷害車輛運輸過程中物體墜落砸傷行人項目部應急救援小組及電話:組長(施工總指揮):高偉 電話副組長: 韓茂海 朱文鋒 電話組員:孔維松(專職安全員)電話 張來廠(施工員) 電話 人員傷亡急救電話:120 救援物資設備保障:挖掘機1臺、面包車1輛、手機10臺。5.3.4信息報告程序、應急處置專職防護員都應提前1小時到位并與施工負責人時刻保持聯系。遇有緊急情況發生時,施工人員都必須聽從施工負責人的命令,不得擅自作主,采取任何措施。施工現場的作業人員不少于30人,當發生意外時,人員能迅速調集進行搶險。發17、生人員受傷時,及時用救護車送至醫院及時搶救。發生安全事故隱患時,要充分利用現場的施救資源,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首先迅速撤離施工人員,確保人員零傷亡。加強對現場的安全警戒任務,聯系交通、交警部門維持交通,維護現場秩序,禁止閑雜人員進入現場保護區。對可以安全撤離的機械設備、材料等進行有序指揮,可靠撤離,盡量減少損失。一旦發生傷亡事故,要根據人員傷亡情況及時請求社會救援,做好事故現場的保護工作。5.3.5安全事故和職業危害的預防與預警措施項目部人員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的提高是減少生產安全事故的一個重要方面,因此要加強施工人員的安全思想教育,每月一次進行安全生產應急預案的再貫徹,對照實際施工中所出18、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認真組織分析,對不符合項進行刪除,對不足項進行.及時彌補,確保所編制的預案能夠時刻處于動態管理之中。針對每個施工班組安全工作的特點,對照本合同的施工風險,組織相關人員進行事故避災和救援訓練工作,提高職工避險及搶險能力,以降低事故造成的影響和損失。項目部將在適當時候組織應急救援的演練工作,使應急人員進入“實戰”狀態,熟悉各類應急處理和整個應急行動的程序,明確各自的職責,提高協同救援能力。另外,對演練的情況進行總結,分析應急預案存在的不足,并予以改進完善。5.4、度汛安全保證措施5.4.1編制科學合理進度計劃,采取加大投入等施工措施確保汛前工程形象進度的實現; 5.4.2如遇特19、大洪水,必須聽從指揮、服從防汛部門統一安排; 5.4.3 備用防汛物資器材防汛所需物資:砂、石、防沖的農膜、蓬布、圓木、鉛絲; 所需器材:備用發電機一臺90KW、防汛柴油等。 5.4.4 備足防汛用的設備、工具、用品備足防汛所需設備:土方填筑用的挖掘機、推土機、自卸車,裝載機;備足防汛所需工具:鐵鍬、大錘、蘿筐、麻繩、水泵、電線、草袋;備足防汛所需日常用品:雨衣、膠鞋、救生衣、手電筒、藥品。 5.4.5 建立防汛組織有專人指揮,責任到人,備足約50人的勞動力預防突發的險情。 5.4.6 發生超標準洪水預案若發生超標準洪水,首先服從省防汛指揮部的安排,繼續轉移撤離多余的材料、設備,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失,使用草袋裝土打子堰,加高現有的堤頂,確保通訊設備暢通,留足人員待命。六、其他要求與措施6.1、環保措施樹立環保意識,認真貫徹有關環保的政策文件,對全體員工進行環保教育。6.1.2 安排生產計劃時,要同時制定環保措施,并檢查執行情況。6.1.3加強施工管理,實行文明施工,廢棄物經有關部門的同意運往指定地點。6.1.4 各種機械設備都要有較好的消音裝置,噪音大的機械應避免不在晚間10點至早晨6 點的時間段使用。6.2、特殊季節施工措施等本工程橋梁拆除前提前查看近7天內的天氣情況,根據天氣合理安排機械,杜絕雨季施工。七、附件圍堰填筑導流立面圖 注:本圖尺寸單位為厘米圍堰填筑導流平面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