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溪灣住宅小區施工升降機安裝和拆卸專項方案(24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556569
2022-08-26
24頁
744KB
1、榆林地電榆溪灣住宅小區榆林地電榆溪灣住宅小區 N3N3 標段標段施工升降機專項施工方案施工升降機專項施工方案編制人:編制人:審核人:審核人:批準人:批準人:年年月月日日目錄目錄一、工程概況.2二、200/200 施工升降機基本技術參數.2三、方案編制依據.2四、定位要求.2五、安裝前準備工作.3六、安裝操作工藝.3七、施工升降機拆卸要點.101、拆除程序.102、拆除工作準備.103、拆除作業.11八、安全操作規程.11九、施工升降機安拆安全技術措施.17十、應急救援措施.17(一)、應急領導小組.17(二)、應急領導小組人員職責.18(三)、項目部車輛、人員調配與急救措施.18(四)、現場急2、救技術.201/24施工升降機裝拆施工方案施工升降機裝拆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一、工程概況:本工程為地電榆溪灣住宅小區 N3 標段 5#、7#樓工程,位于榆林市上郡南路農科所東側,地上 21 層,地下 1 層,總面積為 12104.98,地上高度 66.8m,結構類型為剪力墻結構,抗震設防為六度。根據施工生產的需要,擬在建筑物東側安裝一臺 200/200 施工升降機。二、二、200/200200/200 施工升降機基本技術參數:施工升降機基本技術參數:1、安裝高度:67 米2、單籠額定載重量:20003、安裝方式:雙籠、雙驅動、有對重三、方案編制依據:三、方案編制依據:1、國家標準:起重機械用3、鋼絲繩檢驗和報廢實用規范(5972-86)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33-86)建筑機械技術試驗規程(34-86)起重吊運指揮信號(5082-85)2、行業主管部門及章丘市工程機械廠公司有關施工升降機拆安安全管理方面的文件、制度和規定、說明書。3、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及建筑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四、定位要求:四、定位要求:施工升降機的現場定位由榆林市平江工程機械有限公司技術人員和設計院人員根據現場實際施工需要和施工升降機的安裝使用規范確定。1、本機固定基礎。2、地基、基礎地耐力要求:不小于 0.151062/243、底架水平度公差小于 2。4、注意正確接地和排水設置。4、五、安裝前準備工作五、安裝前準備工作1、運輸車輛視情況定,配備吊裝機械,選用的吊車或其他吊裝設備的起升高度不應低于 18M,相應起吊能力不少于 8T。(根據安裝單位上報吊裝機械為 25T,汽吊 12T。)2、施工升降機專用電箱。為了滿足塔機正常工作,施工升降機必須使用專用配電箱,規格為250A 空氣開關一只。專用電源箱離升降機下配電箱距離不得超過 20 米。電源電纜線規格不得低于 3252+1102。3、道路及安裝場地。項目部應提供專門堆放施工升降機部件的場地,安裝區域地面平整,施工道路上無障礙物,并能保證運輸車輛的順利通行。4、確定附墻方案,按需要準備好固定件,并提前在符合要求的位置安裝牢固5、。5、準備好停層附件。6、按要求檢查零部件是否變形、損壞,并相應更換或修復。六、安裝操作工藝:六、安裝操作工藝:1、底架安裝:1在基礎上準確定位,將升降機底架采用M25 高強螺栓埋入基礎預留洞,并采用比基礎高一標號的砼澆筑(注意:水平度誤差在 20002000范圍內小于 2)。2在基礎外側搭設加強托架平臺,用以圍欄安裝及底架、吊籠的支撐。3/242、護欄安裝:1清掃基礎表面雜物。2將底盤固定在基礎平面上,在底盤上安裝三節標準節。3緊固前調整底盤與附著墻面相對位置,使導軌架中心位置與附墻中心對正,且保證底盤兩對應端點與附著墻面距離相等。4用經緯儀測量導軌架與水平的垂直度,誤差不得超過 1.5,并6、用鋼墊片將底盤與基礎之間墊實。也可以用水平尺檢查導軌架定部四根立柱管端面的水平度,誤差不得超過 1.5調整符合要求后,按說明書安裝各扇護網。6將吊籠緩沖裝置與底盤連接。3、吊籠安裝:1檢查吊籠上所有用于運輸的鐵絲、螺栓、墊板等包裝捆扎物是否全部清除干凈。2檢查安全器齒輪是否轉動靈活。3將滾輪調整到最大偏心位置,以便順利套入導軌架。4用鍥形塊撬動制動器松閘拉手,松開電機制動器。5用起重設備吊起吊籠,從已安裝的導軌架上方將吊籠平穩套入,使其準確就位,停放在合適高度的墊木上。6安裝籠頂安全欄桿。4、對重體安裝:1檢查對重體的導軌是否轉動靈活,螺栓是否擰緊。2垂直吊起對重體,讓導輪保護架和導輪對正導軌7、架上的對重導軌4/24后,緩慢下落到緩沖簧上。5、吊桿安裝;1將立柱安裝在吊桿底座上,用螺栓緊固。2安裝吊桿抱臂,將立柱與導軌架相連。3安裝長短連接角鋼,微調護欄門,使吊籠單開門碰塊對正護欄門框上的擋塊體。4垂直吊起吊桿,將其下端的銷柱插入立柱頂的吊桿坐孔內。5插上插銷,使吊桿不能轉動。6、將導軌架加高10.5m:將標準節兩端清理干凈,在對接接頭、齒條銷子和銷孔上涂適量的鈣基脂后,四節連為一體,用 M24 乘 230 的 8.8 級高強連接螺栓,以 350 n.m 力矩擰緊。用自備起重設備吊裝到已連為一體的標準節吊裝到已裝好的導軌架上,用標準節連接螺栓緊固。此時需按要求設置第一道附墻,并用經緯8、儀測量導軌架與水平面的垂直度,誤差不的大于 4。7、吊籠安裝后的調整:1通過調整吊籠上滾輪偏心軸,以滿足如下要求:a:齒輪與齒條的齒側間隙為0.20.5,齒合長度沿齒高不得小于40%,沿齒長不得小于50%。b.背輪與齒條背面間隙為0.5。c.各滾輪與導軌架立柱管的間隙不大于0.5。d.齒輪、齒條的齒線平行。(2)檢查所有的門,保證開啟靈活。(3)松開鍥行塊,使電機制動器復位(如采用擰緊制動器松閘拉手上的兩個螺母的方法松開制動器,則必須將這兩個螺母退至開口銷處)。5/24(4)將一根撬棒插入聯軸節孔內向上撬動,撬動時,應同時松開電機剎車。每向上撬一次,應松手合閘一次,反復撬動,使吊籠上升1 米左9、右。此時可對原調整情況進行檢查后在調整,至合乎要求后拆去墊木,用手拉松閘把手,使吊籠緩緩下降,停靠在緩沖彈簧上。8、電氣控制系統安裝:(1)把已盤好的電纜筒吊放至護欄后側部位,使電纜筒護圈中心對正吊籠電纜臂臂頭。(2)將電纜筒底部引出的電纜端頭穿過后護欄,接到下電箱。(3)將電纜筒上部的電纜端頭穿過吊籠電纜臂,引向驅動板極限限位開關并接線,同時用電纜臂將電纜固定。(4)從工地準備好的升降機專用電源箱引出供電電纜,接至下電箱。(5)接通下電箱的主電源開關,接通電鎖、緊急停車,合上上電箱內單極開關,通過開啟護欄門、吊籠單雙開門、吊籠翻板門,扳動上下限位、極限限位等,檢查交流接觸器是否吸和,以此來判10、定各限位開關是否工作正常。(6)驗證各限位開關正常后,扳動操作面板上升降手柄,點動升降機,使其頂尖指在上升位置,檢查吊籠的移動方向是否指向一致。如一致,則說明接入的相序正確;反之,相序接反,應重新調整,即將極限開關上的兩根電纜芯線交換位置。(7)升起吊籠,按下急停按鈕,根據驅動板限位開關實際位置,安裝調整好下限位碰塊和極限限位碰塊,并用連接螺栓緊固。具體調整要求如下:6/24保證吊籠額定載荷下降時,下限位碰塊觸發該開關,使吊籠制停,此時極限限位離極限碰塊還有一定距離。在正常工作狀態下,吊籠碰到緩沖簧前,極限限位應首先動作。(8)測量升降機結構、電動機和電氣設備金屬外殼的接地電阻,應不大于 4 11、歐;電氣及電氣元件的對地絕緣電阻不小于 0.5 兆歐,電氣線路的對地絕緣電阻不小于 1 兆歐。9、電動升降試車:(1)接通電源,由專職駕駛員謹慎地操作升降機,使吊籠上下運行數次,每次行程不得超過 3 米。(2)檢查運行是否平穩,有無跳動、異響,制動器是否工作正常。停機后,對齒輪齒條的齒合情況、滾輪與導軌架立柱管的接觸情況重新檢查、調整,直到符合要求。(3)空籠試車完成后,在進行安裝載重實驗。在空籠中裝入額定安裝載荷,按電機所用工作制,工作一小時,減速器溫升不得超過60K。10、導軌架的加節安裝:(1)重要說明:a:加節前,將操作面板上的加節開關板至加節位置,籠頂操作,運行前按鈴示警,驗證籠頂操12、作按鈕盒上各開關功能的準確性。B:雙速升降機加節時只能以底速運行。C:通過觸動仿冒頂限位,驗證其功能的靈敏可靠性。在最上一節標準節的上框、中框間安裝防冒頂碰塊,拆除上限位、上極限限位碰塊。當吊籠升至靠近導軌架頂部時,該為點動上升,距導軌架頂端 350 時停止。7/24只有在吊籠運行停止后才能進行安裝作業,此時籠頂操作按鈕盒上的電源開關板至總停位置,以防誤操作。D:加節的同時,應按要求進行附墻安裝,每加高10 米用經緯儀分別在平行和垂直于吊籠長度的上方檢查導軌架的垂直度。如發現垂直度超標應及時加以調整,可用千斤頂、手動葫蘆、絲杠、鋼絲繩、鐵絲等,借助于建筑物對導軌架進行推拉,調整到位。E:標準節13、必須用M24X230 的 8.8 級高強度螺栓連接,對角上緊,且螺栓安裝方向應由下朝上,螺母強度等級不底于9 級,擰緊力矩為 350N.M。F:連接標準節時,必須保證各立柱管對接處的錯位階差不大于 0.8;有對重軌道時,軌道對節處錯位階差不大于0.5,否則應進行修磨矯正。G:每次加節到使用高度后,應及時安裝并調整好上限位、極限限位、仿冒頂相位的碰塊位置。(2)、未帶對重系統時,利用塔機加節:A:將標準節兩端清理干凈,對接接頭、齒條銷子、銷孔涂適量的鈣基脂后,幾節連為一體(最多不超過 4 節),用聯接螺栓緊固。B:籠頂操作,吊籠接近導軌架頂部時,拆除上限位、上極限限位碰塊,點動上升,在仿冒頂限位14、處停止。C:將籠頂操作按鈕盒上電源開關扳至總停位置,切斷電源,以防誤操作D:用塔機將已連好的導軌架錐套朝下,吊至待加高處,垂直套入。上緊螺栓。E:重復以上操作加節到所需高度。8/24F:安裝并調試好上限位、極限限位、仿冒頂限位碰塊。G:將籠頂操作按鈕盒上電源接通,置于專用停放處,加節完畢。(3)、未帶對重系統時,利用籠頂吊桿加節:A:將吊桿插入籠頂的吊桿座孔內(若為電動,應接好電源)。B:打開一扇籠頂安全欄桿,放下吊鉤,用專用吊具吊起一節標準節。使帶錐套的一端向下,并平穩地放置在籠頂,每次籠頂最多允許放置兩節標準節。C:卸掉吊具上的標準節,將吊桿固定,關上安全欄桿。D:籠頂操作,開動升降機,當15、吊籠接近導軌架頂部時,拆除上限位、上級限限位碰塊,點動上升,在防冒頂限位處停止。E:將籠頂操作按鈕盒上的電源開關扳至總停位置,切斷電源,以防誤操作。F:吊桿吊起標準節,對準接頭、齒條銷子和銷孔全部擦干凈,加少許潤滑脂。G:旋轉吊桿使標準節錐套垂直套入,并用聯接螺栓緊固,松開吊鉤,將吊桿轉回并拆除。H:重復以上操作加節所需高度。I:安裝并調整好上限位、上級限限位、仿冒頂限位碰塊。J:將籠頂操作按鈕盒上電源接通,置于專用停放處,加節完畢。11、系統安裝:安裝附墻系統之前,應確定好附墻方案,固定件按規定要求,在建筑物上安裝就位。安裝者應熟悉附墻系統的全部內容。附墻系統安裝時,應在籠頂操作,按要求進行16、操作。附墻系統安裝與導軌架加節應同步進行。9/24對各停層點應設置停層層門或停層欄桿,曾門或停層欄桿不應突出到升降通道上。停層欄桿應與吊籠電氣或機械連鎖。導軌架通過附墻架與建筑物連接,附墻架的間距和最大自由端高度取決于所選附墻類型。導軌架與附著墻面之間有四根立管支撐用作登樓平臺的排桿,四根立管必須隨著導軌架的加節而同步加高。在具體安裝時,為了確保附墻系統所規定附墻間距和最大自由端高度要求,有時需加設一個臨時附墻,隨著導軌架的加高,在正常位置安裝好附墻系統后,即可將臨時附墻拆除,并移到正常附墻位置進行安裝。本機導軌架高度 79.8m,附墻間隔定為在建筑的樓層高,最大自由端高度不超過 9 米。安裝17、時在 LK 軸交 12 軸梁上鉆孔(24)四個并安裝22 穿墻螺栓固定(位置詳見附圖)。七、施工升降機拆卸要點:七、施工升降機拆卸要點:具備足夠的拆卸場地,出場道路暢通。1、拆除程序(1)、恢復機況安裝籠頂小起重機(安裝吊桿)拆除標準節拆除附屬撐桿拆除吊籠拆除圍欄拆除基礎構架地腳架。2、拆除工作準備(1)、檢查修理施工升降機各機件、安全裝置和電器系統、使設備恢復到完好狀態。(2)、召開拆除作業人員會議,重新明確分工,分頭進行準備。(3)、分級進行安全技術交底。(4)和項目部進行溝通、協調配合事宜、拆除空間、地面和進出道路上的所有障礙物。10/243、拆除作業(1)安裝籠頂小起重機(安裝吊桿)(18、2)用小吊桿將標準節掛住,逐個拆除連接螺栓然后將其吊放地面。用上述方法拆除最上一道附著以上的其它標準節,同步拆除立管柱和過橋聯桿。(3)拆除最上一道附著,即拆除前支撐和斜支撐,分別放到地面。(4)、重復(2、(3)序,拆除其余標準節和附著裝置至4.5M 高度。(5)、分別吊拆兩個吊籠。(6)、拆除圍欄。(7)、拆除最后 3 個標準節。(8)、拆除基礎構架。八、安全操作規程:八、安全操作規程:人員組織:組織安裝作業隊伍,工作前必須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姓名王建軍王春連王世波左崎馮鵬飛王勝偉師延平證號7115502377陜建安 C【2011】0800271陜 K2寧 A5陜 K4陜 K6陜 K311/19、24工種及分工負責人安全員建筑塔式起重機安裝拆卸工塔吊司機建筑塔式起重機安裝拆卸工建筑塔式起重機安裝拆卸工信號工要求:1、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高空作業人員系好安全帶,對索具、起重機具、手拉葫蘆、專用扳手及其它輔助工具認真檢查,不合格者一概不允許使用。2、對施工升降機安裝的基礎部分,根據其規格及事前技術交底進行驗收,驗收不合格者一概不準安裝。3、安裝前必須作油漆保養工作。對拆裝工(起重工)的要求1、拆裝工必須年滿 18 周歲以上,并且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2、拆裝工必須經當地勞動部門或指定單位培訓,取得特種作業許可證后,方可參加拆裝作業。3、每個拆裝工每次拆裝作業中,必須了解所從事的項目、部位、內20、容及要求,對所拆裝的部位必須做到:、準確了解其重量;、吊點位置;、選擇合適的吊掛位置;、正確地選擇吊具和索具。4、拆裝人員在進入工作現場時,必須戴安全帽。高空作業還必須穿防滑鞋,系安全帶,戴手套。5、拆裝人員必須在指定的專門指揮人員指揮下作業,其它人員不得發出指揮信號。6、作業前,拆裝工人必須對所有使用的鋼絲繩、鏈條、卡環、吊鉤及12/24各種吊具和索具按有關規定作認真檢查,合格后方準使用,不準超載使用。7、重作業中,不允許把鋼絲繩和鏈條等不同種類的索具混合用于一個重物的捆扎或吊運。8、拆裝人員如遇身體不適,不得參加高空作業。指揮人員1、在拆裝作業過程中,必須指定專門的指揮人員,并嚴格在其指揮21、下工作。2、起重作業中,指揮人員是唯一的直接發布號令者,嚴禁無證人員指揮。3、揮人員在作業中,必須佩帶有“指揮”案的袖標。4、揮人員必須了解所指揮作業的機械的性能。5、作業中如有兩個或兩個以上指揮人員指揮同一臺起重機械作業時:、所有指揮人員必須佩帶相同標志。、各指揮人員必須使用同一種指揮信號。、作業中,只允許一個人對司機操作發出指揮信號,嚴禁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對司機發出指揮信號,其它指揮人員只能相互傳遞指揮信號。利用通訊設備進行指揮時,所有指揮人員用的通訊設備中,只允許有一個與司機的通訊設備的頻率相同。、指揮人員這間必須有良好的配合,特別是在起重機作業時,由一個指揮人員轉入另一個指揮人員作業22、時,相互交接的指揮人員必須事先聯系好后方能交接,絕對不允許兩個人同時指揮,間斷指揮或無指揮作業。6、指揮人員必須了解每項作業的內容和要求。13/247、指揮人員在作業中,按有關規定,檢查所用的鋼絲繩和吊鉤是否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嚴禁使用。8、重機的工作條件不符合有關的安全規定時,指揮人員不得指揮作業。9、指揮人員要監督本職所轄范圍的作業人員戴安全帽,系安全帶,穿工作鞋。指揮信號的要求1、起重作業中所用的各種指揮信號及通訊種類必須符合5082-85 規定的要求。指揮人員在作業中必須位于司機聽力或視力所及的明顯處,不允許進入司機的盲區和隔音區指揮。2、指揮信號,必須清晰可辯,隨時都可以傳遞指揮信號23、。3、開始作業前,指揮人員與司機必須相互約定所采用的指揮信號種類。4、在運轉中,不準中途改用未經約定的指揮信號種類,在需要更換時,必須使機械停止運轉,指揮人員與司機取得聯系,并經雙方認可后更換。5、作業中,各種指揮信號可單獨使用,也可兩種信號配合使用。對電工及操作者的要求1、拆裝施工施工升降機的電器部分,必須是持電工上崗證的電工進行,嚴禁他人拆裝。2、必須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及其它安全用電要求。3、施工升降機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拆裝作業前、中、后,拆裝人員必須遵守下列安全規程工作:工作前:1、拆裝作業前,拆裝負責人必須對所有拆裝人員先公布拆裝方案,后14/24進行安全24、技術交代和作業進度交底及人員分工等。2、拆裝負責人要向施工升降機機長了解機械技術情況等。3、對基礎及基礎加強部分進行驗收(包括地耐力、平整度、垂直度、砼標號及預埋基礎圖)。4、拆安負責人要指定專人對所使用的鋼絲黽、卡環、吊鉤,各種吊具索具作認真檢查,不符合標準嚴禁使用。5、拆安負責人指揮正式指揮人擔任指揮工作并與司機約定采用的指揮信號種類。6、參加作業人員必須身體狀況良好,對身體不適者不得從事高空作業。7、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安全帽,高空作業人員必須穿防滑鞋,系安全帶。8、拆裝人員必須了解下列指示:a:了解起重機械的性能和工作任務及安全交底。b:必須祥細了解并嚴格按照說明書中規定的安裝機拆卸程序25、進行作業,嚴禁對拆裝程序作改動。c:機械各部件相連處采用連接形式和使用的連接件的尺寸、規格及要求。對有潤滑要求的螺栓需按說明書要求進行潤滑。d:了解每個拆裝件的重量和吊點9、施工升降機操作人員應保證機械技術狀況良好,做好制動器、鋼絲繩等要害部位的檢查工作,保證安全裝置靈敏可靠。工作中:1、起重機司機,只服從指定的指揮人員的指揮。2、作業中有兩個指揮人員同時發出信號,不得操作。只有一個指揮發15/24出信號時方可操作。3、對所拆裝的部件,必須選擇合適的吊點和吊掛部分,嚴防由于吊掛不當造成零部件的損壞或造成鋼絲繩的斷裂。4、必須按拆裝工藝作業,安裝過程中,發現不符合技術要求的零部件不得安裝。5、預26、緊力的螺栓時,必須使用專用的可讀數的工具。工作后:1、安裝完畢的施工升降機,必須使各工作機構工作正常。2、對各安全保護裝置進行調試,保證靈敏可靠。3、各控制器回零,切斷總電源,關好門窗,收好工具。4、拆裝負責人負責填寫驗收表。并與機長、安全員、現場負責人按驗收項目進行驗收,符合規定后,予以簽字認可。5、驗收中如發現安裝質量問題,由拆裝負責人與技術負責人提出解決方案,由拆裝隊負責解決,否則機械不得投入使用。6、施工升降機安裝完畢,其導架對支承面垂直偏差不大于1。對場地和環境的要求施工升降機進入施工現場前,設備租出單位必須向使用單位(項目經理部)進行安全技術交底。提出進場時所需的環境、場地和交通條27、件。1、對于現場或工程較復雜而造成施工升降機易裝難拆的工程。在安裝前必須制定出符合安全規定的拆除方案。2、現場情況必須滿足拆裝需要,拆裝的輔助設備如塔式起重機等,必須符合起重性能的要求。16/243、基礎施工必須符合使用說明書中的有關規定。4、施工升降機接地必須牢固可靠,接地電阻不大于 4,接地裝置選擇和安裝應符合有關的電器安全的要求。5、拆裝施工升降機的氣候條件:、溫度-20+40。、風力不高于 4 級風。、大雪、大雨、大霧及能風度低情況下不得進行拆裝作業。6、供電電壓不得超過 5%。7、施工升降機與架空輸電線的安全距離應符合有關安全標準的規定。九、施工升降機安拆安全技術措施九、施工升降機安28、拆安全技術措施1、凡高空作業人員需持上崗證,且身體健康。2、所有安拆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高空作業人員必須正確使用安全帶。3、高空作業人員須穿緊身衣,且不得穿高跟鞋或硬底鞋。4、高空作業所使用工具,拆卸下的小配件必須裝入工具袋內,并連接安全繩,禁止拋扔任何工具或小配件。5、操作人員必須做到一切行動聽指揮,不得隨意行動。6、操作人員必須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作業時集中思想,嚴肅認真,互相監督,確保操作安全,按時完成任務。十、應急救援措施十、應急救援措施(一)、應急領導小組成員:組長:孫明宏副組長:白云中17/24組員:李枝鴻、李艷強、白金潔、余騰騰、謝飛平(二)、應急領導小組人員職責。組長職責:129、全面負責應急指揮工作。2、復查和評估事故(事件)可能發展的方向,確定其可能的發展過程,并確保任何傷害者都能得到足夠的重視。3、與場外應急機構取得聯系及對緊急情況的處理作出安排。4、在緊急狀態結束后,控制受影響地點的恢復,并組織人員參加事故的分析和處理。副組長職責:1、評估事故的規模和發展態勢,建立應急步驟,確保員工的安全和減少設施和財產損失。2、事故現場指揮,督促有關部門和人員進行現場搶險工作。3、安排尋找受傷者及安排非重要人員撤離到集中地帶。4、設立與應急中心的通訊聯絡,為應急服務機構提供建議和信息。組員職責:1、負責傷員救護工作并負責和送往醫院治療。(三)、項目部及所屬各隊的車輛和人員都30、在傷害發生后,都歸應急領導小組指揮。1、傷害急救基本要點(1)、發生傷害事故后,現場人員不要害怕和慌亂,要保持冷靜,迅速對受傷人員進行檢查。18/24急救檢查應先看神志、呼吸,接著摸脈搏、聽心跳,再查瞳孔,有條件者測血壓。檢查局部有無創傷、出血、骨折、畸形等變化,根據傷者的情況,有針對性地采取人工呼吸、心臟擠壓、止血、包扎、固定等臨時應急措施。(2)、讓人迅速撥打急救電話,向醫療救護單位求援。急救電話:120救護電話:120應急組長電話:應急副組長電話:(3)、拔打急救電話注意事項在電話中應講清傷員的確切地點,如聯系方法、行駛路線等。簡要說明傷員的受傷情況、癥狀等,并詢問清楚在救護車到來之前,31、應該做些什么。派人到路口準備迎候救護人員。2、遵循“先救命、后救肢”的原則,優先處理顱腦傷、胸傷、肝、脾破裂等危及生命的內臟傷,然后處理肢體出血、骨折等傷。3、檢查傷者呼吸道是否被舌頭、分泌物或其他異物堵塞。4、如果呼吸已經停止,立即實施人工呼吸。5、如果脈搏不存在,心臟停止跳動,立即進行心肺復蘇。6、如果傷者出血,進行必要的止血及包扎。7、大多數傷員可以毫無顧忌地抬送醫院,但對于頸部背部嚴重受損者要慎重,以防止其進一步受傷。19/248、讓患者平臥并保持安靜,如有嘔吐,同時無頸部骨折時,應將其頭部側向一邊以防止噎塞。9、動作輕緩地檢查患者,必要時剪開其衣服,避免突然挪動增加患者痛苦。10、救32、護人員既要安慰患者,自己也應盡量保持鎮靜,以消除患者的恐懼。11、不要給昏迷或半昏迷者喝水,以防液體進人呼吸道而導致窒息,也不要用拍擊或搖動的方式試圖喚醒昏迷者。(四)、現場急救技術1、人工呼吸口對口(鼻)吹氣法是現場急救中采用最多的一種人工呼吸方法,其具體操作方法是:(1)對傷員進行初步處理:將需要進行人工呼吸的傷員放在通風良好,空氣新鮮、氣溫適宜的地方,解開傷員的衣領、褲帶、內衣及乳罩,清除口鼻分泌物、嘔吐物及其他雜物:保證呼吸道暢通。(2)使傷員仰臥,施救人員位于其頭部一側,捏住傷員的鼻孔,深吸氣后,將自己的嘴緊貼傷員的嘴吹人氣體。之后,離開傷員的嘴,放開鼻孔,以一手壓傷員胸部,助其呼出33、體內氣體。如此,有節律地反復進行,每分鐘進行 15 次。吹氣時不要用力過度,以免造成傷員肺泡破裂。(3)吹氣時,應配合對傷員進行胸外心臟按摩。一般地,吹一次氣后,作四次心臟按摩。2、心肺復蘇20/24胸外心臟按摩是心臟復蘇的主要方法,它是通過壓迫胸骨,對心臟給予間接按摩,使心臟排出血液,參與血液循環,以恢復心臟的自主跳動。其具體操作方法是;(1)讓需要進行心臟按摩的傷員仰臥在平整的地面或木板上;(2)施救人員位于傷員一側,雙手重疊放在傷員胸部兩乳正中間處,用力向下擠壓胸骨,使胸骨下陷 34,然后迅速放松,放松時手不離開胸部。如此反復有節律地進行。其按摩速度為每分鐘約6080 次。胸外心臟按摩時34、的注意事項:胸部嚴重損傷、肋骨骨折、氣胸或心包填塞的傷員,不應采用此法。胸外心臟按摩應與人工呼吸配合進行。按摩時,用力要均勻,力量大小看傷員的身體及胸部情況而定;按壓時,手臂不要彎曲,用力不要過猛,以免使傷員肋骨骨折。隨時觀察傷員情況,作出相應的處理。3、止血當傷員身體有外傷出血現象時,應及時采取止血措施。常用的止血方法有以下幾種:(1)傷口加壓法這種方法主要適用于出血量不太大的一般傷口,通過對傷口的加壓和包扎,減少出血,讓血液凝固。其具體做法是如果傷口處如果沒有異物,用干凈的紗布、布塊、手絹、繃帶等物或直接用手緊壓傷口止血;如果出血較多時,可以用紗布、毛巾等柔軟物墊在傷口上,再用繃帶包扎以增35、加壓力,達到止血的目的。21/24(2)手壓止血法臨時用手指或手掌壓迫傷口靠近心端、的動脈,將動脈壓向深部的骨頭上,阻斷血液的流通,從而達到臨時止血的目的。這種方法通常是在急救中和其他止血方法配合使用,其關鍵是要掌握身體各部位血管止血的壓迫點。手壓法僅限于無法止住傷口出血,或準備敷料包扎傷口的時候。施壓時間切勿超過 15 分鐘。如施壓過久,肢體組織可能因缺氧而損壞,以致不能康復,繼而還可能需要截肢。(3)止血帶法這種方法適合于四肢傷口大量出血時使用。主要有布止血帶絞緊止血、布止血帶加墊止血、橡皮止血帶止血三種。使用止血帶法止血時,綁扎松緊要適宜,以出血停止、遠端不能摸到脈搏為好。使用止血帶的時36、間越短越好,最長不宜超過 3 小時。并在此時間內每隔半小時(冷天)或 1 小時慢慢解開、放松一次。每次放松12 分鐘,放松時可用指壓法暫時止血。不到萬不得已時不要輕易使用止血帶,因為上好的止血帶能把遠端肢體的全部血流阻斷,造成組織缺血,時間過長會引起肢體壞死。4、搬運轉送轉送是危重傷病員經過現場急救后由救護人員安全送往醫院的過程,是現場急救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因此,必須尋找合適的擔架,準備必要的途中急救力量和器材,盡可能調度速度快、震動小的運輸工具。同時,應注意掌握各種傷病員搬運方式的不同:(1)上肢骨折的傷員托住固定傷肢后,可讓其自行行走。22/24(2)下肢骨折用擔架抬送。(3)脊柱骨折傷員,用硬板或其他寬布帶將傷員綁在擔架上。(4)昏迷病人,頭部可稍墊高并轉向一側,以免嘔吐物吸人氣管。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