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豐縣縣城至火車站道路工程高填方路基施工方案(1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556145
2022-08-25
17頁
430KB
1、目 錄一、工程概況1二、編制依據1三、高填設計概況1四、主要要求21、沉降控制22、材料要求2五、高填方路堤區段說明3六、施工部署41、施工部署42、人員、料具、設備配備及勞動生產率5七、高填方施工工藝61、路堤填筑施工采用“三階段、四區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藝平行流水作業。62、測量放樣63、填方材料要求74、填方原地基處理75、具體施工方法7八、陡坡路堤及填挖交界處理10九、質量保證措施11十、安全保證措施131、項目部建立安全保證組織機構:132、安全保證措施13十、雨季施工防護措施14一、工程概況咸豐縣縣城至火車站道路工程屬城市主干道建設項目,路線起于麻柳壩(與楚蜀大道相接),經小模、吉2、家院子、小十字路、野貓河、丁寨火車站,止于大坪,路線全長10.7公里(K0+000-K10+697.012)。全線按雙向六車道城市主干道(設計速度60Km/小時)標準設計,路基寬度40m。本工程分為五個工程段(K0+000K1+500、K1+500K3+000、K3+000K4+540、K4+540K6+160、K6+160K10+697.012),主要工程量有:開挖土方量1413208m3,開挖石方量2502064m3;棄方量(石)1446764.67m3,棄方量(土)596884.41m3。 二、編制依據(1)招標文件、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2)施工調查及現場踏勘;(3)公路土工試驗規程(3、JTG E40-2007);(4)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G F80/1-2004);(5)公路橋涵地基與基礎設計規范(JTGD63-2007)(6)相關法律、法規對水土保持、環境保護、安全管理的規定。三、高填設計概況本工程位于山地丘陵區,地形、地質條件復雜,山高坡陡、地形起伏非常大。本合同高填方路基3處(高度大于20m的路堤),具體分布情況見下表:序號起訖樁號邊坡長度最大邊坡高度備注1K3+960K4+420(左側)約460m20.6m2K4+990K5+140(右側)約150m20.24m3K5+390K5+560(全幅)約170m左側31m、右側24m四、主要要求1、沉降控制為減少4、高填路基沉降,在填筑過程中應清除換填路基基底的覆蓋層,應加強施工控制與沉降觀測(每鋪筑46m高度進行一次),待已有路基穩定后再行鋪筑,碾壓過程中應采用強夯或沖擊碾壓等輔助措施。施工過程中按照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中有關要求觀測路基填筑過程中或運營過程中的地基變形動態,對路基施工實行動態監測、觀測。2、材料要求1)在本路堤20m以下的路堤范圍內要求填置開山石渣。2)為避免路堤不均勻沉降導致路面開裂,采用盲溝(地基處理)+填石路堤+排水層(加強排水固結)+土工格柵(為增強路基頂面抗裂效果,根據設計在路床30cm和80cm處鋪設雙向鋼塑土工格柵)的綜合處治措施。3)材料以就地取材為原則,選用開山石渣。5、采用石材時,其粒徑在層厚的2/3以內為宜。4)墻背回填應結合填石路堤進行施工。五、高填方路堤區段說明高填方路堤是指邊坡或中心填土高度H20.0m的路堤,將按照設計要求進行穩定性分析和驗算,確定路基橫斷面型式、填料類型、地基處理和支擋加固措施等。為最大限度利用挖方棄碴,減少橋梁規模,本合同段有3段高填方路基:K3+960K4+420左側高填路堤,左側最大填高20.6m,中心最大填高20.1m。該段高填路基位于山間平地段,地勢較平緩,空間開闊,地表為種植地,挖探揭示:01.3m為耕植土:灰褐色,土質較均勻,粘性較好,飽和至濕,上部00.3m軟塑,0.31.3m軟塑偏可塑,上部0.2m含有少量植物根6、系;1.34.0m粉質黏土:黃褐色,稍濕,上部1.33.0m可塑,下部偏硬塑,土質較不均勻,含有少量礫砂顆粒,粘性較差。地質條件相對較差,需對存在的軟土進行換填處理。此段高填路基采用深挖路塹棄碴進行填筑,為增加穩定性和避免改路,結合排水設計,高填路基段K3+960K4+420棄土反壓。主要處理措施:挖除表層不良土質,以增加路基的穩定性,溝底設置排水滲溝,路堤每填高1.5m沖擊碾壓補強2030遍,路床范圍鋪設2層雙向土工格柵。 K4+990K5+140高填路堤,右側最大填高20.24m,左側最大填高12.80m,中心最大填高19.3m。該段高填路基位于山谷平底,地勢較平緩,空間開闊,為居民區和種7、植地,挖探揭示:00.8m耕植土:黃色,稍濕,可塑,下部偏硬塑,土質較均勻,粘性較好,上部00.3m可見少量植物根系;0.84.2m粉質黏土:黃色,稍濕,上部0.81.5m可塑,下部偏硬塑,土質較不均勻,底部含有少量碎石塊,粘性較差。地質條件有利于高填路基的設置,地形條件相對較好,此段高填路基可直接采用大樁號方向的深挖路塹棄碴進行填筑。主要處理措施:清除表層種植土,溝底設置排水滲溝,路堤每填高1.5m沖擊碾壓補強2030遍,路床范圍鋪設2層雙向土工格柵。K5+390K5+560高填路堤,左側最大填高達到31m,右側最大填高達到24m中心最大填高27.8m。該段高填路基位于兩山峽谷地。谷地橫坡較8、平緩,路線右側的為高速公路安置小區。路線左側在K5+560處有一廢棄的洗礦池,需挖除洗礦池約7米的礦渣,物探揭示:00.8m耕植土:黃色,稍濕,可塑,下部偏硬塑,土質較均勻,粘性較好,上部00.2m可見少量植物根系。0.82.5m粉質黏土:黃色,稍濕,上部0.81.5m可塑,下部偏硬塑,土質較不均勻,底部含有少量碎石塊,粘性較差。此段高填路基可直接采用前后樁號的深挖路塹棄碴進行填筑。主要處理措施:洗礦池清淤換填,溝底設置排水滲溝,路堤每填高1.5m沖擊碾壓補強2030遍,路床范圍鋪設2層雙向土工格柵。六、施工部署 1、施工部署本段高填方地段計劃采用填石、填土路堤,填料采用挖掘機及裝載機裝車,大9、噸位自卸汽車運輸;采用分層水平填筑、分層壓實、推土機平整的施工方案;壓實度采用灌砂法檢測;建立填方路堤沉降穩定觀測站進行沉降穩定觀測。施工隊伍由經驗豐富的施工作業班組進行施工。2、人員、料具、設備配備及勞動生產率機械設備配置計劃表項次機械設備名稱單位數量備注1挖掘機臺52自卸車輛153空壓機臺34推土機臺35振動壓路機臺320T6測量儀器套2全站儀、測微儀7灑水車輛18沖擊碾臺1注:投入數量根據以上數據按工作量的大小而增減。人員配置計劃表序號工種數量工作內容1技術員2施工技術交底及管理工作2施工員1負責施工現場的指揮工作負責3安全員1負責觀察地基的穩定等安全生產工作4試驗員1負責施工現場的試驗10、工作5機械操作手20負責施工機械的操作6后勤管理2負責后勤管理工作注:投入數量根據以上數據按工作量的大小而增減。七、高填方施工工藝1、路堤填筑施工采用“三階段、四區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藝平行流水作業。“三階段”包括準備階段、施工階段和整修階段;“四區段”包括填筑區段、平整區段、碾壓區段和檢測區段;“八流程”包括施工準備、基底處理、分層填筑、攤鋪平整、灑水晾曬、碾壓夯實、檢驗簽證和路基整修(如下圖)。2、測量放樣進行全線中線貫通,定出填筑邊線樁,并用石灰撒出路基邊線,清表預壓結束后(壓實度大于90%),及時恢復路基中樁,放出填筑邊線,并用石灰撒出線路中線、填筑邊線并標出松鋪高度,以便控制填土厚度11、。3、填方材料要求1)在本路堤20m以下的路堤范圍內要求填置開山石渣(粒徑小于層厚的2/3)。2)為避免路堤不均勻沉降導致路面開裂,高路堤根據設計要求為增強路基頂面抗裂效果,根據設計在路床30cm和80cm處鋪設雙向鋼塑土工格柵)。3)為減少路堤不均勻沉降,采用盲溝(地基處理)+填石路堤+排水層(加強排水固結)+土工格柵(減少沉降造成的路面開裂)的綜合處治措施。4、填方原地基處理采用挖掘機鏟除植被、表層土,人工砍伐樹木,并配合推土機鏟除所有樹根,用自卸汽車運至棄土場,并堆放有序,對不適宜的填料要徹底清理,不留隱患,對特殊路段(低洼地段、池塘、水田等)要先排水清淤,清理后進行整平處理、原基碾壓,12、填前壓實度大于90%,并回填至與原地面標高。5、具體施工方法1)施工前先填筑試驗段。以取得壓實設備的類型、最佳組合方式、碾壓遍數及碾壓速度、工序、每層材料的松鋪厚度、材料的含水量等有關數據以指導施工(詳參照填石路基試驗報告)。2)高填方地段施工前準備工作。施工前仔細對填方區進行現場勘查,掌握填方區地質情況,對于特殊地基,根據設計和施工規范的要求,按特殊地基處理方法進行基底處理;對于一般原地面,先將原地面樹木雜草及腐植土清除,并疏干積水、涼曬、平整,原地面橫縱坡陡于1:2.5的地段挖成寬度不小于2m的臺階,然后用壓路機碾壓到規范要求的壓實度。3)填方區上料。運料前,挖方區的填料經試驗合格后使用。13、采用挖掘機或裝載機裝車,自卸汽車運輸到填方區。卸料前應根據自卸車的大小在原地面利用白灰灑出方格網,保證每層50cm的松鋪厚度(詳參照土石方施工方案),由遠及近進行卸料,一層料卸完后,即停止卸料,進入攤鋪和整平階段。4)填方的平整。當填方區一層填料上料完成后,按層厚50cm的松鋪厚度、采用大型履帶式推土機初步攤平,并在初平后的填料上來回碾壓,完成初步壓實。每層初步平整完成后,并形成一定的路拱以利排水。對機械無法到達邊角處采用人工找平。5)填方的壓實。在經過平整后的填層面上采用大噸位振動式壓路機碾壓。碾壓時直線段由兩邊向中間,小半徑曲線段內側向外側,縱向進退式進行,橫向接頭重疊0.40.5m,縱向14、碾壓輪跡重疊1.01.5m(確保無漏壓,無死角),壓路機的行駛速度控制在4km/h之內(嚴格按照填石路基試驗報告),初壓時采用靜壓,然后改為振動壓實,其壓實遍數均由試驗確定。機械無法到達邊角處或壓實機械不能達到要求的地方,采用強夯處理。考慮本段高填方施工工期較短,沒有充足的時間予以自然沉降,按照設計要求路堤每填高1.5m沖擊碾壓補強2030遍,以保證該段路基填筑的沉降,強夯機噸位、夯點的次數按相關規范要求執行。6)斷面控制:填方斷面邊坡線按每側超填寬度50cm進行控制,為保證斷面幾何尺寸準確無誤,直線段邊樁設置間距20m,曲線段邊樁設置間距10m。每隔2050m用標竿和紅色施工繩作成標準幾何斷15、面,如“路基橫斷面控制示意圖”所示。 路基橫斷面控制示意圖7) 路基整修與邊坡壓實:路基整修應在路基工程陸續完畢,所有排水構造物已經完成并在回填之后進行。整修前應恢復各項標樁,并按設計圖紙要求檢查路基的中線位置、寬度、縱橫坡、邊坡及相應的標高。帶線控制邊坡坡度,直線段每隔20m設置一道坡度標志線,曲線段每隔10m設置一道坡度標志線。并用坡度尺實時檢測實際坡度。當錘球垂線與對準線重合時表示坡度符合要求,當錘球垂線與對準線不重合時(虛線位置)表示坡度不符合要求。邊坡坡度尺檢查見“邊坡坡度尺檢查示意圖”。兩側超填的寬度應予切除,低邊坡用推土機或平地機刮土整修成型。高邊坡用挖掘機和人工聯合整修。8)沉16、降穩定觀測。施工前,在路基沉降區范圍以外的穩定區域埋置3至4個觀測基點(路肩、護坡道、坡腳處),用全站儀、水準儀、測微儀精確定出基點的標高及基線的方位;測點用1515150cm的鋼筋混凝土墩制成。在路基填筑前根據基點的標高及基線的方位用全站儀觀測定出測點的初始位置,并作好記錄;在路基填筑過程中,每天對測點進行一次觀測(測點位移變化不大時,可3天一次或7天一次),并記錄觀測數據。當測點的水平和豎向位移超出規范要求的值時,地基沉降處于不穩定狀態,這時必須立即停止填筑,并采取相關措施進行處理,待路基穩定后方可繼續填筑。八、陡坡路堤及填挖交界處理陡坡路堤指地表橫坡坡度陡于12.5、邊坡高度H20.0m17、的填方路基。一般路段按照工點設計要求進行穩定性驗算,路基穩定時,穩定系數Kc1.30,在上、下路床層底分別鋪設1層雙向鋼塑土工格柵,防止不均勻變形,造成路堤頂面開裂;地面橫坡陡于1:2.5且有400cm以上高差的縱橫向填挖交界處,為增強路堤的穩定性及避免差異沉降的產生,減少路基開裂,采用土工格柵加筋處理,格柵 滿鋪于路床底部及開挖臺階上,錨固長度不小于2m,靠路基邊緣側反折2.0m。縱向填挖交界處土工格柵第一層鋪設于路床頂部,第二層鋪設于路床底部,設 置長度為10m;橫向填挖交界處土工格柵的第一層鋪設于路床底部,每層設置高度80cm。土工格柵的總層數按圖紙列表值控制。半挖半填路段及縱向填挖過渡18、段路基填料應采用挖方路段的開山石渣(級配相當于碎石土)或粒徑小于100mm的無棱角碎石土填筑,并按照規范規定的壓實度壓實,填筑至路床底部后,應采用沖擊式振動壓路機等措施進行增強補壓,以削減路基填挖間差異變形。九、質量保證措施嚴格控制填筑層厚度和填筑寬度。每層初平完成后,對填筑層厚度進行檢查,確保每層填筑的厚度控制在50cm之內,發現超厚現象及時采取相關措施減薄。推土機在初鋪時,攤鋪的寬度比設計寬度加大50cm(兩側均加寬),以保證路基邊部壓實。路堤填筑時,做到工地現場隨時有施工員值班,對路堤填筑進行實行全過程指揮,使填層厚度、平整度、壓實度等處于良好的受控狀態,保證填筑過程符合規范要求。嚴格控19、制填筑層土質,選擇經試驗合格的填料進行填筑,含有有害雜質及未經處理的劣質土不得使用。當填料為不同土質時,采取不同土質分別填筑的方式,每種填料連續填筑層累計厚度不小于50cm。將強度較小、透水性差的土填在下層,強度較大、土質較好的優良土填于上層。嚴格進行壓實度的試驗檢測。每填完一層由試驗室負責進行檢測,試驗室經常性地對壓實薄弱環節進行抽檢,發現壓實度不合格的情況,及時采取適當的措施進行處理,必要時采用強夯處理,確保路基的填筑壓實符合規范要求。填方路堤填料及壓實度指標匯總表項 目路面底面下深度(cm)填料最小強度(CBR)填料最大粒徑(cm)壓 實 度(%)填方路基路床(0-30)81096路床(20、30-80)51096上路堤(80-150)41594下路堤(150)31593零填及挖方路基路床(0-30)81096路床(30-80)51096注:壓路機20T路堤分區路面底面以下深度壓實干容重(KN/m3)孔隙率壓實沉降差(mm)縱面高程(mm)中線偏差(mm)平整度(mm)橫坡邊坡上路堤8150cm由試驗確定2223%平均值小于5mm,標準差小于3mm。+10-20允許5020mm表面無明顯突出點0.3%坡度不陡于設計值,平順度符合設計要求。下路堤150cm2425%結合永久排水做好施工期間的臨時排水工作。每層填筑時,在填層面做成2%4%的橫向排水坡,并在路基兩側邊坡處每隔1020m交21、錯設置臨時排水溝,以保持路基面不積水,且使雨水順臨時排水溝排入邊坡坡腳,不致沖刷邊;路堤坡腳及時作好臨時或永久性排水溝,保證路基邊坡排水通暢。嚴格控制路堤滲水部分的填筑材料,選取水穩性高及滲水性好的填料進行填筑,防止滲透動水壓破壞路堤邊坡的穩定。十、安全保證措施1、項目部建立安全保證組織機構:項目經理:劉金波 項目總工:張海濤安全部:崔思文專職安全員:張大慶土方挖運班組現場施工管理人員2、安全保證措施施工作業前,對現場土方挖運班組、現場管理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對施工過程中的安全控制、措施進行交底,交底后方可進行該段作業。對各類機械作業人員實行持證上崗制度,杜絕違章操作現象。安全員每天現場監督22、檢查,施工管理人員堅守現場,加強現場指揮,防止機械設備相互碰撞、傾覆和傷人事故的發生。高填路段在填筑時,兩邊寬度超寬至少50cm以上,以保證碾壓到邊;在施工現場設置安全警示標志,夜間施工設置足夠的照明設施,并在危險區設立紅燈示警。加強安全生產的教育和宣傳工作,提高施工人員的安全生產意識。成立安全領導小組,隨時檢查工地施工安全狀況,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十、雨季施工防護措施1、現場有組織排水,排水通道暢通。 2、嚴格按照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敷設電氣線路和配置電氣設備。3、辦公、宿舍四周挖排水溝以利排水,并加固牢靠。 4 、現場清理干凈,物料堆碼整齊、統一,懸掛物、標志牌固定牢靠,施工道路通暢。 5 、儲備水泵、鉛絲、蓬布、塑料薄膜等備用。 6 、定期檢查各類設施,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并做好記錄。 7 、注意天氣預報,了解天氣變化動態。 8、雨天作業必須設專人看護邊坡,防止塌方,存在險情的地方未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之前禁止作業施工。 9、檢查機械防雷接地裝置是否良好,各類機械設備的電氣開關應做好防雨準備。大風雷雨天氣應切斷電源,以免引起火災或觸電傷亡事故。風雨過后,要對現場的臨時設施、用電線路等進行全面的檢查,當確認安全無誤后方可繼續施工10、大風暴雨天氣或連綿陰雨天氣,防大風暴雨搶險救災隊應集結待命,統一指揮,隨時準備排除危險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