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京滬高速鐵路土建工程墩身實施性施工方案(1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556231
2022-08-25
19頁
359KB
1、一、概述2二、施工工藝流程21、承臺施工錯誤!未定義書簽。2、墩身施工2三、施工總體安排51、總體施工方案52、施工周期分析53、鋼筋加工場及攪拌站布置5四、施工方法61、明挖基坑承臺施工錯誤!未定義書簽。2、鋼板樁圍堰承臺施工錯誤!未定義書簽。3、墩身施工64、下構施工混凝土溫控措施8五、橋梁墩臺不均勻沉降觀測91、沉降觀測的原則92、沉降觀測點布置及觀測精度93、沉降觀測間隔時間94、沉降觀測數據處理10六.質量.安全.環保措施131、質量措施132、安全措施143、文明施工154、環保措施15 一、概述新建京滬高速鐵路土建工程X標段X工區第二作業工區主要承擔無錫西橋 段,起止樁號為DK12、171+750 DK1199+750,全長29. OlKm,南北跨越江陰和無錫 兩市。無錫西橋段墩身構造主要采用實心墩和空心墩結構,起止墩號為1#881# 墩,其中缺少248#墩,共計880#個墩子。本作業區墩身型式共計12種,各種型式墩身及其數量見表1:表1墩身結構型式一覽表序號墩身型式尺寸墩身高度(m)合計備注最大最小1方形實體6. 8*3134. 55512方形實體& 8*3. 816. 55. 583方形實體9*3. 815. 56294方形空心6. 8*3. 396335圓端空心8*317. 510. 52146圓端空心8*3. 3141367圓端實體9*3. 817620810*43、13164910*4. 614. 510. 52108. 8*3. 81311411異性墩10*4. 53系桿拱1217. 7*5. 056跨錫澄高速合計880二、施工工藝流程1、墩身施工墩身采用大型剛模板,所有實心墩采用一次澆筑法,空心墩采用兩次澆筑法。 具體施工工藝見:圖2墩身施工工藝流程圖。圖2實心墩施工工藝流程圖圖3空心墩施工工藝流程圖三、施工總體安排1、總體施工方案墩身施工在其承臺施工完畢以后立即進行,墩身鋼筋采取在鋼筋加工場內加 工成半成品,運至施工現場綁扎成型;墩身模板均采用大塊定型鋼模板,模板統一在專業模板加工廠內加工制作, 通過汽車運至工地;由于墩身小于15叫為了保證墩身外觀4、質量,實心墩采用一次澆筑成型,為 了保證混凝土質量方便施工,空心墩采用兩次澆筑成型。混凝土在攪拌站集中攪 拌,罐車運輸,泵送入模。2、施工周期分析1 )墩身施工墩身施工周期分析見表5表5墩身施工周期分析表序號工序名稱施工時間備注1承臺鑿毛12鋼筋綁扎33模板安裝34混凝土15模板拆除2合計10墩身施工采取流水作業,四個作業隊同時施工。3、鋼筋加工場及攪拌站布置1)鋼筋加工場為了確保鋼筋加工質量,本作業區所有結構物的鋼筋加工及制作均在鋼筋加工場內進行,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共布置9處鋼筋加工場,鋼筋場樁號位置分別為:DK1174+000、DK1 175+400、DK1 1 77+750、DK11795、+900、DK1 181+200、DK1183+400、 DK1186+000、 DK1189+000、 DK1196+900。2 )拌和站本作業區段內共設置4處拌和站,分別位于DK1174、DK1180、DK1188、DK1196 路線兩側,均采用兩臺HZS120型攪拌機,理論每小時拌和方量為240m5,能夠滿 足全線混凝土供應。混凝土通過混凝土罐車沿全線施工便道運抵施工現場。四、施工方法1、墩身施工鑒于本作業工區墩身高度大部分在15m以下,為了確保墩身外觀質量,實心 墩采用一次澆筑成型,為保證混凝土質量方便施工,空心墩采用兩次澆筑法施工。1 )測量放線在承臺施工完畢以后,由測量工程師通過全6、站儀在承臺上放出墩身邊線,對 墩身范圍以內的混凝土進行鑿毛處理,露出新鮮混凝土面。2)鋼筋安裝鋼筋在鋼筋加工場內加工成半成品,通過運輸車運至施工現場,和原先預埋 的鋼筋相接,在鋼筋和模板之間設置混凝土墊塊,以保證鋼筋骨架的保護層滿足 設計要求,鋼筋綁扎過程中采取有限措施,注意鋼筋的固定、穩固,確保安全。3)模板拼裝墩身模板采用定型大塊鋼模板,空心墩內模采用組合鋼模板結合竹膠板現場 拼裝,墩身模板委托專業模板廠設計,通過計算審核后進行模板加工制作,考慮 高速鐵路高標準、嚴要求,模板設計全部采用無拉桿設計,通過模板背部設置桁 架來保證模板剛度,在施工時確保模板變形滿足要求。為了便于吊裝,模板分節制7、造,每節高度控制為2m,然后根據墩身高度配 置lm, 0.5m高度的模板進行調節,圓端形墩圓端部分采用兩個半圓設計,中間 直線部分使用大塊平面模板拼裝。模板接縫使用鋼板膠黏結,并打磨平整,背部 采用桁架固定加固,在墩身外側采用精軋螺紋鋼對拉形成一個整體。在承臺施工 時,在承臺表面墩身范圍外側預埋鋼筋,作為墩身模板底部固定支撐,同時在墩 身模板中間、頂部四側拉風攬以保證模板穩定。模板安裝采用25t汽車吊進行,吊裝前應確定拼裝順序,自下而上逐節安裝, 每節模板安裝后都應認真檢查,合格后方可繼續安裝下一節。模板設計見附件:模板安裝質量要求見表9墩身模板允許偏差及檢驗方法表9墩身模板允許偏差及檢驗方法8、序號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1前后左右距中心線尺寸10測量檢查每邊不少于2處2表面平整度32m靠尺檢查不少于5處3相鄰模板錯臺1尺量檢查部少于5處4空心墩壁厚3尺量檢查部少于5處5同一梁端兩墊石高差2測量檢查6預埋鐵件和預留孔位置5縱橫兩向尺量檢查4)墩身混凝土澆筑及養護混凝土在攪拌站集中攪拌,混凝土罐車運至施工現場,天泵入模。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隨時觀察模板變形情況,出現不正常情況時,應及時對 模板進行加固,或放慢澆筑速度。由于墩身高度均高于2m,故混凝土下料采用串筒,當傾落高度超過6m時, 還應在下料口設置減速裝置。混凝土振搗采用70插入式振搗器,分層澆筑和振搗,分層厚度不大于 40cm9、,在下層混凝土初凝或能重塑前澆筑完上層混凝土,振搗時嚴禁碰撞鋼筋和 模板。振動時要快插慢拔,不斷上下移動振動棒,以便搗實均勻,減少混凝土表 面氣泡。振動棒插入下層混凝土中5-10cm,移動間距不超過30cm,與側模保持 5 10cm距離,對每一個振動部位,振動到該部位混凝土密實為止,即混凝土不 再冒出氣泡,表面出現平坦泛漿。在一般氣溫下,混凝土養護在在混凝土澆筑完成后10-12小時內進行,在平 均氣溫高于5時,采用自然養護法,拆除模板后使用塑料薄膜包裹墩身,保持 混凝土表面在養護期間處于濕潤狀態,墩身養護時間不得少于14d。墩身施工允許偏差見:表10墩身施工允許偏差表。表10墩身施工允許偏差表10、序號項目允許偏差(mm)1墩臺前后、左右邊緣距設計中心線尺寸+20, 0mm2表面平整度5 mm3空心墩壁厚54墩臺支撐頂面高程0, -3中心位置155每孔(每聯)梁一端兩支承墊石頂面高差36預埋件、預留孔位置55)模板拆除在混凝土強度達到2. 5MPa以上且表面及棱角不會因為拆模而受損時可以拆除模板。拆模按照立模順序逆向進行,不得損傷混凝土,并避免模板損壞,在模 板和混凝土脫離以后方可拆卸模板、吊運模板。拆下的模板要及時清理,去除板面上殘余的混凝土,刷油,對損壞的模板進 行修復。4、混凝土溫控措施由于墩身混凝土單次澆筑方量較大,為了防止由于混凝土水化熱導致內外溫 差產生裂紋,需要對混凝土結構11、采取一定的溫度控制措施。1 )溫度控制標準a控制碗溫度,腔澆注入模溫度不應該超過25,観水化熱產生后內部最 高溫度不得超過58。b.采用保溫保濕法控制殮內部平均溫度與殮表面溫度之差,不得大于25C, 以防腔表面產生裂縫。c控制各種原材料用量、入模溫度,確保腔最大絕熱溫升不超過38。d控制碗的養護及保溫,確保栓降溫速率不超過2oC/d。2)溫度控制措施a.嚴格控制輕拌和物的出機溫度,是確保観澆筑溫度的前提,根據現場氣候 情況,采取降低碗原材料的溫度來達到。栓入模溫度控制在25內。b加強對碗的每一環節的施工控制,必須從腔拌和、運輸、澆筑、振搗到養 護保溫整個過程實現有效監控。C観配料時,嚴格控制材12、料用量,稱量誤差應滿足規范要求。嚴格控制腔的 坍落度檢測,每班68次,嚴禁使用坍落度過大或過小的碗。每班應檢測粗細 骨料含水率,隨時調整用水量。d. 對混凝土的配合比進行優化設計,采取減少水泥用量、使用低水化熱水泥、 摻加一級或準一級粉煤灰、降低骨料的攪拌溫度。e. 模板拆除后,在碗頂面、側面采用多層麻袋覆蓋保護,防止観表面產生較 大的溫度梯度所導致的溫度應力,產生裂縫。f可以考慮在承臺內加冷卻管,采用通水法降低混凝土內部溫度。五、橋梁不均勻沉降觀測橋墩的沉降質量要求:對于外靜定結構,有祚橋面橋梁工后沉降不大于3cm,相鄰墩臺沉降差不大 于1. 5cm.無祚橋面橋梁工后沉降不大于2cm,相鄰墩13、臺沉降差不大于0. 5cm。對于超靜定結構,相鄰墩臺沉降量差根據沉降時對結構產生的附加應力的影 響而定。1、沉降觀測的原則盡量減少觀測誤差的不定性,使觀測結果具有基本的統一性,以確保各次復 測結果與首次觀測的結果更有可比性、沉降量更真實,具體原則為“五定”:沉降觀測的基準點、工作基點和被觀測物上的沉降觀測點要穩定。所用儀器、設備要固定。觀測人員要固定。觀測時的環境條件基本一致。觀測路線、鏡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首次觀測前要對所用儀器的各項指標進行檢測校正,連續使用3個月重新對 所用儀器、設備進行檢校。2、沉降觀測點布置及觀測精度每個橋墩設置2個沉降觀測點,對稱布置。為確保觀測點剛度,沉降觀測點14、 采用鑄鋼制作,在墩身混凝土澆筑時預埋。墩身沉降觀測點布置詳見圖5.10-1。沉降觀測精度采用二等水準測量,采用精密水準儀,高精度鋼合金水準尺。3、沉降觀測間隔時間不均勻沉降觀測主要觀測墩身工后沉降,故正式的工后沉降觀測在應鋪軌完 成時開始。圖5.10-1墩身沉降觀測點布置圖為獲得完整的墩身沉降數據,首次沉降觀測安排在墩身拆模養護結束后,其 余分別在橋梁架設前、橋梁架設后均采集一次原始數據,鋪軌結束后開始進行定 期觀測,定期觀測不得漏測或補測。沉降觀測周期為:施工期間每天觀測一次, 施工結束后23個月5d次,3個月后715d 次,6個月后30d觀測一次, 工程移交同時移交觀測記錄。4、沉降觀測15、數據處理將各次觀測記錄整理檢查無誤后,進行平差計算,求出各次每個觀測點的高 程值,從而確定出沉降量。根據各觀測周期平差計算的沉降量,列統計表,進行匯總。繪制各觀測點的下沉曲線根據下沉曲線計算全橋沉降值及相鄰墩臺身不均勻沉降差。六、冬季和雨季的施工安排本管段線路所經地區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全年寒暑變化明顯,溫和濕 潤,四季分明。年平均降雨量在600 - 1400mm左右,60 %的降雨量主要集中在6 8月份。年平均氣溫在極端最高氣溫為40C,最冷月平均氣溫在1 5C,沿線土壤最大凍結深度0. 3m以下。根據總體施工計劃安排和該地區的氣候特點,冬季和雨季期間施工在所難 免,因此,做好冬季、雨季16、施工的防凍、防雨措施及施工質量、安全保證措施是 至關重要的。1、冬季施工安排(1) 混凝土結構物施工a施工安排進入冬季施工期間,墩身施工應安排在白天進行,混凝土澆筑應安排在白天 氣溫高時施工。b施工措施拌制混凝土的各項材料的溫度,應滿足混凝土拌和物攪拌合成后需要的溫 度。當材料原有溫度不能滿足需要時,再考慮對集料加熱。水泥只保溫,不得加 熱。攪拌混凝土時,骨料不得帶有冰雪和凍結團塊。嚴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和 坍落度;投料前,應先用熱水或沖洗攪拌機,投料順序為骨料、水、攪拌,再加 水泥攪拌,時間應較常溫時延長50%。混凝土拌和物的出機溫度不宜低于i(rc; 入模溫度不得低于5。混凝土的運輸時間應17、盡可能縮短,運輸混凝土的容器應有保溫措施。混凝土在澆筑前應清除模板、鋼筋上的冰雪和污垢,成型開始養護時的溫度, 用蓄熱法養護時不得低于ioc;用蒸汽法養護時不得低于5C;細薄結構不得低 于8。c混凝土施工(1) 冬季混凝土灌注工作安排在白天氣溫較高的時段進行。低溫下原則上不 進行混凝土施工,遇特殊情況確需在低溫條件下進行施工時則必須按冬季混凝土 施工辦理。(2) 混凝土攪拌 實施冬季混凝土攪拌工藝,嚴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坍落度,采取防凍 保溫措施確保混凝土質量。低溫季節拌制混凝土時,先用熱水或蒸汽預熱攪拌機, 對砂、石料加溫溶化凍塊,加溫拌合用水,適當延長攪拌時間,以保證混凝土拌 和物入模溫18、度,并通過熱工計算控制混凝土拌和物的出盤溫度。 冬季施工條件下,拌合用水、砂、石集料等應符合下列要求:當氣溫在0C -5時,水加溫到60uC;砂、石集料帶有冰雪和凍結團塊時, 利用蒸汽加熱到oc以上使之融化;水泥只能保溫而不得加熱。 向攪拌機投料時,砂、石、熱水先拌合,后加水泥進行拌合,以避免水泥直接與熱水接觸。其拌合時間一般較常溫施工時延長1分鐘。(3) 混凝土灌注 冬季施工,模板內不得有積雪、冰塊和積水等,灌注混凝土前,一定要將 冰雪融化,并將融化水排出。如遇氣溫變化,及時用蓬布或養護罩遮蓋已立好的 模板。 墩身混凝土灌注前,先用養護罩模板,通蒸汽預溫,使其溫度達到5以 上才進行混凝土的灌19、注施工。 混凝土灌注時采用邊灌注邊罩養護罩,防止混凝土受凍,確保梁體上層混 凝土灌注時,下層混凝土溫度不低于5C. 混凝土泵送過程中,用保溫材料包覆混凝土輸送管道,以便保溫。(4) 墩身混凝土養護 墩身混凝土灌注完畢后,立即覆蓋養護罩,進行蒸汽養護。 為保持墩身養護溫度一致,采用保溫棉覆蓋方案。在混凝土澆筑完成后立 即采用保溫棉整體覆蓋。 安排專人按測溫方案連續觀測記錄混凝土表面溫度,升溫階段每0. 5h觀 測一次、恒溫階段每1小時觀測一次并填寫記錄表。及時繪制溫度曲線圖,當發 現混凝土澆筑溫度、內外溫差或升降溫速率出現異常時,立即報告,分析原因, 采取措施。 當環境氣溫低于5C時,混凝土表面20、噴涂養護劑,采取保溫保濕措施,禁 止對混凝土灑水。d拆模施工工藝要求(1) 墩身拆模時,其混凝土強度須達到設計強度的60%以上。(2) 墩身拆模時,墩身混凝土芯部與表層環境溫差均15CO(3) 能保證棱角完整時方可進行拆模工作;氣溫急劇變化時不得拆模。2、做好施工設備的防寒保養(1) 進入冬季后,盡可能將材料、設備移入室內存放,對體積較大設備可采 取加蓋棚布的方法進行覆蓋,防止不必要的破壞。(2) 做好水箱、水泵、管道的保溫措施,防止凍壞。管道接口材料要有防凍 性,接口處理要去霜、清污,管道試壓要在氣溫較高時進行,管道試壓完成后及 時放空積水。鋼管焊接采取預熱措施,并盡可能在晴好的天氣作業。(21、3) 施工機械加強保養,勤檢查,多觀察,防止設備凍裂。機械設備低溫施 工要防止水箱、水泵、管道積水凍害,未投入運行的設備要排空積水,設置標識, 防止凍害。3、做好冬季施工人員的防寒保護(1) 做好冬季施工人員的防寒保護工作。(2) 禁止用明火直接對設備進行加熱,禁止用明火取暖,防止發生火災。(3) 按勞保規定發放防寒手套、防寒服、防寒帽等。七、質量、安全、環保措施1、質量措施1 )墩身施工質量保證措施a. 模板施工采用大面鋼模板系統,模板在工廠制造,經預拼檢查合格后運抵墩旁使用, 其接縫采用油膩子捻縫刮平,以保證外觀質量,墩身現澆統一使用同一規格的脫 模劑,以求墩身節段表面色澤一致。模板系統要22、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及穩定性。b. 鋼筋施工墩身鋼筋按設計圖要求在工作平臺上由鋼筋車間分段加工成型,然后整體吊 裝,測量放線檢查鋼筋的位置,滿足設計規范要求后,用高強度塑料固定塊支墊 設置混凝土保護層,使塑料固定塊與模板保持點接觸,確保墩身混凝土外觀顏色 一致,無需安裝混凝土保護墊塊。c. 混凝土澆注鋼筋、模板安裝完畢,須仔細檢查驗收,并填寫檢查簽證表格,測量人員測 量檢查模板尺寸及傾斜度,合格后方可澆注墩身混凝土,特別注意的是,在澆首 節墩身混凝土時,依據設計圖紙要求,由于承臺與墩身施工齡期不同,在交界處 易產生混凝土收縮裂縫,因此施工時將墩身實心段與一部分空心段一起澆注以防 止產生裂縫。墩23、身混凝土采用低水膠比,高性能配合比拌制,混凝土由現場自動拌和、計 量的混凝土工廠供應,通過混凝土輸送泵及布料機輸送入模,混凝土澆注時采用 分層澆注,分層振搗,控制分層厚度不大于30cm,澆筑時采用高頻插入振動器 振搗,墩身下灰口設減速溜斗,溜斗距混凝土面不超過2m高度,以防混凝土離 析,施工中嚴格把關,避免漏振、欠振、過振,確保墩身混凝土內實外美。d混凝土養護、拆模墩身混凝土澆注完畢,混凝土表面及時覆蓋,及時養護,待達一定強度后, 即可拆除模板。2、安全措施1)施工前要求對施工現場、機具設備、安全防護設施及勞動保護用具等, 進行全面檢查,確認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施工。2)挖掘機等機械在坑頂進行挖24、基出土工作時,機身距坑邊的安全距離應視 基坑深度、坡度、土質情況而定。一般應不小于1.0m,堆放材料及機具時不小于 0. 8m。3)場地的拉線、架線和搭架子工作必須由持有特殊工種操作證的工人進行 操作。現場用電要執行現場臨時用電安全規定,以免造成用電傷亡事故。腳 手架搭建要穩固,按規定設斜支撐和剪刀撐,以保證不發生架子坍塌傷亡事故。4)施工測量放樣工作a工作時應注意安全,注意周圍環境,避免發生被毒蛇盯咬或從山上滑落的 人身安全事故。b.測量儀器要架設穩定后再進行測量,避免發生測量儀器損壞的安全事故。5)鋼筋加工、安裝施工a進場鋼筋應分類堆放整齊,不得阻礙交通。b.電氣焊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并25、按電氣焊工崗位安全標準進行操作。 c鋼筋轉移、吊運必須使用合格鋼絲繩、雙繩兩點吊運,禁止單繩、單點起 吊。綁扎鋼筋前必須焊牢架立筋和支撐筋。d鋼筋籠吊裝作業前必須搭好腳手架及作業平臺,并在平臺外側設欄桿,墩 柱高10m以上時應加設安全網。(腳手架作業安全應遵守相應的規范)匕高空作業人員必須配備安全帽、安全帶和防滑鞋。f液壓系統組裝完畢后,必須進行全面檢查,施工過程中,液壓設備應由專 人操作,并應經常維護,發現問題及時處理。g鋼筋的吊裝作業時應遵守“高處作業”的安全規定,工程技術部應編制單 項施工方案及安全技術措施,并向參加鋼筋吊裝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6)模板安裝施工乳模板吊裝作業前必須檢26、查液壓系統是否可以正常運行。施工過程中,液壓 設備應由專人操作,并應經常維護,發現問題及時處理。b.模板吊裝作業時應遵守“高處作業”的安全規定,工程技術部應編制單項 施工方案及安全技術措施,并向參加鋼筋吊裝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7)混凝土澆筑施工乳腔泵工作時,導管兩側1米、出口正前方30米,禁止站人。b. 導管巡查員在檢查導管的同時,必須檢查導管排架的穩定狀況。c. 導管拆后必須抬放到平穩的場地上,不得隨意堆放在排架上。d. 腳手架的穩定情況要設專人進行監控,運行不正常時立即停止混凝土澆筑 工作,等安全隱患排除后繼續施工。3、文明施工1)施工現場要求各類工具、材料按類整齊擺放。要求整潔,無27、垃圾、無煙 頭等雜物;2)鋼筋堆放要整齊,割下的內撐要及時轉回后場;3 )腔澆注過程中,應對澆注作業范圍內場地進行及時沖洗,澆注完后應對澆 注工具清洗。4、環保措施1 )注意夜間施工的噪音影響,盡量采用低噪音施工設備。對距離居民區160m 以內的工程,則應根據需要限定施工時間。少數高噪音設備盡可能不在夜間施工 作業,必須在夜間從事有噪音污染的施工應先通知附近居民,以征得附近居民的 理解,如有可能采取限時作業措施;2)對不符合尾氣排放標準的機械設備,不能或少使用;3)做好當地水系、植被的保護工作,在施工時對路基邊坡及時進行防護與 植被綠化,施工車輛不得越界行駛,以免碾壞植被、莊稼、鄉村道路等;4)及時掌握天氣的變化情況及當地的汛情,提前做好河道清淤、暢通工作, 鉆孔樁泥漿經沉淀處理后定點排放,不得直接排入河流;5)完工清場工作由負責本段工程的責任人執行,監督,加強對施工過程中 遺留的污染源進行徹底調查,對固體污染物運至當地環保部門指定的垃圾場進行 掩埋,不得就地處理;6)臨時用地工程進行復耕還種處理,并對施工過程中破壞原有植被的區域 進行綠化;7)為防止施工機械漏油造成的污染,在每臺施工機械下面鋪上塑料薄膜。 對已經被油污染的地面進行清理,將污染物運至當地環保部門指定的垃圾場進行 掩埋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