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黃家灣水利樞紐工程“三通一平”(一期)工程高邊坡施工專項方案(1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555419
2022-08-25
19頁
183.50KB
1、 目錄 一、工程概況2二、編制依據3三、施工工藝及流程33.1 施工準備33.2 施工方案43.3 施工工藝框圖及說明11四、質量保證措施144.1 質量檢驗標準144.2 質量保證體系144.3 施工準備階段的質量控制措施154.4 施工過程質量控制措施15五、安全管理及控制措施155.1 安全目標155.2 項目部各級人員安全生產責任制15六、環境保護與職業健康166.1 環境保護總體要求166.2 文明施工及環保的保證組織及體系16七、施工總進度計劃17八、資源配置計劃17表81 主要勞動力用量計劃表17表82 施工機械配置表17貴州省黃家灣水利樞紐工程籌建及準備期“三通一平”(一期)工2、程高邊坡施工專項方案中國水電建設集團十五工程局有限公司黃家灣三通一平一期項目部 日 期: 年 月 日審 批:審 核:編 制: 一、工程總概況 1.1工程概況貴州省黃家灣水利樞紐工程位于貴州省紫云縣境內。工程主要任務是以城鄉生活和工業供水、農業灌溉為主,并結合發電。樞紐工程由水源工程、灌區及供水工程2部分組成。 本工程籌建期“三通一平”(一期)工程包括右岸上壩公路、進廠公路、右岸棄渣場臨時公路、壩區右岸棄渣場治理,以及相應的水保、環保。公路工程總長3.405km,其中右岸上壩公路1.406km,進廠公路0.283km,右岸棄渣場臨時公路1.716km。壩區右岸棄渣場治理由攔渣壩、排洪涵管、邊坡排3、水系統等組成。本工程高邊坡開挖主要在上壩路樁號K0+580-K0+718、K1+220-K1+260,棄渣路樁號K0+340-K0+360、K0+760-K0+840、K1+160-K1+220、K1+300-K1+440等,最大高差為31m。主要由強風化巖體構成,穩定性較差,因此在該邊坡開挖易沿節理產生脫落、掉塊和坍塌等地質問題。該段施工難度大,施工危險系數高,為明確高邊坡深挖路塹施工作業的工藝流程、操作要點和相應的工藝標準,指導、規范高邊坡深挖路塹作業的施工,特制定本方案。 1.2地質條件(1)上壩公路該公路主要沿右岸斜坡及臺地布置,沿線地面高程984m1079m,地形起伏較大,第四系覆蓋4、層廣布,為殘坡積粘土夾碎石,厚03m。下伏基巖為三疊系中統邊陽組第二段第五層(T2b 2-5)的淺灰、灰綠色薄至中厚層泥巖夾少量砂巖,第四層(T2b 2-4) 的淺灰色薄至中厚層泥巖、砂質泥巖與砂巖不等厚互層,強風化層厚5m10m,巖層倒轉,局部有小褶曲發育,傾角4060,自然邊坡主要為斜向坡,坡度540,坡體穩定性較好。公路施工開挖主要在第四系覆蓋層和強風化巖體中進行,開挖邊坡以斜向坡為主,穩定性較好;局部為順向坡,主要由強風化巖體構成,穩定性較差,開挖過程中加強邊坡支護措施,坡頂設置排水系統,坡面進行漿砌石護坡擋墻、錨噴等保護措施處理。(2)棄渣場臨時公路該公路主要沿格凸河右岸斜坡及臺地布5、置,沿線地面高程989.5m1042m,相對高差52.5m。沿線地形起伏總體較平緩,第四系覆蓋層廣布,為殘坡積粘土夾碎石,厚06m。下伏基巖為三疊系中統邊陽組(T2b)的淺灰色薄至中厚層泥巖、砂質泥巖與砂巖不等厚互層,強風化層厚5m10m,巖層倒轉,局部有小褶曲發育,傾角4060,自然邊坡主要為斜向坡,坡度 550,坡體穩定性較好。公路施工開挖主要在第四系覆蓋層和強風化巖體中進行,開挖邊坡以斜向坡為主,穩定性較好;局部為順向坡,主要由強風化巖體構成,穩定性較差,開挖過程中加強邊坡支護措施,坡頂設置排水系統,坡面進行漿砌石護坡擋墻、錨噴等保護措施處理。二、編制依據公路工程技術標準 JTG B016、-2003公路路基設計規范 JTJ 013-2004公路工程質量檢驗標準 JTG F80/1-2004爆破安全規程 GB 6722-2003貴州省黃家灣水利樞紐工程籌建期“三通一平”一期工程設計圖集及現場踏勘三、施工工藝及流程3.1 施工準備1、技術準備:組織全體施工人員復核施工圖紙、對圖紙的疑問及時向監理工程師提出,學習掌握施工技術規范、合同文件以及監理實施辦法,并作好施工技術交底。2、施工現場準備:開工前選擇、修建好進出場地的便道;場地的清理包括清除殘渣、去除表土、去除和處理規定范圍內的所有草木和石礫。仔細查明地上、地下有無管線,對標段中的照明、輸電線路,施工時查明其平面位置和高度,對施工7、有影響的,將其提前拆除。3、測量準備:根據已復核且經監理工程師批準的導線點、水準點進行加密以滿足本段的施工,報監理工程師批準后作為施工用的控制點。復測原地面數據、斷面圖資料報監理工程師審核。開挖前進行測量放線,依據原地面高程及邊坡率推算測出開挖邊界。4、設路線中樁,原地面高程及邊坡率定出路塹塹頂邊線、邊溝位置樁。在距路中心一定安全距離設置控制樁。對于深挖地段,每挖深25m,復測中心樁一次,測定其標高及寬度,以控制邊坡的大小。5、開挖前,利用挖掘機或推土機清除地表不宜用作填方的植被,修筑截水溝,施工最好避開雨季,及時做好排水工作。3.2 施工方案上壩路樁號K0+580-K0+718、K1+2208、-K1+260,最大高差為31m。本段施工技術要求高,施工環境復雜,施工難度大,必須做到精心組織,精心施工。對于石質破碎和較軟的地段采用挖掘機開挖;對于石質較硬的地段,采用液壓鉆孔、控制松動爆破方法進行施工,靠近邊坡及路基面采用光面爆破方法進行施工。控制爆破施工采用多臺階、小孔距、淺孔松動控制爆破方案,其特點:“眼較淺、密打眼、少藥量、強覆蓋、間隔微差”,在爆破中做到“松而不散,散而不滾、碎而不飛”。用不同方向上的抵抗線差別和起爆順序控制爆破時巖石移動方向。運輸則根據具體情況采用自卸運輸車進行。1、施工順序深挖路塹路段總體施工順序見圖31深挖路塹總體施工順序圖。首先沿預定路基外側向前形成一槽式9、塹溝(圖中I部分);然后再爆破剩余部份(圖中II部分),即所謂“留靴”爆破(見圖32“留靴”爆破最終效果圖),以阻止路基上部山體爆破巖石向下滾落。爆破II部分巖體時,采用微差控制爆破形式以控制爆破拋石方向。圖31深挖路塹總體施工順序圖2、I部分巖體爆破塹溝寬度(如圖32“留靴”爆破最終效果圖),考慮便于汽車裝運、鉆孔設備操作、爆破網絡設計等因素,挖掘成10m寬的塹溝。圖32“留靴”爆破最終效果圖3、II部分巖體施工順序由于地形對爆破施工的影響,鉆孔機具,施爆順序必須考慮山體的坡度,II部分總體爆破施工順序見圖33 II部分巖體臺階爆破順序圖,由上到下依次為1-2-3,每一部分又分為壓渣爆破和光10、面爆破。圖33 II部分巖體臺階爆破順序圖注意事項:1、深路塹開挖除要求符合土石方開挖的要求外,在施工前應詳細復查設計圖紙所確定的深挖路塹地段及路塹邊坡的工程地質資料。2、由于深挖路塹的邊坡較高不易控制坡率,因此在施工前必須在坡口位置,先測量放樣出坡口樁,經復核后沿坡口開挖出一條0.2m0.2m的坡口溝(若巖石裸露則采用紅油漆等標注),以防施工中邊坡錯位。3、施工時及時做好排水工作,按設計要求開挖截水溝,盡量完成鋪砌工作,攔截地面水。對易滑坡、坍塌地段,加強觀測并及時作好防護措施。4、根據現場的地形,采用以下兩種開挖方案:(1)當深挖方地段沿路線縱向地形相對較緩,則采用自卸汽車配合挖掘機直接開11、挖。沿路線方向開施工便道,便道縱坡應保證自卸汽車空車在正常情況下能順利爬到坡頂,為施工安全,在路線左右幅各開一條施工便道,上下汽車分道行駛。挖掘機從高至低分層分幅開挖,每層開挖深度控制在34m,每幅寬度控制在810m。具體的開挖順序見圖34 路塹開挖順序圖。圖34 路塹開挖順序圖(2)當深挖方地段沿路線縱向地形相對較陡,汽車無法抵達時,則利用推土機將山頂降低56m,再利用挖掘機開挖;在汽車可以抵達的位置處設一工作平臺,用推土機將山頂的土推至平臺處,挖掘機或裝載機裝車。挖至挖掘機能夠裝車的位置后,再用第一種方法施工。無論采用那種方法,施工都必須嚴格控制邊坡坡率,在坡口處設置明顯標志,以防侵線。邊12、坡修整時預留0.5m用人工修整。每降低兩層重新測量放樣。在開挖過程發現土質變化較大時,應暫停施工,并及時報告監理工程師是否進行地質補勘或修改邊坡坡率。5、挖至土石分界線時,經監理工程師現場確定后,按石方爆破施工。6、當挖到邊坡平臺位置時,采用機械整平后,在施放的坡口樁位置往下繼續開挖。7、深路塹路基施工遇到雨季時,對已開挖的土質邊坡及時進行支護,支護條件不具備可以先采用防水材料覆蓋,并修建一部分臨時排水設施,防止邊坡被沖刷。 2、控制爆破施工方法采用以下三種控爆方法單獨或配合使用進行施工。靜態破碎劑對于該區段緊靠路的危石,采用靜態破碎劑處理,孔距2530cm,破碎劑用水稀釋后灌注炮孔,離孔口213、0cm停止并堵塞,常溫下24小時即可裂開。薄層剝離即采取小的爆破參數進行的剝離控制爆破,力求做到巖石原地龜裂松動即可,清除表土后,利用薄層剝離使之逐步形成臺階工作面。(如下)小臺階法小臺階法即淺孔臺階松動爆破法,是自上而下逐步形成臺階進行松動控制爆破的開挖方法,每級臺階高8m,(如下圖)。 (2)爆破參數的選擇根據以上三種施工方法,用于不同的位置及巖石巖性不同而選用不同的爆破參數,基本參數見施工組織總設計中的 “爆破參數表”(通過試驗段試爆和現場實際情況作適當的調整)。3、光面爆破施工方法光面爆破的作用機理就是控制爆破作用的范圍和方向,施工時沿開挖線輪廓布置間距較小的平行炮孔,在這些光面炮孔中14、進行藥量減少的不耦合裝藥,然后同時起爆這些炮孔,爆破時沿這些炮孔的中心聯結線破裂成平整的光面,達到增加巖壁的穩固性,減少爆破的振動作用,進而達到控制巖體開挖輪廓的效果。炸藥及裝藥結構的選擇炸藥:光面爆破選用低爆速,低猛度,低密度炸藥,選用2巖石硝銨炸藥。裝藥結構:炮眼裝藥結構采用小藥卷,不耦合裝藥及空氣間隔裝藥結構,孔口用炮泥封堵。起爆采用導爆索加非電毫秒雷管起爆。為克服炮眼底部巖石夾制力,在炮孔底裝半卷32mm藥卷做加強藥包。裝藥量:光面爆破炮眼裝藥量應嚴格控制,以求達到光爆效果。單孔光面爆破經驗裝藥量計算式:g=(E+W)L10式中:g-單孔裝藥量 E-孔距 W-抵抗線 Rb-巖石抗壓強度15、Mpa光爆參數的修正鉆爆設計在實施過程中,應根據巖石的變化,光爆效果等對光爆參數進行修正。光面爆破的質量標準光面爆破形成的坡面應比較平整。光面爆破爆后形成的邊坡面的不平整度不超過150mm。爆破后應在邊坡壁面上留下一定的半邊鉆孔痕跡;并以半孔率對光面爆破效果進行評估,應達到以下標準:堅硬整體性好的巖石半孔率大于85,中等強度巖石大于70%,軟巖及節理發育的巖石大于50%。爆破后,在邊坡巖體壁面和留下的半孔壁面上不出現爆破裂紋,大的危石、浮石較少。防護由于爆破現場地質條件復雜,即使采用了控制網孔參數和爆破藥量控制爆破的方法,但爆破時,仍可能產生飛石,所以必須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確保爆破施工的安全16、。一般可按圖31深挖路塹總體施工順序圖、圖32“留靴”爆破最終效果圖的形式采用沿左側邊坡坡腳線處開挖土溝,圍攔土壩的形式進行防護,防止飛石和滾石影響周邊村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破壞周邊的農田和莊稼。 爆破施工根據不同地段爆體的不同位置,采用相應的爆破方法,選取對應的孔網參數進行施工。布孔前應仔細檢查待爆體的層理、裂隙、臨空面、最小抵抗線等情況,并據此作適當調整。布孔時應按調整后的參數準確畫出位置,用紅油漆標注,并進行編號。鉆孔時經濟、合理的鉆機鉆孔,鉆孔深度符合孔網設計要求。鉆孔完畢后,進行孔深測量,計算各孔藥量,并分別稱好擺放在各炮口,然后按設計的裝藥結構分層間隔裝藥。當采取分層間隔裝藥時,底17、部藥量加強(約為單孔藥量的3/5),上層稍弱(為單孔藥量的2/5),中間用泥填塞,長度不小于30cm,當上層藥卷裝完后,用粘土進行孔口堵塞,炮孔堵塞長度不小于30cm(如下圖3-1-12)。施工中采用縱向不耦合裝藥結構,不耦合系數K=(L/l0)1/2(L=孔深,l0=各層藥卷長之和)。裝藥結構見下圖。爆破振動安全檢算由于爆破區周圍環境復雜,設施多,爆破時的振動及沖擊波可能對其產生損傷,為確保周圍設施的安全,根據下列公式對爆破振動效應進行檢算,以確定同一段別起爆的最大允許用藥量。Q=R3(V/K)3/a式中:Q最大一段藥量 (Kg) K地形、地質條件系數 R爆源中心至設施的距離(m) 衰減系數18、,取1.7V地震安全質點運動速度。(cm/s)(4)起爆網絡和起爆順序使用導爆管非電起爆系統毫秒雷管微差爆破,同一級臺階的預裂炮孔最先起爆,同一級臺階的前排先爆,時差為50ms,上層預裂孔也可與下層后排主炮孔同段別起爆,輔助炮孔與對應的主炮孔同段起爆。每個藥包只裝一個雷管,導爆管拉到孔外按組(不多于15根)連接成塊,聯結塊內裝有兩個接力非電雷管作為傳爆管,再由傳爆雷管引爆孔內雷管(如下圖起爆網絡圖)。傳爆選用非電毫秒雷管,每個孔內的各層藥包采用同一段別的毫秒雷管。在施工中,采用的孔內微差與孔外微差的原則是:孔外高段位,孔內低段位。連接好后,進行起爆網路檢查,確認無誤。(5)起爆在爆破前放出警戒19、,確認警戒區內安全后,立即進行放炮。 起爆網絡圖(6)放炮后檢查放炮后20分鐘,安全員立即進行檢查,同時清除爆體附近的危石。爆破員對爆體進行檢查,確認是否有啞炮,檢查啞炮的方法是:剪一段露在孔外的導爆管放在手掌上吹,看是否有鋁粉從管內吹出,若有,說明該炮為啞炮。處理方法為:在距離炮孔30cm的地方平行于炮孔鉆孔,采用同樣裝藥結構引爆。或者把啞炮孔口堵塞粘土用竹片掏出一部分后,往孔洞灌水,直到孔內全部吸收水分,使炸藥失效,稀釋后拉出段別雷管。3.3 施工工藝框圖及說明路塹開挖前,首先核對地質資料,開挖后如發現與地質資料不符,及時反饋設計和監理單位。開挖前,首先測量放線,依據原地面高程及邊坡率推算20、測出開挖邊界,并及早完成路塹頂截水溝的修建,由高到低,從上而下,最后刷坡至邊坡線,嚴禁掏底開挖;開挖過程中經常放線檢查寬度、坡度,及時糾正偏差,避免超欠挖,保持坡面平順;由專業的爆破工進行爆破施工,爆破工持證上崗,嚴格按有關規定進行控制,以確保施工安全。爆破警戒區的確定:按爆破安全規程有關規定,露天爆破安全距離不小于200m,并按計算的個別飛石安全距離布置警戒線。施爆區調查配備專業施爆人員制定爆破方案爆破參數設計位否材料準備監理工程師審批是設備進場場地平整鉆孔爆破器材檢查及試驗設置警戒否炮孔檢查及廢渣清除檢驗簽證是否人員設備撤離裝炸藥、雷管、導爆管檢驗簽證是炮孔堵塞優化方案敷設起爆網路數據反饋21、起爆爆破總結安全檢查、清除瞎炮出渣 石方路塹施工工藝框圖四、質量保證措施4.1 質量檢驗標準(a)光面或預裂爆破要保證開挖面完整平順、無危巖和坑穴。邊坡面應平整且穩定無隱患,局部凹凸差不大于15cm。邊坡防護封閉無變形、開裂。檢驗數量:沿線路縱向每100m抽樣檢驗5處。(b)路塹開挖邊坡坡率不得偏陡。檢驗數量:沿線路縱向每50m單側邊坡施工單位抽樣檢驗8點(上、下各4點)。(c)路塹開挖到設計標高后,對核對路基面和邊坡的水文地質和工程地質情況,當與設計不度符時,要提出變更設計。檢驗數量:施工、監理單位全部檢驗;當設計不符合時,勘察設計單位現場確認。(d)路塹邊坡變坡點位置、邊坡及側溝平臺施工的22、質量要求。路塹邊坡變坡點位置、邊坡及側溝平臺施工的允許偏差、檢驗數量及檢驗方法序號檢驗項目允許偏差施工單位檢驗數量檢驗方法1變坡點位置100沿線路縱向每100m單側邊坡各抽樣檢驗水準儀或尺量2平臺位置100水準儀或尺量3平臺寬度5尺量注:變坡點按路肩以上高度計,平臺位置以平臺頂面標高計。4.2 質量保證體系項目部成立專門的工程質量管理組織機構,項目經理為工程質量第一責任人,項目總工程師為工程質量直接責任人,工程質量管理實行項目總工程師領導下的質檢工程師負責制,通過專職質檢員和各部門及質檢員,對工程進行全面控制。4.3 施工準備階段的質量控制措施1、編制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制定施工計劃,制定科學23、合理的施工順序。2、做好技術交底和技術培訓。3、配備足夠的檢驗、測量和試驗設備,其數量、精度滿足項目要求。4、進行原材料的基礎試驗工作。4.4 施工過程質量控制措施1、檢驗、測量和試驗設備的控制(1)用于本項目計量設備數量和精度均要滿足本項目要求。(2)所有計量設備按期校驗,計量過程必須保證設備在校驗有效期內。(3)對于試模、塌落筒、鋼卷尺、塔尺等非標準計量器具要按非標準計量器的檢驗規程進行定期自檢,經自檢合格方能使用。2、測量控制(1)測量工作必須堅持三級復核制,通過復核機制協同完成施工全過程的測量任務。(2)各種測量的原始記錄,必須在現場同步進行,原始資料不允許涂改,不合格時,應當重測。(24、3)重要工程部位的定位和放樣,必須堅持不同的方法或儀器進行復核測量或換人檢測后,才能施工。五、安全管理及控制措施5.1 安全目標職工工傷死亡事故: 0重傷事故頻率: 0.5輕傷事故頻率: 5重大傷亡、大等級事故 05.2 項目部各級人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起以項目經理為中心的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制度包括以下內容:1、項目實行安全生產三級管理,即:一級管理由項目經理負責,二級管理由專職安全員負責,三級管理由領工員(或班組長)負責,各作業點設安全監督崗。落實各級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的安全生產責任制,做到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各自作好本崗位的安全工作。2、施工現場(工地)應成立以項目經理為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25、分管生產的項目副經理為直接責任人的工地安全生產管理小組。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落實誰生產、誰負責的原則。項目經理對工程施工安全負全面責任。施工技術負責人對施工安全負技術責任。3、工地應建立由工地領導成員(包括施工員、班組長等)輪流安全值班制度,做好安全值班記錄。并檢查督促班組安全制度的執行。同時,還要建立和健全工地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安全技術交底制度、加強安全宣傳教育、定期開展安全檢查活動、安全設施驗收和事故報告等管理制度。六、環境保護與職業健康6.1 環境保護總體要求本工程地處貴州省安順市紫云縣,下游30公里處為格凸河水利風景區,當地對于污水排放、機械設備噪音及控制生活垃圾等按26、照當地環境保護相關管理辦法和有關環境保護相關要求執行。6.2 文明施工及環保的保證組織及體系1、項目經理部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的文明施工及環保的現場領導小組,認真執行有關建筑工程文明施工標準及環保管理規范,加強對所有參加施工人員進行文明施工成品保護與環境保護的教育,負責項目施工現場的管理和文明施工。2、定期對管理和操作人員進行文明施工、成品保護教育,提高職工自覺保護成品的質量意識。常進行成品保護檢查,發現被撞、損壞、污染要及時措施進行糾正處理,對責任人要給予經濟處罰。七、施工總進度計劃2016年8月5日至2017年3月16日完成道路施工。八、資源配置計劃表81 主要勞動力用量計劃表管理人員測量人員質檢員安全員機械操作手普工合計2人2人3人6人23人15人51人 表82 施工機械配置表序號設備名稱數量備注1挖掘機22裝載機23潛孔鉆24空壓機25自卸車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