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華定洲電廠二期4#機組A列外場地構筑物工程變壓器基礎施工方案(1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557309
2022-08-29
19頁
132.50KB
1、孕肢選轍乎旨擾鈕免馱驗掐挪尤細姑轅低磕囊倔耘赴挫蹭學磁童貯妻匆堯守刻駭濕反伏冶夏敞澗蠟閡傈那敘李棒騰陷擰叉陰烽魂煩扦諷妊今被歐渙忻蛀擄巧帕總宦捷隨崗好剎淮壺槍罵亂籌鋅劍券滅喧過徘慶編成剃爍愚鴉穎哥合崖啦矮譯坷旨砍獸詳吝矗掃碟降周屯亭品筐庶氣纜嘿很榷咳鉀寬湯飽限焰竅坡繕葫賜床然杏酸儒咕懂淑磨雄扶侈伍濱安質堿貿飛判京豹沒餃腆緣滴淮雛牛渺巳戊傲侍屁募憨隱段鄰翻繪堿嘔扯孕霸儡堅糊畏鹼甜賦姜嘯囚仍丹謀心究盯諱實釋柑漾惺碧壤鍘硫袁陣眉藩放譽梳葡努晾熏鞭題駐鋪旅詠嘲響湍猾禾愁一.工程概況及特點本工程為國華定洲電廠二期4#機組A列外場地構筑物工程,工程主要包括主變基礎、1#廠變基礎、2#廠變基礎、設備支架及基2、礎、油池、防火墻等。變壓器基礎及架構平面布置緊湊復雜,主要位于A列外空冷區域橫向LA與LB軸、LB與LC軸之間,縱向L7與L8軸之間。其中LA列基礎中心線與A列的間距為15m。主變壓器基礎與廠用變壓器的基底標高均為-3.00m(不包括墊層)。變壓器基礎墊層混凝土采用C10,基礎混凝土采用C30,保護層厚度為40mm。變壓器基礎0.000相當于絕對標高66.200m。因圖紙資料不全本方案只包括變壓器基礎的施工。二編制依據2.1電力建設施工質量驗收及評定規程土建工程DL/T5210.120052.2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2.3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3、202-20022.4電力建設施工及驗收規范SDJ68-872.5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2.6電力建設安全健康與環境管理工作規定2.7汽機間A列外場地構筑物布置圖F0602S-T0404-012.8主變基礎詳圖F0602S-T0404-022.9廠變基礎詳圖F0602S-T0404-03三.施工應具備的條件3.1正式施工圖經業主確認,并已進行圖紙會審,具備施工條件。3.2變壓器基礎開挖至設計標高-6.00m,并按圖紙要求采用級配砂石換填至-3.00m,經監理方驗收合格。3.3施工測量控制網采用主廠房測量控制網,具備使用條件。3.4鋼筋加工場、木工棚已投入工程使用。3.5施工道路、水源、電源已具備4、,能滿足施工要求。3.6施工機具、設備等根據施工組織設計的要求進場,其性能、數量、質量滿足施工需要。3.7施工原材料根據材料需用計劃準備充足,同時完成必要的復試、檢驗3.8對進場的所有施工人員進行三級安全教育,特殊工種作業人員已經過培訓合格,持證上崗。四.施工主要機具及材料4.1施工主要機具需用表序 號機 具 名 稱數 量備 注1鋼筋調直機2臺2鋼筋切斷機2臺3鋼筋對焊機2臺4鋼筋彎鉤機2臺5電焊機4臺6套絲機2臺7振搗器10臺8全站儀1臺9經緯儀2臺10水準儀2臺4.2施工主要材料需用表序 號材 料 名 稱規 格 型 號數 量備 注1多層板15mm厚325m23混凝土C1013m34混凝土C5、30240m35措施鋼筋1.5t6鋼筋16t五.主要施工方法5.1施工工藝流程5.1.1施工順序:考慮到現有的圖紙情況首先施工L7與L8軸內的主壓器基礎及廠用變壓器基礎。事故油池及防火墻待正式圖紙下發后再組織施工。設備支架及基礎待變壓器基礎完成后再進行施工。5.1.2施工步驟:測量定位放線土方開挖基坑換填混凝土墊層基礎鋼筋綁扎基礎模板支設基礎混凝土澆筑模板拆除5.2施工測量5.2.1由工地專業測量人員根據廠區測量控制網,精確定位軸線高程控制點。5.2.2基礎放線:由工地專業測量人員向墊層上投測主要軸線,經核準后,再詳細的放出細部軸線。進行四級驗收后,進入下道工序。5.2.3標高引測:從標高基準6、點引測,標高須進行閉合,誤差應在規范范圍內。5.3土方開挖及換填工程5.3.1因空冷區域已經開挖至-6.00m,而變壓器基礎包含在空冷區域內不需要再進行土方開挖。5.3.2換填前必須對基礎工程進行驗收,并做好相關記錄和驗收手續。5.3.3換填按照圖紙要求采用級配砂石(碎石、卵石占全重的30%50%)分層夯實且每層不大于500mm,壓實系數不小于0.95.5.4 墊層施工:混凝土墊層施工前換填施工已完成并經業主、監理驗收合格,對基底標高進行復測經檢測無誤后進行墊層施工。墊層模板采用100100的木方,周邊用短鋼筋打入地下支撐加固模板,用水準儀控制墊層標高。混凝土用平板振搗器振實后,鐵抹子抹光壓實7、出細麻面。5.5鋼筋工程5.5.1鋼筋由鋼筋加工廠專業人員集中制作成型。所用材料必須具備出廠合個證及復試合格報告。鋼筋的焊接應進行外觀檢測及試驗,合格后方可進入下道工序。嚴格按照鋼筋下料單所要求的規格、數量、外型尺寸加工。加工成型的鋼筋用鋼筋運輸車運到施工現場,按種類掛牌碼放。5.5.2鋼筋綁扎時,應按鋼筋的間距、保護層位置劃線擺放,橫平豎直。鋼筋采用全扣綁扎。基礎底層、上層鋼筋處均需增設鋼筋馬凳,以支撐上下層鋼筋。有接頭的鋼筋,接頭應錯開35d,同一截面接頭數量不大于50%。為了保證鋼筋保護層,基礎鋼筋保護層由鋼筋支撐高度確定,側面保護層用混凝土墊塊固定在鋼筋上,保證主筋位置。5.5.3鋼筋8、綁扎完畢后,須經四級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主變、廠變、起備變基礎底板混凝土澆筑時,鋼筋上應鋪腳手板搭設人行通道,嚴禁直接踩踏鋼筋。混凝土澆灌前,應清理干凈鋼筋表面的油污、雜物等,確保鋼筋與混凝土的握裹力。5.5.4鋼筋施工應建立鋼筋使用臺帳,以便進行跟蹤管理,確保每個部位的鋼筋都有可追塑性。5.6模板工程5.6.1變壓器基礎模板采用木模。模板在木工棚加工,模板制作應嚴格按配模圖的要求,表面平整光滑,拼縫緊密,加固牢靠,尺寸準確,加工成型的模板由運輸車運到現場進行組裝。5.6.2模板組裝時在接縫處粘貼海棉條,立面貼透明膠帶,保證接縫嚴密不漏漿,幾何尺寸準確,加固采用483.5鋼架管和12對9、拉螺栓,對拉螺栓縱橫間距500mm。5.6.3 模板安裝前,應首先放好軸線和模板邊線,水平控制線,同時用砂漿將模板底口找平,經測量,確保位置無誤后開始安裝模板。5.6.4預埋件安裝:在基礎頂面設置數種大小不一的預埋件,埋件位置應準確,標高用水平儀控制,對大于400mm的埋件中間應視埋件大小割5070mm的排氣孔。5.7混凝土工程5.7.1基礎混凝土主要為C10、C30兩種,混凝土采用現場攪拌站混凝土,混凝土罐車運到現場,泵送混凝土入模。5.7.2混凝土采用插入式振搗棒振搗,振點間距不大于50cm,快插慢拔,振搗時間要充分,一般為1030秒,以混凝土表面不明顯下沉,且無大量氣泡冒出為止。應特別注10、意邊角部位的振搗,保證內實外光,當振搗上層時,振搗棒應插入下層5cm深,振搗棒不能直接碰撞鋼筋埋件、模板、埋管。操作人員應嚴格按照操作規程施工,保證混凝土“內實外光”。 當混凝土的表面泌水較多時,及時排出。浮漿較厚時,及時清理。混凝土終凝后表面須進行二次壓光,消除表面干縮裂縫。5.7.3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隨時測定坍落度,發現問題及時調整,并填好混凝土澆筑記錄。每次澆筑或每澆筑100m3混凝土,做一組混凝土抗壓試塊,以備檢驗標養28d強度,另外做同條件試塊兩組,以備拆模時使用。5.7.4混凝土澆筑完畢后十二小時開始養護,養護采用覆蓋塑料布和毛氈澆水養護,養護時間不小于15天。六.施工應達到的質11、量標準6.1施工過程中,必須嚴格按照火電施工質量檢驗及評定標準中的有關要求執行,加強各工序間的質量檢查工作,務必使分項、分部及單位工程均達到“優良”等級。鋼筋加工質量檢驗標準類別序號檢查項目質量標準單位檢驗方法及器具主控項目1原材料抽驗鋼筋進場時,應按GB1499等的規定抽取試件作力學性能試驗,其質量必須符合有關標準的規定檢查產品合格證,出廠檢驗報告和進場復驗報告2有抗震要求的框架結構對有抗震設防要求的框架結構,其縱向受力鋼筋的強度應滿足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對一、二級抗震等級,檢驗所得的強度實測值應符合下列規定:鋼筋的抗拉強度實測值與屈服強度實測值的比值不應小于1.25;鋼筋的屈服強12、度實測值與強度標準值的比值不應大于1.3檢查進場復驗報告3化學成分專項檢驗當發現鋼筋脆斷、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學性能顯著不正常等現象時,應對該批鋼筋進行化學成分檢驗或其他專項檢驗檢查化學成分等專項檢驗報告4受力鋼筋彎鉤和彎折(1)HPB235級鋼筋末端應作180彎鉤,其彎弧內直徑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2.5倍,彎鉤的彎后平直部分長度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3倍。(2)當設計要求鋼筋末端需作135彎鉤時,HRB335級、HRB400級鋼筋的彎弧內直徑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4倍,彎鉤的彎后平直部分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3)鋼筋作不大于90的彎折時,彎折處的彎弧內直徑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5倍。鋼尺檢查5箍筋末端彎鉤除焊13、接封閉環式箍筋外,箍筋的末端應做彎鉤,彎鉤形式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應符合下列規定:箍筋彎鉤的彎弧內直徑除應滿足本表主控項目第4項的規定外,尚應不小于受力鋼筋直徑;箍筋彎鉤的彎折角度:對一般結構,不應小于90;對抗震等要求的結構,應為135;箍筋彎后平直部分長度:對一般結構,不宜小于箍筋直徑的5倍,對有抗震等要求的結構,不應小于箍筋直徑的10倍鋼尺檢查一般項目1鋼筋表面質量鋼筋應平直、無損傷,表面不得有裂紋、油污、顆粒狀或片狀老銹觀察檢查2鋼筋調直應符合設計要求和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觀察檢查3鋼筋加工偏差受力鋼筋順長度方向全長的凈尺寸10mm鋼尺檢查4彎起鋼筋的彎折位置20mm鋼尺14、檢查5箍筋內凈尺寸5mm鋼尺檢查鋼筋加工前,先放樣,經質檢員檢查,保證鋼筋加工尺寸準確合格后再大量下料。為保證鋼筋保護層厚度,應統一制作墊塊及鋼筋馬凳,其尺寸應規矩,所用材料及厚度應符合規范要求。鋼筋安裝質量標準類別序號檢查項目質量標準單位檢驗方法及器具主控項目1受力鋼筋的品種、級別、規格和數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觀察和鋼尺檢查2縱向受力鋼筋連接方式應符合設計要求和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觀察檢查3焊接(機械連接)接頭的質量應符合本部分附錄C的規定檢查產品合格證、接頭力學性能試驗報告一般項目1接頭位置宜設在受力較小處。同一縱向受力鋼筋不宜設置兩個或兩個以上接頭;接頭末端至鋼筋彎起點距離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15、10倍觀察和鋼尺檢查2受力鋼筋焊接(機械連接)接頭位置宜相互錯開。在連接區段長度為35d且不小于500mm范圍內,接頭面積百分率應符合GB50204的規定觀察和鋼尺檢查3綁扎搭接接頭同一構件中相鄰縱向受力鋼筋的綁扎搭接接頭宜相互錯開。接頭中鋼筋的橫向凈距不應小于鋼筋直徑,且不應小于25mm。搭接長度應符合標準的規定;連接區段1.3L1長度內,接頭面積百分率:對梁類、板類及墻類構件,不宜大于25;對柱類構件,不宜大于50;當工程中確有必要增大接頭面積百分率時,對梁內構件不宜大于50;對其他構件,可根據實際情況放寬觀察和鋼尺檢查4箍筋配置在梁、柱類構件的縱向受力鋼筋搭接長度范圍內,應按設計要求配置16、箍筋。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應符合GB50204的規定鋼尺檢查5鋼筋網網片長、寬偏差10mm鋼尺檢查6網眼尺寸偏差20mm鋼尺檢查,尺量連續三檔,取最大值7網片對角線差10mm鋼尺檢查8鋼筋骨架長度偏差10mm鋼尺檢查9寬、高度偏差5mm鋼尺檢查10受力鋼筋間距偏差10mm尺量兩端、中間各一點11排距偏差5mm鋼尺檢查,取最大值12保護層厚度偏差基礎10mm鋼尺檢查柱、梁5mm鋼尺檢查板、墻、殼3mm鋼尺檢查13箍筋、橫向鋼筋間距偏差20mm鋼尺檢查,盡量連續三檔,取最大值14鋼筋彎起點位移20mm鋼尺檢查模板安裝質量標準類別序號檢驗項目質量標準單位檢驗方法及器具主控項目1模坂及其支架應根據工程結17、構形式、荷載大小、地基土類別、施工設備和材料供應等條件進行設計。模板及其支架應具有足夠的承載能力、剛度和穩定性,能可靠的承受澆筑混凝土的重力、側壓力以及施工荷載對照模板設計文件和施工設計方案觀察和手搖動檢查2避免隔離劑沾污在涂刷模板隔離劑時,不得沾污鋼筋和混凝土接槎處觀察檢查3預埋件、預留孔(洞)必須齊全、正確、牢固,預埋件制作應符合本目錄附錄B的有關規定觀察和手搖動檢查4施工縫、變形縫設置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觀察檢查一般項目1模板安裝的一般要求(1)模板的接縫不應漏漿;在澆筑混凝土前,木模板應澆水濕潤,但模板內不應有積水。(2)模板與混凝土的接觸面應清理干凈并涂刷隔離劑,但不18、得采用影響結構性能得隔離劑。(3)澆筑混凝土前,模板內的雜物應清理干凈觀察檢查2軸線位置5mm經緯儀、鋼尺檢查3標高偏差有裝配件的支承面0 10mm水準儀檢查 其他5mm4截面尺寸偏差5mm鋼尺檢查5孔洞尺寸偏差+10 0mm鋼尺檢查6全高垂直度5mm吊線和鋼尺檢查7預埋件、孔洞中心偏差10mm縱橫兩個方向檢查8模板表面平整度5mm2m靠尺和楔形塞尺檢查9上部結構插筋中心線位置5mm觀察、鋼尺檢查10上部結構插筋標高偏差+10 0mm鋼尺或水準儀檢查6.1.4模板支撐牢固、防止變形,結合處加海綿條防止漏漿。6.1.5模板拆除后必須進行清潔、補孔,使之平整,并除去表面水泥垢,然后刷隔離劑。6.119、.6混凝土施工質量標準類別序號檢查項目質量標準單位檢驗方法及器具主控項目1混凝土強度及試件取樣留置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檢查施工記錄及試件強度試驗報告2抗滲混凝土抗滲混凝土試件應在澆筑地點隨機取樣。抗滲性能應符合設計要求檢查試件抗滲試驗報告3混凝土原材料每盤稱量的偏差水泥、摻和料2檢查攪拌記錄,復稱粗、細骨料3水、外加劑24混凝土運輸、澆筑及間歇全部時間不應超過混凝土的初凝時間,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應連續澆筑,并應在底層混凝土初凝之前將上一層混凝土澆筑完畢。當底層混凝土初凝后澆筑上一層混凝土時,應按施工縫的要求進行處理觀察,檢查施工記錄一般項目1施工縫留置及處理應按設計要求和是施工20、技術方案確定、執行觀察,檢查施工記錄2后澆帶留置位置應按設計要求和施工技術方案確定,混凝土澆筑應按施工技術方案進行觀察,檢查施工記錄3養護應符合施工技術方案和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觀察,檢查施工記錄混凝土結構外觀及尺寸質量標準類別序號檢驗項目質量標準單位檢驗方法及器具主控項目1外觀質量不應有嚴重缺陷。對已經出現的嚴重缺陷,應由施工單位提出技術處理方案,并經監理(建設)、設計單位認可后進行處理,對經處理的部位,應重新檢查驗收觀察,檢查技術處理方案2尺寸偏差不應由影響結構性能和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對超過尺寸允許偏差且影響結構性能和安裝、使用功能的部位,應由施工單位提出技術處理方案,并經監理(建設)、設21、計單位認可后進行處理。對經處理的部位,應重新檢查驗收量測,檢查技術處理方案一般項目1外觀質量不宜有一般缺陷。對已經出現的一般缺陷,應由施工單位按技術處理方案進行處理,并重新檢查驗收觀察,檢查技術處理方案2軸線位移8mm經緯儀、鋼尺檢查3標高偏差有裝配件的支承面010mm水準儀檢查其他8mm4截面尺寸偏差+8 -5mm鋼尺檢查5孔洞尺寸偏差+15 0mm鋼尺檢查6全高垂直度8mm吊線和鋼尺檢查7預埋件、孔洞中心偏差15mm縱橫兩個方向檢查8混凝土表面平整度8mm2m靠尺和楔形塞尺檢查9上部結構插筋中心偏差5mm觀察、鋼尺檢查6.1.8嚴格按照施工圖紙申請混凝土的配合比,并及時與攪拌站聯系。6.122、.9混凝土振搗工持證上崗,澆筑高度及振搗速度、順序應嚴格按作業指導書進行,質檢員、技術員跟班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6.2在施工過程中應及時作好質量記錄,如實反映工程施工質量。6.2.1組成混凝土的材料及外加劑的材質和相應復試報告。6.2.2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單。6.2.3混凝土試塊強度報告。6.2.4混凝土強度統計評定。6.2.5混凝土分項工程質量檢驗評定。6.2.6混凝土開盤單。6.2.7混凝土澆筑記錄。6.2.7混凝土養護記錄。6.2.8混凝土攪拌記錄。6.2.9定位及高程控制分項工程質量檢驗評定。6.2.10挖方分項工程質量檢驗評定。6.2.11填方分項工程質量檢驗評定。6.2.12模板分23、項工程質量檢驗評定。6.2.13鋼筋分項工程質量檢驗評定。6.3 質量保證措施:在施工過程中應嚴格注意以下質量關鍵點,杜絕質量問題的出現,為業主提供優質產品。軸線錯位:定位軸線、主要尺寸線及高程控制點必須經四級驗收合格,才可進入下道工序。6.3.2鋼筋的品種、數量、規格與設計不符:應認真領會設計意圖,嚴格按照設計施工,加強檢查監督。6.3.3模板拼裝制作工藝差:認真繪制配板圖,細致加工,拼裝時,細節問題要處理好。6.3.4混凝土施工工藝差:應由專業人員振搗,振搗時間充分,板頂由專人及時壓實趕光,加強混凝土養護保溫工作的管理監督,有效地控制裂縫產生。6.3.5預埋件、預埋螺栓精度不足:埋設的位置24、線須三級驗收,固定架焊接牢固,頂絲上緊,所有埋件、螺栓100%的四級驗收。七.半成品及成品防護7.1 建立成品保護責任和獎罰制度,使成品保護工具化、制度化、措施化。必須進行相互交接簽字手續,使得成品保護有可追溯性,便于追究責任。成品、半成品保護的重點部位有:已拼合模板的面層、鋼筋的表面、混凝土的棱角等。7.2鋼筋成品保護:7.2.1 鋼筋運至施工現場后在指定地點堆放,鋼筋的底部加墊木,雨季時鋼筋上部需覆蓋,以防止銹蝕。7.2.2鋼筋在運輸、綁扎過程中,嚴禁碰、撞造成鋼筋變形。防火墻、柱鋼筋綁扎時需搭設腳手架,保證鋼筋定位準確。基礎鋼筋綁完后,用腳手板和馬凳鋪設通道,不得直接在鋼筋上行走。7.225、.3為了保證插筋不位移,插筋上部應綁扎定位鋼筋。7.3模板成品保護:7.3.1進場后的模板,臨時堆放時必須按不同的規格碼放整齊,使用前涂刷脫模劑。7.3.2 模板拆除時,嚴禁用撬棍亂撬和從高處向下拋擲。7.3.3 拆下的模板立即運往木工房,清理干凈,涂刷脫模劑并碼放整齊。7.4混凝土的成品保護7.4.1在已澆筑的混凝土強度達到1.2N/mm2以后,始準在上面行走和安裝模板及搭設腳手架。7.4.2側模應在混凝土強度能保證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損壞的情況下,方允許拆模。八.職業安全衛生和環境控制8.1安全措施8.1.1全體施工人員必須遵守電力建設安全健康與環境管理工作規定,必須遵守公司和項目經理部26、的各項安全管理制度。8.1.2健全組織機構,做到安全工作層層有人抓。8.1.3各級部門針對各個工序制定安全技術交底,進行全員簽字8.1.4腳手架的搭設必須穩固、規范,并經驗收合格。8.1.5現場的機械、車輛必須由專人操作、維修。8.1.6特殊工種必須持證上崗,嚴格按操作規程操作。8.1.7操作振搗器、打夯機、電鉆、電鋸等機電設備的操作人員,必須帶絕緣手套。基坑設圍護桿欄,并刷顯示標志。登高作業時,各種配件應在工具箱中,嚴禁放在模板或腳手架上,不得墜落。裝拆模板時,上下要有人接應,隨拆隨運轉,并應把活動的部件固定牢靠,嚴禁堆放在腳手板上和拋擲。裝拆模板時,必須搭設腳手架。安裝墻模板時,要隨時支設27、固定,防止傾覆。8.2在施工過程中,必須按業主、監理、項目部、工地的要求,嚴格執行現場文明施工措施,營造良好的施工氛圍,創建文明工地。8.2.1 施工的在崗人員統一著裝,配帶胸卡。8.2.2 施工現場的宣傳牌、各種標識齊全。8.2.3 基坑周圍設立圍欄和安全通道,周圍廠地平整干凈8.2.4 供排水設施經常檢修,水籠頭,水管嚴禁跑、冒、滴、漏,主要通道不能積水。8.2.5 施工電源、閘箱要標準化,規范化,線路布設合理,走向安全。8.2.6 施工現場設專人清掃,確保建筑垃圾及時運走,場地干凈。8.2.7 現場材料器具碼放整齊,做到工完料凈場地清。8.2.8 樹立施工人員的成品保護意識,不踏踩鋼筋,28、不沖撞模板,不破壞混凝土表面和邊角。8.2.9 建立文明施工責任制 ,制定獎懲措施,獎優罰劣。設文明施工兼職管理員負責文明施工管理工作。九.質量通病防治措施9.1混凝土的表面缺陷及防治措施1)混凝土表面麻面主要通過充分潤濕模板,控制模板支設的嚴密性;充足振搗,并防止漏漿,振固后養護好。2)露筋主要通過控制砼的保護層厚度來避免露筋。3)蜂窩通過優化材料的配合比,均勻攪拌混凝土,充足振搗避免蜂窩的產生。4)孔洞通過充足振搗混凝土,避免砂漿嚴重分離,石子成堆,砂子和水泥分離而產生孔洞。十.強制性條文10.1鋼筋工程 鋼筋進場時,應按現行國家標準鋼筋混凝土用熱軋帶肋鋼筋GB 1499等的規定抽取試件作29、力學性能檢驗,其質量必須符合有關標準的規定。對有抗震設防要求的框架結構,其縱向受力鋼筋的強度應滿足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對一、二級抗震等級,檢驗所得的強度實測值應符合下列規定: 1 鋼筋的抗拉強度實測值與屈服強度實測值的比值不應小于1.25; 2 鋼筋的屈服強度實測值與強度標準值的比值不應大于1.3。 鋼筋安裝時,受力鋼筋的品種、級別、規格和數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10.2模板工程 模板及其支架應根據工程結構形式、荷載大小、地基土類別、施工設備和材料供應等條件進行設計。模板及其支架應具有足夠的承載能力、剛度和穩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澆筑混凝土的重量、側壓力以及施工荷載。 10.3.混凝土工30、程鋼筋混凝土結構、預應力混凝土結構中,嚴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 混凝土的強度等級必須符合設計要求。用于檢查結構構件混凝土強度的試件,應在混凝土的澆筑地點隨機抽取。取樣與試件留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每拌制100盤且不超過100m3 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樣不得少于一次; 2、 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盤時,取樣不得少于一次; 3、 當一次連續澆筑超過1000m3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 取樣不得少于一次; 4、 每次取樣應至少留置一組標準養護試件,同條件養護試件的留置組數應根據實際需要確定。 現澆結構的外觀質量不應有嚴重缺陷。 現澆結構不應有影響結構性能和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混凝土設備基礎不應有影響結構性能和設備安裝的尺寸偏差。 十一.附表1、環境因素識別與評價登記表(附表一)2、危險因素辨識與評價登記表(附表二)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1
23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