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學院路道路工程山體滑坡搶險專項施工方案(20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556369
2022-08-26
20頁
936.23KB
1、學 院 路 延 伸 段 道 路 工 程K3+100K3+340 左側山體滑坡搶險專項施工方案編制:審核:批準:二一八年四月目錄第一章編制說明 .2一、編制依據 .2二、編制原則 .2第二章工程概況 .3一、工程簡況 .3二、工程施工目標 .3第三章施工部署 .4一、人員配備及組織分工.4二、機械設備配備 .5三、施工用水、用電及原材料準備.6第四章施工方案及工藝 .7一、施工準備 .7二、施工方法及步驟 .7第五章質量保證措施 .10第六章安全保證措施 .11第七章環境、環保措施 .12第八章文明施工環境保護措施.13第九章事故救援應急預案 .14第十章附件.16山體滑坡搶險專項施工方案第一章2、編制說明一、編制依據1、學院路延伸段道路工程設計施工圖和邵陽市學院路延伸段邊坡支護(K3+100K3+340)設計圖紙;2、公路工程技術標準 JTG B01-2014;3、公路橋涵地基與基礎設計規范(JTG D63-2007);4、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范GB50330-2002 5、住建部 JGJT 98-2010 砌筑砂漿配合比設計規程6、根據我公司的施工經驗,結合本工程實際情況及配備所需的設備、人力及財力進行編制。二、編制原則1、本著“技術領先、設計優化、施工科學、組織合理、措施得力、設備可靠、風險可控”的原則,來編寫滿足要求的施工方案。2、編制的施工方案安全可靠,方案經濟合理、適合邊坡搶險3、。3、各種技術難題超前進行研究,以預防為主。5、嚴格執行邵陽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對項目施工的安全、文明、環保、衛生等有關要求,最大限度減少對周邊環境的影響。第二章工程概況一、工程簡況本分項工程位于學院路延伸段道路工程K3+100 K3+340段左側的邊坡,該邊坡最高處達30 米,因該處邊坡土質以松散的強風化灰質砂巖、夾泥量大,較破碎,堆積厚度大,節理裂隙很發育,極不穩定。滑動面與路面呈60 度或以上的夾角。在路基土石方施工過程中,易產生滑移。受雨水浸泡后,滑移現象極為明顯。給道路左側的行車安全和坡頂高壓電塔基礎的穩定帶了較大的安全隱患。邵陽市城市規劃設計院根據該段邊巖土工程勘察報告 的相關內容,4、以及結合現場實際情況,決定對因受雨水影響而產生裂縫的坡面在將裂縫填滿夯實后采取錨桿掛鋼絲網+噴射水泥砂漿進行綜合治理。砂漿強度等級為:M20。噴射水泥砂漿用的水泥采用強度等級為 42.5 普通硅酸鹽水泥,砂采用潔凈的河砂。處理面積約:4800 平方米二、工程施工目標1、進度目標:在迅速控制此段邊坡山體土石方向下滑動的同時確保此段邊坡治理工作在7 天內完成。2、質量目標:確保施工質量合格率達到100%。3、安全目標:杜絕一切安全生產事故和確保坡頂550KV 高壓電塔的安全。第三章施工部署因本搶險工程工期短、施工難度大、施工場地狹長,增加大型機械設備作業受到限制、工作面不好開展。且本段邊坡樁基施工5、即將結束,但因樁頂托梁尚未將樁基連成整體,抵抗土體下滑的能力較差,因此本次搶險的關鍵是做好坡面土體的防水處理,以減小坡面土體受雨水浸泡后,增大對抗滑樁的水平推力。因此是穩住邊坡土體不下滑的關鍵,是快速的進行坡面的防水處理。一、人員配備及組織分工圖 3.1 作業分部組織機構圖現場管理人員安排:現場管理人員配置表部門崗位數量姓名項責任人1 金治安工區長1 張仁華施工員質量員試驗員材料設備安全員測量員責任人工區長目部人員配置施 工 員1 張仁華質 量 員1 伍玉偉安 全 員1 王志剛測 量 員2 劉求兵材料設備員1 周佐根試驗員1 黃曉良合計共計:9 人現場施工人員配置表:部門崗位名額總計掛網施工工6、人6 人6 人噴漿施工工人10 人10 人截水溝施工工人6 人6 人二、機械設備配備施工機械設備配備表序號名 稱規格型號功率數量生產廠家用途1 潛水泵D50 2.2KW 2 抽水2 灑水車8 方1 供水3 全站儀J2 1 蘇州施工監測4 噴漿機1 噴漿5 發電組100KW 1 施工供電6 挖掘機120 2 湖南場地平整7 空壓機9m3 1 湖南噴射混凝土所有機械設備的使用性能必須滿足搶險施工的要求。三、施工用水、用電及原材料準備1、本工程施工總用電功率約100KW,主要采用 1 臺柴油發電機組發電,作為施工和照明用電。2、在噴漿施工過程中,因用水量比較大,且附近沒有充足的水源,施工用水采用潛水7、泵從附近小水渠中抽水至施工現場和1 臺容量為 8立方的灑水車不間斷送水至施工現場。3、錨桿采用 16mm螺紋鋼,長度為0.8 米/條。噴射水泥砂漿強度等級為:M20。噴射水泥砂漿用的水泥采用強度等級為42.5 普通硅酸鹽水泥,砂采用潔凈的河砂。所有原材料進場前必須有合格證書、質檢報告,且在監理工程師的見證下,取樣經檢測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4、因本次邊坡搶險施工是在路基土石方施工基本完成的情況下進行,無施工便道。邊坡搶險的原材料只能采用人工從坡腳轉運至施工現場。第四章施工方案及工藝一、施工準備開工前,做好各項技術準備工作。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和工期要求,合理安排施工計劃。做好施工階段水、電、原材料等8、及配套設施的保障工作,方便施工順利的進行。二、施工方法及步驟根據目前實際情況,因第二級邊坡的樁基、托梁已施工完成,以及托梁上部擋墻第一層混凝土已基本施工完畢,且雨季即將來臨,為防止坡頂土體受雨水浸泡后,增大對支護結構的側向推力,加大下滑趨勢,經業主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設計單位幾方代表現場勘察后決定,按如下步驟和方案進行處理:第一步:先對二級邊坡坡頂進行搶險施工,以確保二級平臺以上土體的安全。其主要施工工藝流程為:第一道截水溝開挖滑坡體堵縫和夯實第二道截水溝開挖第三道截水溝開挖掛網噴漿。因第二級邊坡擋墻至開挖線以外山體出現大量大小不一的裂縫,其中最大裂縫寬度達0.5 米,深度達 5 米左右9、,為避免坡頂地表水對下面邊坡的影響,本方案共設置三道斷面尺寸為600*800mm的截水溝,第一道截水溝位于坡面最外側裂縫與坡頂之間的正中處,主要作用是截住坡頂與本截水溝之間坡面的地表水,減少坡頂地表水對下側邊坡的浸泡。第二道截水溝位于邊坡開挖線外側2 米處,主要作用是截住第一道截水溝與本截水溝之間坡面的地表水。進一步減少兩水溝間坡面地表水對下側邊坡的浸泡。第三道截水溝設置在距擋墻墻背2 米處,主要作用是對墻背回填坡面上的地表水進行排除,減少雨水對墻背土體的浸泡和土體因自重的增加而產生對擋墻的水平推力。3條截水溝基本與路線呈平行狀布置。為更有效的將坡面積水排除,水溝迎水面一側不能高于原坡面,截水10、溝溝底應設置不小于2%縱坡,將坡面的地表水通過截水溝引入兩側山谷或自然溝渠中。截水溝槽采用人工方式進行開挖,斷面尺寸為 600*800mm。為進一步縮短截水溝的施工時間,在截水溝槽開挖成型經監理工程師驗收合格后,對水溝兩側壁和溝底采取掛網+噴射水泥砂漿。水泥砂漿強度為M20,厚度為 5cm。為避免雨水對山體裂縫區域的沖刷和浸蝕,造成裂縫進一步的擴大。本方案采用小型挖掘機先將有裂縫處山體表層的雜草、樹根以及表層土清除,然后用粘土將裂縫分層填入,用夯實機將其與裂縫土體分層夯打密實。最后用挖機將整個坡面修整平順和夯實,做到坡面無松散土方或石塊。且在墻背處回填土體的表面形成一定的縱坡,使墻背坡面積水能11、及時流入截水溝排出,以減少地表水對墻后土壓力的影響。最后采用錨桿掛鋼絲網+噴射水泥砂漿對整個坡面進行防護施工。噴射水泥砂漿厚度為5cm。16mm 錨桿長度為 1 米,布置間距為2000mm*2000mm,鋼絲網網格尺寸為:20*20mm。為確保噴射砂漿的厚度,在砂漿噴射施工前應做好厚度標記,確保厚度均勻,無露筋現像。在施工時因天氣或其他特殊原因導致施工中斷時,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將未施工完畢裸露的坡面用防水彩條布或塑料薄膜進行覆蓋。施工完畢后根據實際情況及時對砂漿進行養護。第二步:托梁處下沉土體的施工因此處邊坡土質松散,在第一級邊坡樁基沖孔施工過程中,因受到施工震動和雨水天氣的影響,造成托梁下側土12、體部分下沉。在施工過程中,如何使托梁下側土體密實和穩定是施工的重點和難點。經過多方案比選后,此處施工的根本是盡快將第一級邊坡的樁基施工完成,以減少鉆孔過程中震動對邊坡土體下沉的影響,以及邊坡長時間暴露受雨水影響土體自重增加產生下沉。同時在樁基施工完成后,盡快進行托梁和混凝土擋墻的施工,即時進行墻背回填和邊坡的修整。以減少土體下滑趨勢。對于托梁處下沉土體的施工采用人工配合小型機械的方式進行施工。先用小型挖掘機在托梁外修筑一條寬度不小于3.5m 的臨時便道,借助臨時施工便道將托梁下外側土體拍打密實。托梁正下方,機械無法作業的地方采用挖機送土,人工夯實的方式進行施工。個別地方采用素混凝土進行填充密實13、。考慮到土體因受自重影響而自然沉降的問題,因此在托梁下方填充密實后,在其外側需進行超填處理,將托梁外側埋入土內不小于0.5m,且用人工將其夯實。待回填完成后,再用塑料薄膜將整個坡面覆蓋好。直至第一級邊坡托梁擋墻施工完成后進行墻背回填前方可拆去薄膜。第三步:加快第一級平臺樁基、托梁、擋墻的施工速度。因為本搶險工程時間迫性和重要性,對于第一級平臺剩余樁基的施工我部計劃采用7 臺沖擊鉆機,24 小時不間斷施工作業。確保7 天內完成樁基施工,15 天內完成托梁施工,盡快將施工完成的抗滑樁通過托梁連成整體。托梁施工完畢且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后,馬上組織施工班組進行混凝土擋及臺背回填施工。力爭20 天內完成14、此邊坡的防護施工。為確保施工安全,在邊坡施工過程中,上下兩級邊坡同一斷面上應錯開進行施工。為能夠盡早發現邊坡下滑的發展趨勢,我部在第二級平臺托梁頂部共設有8 個監測點,監測點間距為30 米(具體詳見平面布置圖)。在第二、三道截水溝之間坡面設置8 個監測點,對各監測點的水平位移和縱向位移進行適時監測,監測頻率每 8 小時觀測一次,若遇暴雨或其他特殊情況時,應加密觀測。并定期將監測結果反饋給業主和設計單位。當監測點的監測數據達到預警值(預警值為監測限值-最大允許值 20mm的 80%)16mm時,應立即通知并查明原因。及時采取有效預防措施。第五章質量保證措施(一)、建立健全質量管理制度,并建立質量15、責任制,制定各部門、各崗位質量責任制,使責任到人。(二)、開展質量教育及技術培訓,開工前,項目部的工程部或質檢部必須組織施工人員進行施工技術交底。(三)、原材料的控制所需原材料(包括鋼筋、水泥等),進場時必須具備正式的出廠合格證和材質化驗單(原件)。抗滑樁所用水泥、鋼筋、碎石、砂等,均需復檢并送監理或業主的試驗檢測機構進行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四)、嚴格履行報檢程序,任何一道工序施工完畢在進入下一工序前必須經項目部質檢人員檢查合格后,報請監理工程師驗收合格后方可進入下一工序的施工。第六章安全保證措施1、建立健全各級安全管理制度,做到以制度強化施工安全管理,以措施保障施工安全。2、加強安全生產教16、育,提高全員安全意識重點進行四個方面的教育,即:主人翁責任感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教育;安全基本知識和技能的教育;遵守規程制度和崗位標準化作業的教育。3、做好安全技術交底工作開工前,安保部應組織施工人員做好安全操作規程交底,和安全技術交底。項目部的安全技術交底應實行文字交底和簽認制。4、嚴格執行相關安全技術措施1)抓好現場管理,嚴格按制定的安全規則和要求進行施工,保證現場施工有序、安全文明。2)施工現場設置醒目、統一的安全標志。泥漿池應設置護欄,掛安全網,并設置醒目的警示標志。3)現場施工作業人員必須配戴安全帽。4)正確使用個人防護用品,禁止穿拖鞋或光腳進入施工現場。5)、出現緊急情況,應17、按照安全應急預案做好現場呼救、急救和保護工作。6)多工種作業時,必須設專人負責,統一指揮,相互配合。所有進入施工現場人員,必須按規定佩戴個人勞動保護用品,凡不符合安全規定者,嚴禁上崗。7)嚴禁班前飲酒,進入施工現場不準嘻戲打鬧,禁止從事與本職工作無關的事情。8)施工機械施工時,必須專人指揮、專人監管。路堤邊施工作業時要留有安全距離,機械作業范圍內嚴禁站人。9)在邊坡、溝槽及預留洞口要有警示標志及進行防護,防止人員、機械出現安全事故。5、施工現場用電安全措施1)施工現場的電氣設備均符合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輸電線路采用三相五線制,電線(纜)均按要求架設,執行“一機、一閘、一箱、一漏、一接18、地”制,照明線路、燈具等安裝高度要符合規定要求。2)電工必須持證上崗,作業時穿戴好個人防護用品,并嚴格執行電氣安全操作規程。夜間施工有 1 名電工值班,配置好必要的安全防護用品。工作完畢后要切斷電源。第七章環境、環保措施工程現場四周環境和注意的問題:1工程施工車輛應按指定出入口進出,應安排專人灑水或清掃,保持現場清潔衛生。2 施工過程中加強對周邊環境的保護,生產及生活污水不得亂排,生產污水經沉砂井沉淀后排入市政下水管道內。3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施工噪音,最大限度降低噪音對周邊環境的影響。4.沖孔樁工程量大,時間長,產生的泥漿用泥漿泵配合專用罐式汽車外運至指定地點。第八章文明施工環境保護措施1、施工19、場地應當整平,清除障礙物,無坑洼和凹凸不平。2、施工現場應具有良好的排水系統,設置排水溝及沉淀池,現場廢水不得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網和河流。3、施工現場道路應暢通,應當設循環干道,滿足運輸和消防要求。4、經常安排灑水車對施工區域進行灑水降塵,做到不揚塵。在施工現場出入口設置洗車槽,防止施工車輛將泥土帶入市政道路。5、施工現場實施封閉式管理,將施工現場與外界隔離,防止“擾民”和“民擾”問題,同時保護環境、美化市容。6、施工現場圍擋沿工地四周連續設置,除出入口外,不得留有缺口。圍擋的用材應堅固、穩定、整潔、美觀,宜選用砌體、金屬材板等硬質材料。一般應高于2.2m。禁止靠圍擋內側堆放泥土、沙石等物品,20、嚴禁將圍擋做擋墻使用。7、施工現場固定出入口應安排人員值班,防止非施工人員進入施工現場。8、從事塊片石、級配碎石及土方運輸采用密閉式運輸車輛或采取覆蓋措施。9、施工現場應按照現行國家標準 及 制定降噪措施,并對施工現場的噪聲值進行監測和記錄。10、夜間運輸材料的車輛進入施工現場,嚴禁鳴笛,裝卸材料應做到輕拿輕放。11、對產生噪聲的施工機械、機具的使用,采取消聲、吸音、隔聲等有效控制降低噪聲。第九章事故救援應急預案1、現場事故應急救援小組現場事故應急救援小組成員主要由施工員、安全員、班組長等組成,小組成員接受必要的急救知識培訓,工地內備有常用急救藥品與物質。2、現場應急救援事故發生后,現場應急救21、援小組立即做好以下工作:一方面,立即組織人員協助衛生員對傷員實施緊急搶救,并且及時與附近醫院取得聯系,做好接納傷員的準備,邊將傷員送往醫院。對于仍處于危險區域的傷員,在事故還未繼續蔓延的情況下,立即組織人員進行排險解救傷員。另一方面,立即報告項目部領導,并做好現場保護。注意在搶救過程中,拍攝事故現場不同角度的照片,以及做好事故現場標記。3、項目部應急措施事故發生后,項目經理應立即召集領導班子召開緊急會議,強調各部門按照各自職責,以便有序地開展工作,同時,發出停工令,做好穩定隊伍的工作。4、立即通知傷亡家屬,做好接待和安撫工作,如實的向其家屬介紹事故情況,取得諒解和協助。5、對于重大傷亡事故,應22、以最快的方法分別將事故概況匯報給企業主管部門,本行業安全管理部門和當地勞動部門、公安部門報告。6、妥善處理善后工作、做好接待調查的工作;、根據國家和地區有關處理傷亡事故的規定,做好醫療和扶恤工作。、待調查組基本搞清事故發生的經過、原因和責任后,項目部在調查組參與下,組織事故分析會議,從事故中找出責任者和血的教訓,提高改進安全工作的措施,用以教訓干部職(民)工的安全意識和自保能力。、在征得有關部門同意復工的批準時,首先必須組織干部、專業人員和職工參加的檢查組。對工地進行全面檢查,并及時處理安全隱患,另一方面,組織全體參加施工的人員認真學習安全技術知識、規章制度、標準和操作規程,特別應從同類事故中吸取教訓,把安全生產工作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為確保安全生產,防止事故發生,要求認真編制防范措施。本著“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和堅持“管生產必須安全”的原則,以確保施工區周圍建筑物和其他被保護對象以及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第十章附件1、安全保證體系框圖2、質量保證體系框圖3、環境保護體系框圖4、施工平面布置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