鄖十高速公路人工挖孔樁基施工技術方案(25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556748
2022-08-26
25頁
281.93KB
1、目錄1、編制范圍、依據及原則1.1 編制范圍1.2 編制依據1.3 編制原則2、工程概況2.1 自然條件2.2 工程簡介及工程量3、工料機配置3.1 人員配置3.2 主要材料進場情況3.3 主要設備進場情況4、施工進度計劃5、施工技術方案5.1 施工準備5.2 挖孔樁施工技術方案6、質量保證措施7、安全、環保措施8、文明施工措施鄖十高速公路 YSTJ-5 合同段樁基施工技術方案1、編制范圍、依據及原則1.1 編制范圍鄖十高速公路 YSTJ-5 合同段橋梁工程樁基施工技術方案編制范圍:鄖十高速 5 標所有 9 座橋梁樁基礎施工工程以及為實施以上工程必須的臨時工程。1.2 編制依據湖北省鄖縣(鄂豫2、省界)至十堰高速公路一期土建工程施工招標文件項目專用本-2011 年 5 月;湖北省鄖縣(鄂豫省界)至十堰高速公路兩階段施工圖設計第三冊、工程地質勘查報告-2011 年 6 月;湖北鄖十高速公路施工工藝標準化管理實施細則-2011 年 5 月;國家、行業相關標準。1.3 編制原則1.3.1 根據湖北省鄖縣(鄂豫省界)至十堰高速公路一期土建工程施工招標文件要求,施工涵蓋技術文件所規定的全部技術內容。1.3.2 施工方案力求采用先進、可靠的工藝、材料、設備、達到技術先進,力求工藝成熟,具有可操作性。1.3.3 根據湖北省鄖縣(鄂豫省界)至十堰高速公路兩階段施工圖設計成果,結合橋址的地質、水文、氣象3、條件及工程規模、技術特點、工期要求、工程造價等多方面比選來確定。1.3.4 保證施工質量和確保計劃工期如期完成。1.3.5 通過快捷的工藝、合理有效的資源組織,力求縮短工期,為橋梁的施工提供有力保障。1.3.6 高度重視環保、施工安全問題。2、工程概況2.1 自然條件2.1.1 水文氣象線路區內屬北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具有四季分明、立體氣候明顯、光照充足、降水集中等特點。夏長冬短,春秋相近,平均氣溫在 1016之間,極高氣溫達42.7,極低氣溫為-13.5,年平均日照數位1928 小時,日照率為 44%,平均年降雨量800950mm。地表水不發育,無常年地表流水,主要為雨季時形成的地表面流;4、地下水主要賦存于基巖中的裂隙水,富水性若,水量貧乏,主要接受大氣降水入滲補給,水文地質條件屬簡單類型。2.1.2 地質地貌橋址區地貌單元屬構造剝蝕低山-丘陵地貌,地形起伏較大。山坡自然坡度較陡,植被較發育,多為喬木及小灌木;橋址區有G209 國道公路,與擬建高速公路有交叉分布,交通較為方便。橋址區大地構造屬于昆侖-秦嶺維向構造體系東秦嶺南亞帶,該構造體系是區內發展最早的構造體系,為區內主要構造格架,其他后期構造在才構造之上疊加、穿切、橫跨,構造形態復雜,褶皺發育,斷裂交織,具有多起活動特征,是個相當復雜的構造地區。2.2 工程簡介及工程量鄖十高速 YSTJ-5 合同段共 9 座橋梁,總長 205、97m。其結構形式見下表:序號中心樁號橋名孔數及孔徑右偏角上部構造下部構造1 K25+283 白桑關大橋(右幅)530 120 預應力砼T 梁柱式、樁基礎Z3K25+295 白桑關大橋(左幅)430 預應力砼T 梁柱式、樁基礎2 K26+210 大坪大橋(右幅)720 60 預應力砼T 梁柱式、樁基礎K26+200 大坪大橋(左幅)620 預應力砼T 梁柱式、樁基礎3 K28+170 閆家營 1 號大橋11 20 90 預應力砼T 梁柱式、樁基礎4 K28+427 閆家營 2 號大橋630 60 預應力砼T 梁柱式、十字墩樁基礎5 K28+796 石門凳 1 號大橋(右幅)14 30 90 預6、應力砼T 梁柱式、十字墩樁基礎K28+800 石門凳 1 號大橋(左幅)13 30 預應力砼T 梁柱式、十字墩樁基礎6 K29+229 石門凳 2 號大橋(右幅)10 30 90 預應力砼T 梁柱式、十字墩樁基礎K29+228 石門凳 2 號大橋(左幅)11 30 預應力砼T 梁柱式、十字墩樁基礎7 K29+880 田畈大橋(右幅)18 20 90 預應力砼T 梁柱式、樁基礎Z4K29+8田畈大橋(左幅)17 20 預應力砼T 梁柱式、樁基礎90 8 K26+997.5 棗樹咀大橋830 90 預應力砼現澆箱梁柱式、樁基礎9 K27+343.5 軍地灣中橋(右幅)320 105 預應力砼T 梁7、柱式、樁基礎K27+343 軍地灣中橋(左幅)320 預應力砼T 梁柱式、樁基礎各橋樁基直徑為1.2m 2.0m,樁基共 371 根,全部為端承樁,最小樁長 10m,最大樁基長度為26m。樁基工程數量及規格見下表:序號中心樁號橋梁名稱樁基數量(根)樁徑1.2m 樁徑1.4m 樁徑1.5m 樁徑1.8m 樁徑2.0m 1 K25+283 白桑關大橋(右幅)8 Z3K25+295 白桑關大橋(左幅)6 2 K26+210 大坪大橋(右幅)6 8 4 K26+200 大坪大橋(左幅)6 6 4 3 K28+170 閆家營 1 號大橋16 24 16 4 K28+427 閆家營 2 號大橋8 12 58、 K28+796 石門凳 1 號大橋(右幅)22 8 K28+800 石門凳 1 號大橋(左幅)20 8 6 K29+229 石門凳 2 號大橋(右幅)14 8 K29+228 石門凳 2 號大橋(左幅)16 8 7 K29+880 田畈大橋(右幅)8 32 2 Z4K29+890 田畈大橋(左幅)4 2 30 2 8 K26+997.5 棗樹咀大橋33 9 K27+343.5 軍地灣中橋(右幅)12 K27+343 軍地灣中橋(左幅)18 10 合計28 38 106 155 44 11 總計371 其中樁基(大坪大橋6 根,閆家營 1 號大橋 2 根,閆家營 2 號大橋有 8 根,石門凳 9、2 號大橋有 6 根)共 22 根處于陡坡地段,坡度為 30-60 范圍內。3、工料機配置3.1 人員配置在施工過程中,加強現場管理與協調指揮將是施工順利完成的關鍵,為此,我部特別加強施工現場管理人員的配置。根據實際情況,現場管理人員 10 人。施工管理人員配置表序號崗位姓名1 技術負責人熊秋安2 施工現場負責人劉信才3 質檢負責人顏爽4 試驗負責人黃巧玲5 施工員姜霄等 4 人6 測量負責人喻樂7 實驗員王海龍勞動力配置 88 人,勞動力分配根據現場實際情況調配。勞動力計劃配置表序號分項工程作業名稱勞動力人數備注1 挖孔施工作業隊60 2 鋼筋作業隊16 鋼筋籠制作、安裝3 混凝土作業隊1210、 樁基混凝土灌注3.2 主要材料進場情況在進行施工前,根據施工進度及時組織三大材料進場,做到計劃進料,精心管料、合理用料。在市場價格浮動時,適當儲備材料,降低成本。主要施工材料將按照招標文件、鄖十高速工程材料實施細則、技術要求及現行相關規范,以質量服務為選擇標準。根據施工進度需要,主要材料(水泥、鋼筋、碎石及砂)計劃在開工前15 天進場。3.3 主要設備進場情況在設備上遵循“先進、適用、配套、滿足要求”的原則,做到機具配套,組合合理,數量以滿足工程進度和質量標準的要求為原則,我合同段將根據工程數量、總體工期的要求、設備的性能及施工中的不利因素,擬投入施工設別,以確保施工質量與工期備。設備投入情11、況見下表。主要設備計劃配備表序號機械設備名稱單位數量備注1 風鎬臺60 2 60 千瓦空壓機臺35 3 慢速卷揚機臺35 4 200kw 發電機臺1 5 電動鼓風機臺35 6 數控鋼筋彎曲機臺1 7 數控鋼筋彎箍機臺1 8 切割機臺5 9 砼運輸車輛8 10 HZS90 型攪拌機臺2 混凝土集中攪拌根據施工進度實際情況可以進行調整4、施工進度計劃橋梁樁基礎計劃開工日期為2012 年 3 月 1 日,完工日期:2012 年8 月 12 日,工期 165 天。各橋計劃工期見下表。序號橋梁名稱計劃開工日期計劃完工日期計劃工期(天)1 白桑關大橋2012-5-28 2012-7-12 35 2 大坪大12、橋2012-5-22 2012-8-12 80 3 閆家營 1 號大橋2012-5-22 2012-7-26 66 4 閆家營 2 號大橋2012-4-21 2012-6-22 61 5 石門凳 1 號大橋2012-3-2 2012-5-22 80 6 石門凳 2 號大橋2012-4-1 2012-5-20 50 7 田畈大橋2012-3-10 2012-5-20 70 8 棗樹咀大橋2012-4-1 2012-6-20 80 9 軍地灣中橋2012-5-26 2012-7-29 63 5、施工技術方案5.1 施工準備5.1.1 技術準備(1)調查現場及周邊地區,對設計提供的地質、水文、氣象資13、料進行復核,復核施工圖紙的樁位、標高及橋梁跨徑,橋臺位置與地形是否一致。(2)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及試驗,按照混凝土設計強度要求,分別作水下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配合比的試驗室配合比、施工配合比,以滿足挖孔樁不同灌注施工工藝的要求。(3)測量放樣:測定樁位中心點位、高程水準點后,復核橋梁跨徑、樁間距,設置樁位中心護樁,在樁基周圍撒出石灰線,辦理監理工程師復核、簽認手續。5.1.2 作業條件開挖前場地應完成三通一平,清除坡面危石、浮土,鏟除松軟土質層并夯實,出渣道路通暢,孔口四周排水系統完善,設置排水溝、集水坑,及時將樁基周圍的積水排走,確保場內無積水。設置孔口圍護欄,搭設孔口雨棚。臨時用電線路按照施工14、組織設計的要求進行布置,通風、安全設施準備就緒。標識牌標識樁號、墩臺號、樁基編號、孔口標高、樁底標高、孔深、樁基頂面標高、施工現場負責人及現場技術負責人。5.2 挖孔樁施工技術方案5.2.1 施工工藝流程挖孔樁施工工藝流程詳見挖孔樁施工工藝流程圖。5.2.2 施工技術方案(1)測量放樣及定樁位測量放樣前,對施工圖提供的導線點、水準點進行復測,樁位坐標進行復核。測量放樣必須使用經過測量復測并已批復的導線點、水準點,必要時要加密控制網,加密點同導線點一起復核,附合測量符合規范要求后方可使用。根據批復的測量成果,確定樁位中心,以中心圓,以樁基半徑為半徑,畫出孔口護圈內徑圓周,并撒石灰線。監理工程師核15、查、批準后支模、澆筑或砌筑孔口護圈。樁基開挖前及在開挖過程中要對樁位進行復測。安裝鋼筋籠前對樁位進行復測,以保證鋼筋位置的準確無誤,為下一工序正常施工提供良好的施工條件。(2)孔口護圈澆筑或砌筑孔口護圈用 C30 混凝土澆筑、孔口護圈施工完成后測量孔口護圈頂標高。根據孔口護圈標高及樁底標高確定挖孔深度。孔口護圈高出原地面30cm,以防在施工過程中雜物落入孔中傷人,孔口四周挖排水溝,及時排除地表水,搭好孔口雨棚。護圈澆筑完成后復測樁位,在護圈頂面定位十字護樁,在挖孔施工過程中,利用十字護樁檢測樁孔中心偏位、樁徑、樁孔垂直度等。(3)安裝垂直運輸架、卷揚機、活底吊桶、活動蓋板、照明、水泵及通風機等16、。垂直運輸架有提升鋼框架作為承重結構,配置慢速卷揚機提挖孔樁施工工藝流程圖挖、吊運第二節樁孔放置附加鋼筋、支護澆筑第二節護壁砼樁中心位置檢測開挖底部土方檢查驗收樁孔測量放樣及定樁位孔口護圈澆筑挖第一節樁孔土方放置附加鋼筋、支護樁中心位置檢測澆筑第一節護壁砼安裝運輸架安裝卷揚機安裝活底吊桶照明燈、通風機、水依次往下循環升,搭設穩定、牢固。在垂直運輸架上安裝滑輪組和電動葫蘆、穿上卷揚機鋼絲繩,在適當的位置安裝卷揚機,地面運土用手推車或小翻斗車。在安裝滑輪組和吊桶時,保持吊桶與孔壁之間留有適當距離,防止施工過程中吊桶碰撞孔壁,預防安全事故,井底照明必須用低壓電源(36V)、防破電線、帶罩的防水、防爆17、照明燈。當樁孔深度大于lOm 時,應進行井下機械通風,加強空氣的流動,必要時向井下輸送氧氣,防止有毒氣體對人體的危害,操作時上下人員輪流作業,樁孔上方人員必須密切觀測樁孔下人員的情況,互相呼應,預防安全事故的發生。當地下滲水量不大時,隨挖隨將泥水用吊桶運出,當地下水量較大時,在樁孔底先挖集水坑,用高揚程水泵抽水,邊降水邊挖土,水泵的規格應按照抽水量選定。地下水位較高時,應先采用統一降水措施,然后再開挖。樁孔口安裝水平推移的活動安全蓋板,當樁孔內挖孔時,應掩好安全蓋板,防止雜物掉下砸傷人。吊運土時,才打開安全活動蓋板一定面積,留一定寬度作為挖孔人員的安全空間。(4)開挖出渣開挖順序,應視地層松緊18、樁孔布置而定,地層緊密、地下水位不大的可同時開挖,但滲水量不大的可同時開挖,滲水量較大的孔,應超前開挖,集中抽水,降低其它孔的水位,地下水位較大者宜對角開挖。若樁孔為梅花式布置,宜先開挖中孔,樁孔開挖時,先開挖樁孔中間部分的土方,然后向周邊擴挖,控制好樁孔截面尺寸,根據土質的不同,確定開挖節段高度,在土質好的情況下,約為 1m 為宜,當土層堅硬,不致坍陷時可加大到1.5m;當土層松軟如細沙土或含水量大的粘土時,開挖節段高度可減小至0.40.8m 為一施工節段。挖孔直徑為:上口直徑較樁徑大10 cm,下口直徑較樁徑大 17 cm,成圓臺形。挖孔過程中做好原始錄,發現地質情況有變化時,應立即匯報19、,從施工工藝及安全設施上采取措施。(5)放置附加鋼筋、支護壁模板每一節段挖孔完成后,在節與節之間必須安放附加鋼筋。護壁模板通過拆上節、支下節的方式重復周轉使用。模板采用三塊鋼模板拼接而成,模板必須有足夠的剛度。模板用木樁加固支撐,其中軸線與樁中心在同條垂直線上,偏差不大于l cm,以保證樁基的垂直度符合規范要求。樁徑不小于設計樁徑。模板之間用卡具、扣件連接固定,可在多節模板的上、下端各設一道弧形的、用槽鋼或角鋼做成的內鋼圈作為內支撐,防止模板受力變形。為操作方便,不設水平支撐。模板安裝牢固后,檢測模板的位置,以保證樁孔的平面位置及其垂直度。(6)澆筑護壁混凝土每次挖孔深 0.8-1m 時進行護20、壁,護壁采用內齒式護壁法,其結構特點為護壁外側為等直徑的圓柱,內側面為圓錐臺,支設模板澆筑護壁時,混凝土厚度至少為10cm,強度等級不得低于樁身C30,上下護壁間搭接5-7.5cm,挖孔時必須要進行連續護壁,并經常檢查孔壁支護的穩定狀況。混凝土護壁應滿足下列要求:土質條件下,應設砼護壁,以策安全。護壁砼強度等級不低于C30,挖孔完成后應檢查護壁并修補,保證其完好。土質較差時應做鋼筋砼護壁。必要時應抽查護壁砼的強度。遇到有特別松散的土層或流沙層時,為防止土壁坍落及流沙事故,可采用鋼護筒作為護壁,用振動錘振動下沉,待穿過松軟土層或流沙層并嵌入巖石或堅硬土層11.5m 后,再按一般方法邊挖掘邊澆筑砼21、護壁。樁孔挖掘及支撐護壁兩道工序必須連續作業,不宜中間停頓,以防坍孔。挖孔時如有水滲入,應及時支護孔壁,防止水在孔壁流淌浸泡造成坍孔。如孔內水量較大時應及時抽水。若土層松軟,地下水較大者,應對角開挖,避免孔間隔層太薄造成坍塌。護壁結構示意圖(7)檢查驗收:孔形、孔徑、傾斜度和孔底沉淀厚度宜采用專用儀器進行檢測,孔深可采用測繩檢測。孔徑和傾斜度可采用鋼筋檢孔器進行檢測,檢孔器外徑應不小于樁孔直徑、長度宜為外徑的4倍。成孔后應及時進行孔底處理,必須做到無松渣、淤泥等擾動軟土層,使孔底情況滿足設計要求。同時做好施工原始記錄、辦理隱蔽工程驗收手續,經監理工程師對樁徑、孔深、樁位、孔的傾斜度全面檢查簽字22、后,才進吊放鋼筋籠。(8)鋼筋籠制作、安裝挖孔灌注樁鋼筋骨架可在鋼筋加工場統一制作完成后運輸至現場吊裝,嚴格控制鋼筋接頭數量和接頭質量。(9)聲測管安裝為了檢測成樁質量,根據設計文件,在鋼筋籠內側設置通長超聲波檢測管,聲測管管材 573mm,套管706,每節長8m,最底一節長度不大于 12m,節間用套管連接,安裝隨鋼筋籠逐節綁扎定位穩固,整體順直,接頭可靠,還應進行水密試驗,澆筑混凝土前,往管內注管水,其上用塞子堵死,小于或等于1.5m 樁徑設三根聲測管,大于1.5m 樁徑設四根聲測管,等距離分布鋼筋籠內側,并伸至樁底。(10)灌注混凝土當孔內無水或者孔內滲水速度6mm/min是采用水下灌注法23、。1)干澆混凝土干澆混凝土的坍落度宜為79cm,混凝土水灰比控制在0.6 以下,水泥用量不小于350kg/m3,含砂率為 40%50%,采用串筒干澆必須保證串筒距離混凝土面高度差小于2m,以防止離析。開始澆筑時,孔底積水不宜超過 5 cm,澆筑速度應盡可能加快,使混凝土對孔壁的壓力大于滲水壓力,防止水滲入孔內。混凝土澆筑宜一次性澆筑完成,若在施工接縫不可避免時,應按技術規范規定進行處理,并一律插上下層錨固鋼筋,其鋼筋截面面積可在1%配筋面積內扣除,若鋼筋骨架總面積超過樁截面積的 1%,則可不設錨固鋼筋。混凝土澆筑到樁基頂面20cm 以后,應及時將表面已離析的混凝土混合物和水混漿等清除干凈。2)24、灌注水下混凝土水下混凝土的供應由拌和站集中拌合,水泥混凝土罐車運輸至導管漏斗內。首批灌注混凝土的數量應能滿足導管首次埋置深度(1Om)和填充導管底部的需要,見下圖,所需混凝土數量可參考公式計算:122124)(4hdHHDV式中:V-灌注首批混凝土所需數量(m3);D-樁孔直徑(m);H1-樁孔底至導管底端間距,一般為0.4m;H2-導管初次埋置深度(m);d-導管內徑(m);h1-樁孔內混凝土達到埋置深度H2時導管內混凝土柱平衡導管外(或泥漿)壓力所需的高度(m),即 Hi=Hww/c;灌注水下混凝土要由一人統一指揮下令剪球,灌注速度要循序漸進,導管首次埋深不小于1m,在灌注過程中,導管的埋25、置深度宜控制在26m。混凝土在運輸過程中應防止其發生漏漿、泌水和離析。為保證所灌注的混凝土的質量,每一罐車混凝土運輸至灌注地點后均由試驗人員檢查其均勻性和坍落唐,如不符合萼求,應進行第二此拌合,二次拌合后仍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首批混凝土拌和物下落后,混凝土應連續灌注。在灌注過程中,應注意保持孔內水頭。在灌注過程中,應經常測探井孔內混凝土面的位置,及時地調整導管埋深。為防止鋼筋骨架上浮,當灌注的混凝土頂面距鋼筋骨架底部1m左右時,應降低混凝土的灌注速度。當混凝土拌和物上升到骨架底口4m以上時,提升導管,使其底口高于骨架底部2m 以上,即可恢復正常灌注速度。拔導管要結合混凝土的澆筑時間,不得超26、過混凝土的初凝時間。灌注的樁頂標高應比設計高出一定高度,一般為0.51.Om,以保證混凝土強度,多余部分接樁前必須鑿除,殘余樁頭應無松散層。在灌注將近結束時,應核對混凝土的灌人數量,以確定所測混凝土的灌注高度是否正確。使用全護筒灌注水下混凝土時,當混凝土面進入護筒后,護筒底部始終應在混凝土面以下,隨導管的提升,逐步上拔護筒,護筒內的混凝土灌注高度,不僅要考慮導管及護筒將提升的高度,還要考慮因上拔護筒引起的混凝土面的降低,以保證導管的埋置深度和護筒底面低于混凝土面。要邊灌注、邊排水,保持護筒內水位穩定,不至過高,造成反穿孔。在灌注過程中,應將孔內溢出的水或混漿引流至適當地點處理,不得隨意排放,污27、染環境及河流。(11)樁成品檢測、驗收在挖孔樁混凝土灌注完成后,復測樁中心和樁頂標高。在混凝土強度齡期達到 14d 后,所有樁基工程必須逐根進行無破損法檢測,設計有規定或對樁的質量有懷疑時,應采取鉆芯取樣的方法對樁進行檢測。(12)挖孔爆破施工樁孔內遇到巖層時,需要進行挖孔爆破施工,當需要爆破施工時,應進行專門的設計,宜采用淺眼松動爆破嚴格控制炸藥用量,并按國家現行的爆破安全規程(GB 6722-2003)中的有關規定辦理。當采用挖孔爆破施工時,虛注意的事項:1)嚴格控制炸藥用量并在炮眼附近加強支護,當孔深不到5m 時,用導火索,導火索須有足夠的長度,一般通過試驗決定導火索的長度。孔深5m 時28、,必須采用電雷管引爆。2)嚴禁裸露爆破,打炮眼深度對軟巖不超過80cm,對于硬巖石炮眼深度不超過 50 cm。炮眼位置、數量和斜插方向,中間一組集中掏心,四周斜插挖邊。3)以松動爆破控制藥量,一般中間炮炮眼裝藥1/2 炮眼深度,邊眼裝藥為炮眼深度的1/3 1/4。4)有水炮眼必須用防水炸藥,盡量避免瞎炮,如有瞎炮按安全規程處理。5)孔內爆破后應先通風15min,并經檢測無有害氣體后,施工人員方可下井作業。6)當某個孔內進行爆破作業時,其他孔內的工作人員必須回到地面安全處。7)當孔底巖層傾斜時,應鑿成水平或臺階。8)爆破開挖必須設置警報系統,做好爆破前預告、爆破警告、解除爆破工作。緊靠居民區,爆29、破時孔口應加鋼蓋板,上堆砂袋,以防飛石傷人。(13)陡坡路段樁基施工陡坡地段相鄰兩孔不得同時開挖,宜間隔交錯跳挖。協調好同一墩位坡上樁、坡下樁的施工工序;設臨時安全防護;棄渣順溜槽排除并將坡體上的堆積體及時清除。(14)季節性施工1)雨季施工應對現場做好排水工作,確保施工現場無積水,確保道路暢通。孔口周圍有擋水措施,防止雨水流入孔內。加強施工現場的材料保護,避免因雨水浸泡而使材料變質。2)雨季施工期間,對現場供電線路、設備進行全面檢查,預防觸電事故發生。3)冬季混凝土施工時,混凝土的入孔溫度不得低于5。做好樁頂混凝土保溫防凍工作,在大雪天應避免澆灌混凝土。4)當氣溫超過 30時,應在混凝土中加30、入緩凝劑。6、質量保證措施我們將嚴格按照我部質量保證體系標準,從組織上、制度上、思想上、技術上等各方面全面實施,確保工程質量得到有效控制。6.1 組織保證6.1.1 建立質量管理領導小組項目部成立質量領導小組,項目經理任領導小組組長,項目總工、生產副經理任副組長,成員由各職能部門人員組成,包括質量、工程、物資、試驗室等部門。質量管理領導小組負責定期召開質量分析會議,檢查、分析質量保證計劃的執行情況,及時發現問題,研究改進措施,以推動和改進項目部的質量管理工作。6.1.2 建立質量組織管理體系為了確保工程質量,在項目質量管理實行三級質量組織管理體系,項目部質量管理領導小組、工區質量管理小組、現場31、質量工作小組及QC小組。各級質量管理組織嚴格把關,提高質量控制效率。6.2 制度保證6.2.1 技術交底制度開工前,由主管工程師向全體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講清該工程的設計要求、技術標準、工能作用、施工方法和注意事項,使全體人員在徹底明了施工對象的情況下投入施工作業。6.2.2“五不施工”制度“五不施工”即:未進行技術交底不施工;圖紙和技術要求不清楚不施工;資料未經換手復核不施工;材料無合格證或試驗不合格者不施工;工程不經檢查簽證不施工。6.2.3 對工序實行嚴格的“三檢制”“三檢”即:自檢、互檢、交檢。上道工序不合格,不準進入下道工序,確保各道工序的工程質量。6.2.4“跟蹤檢測”制度檢測工32、作按“施工跟蹤”、“過程跟蹤”和“抽檢”三種方式進行。6.2.5 原始資料的積累和保存制度本工程施工的每一道工序都要做好記錄,形成一套完整的質量記錄文件。質檢工程師將全部工程質量保證文件和記錄匯編成冊,竣工時隨竣工文件移交甲方。同時保留一份完整的文件記錄,并按規定存入檔案。6.3 思想保證通過對技術人員及施工人員進行培訓,使廣大員工熟悉和掌握有關規范、規程和標準。同時,在施工過程中加強質量監督和技術指導,確保工程質量。6.4 技術保證6.4.1 鋼筋制作驗收標準序號項目允許偏差(mm)檢查方法1 鋼筋骨架長度 50 尺量檢查2 鋼筋骨架直徑 10 尺量檢查3 主筋間距 20 尺量檢查4 箍筋間33、距 20 尺量檢查5 鋼筋骨架垂直度D/200 吊線檢查6 彎起鋼筋位置 20 尺量檢查7 保護層厚度 20 尺量檢查6.4.2 樁基質量控制標準項次檢查項目規定值或運行偏差檢查方法和頻率l混凝土強度(MPa)在合格標準內按附錄 D 檢查2樁位(mm)群樁100 全站儀或經緯儀:每樁檢查排架樁允許50 極值100 3孔深(m)不小于設計值測繩:每樁量測4孔徑(m)不小于設計值探孔器:每樁量測5 鉆孔傾斜度(mm)0.5%植長,且不大于200 垂線法:每樁檢查6 鋼筋骨架底面高程(mm)50 水準儀:測每樁骨架頂面高程后反算7、安全、環保措施7.1 安全措施7.1.1 嚴格按照技術交底的挖孔順序34、錯開樁位間隔開挖,隨時掌握土體情況,開挖工作緊湊,以縮短挖孔施工周期。7.1.2 位于陡坡地段的樁基,施工前合理的開挖樁位處的施工平臺,在坡體巖土能自穩的情況下,盡量能少開挖,利用鋼管和沙袋搭筑好施工平臺,孔口上方用竹膠板及鋼管做好圍護。在坡腳處的樁基施工前必須對上方的危巖進行清除,并做好防護。7.1.3 孔內應設置應急軟梯供人員上下井,不得使用麻繩或尼龍繩吊掛或腳踏井壁上下。起重架安裝平穩、牢固,配重不小于設計的要求,未經計算、現場技術人員的許可,吊桶容量不得隨意增大。使用的電動葫蘆、卷揚機、吊桶等應有安全可靠并配有自動卡緊保險裝置。7.1.4 孔口四周必須設置圍欄,高度80cm。在施工點 35、5m 以外,用安全繩、木樁設置安全警戒線,嚴禁閑人、車輛進入安全線以內,設立顯目的安全標志。在距離孔口1m 以內,不得堆放雜物及施工工具。7.1.5 現場無論是孔下作業人員還是孔口作業人員必須戴安全帽,穿防滑鞋,井上作業人員必須系好安全帶。孔內作業必須有可靠的聯絡手段,步調一致,保持緊密聯系a 挖至地面以下lOm,使用鼓風機通風,保持孔內通風,風量不少于25L/s。7.1.6 施工機具、材料、棄土等堆放在安全距離以外,經常性地檢查施工用井架、吊繩、吊桶、吊勾等作業工具,發現有扭結、變形、磨損、斷絲等情況,必須立即更換。7.1.7 電力干線采用非裸露電線架設,統一布置電力線路,在作業機械接口,安36、裝漏電保護器設備,嚴禁帶電移動機械,對備用電源設備,由專職人負責管理和操作,操作人員持證上崗,嚴格按照安全操作規程執行。7.1.8 及時清除井口周圍的棄土,在施工全過程中,始終保持磚砌井口高于周圍地面,地面平整、整潔,做好施工現場排水工作,保證施工現場無積水。7.1.9 夜間無論是否施工,必須保證有充足的照明。在施工間歇期,孔口用井蓋安全覆蓋,防止閑人、車輛等落入孔中。7.1.10 保證護壁混凝土的質量和護壁厚度,保證井下作業人員的安全。7.1.11 振動器的操作人員應穿絕緣膠鞋和配戴膠皮手套。7.2 環保措施7.2.1 施工現場經常灑水,使施工現場無灰塵,專人組織清運廢渣土。7.2.2 施工37、中廢水應及時排入事先挖好的沉定池。7.2.3 當樁底標高高于坡腳標高時,一定要注意樁底以下和坡腳以上巖土的保護,確保工程順利施工的情況下樁基的功能不受影響;如果樁底標高較深,一定要對坡腳處進行保護,防止坡腳沖刷和破壞,避免造成樁基外露。7.2.4 陡坡段樁基處,對坡面進行噴漿處理,防止滑坡。7.2.5 施工時盡可能地做到填挖方平衡,盡可能地減少水土流失,同時搞好環境綠化工作。8、文明施工措施8.1 建立文明施工責任制,劃分區域,明確責任,及時清除雜物,保持現場清潔。8.2 施工現場場地平整,道路通暢堅實,施工作業完后及時回填平整,清除積土。8.3 現場施工操作規范化、標準化,施工人員掛牌上崗,施工現場明顯位置設置操作規程,職能職責、安全環保等標志標牌。8.4 所有人員尊重并遵守當地民俗習慣,維護當地人民的正常生產和生活秩序,搞好工民關系,以保證工程施工的正常進行。8.5 制定嚴格的文明施工管理制度,主要條款做成標識標牌懸掛在工區醒目位置,時刻提醒施工人員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