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西鐵路客運專線涵洞總體施工方案(1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556282
2022-08-25
14頁
151.50KB
1、1.工程概況鄭西鐵路客運專線ZXZQ06標段第三項目經理部路基工區承擔DK441+509.94DIK444+350段綜合工程的施工,全長2.84公里,地處陜西省西安市臨潼區新豐鎮。主要工程:該管段有12座涵洞、4座箱形橋,全部位于新臨潼車站站場內。涵洞結構形式均為單孔框架涵。出入口為無提高節形式,各種孔徑均設置八字翼墻。涵身基底按無基設計,出入口翼墻和自洞口向內2m范圍內設置1m厚混凝土整體式基礎,涵身設置10cm厚混凝土墊層。對于按各類樁基處理的地基,在樁頂鋪設0.5m厚三七灰土墊層后再做涵洞基礎。其邊墻和基礎均按耐久性設計。涵身采用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在涵身施工采用跳涵節施工。2主要工程數2、量新臨潼車站DK441+509.94-DIK444+350段共有涵洞12座,共計709.62延迷。(具體見表一)表一涵洞工程數量統計序號里程孔徑結構形式涵長(橫延米)斜交角度1DK441+5854.04.7鋼筋混凝土框架涵54.18正交2DIK442+3142.02.0鋼筋混凝土框架涵56.22正交3DIK442+7802.02.5鋼筋混凝土框架涵58.22正交4DIK442+9086.04.5鋼筋混凝土框架涵64.26正交5DIK443+0501.52.0鋼筋混凝土框架涵67.26正交6DIK443+0906.04.5鋼筋混凝土框架涵64.22正交7DIK443+2502.02.5鋼筋混凝土3、框架涵67.26正交8DIK443+4056.04.5鋼筋混凝土框架涵63.22正交9DIK443+5202.02.5鋼筋混凝土框架涵66.22正交10DIK443+8156.04.5鋼筋混凝土框架涵52.22正交11DIK443+9062.02.5鋼筋混凝土框架涵52.20正交12DIK444+2396.04.5鋼筋混凝土框架涵44.14正交3.施工工期、進度3.1.施工工期新臨潼車站DK441+509.94-DIK444+350段共有涵洞12座,其中有10座涵洞可以施工,計劃工期137天。計劃2007年8月1日開工,如果房屋拆遷不影響施工,于2007年12月20日前完成涵洞施工。為了保證施4、工工期順利完成和施工質量涵洞施工分為4個工作段同時開工進行流水施工。3.2.施工進度根據施工現場情況和工期要求,將涵洞工程施工進度具體安排如下(具體見表二)。表二 施工進度安排表涵洞里程計劃開工時間計劃完成時間計劃工期備注DIK442+9088月1日10月5日666.04.5DIK443+05010月4日11月23日501.52.0DIK443+81510月10日12月19日706.04.5DIK443+5208月10日10月5日562.02.5DIK442+7808月6日10月1日572.02.5DIK443+09010月7日12月17日716.04.5DIK443+4058月3日10月7日5、646.04.5DIK443+90610月8日12月15日682.02.5DIK442+3149月1日11月3日642.02.0DK443+25010月3日12月5日632.02.5DIK441+585房屋拆遷和地基處理未完成,未進行工期安排4.04.7DIK444+2396.04.53.3工序安排1、DIK442+908涵洞:(一)1、7、11、14 涵節;(二)2、6、8、12涵節;(三)、13涵節;(四)、10涵節。2、DIK443+405涵洞:(一)1、5、8、12 涵節;(二)2、4、6、10涵節;(三)、7、9、11涵節。4.勞動力、材料、設備配備4.1.勞動力組織4.1.1. 施6、工組織機構(1).施工管理組織機構根據本工程施工要求,工區依據施工需要組建了以項目總工程師為技術總指導,工區經理為施工總負責人的施工管理組織機構,下設工程技術、安全質量、試驗、測量等業務機構,將責任落實到人。施工技術人員:牛西寧,陳濤,王滿庫,張坤。牛西寧橋涵組總負責,張坤橋涵組資料負責,王滿庫、陳濤負責橋涵施工技術及現場,陳濤負責鋼筋加工場;肖佳負責橋涵測量放線。(2)施工隊伍組織根據涵洞工程工期緊的特點,計劃安排2個涵洞施工隊,1個鋼筋加工廠,1個混凝土拌和站,1個混凝土運輸隊。4.1.2.勞動力配置根據涵洞工程數量和工期要求,現將施工人員配置及分工情況安排如下(見表四)。表四 施工人員配7、置工 種數量職責鋼筋工30負責鋼筋加工與綁扎架子工15負責涵洞模板支護混凝土工15負責涵洞混凝土施工焊工8負責鋼筋焊接、對接普工12配合涵洞施工司機8負責混凝土運輸和棄土運輸電工2負責施工電線路架設與維護技術員6負責測量放線和技術管理木工5負責模板加工起重工3負責操作吊車機械操作手8負責操作挖機和翻斗車修理工2負責機械維修4.2.施工材料4.2.1.鋼材涵洞工程鋼筋由甲方統一招標供應。鋼材進場后經試驗檢驗合格后方可用于施工。4.2.2.混凝土混凝土由第二拌和站集中拌和由施工便道運至施工現場,經現場檢驗合格后可用于澆注施工。4.2.3.防水材料防水材料由甲方統一供應,進場后經實驗合格即可用于施工8、。4.2.4.模板模板根據涵洞孔徑和涵節長度不同,分別制作了22.5m涵洞模板:39m、64.5m涵洞模板:63m;44.7m涵洞模板:12m、22.0m涵洞模板:12m,可以滿足施工要求。4.3機械設備配備根據涵洞工程施工需要,配備發電機3臺,電焊機2臺,鋼筋彎曲機2臺,鋼筋切割機2臺,鋼筋調直機2臺,機械翻斗車5臺,鋼筋對焊機1臺,吊車2臺,混凝土罐車6臺,挖掘機2臺,灑水車1臺,具體配置見表五。表五 機械配置表序號名 稱型號規格單位數量自有/租賃性能1電焊機BX1-30020KW臺2自有良好2鋼筋彎曲機WJ-4040mm臺2自有良好3鋼筋切斷機QJ-4040mm臺2自有良好4鋼筋調直機G9、TJ-1414mm臺2自有良好5機動翻斗車JS-IJ1.1t臺5租賃良好6抽水機100D-16X11kw臺2自有良好7發電機110GT110kw臺2租賃良好8發電機60GT60kw臺1自有良好9鋼筋對焊機臺1自有良好10混凝土罐車斯太爾8m3臺6租賃良好11挖掘機EX2200.7m3臺2租賃良好12吊 車20t臺1租賃良好13吊 車8t臺1租賃良好13灑水車8t輛1自有良好14蛙式打夯機臺2自有良好15自卸汽車15t臺2自有良好16插入式振動器2.2kw個8自有良好17CA25自行式壓路機CA25臺1租賃良好18平板震動器臺2租賃良好19鐵抹個10自有良好20木抹個10自有良好21鋼筋運輸車輛10、不小于18米輛1租賃良好5.施工組織5.1.施工準備5.1.1.施工機械已按施工需要進場,已報驗合格可以用于涵洞工程施工。5.1.2.施工材料儲備充足,經試驗檢測合格可用于施工。5.1.3.為施工方便,將水準點已全部引至施工現場。經測量水準點符合要求,能滿足施工要求。5.1.4.模板加工制作涵洞澆筑按跳節進行,模板配置按最長跳開節段需要的模板長度確定。根據涵洞孔徑、涵節長度同一孔徑同一類型模板按優先采用標準的原則,每個涵洞配置兩個涵節鋼模板。5.2.基礎涵洞基底處理與同段路基地基處理形式相同。5.2.1基礎的定位放樣(1)測定基坑中心線、方向、高程。在基坑開挖前,先進行基礎的定位放線。根據縱、11、橫軸線,推算出基礎邊線,再用白灰撒出基坑的開挖范圍。5.2.2.基坑開挖基坑開挖到位后,聯系監理及設計單位進行地基承載力試驗和地質情況核實,且滿足設計要求后按“圖一”示意開挖基坑。由于基坑位于CFG樁和水泥土擠密樁區,故不放坡開挖基坑?;娱_挖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機放坡開挖,先用挖掘機開挖,預留20-30cm人工挖除。基礎開挖示意圖5.2.3基底處理及基礎(1)涵洞地基處理由路基地基處理施工已完成,經檢驗合格。涵洞基礎在路基地基處理的基礎上設50cm三七灰土墊層。墊層頂面上做涵洞基礎。涵洞翼墻和出入口各2米涵身范圍內設置C20混凝土基礎。涵身設置10cm 厚C20混凝土墊層。場地四周布置縱橫向排水12、溝,基坑采取人工配合挖掘機進行開挖。地基強夯及擠密樁加固處理的施工工藝和方法同路基部分;50cm厚灰土墊層分兩層攤鋪,用CA-25自行式壓路機碾壓,壓實度應符合設計要求。(2)砼基礎及墊層施工基礎模板采用標準鋼模板,尺寸不小于3015,模板表面必須平滑光順,不得有缺損及凹凸不平的現象。模板嚴格按所放基坑位置安裝,必須保證涵洞基礎各部分設計形狀尺寸及沉降縫位置正確。模板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安裝前必須涂抹新機油或脫模劑。模板安裝用鋼管固定,設立拉筋,支撐要牢固,在澆筑過程中不能變形、跑模;且模板接縫處采用止水帶或膩子封閉,保證嚴密,不得漏漿。安裝完畢后,應抄平基礎混凝土頂面標高并且在模板13、上作標記,基礎頂面高程的允許誤差應符合驗標和設計要求。模板加固完畢后報請監理工程師驗收,合格后立即進行混凝土灌注?;炷凉嘧⒁謱印⑦B續作業,在墊層部分采用平板振動振搗,在涵洞翼墻和涵洞出入口各2m砼基礎采用插入式振動器振搗,在墊層和基礎頂面采用木抹收面。基礎施工時按設計要求設置沉降縫,并在沉降縫內設瀝青木板。5.2.5基底檢驗(1) 基底平面位置、尺寸大小和基底高程應符合驗標和設計要求。(2)基底地質情況和承載力應與設計資料相符。(3)基底高程容許誤差符合下列規定(見表七):表七 基底允許誤差土質50mm石質+50mm,-200mm5.3.鋼筋加工及綁扎鋼筋加工由鋼筋加工廠統一加工后,加工成14、品鋼筋經檢驗合格后運至施工現場人工進行綁扎,鋼筋綁扎間距嚴格按照設計、質量驗收標準及施工技術指南要求布置和綁扎,綁扎完成經自檢合格后報請監理工程師進行驗收,監理驗收合格后進行模板安裝。在鋼筋綁扎前1天必須將所用鋼筋運至施工現場。5.4.涵身模板安裝及砼施工墻身模板采用大塊組合鋼模板,人工安裝,鋼管方木支撐牢固;拉線調整箱涵側墻模板,保證墻身順直;沉降縫位置設塑料泡沫板。立模前應在基礎頂面放線,確定出墻身的位置,其尺寸必須正確無誤。在基礎頂面墻身范圍內,鑿毛表層混凝土并將混凝土殘渣沖洗干凈,然后立模,涵身模板采用組合鋼模板,鋼模板尺寸不少于6015。墻身模板內穿設拉筋,拉筋縱橫向間距不大于60c15、m,拉筋外套用PVC管,立模后對其進行操平,在模板上標記混凝土面的位置。模板接縫處采用膩子封閉刮平,保證嚴密,不得漏漿,模板縫之間不能出現大于1mm錯臺。測量復核墻頂基座標高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后,澆筑砼。(模板拼裝見圖2)框架涵洞澆筑分為兩步進行,第一次澆筑底板至刃腳以上20cm左右,而后立內模、綁扎鋼筋、立外模,一次澆筑完成。砼采用集中拌和,溜槽溜送入?;蚋鶕F場情況采用搭設支架就地現澆的方法施工。為了確保施工質量,真正做到內實外美,采用分層澆筑法,插入式振動棒進行振搗,振搗過程中堅持“快插慢拔”的原則,每次振搗時間以砼不再下沉、無氣泡上升、表面出現薄層水泥漿、并有均勻的外觀和水平面為宜。振16、搗過程中注意振搗范圍的把握,嚴防漏振、偏振、重振,振搗時避免碰撞模板和鋼筋。砼初凝之后,模板不得振動。搭設供操作人員行走的操作臺,嚴禁施工人員在受力鋼筋或支撐上行走。對要進行檢測試驗的涵洞,配合科研單位安裝試驗測試元器件,并積極配合其后續工作。沉5.5.混凝土養生砼澆筑完成后,應立即對砼進行養生,養生期應至少保持7天或監理工程師指示的天數。養生包括對未拆模的模板進行灑水和在砼表面覆蓋不小于25mm厚的細砂或覆蓋麻袋等能保持濕潤的吸水材料并直接向結構物灑水養護。5.6.混凝土拆?;炷琉B生七天后開始拆模,拆模順序為先外模后內模依次拆模,先側模后頂模。拆模時將模板及時清理干凈并刷脫模劑運至下一涵節17、進行立模施工。5.7.沉降縫涵洞基礎沉降縫在灌注砼前已填塞瀝青木板,涵身沉降縫待墻身砼達到一定強度后即可撬出泡沫板,填塞粘土,外圈縫口先填塞MC-1型橡膠止水帶,再填塞瀝青浸制麻筋,內圈縫口塞填M10水泥砂漿并勾縫。6.8.防水層防水層涂刷前,對涵身外表面進行處理,將表面雜物清掃干凈。涵洞防水層按照甲種防水層施作。6.9.出入口及附屬工程基坑用透水性好的材料對稱填筑,按每層20cm厚水平對稱攤鋪,采用沖擊夯夯實。涵洞出入口翼墻砼采用大塊組合鋼模現澆,鋼管架支撐加固,帽石砼采用普通組合鋼模現澆,砼澆筑完畢后及時覆蓋,灑水養護。涵身施工完畢后,及時按設計要求做好涵洞的出入口鋪砌及錐體、導流槽等附屬18、工程的施工,確保交通和排水順暢。6.10.涵洞施工工藝流程圖原材料進場基礎開挖機械設備進 場基底驗收Y測量放線抄平YY基礎墊層施工機械設備報 驗C10混凝土墊層Y鋼筋加工拆模鋼筋綁扎及立模Y混凝土養護混凝土澆注翼墻及冒石立模拆模Y混凝土養護混凝土澆注涵洞口鋪砌 及邊坡護砌7.質量控制71.質量保證措施(1)涵洞機械挖基時預留20-30cm人工開挖清理,達到設計標高后,檢查其斷面尺寸、承載力是否滿足設計要求,經監理檢查合格并簽字后才可進入下道工序。(2)涵洞所用的鋼筋應檢查其出廠證明,并進行抽檢,合格后方可使用,鋼筋在使用前應進行調直、除銹、去氧化皮;電焊工必須持證上崗,焊接頭要經過試驗合格后才19、允許正式作業。(3)所有進材料必須出場證明,并按客運專線鐵路橋涵工程質量驗收標準規定的試驗批次進行試驗合格后方可用于施工。(4)鋼筋在安裝時采用鋼筋限位,應先劃線后綁扎,豎向主筋和橫向水平分布鋼筋按照設計位置要求綁扎牢固,并保證鋼筋的保護層厚度。(5)混凝土施工腳手架及支撐要搭設牢固,模板做到橫平豎直,杜絕跑模現象發生;搗固設專人進行作業,嚴格控制分層厚度、布點振搗,防止出現蜂窩、麻面。(6)涵洞工程砌體圬工施工時,要認真選好石料,砂漿嚴格按照配合比拌制,采用擠漿法砌筑,層間搭接滿足砌體規范要求,砌體要大面平整,砂漿飽滿,灰縫統一采用凹縫。(7)沉降縫、防水層嚴格按照設計以及施工規范要求施工,20、達到無滲漏。若發現滲水應及早返修。(8)涵背填土嚴格按規范要求施工,兩側對稱夯填。涵頂填土厚度大于1m時,方可允許施工機械通過,防止混凝土出現開裂等人為破壞。7.3.高性能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措施由于是客運專線施工,技術要求高。所以結構物混凝土全部按高性能耐久性設計,這需要混凝土的施工有更高的標準。主要的質量通病有裂縫、材料質量。7.3.1 高性能耐久混凝土施工防裂控制措施(1) 嚴格監控原材料,對選用的水泥進行試驗檢測。選擇收縮小、放熱小的水泥品種,控制水泥的安定性。(2) 嚴格按施工配合比控制水膠比和水泥用量,精確減水劑和摻合料的摻量,控制混凝土的收縮和放熱量,避免溫度應力和收縮應力引發開裂21、。(3) 精心組織施工,避免高溫天氣施工,澆筑混凝土時,注意結構物陰陽面的溫差不宜過大,防止產生過大的溫度應力引發開裂,注意加強養護,特別是早期養護,要及時、充分。(4) 拆模時用千斤頂及倒鏈逐漸加力,嚴禁錘敲,以防結構物混凝土出現硬傷掉角。7.3.2 高性能混凝土質量過程控制(1)原材料按技術質量要求應由專人購買,專人管理,進場前要試驗,進場時要進行嚴格的檢驗和復檢。(2)混凝土中摻和料的摻和量應根據設計對混凝土各齡期強度、工作性和耐久性的要求以及施工環境條件特點并經過試驗確定。(3)在進行混凝土配合比的試配工作中,應重點進行混凝土的抗裂性能的對比試驗。根據對比試驗結果應選抗裂性能優越的混凝22、土原材料和配合比,然后進行其他性能試驗。(4)高性能混凝土攪拌前應嚴格測定粗細骨料的含水率,準確測定因天氣變化引起的粗細骨料含水率變化量,以便及時調整施工配合比。一般情況下每班抽測兩次,雨天應隨時抽測,并按測定結果調整混凝土施工配合比。(5)高性能混凝土應采用強制式攪拌機拌制,混凝土原材料應采用標定合格的電子計量系統進行計量。計量后,先向攪拌機投入砂和石子攪拌均勻后,加水泥和細摻料攪拌均勻,然后再加水和外加劑,并攪拌均勻為止。(6)高性能混凝土澆筑完畢后,立即進行覆蓋,待初凝后及時進行灑水養護;立面混凝土施工時,可在混凝土澆筑2448h后略微松開模板,并澆水養護,保持混凝土表面濕潤的養護期不少于14d。養護時間,淋注于混凝土表面的養護水溫度低于混凝土表面溫度時,二者間溫差不宜大于15。高性能混凝土養護期間應注意保溫措施,防止混凝土表面溫度受環境因素影響(如暴曬、氣溫驟降等)而發生開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