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車站主體暗挖洞內邊樁施工方案(人工挖孔樁)(1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557895
2022-08-29
15頁
126.50KB
1、北京地鐵XX、XX號線XX站XX號線車站邊樁施工方案1 編制依據1.1第五分冊 XX、XX號線雙層暗挖主體結構施工導洞及圍護結構施工圖(BJ4-218-SS-05-JG-001032)1.2北京地鐵線XX站地質勘探資料。1.3國家及部委相關施工技術規范、規程、標準。1.4我單位類似工程施工經驗。2 編制范圍北京地鐵XX、XX號線XX站XX號線車站主體暗挖洞內邊樁施工。根據工程需要,編制上述工程內容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藝順序、施工組織、進度計劃、勞材機的配置、施工管理及相關保證措施等。3 編制原則3.1在充分理解設計圖紙的基礎上,采用安全有效、合理可行、經濟快速的施工工藝。3.2堅持“安全第一”的2、原則。保證施工過程組織實施的安全,保證施工質量的安全,保證周圍環境和地表沉降的安全。3.3嚴格遵照施工規范、設計圖紙要求的原則。3.4確保工程質量和工期的原則。4 工程概述4.1地理位置北京地鐵XX、XX號線XX站位于XX區XX大街與XX路、XX南路的十字交叉路口處,為XX號線和十號線的交叉換乘車站。XX、XX號線車站主體雙層暗挖段施工通過南北兩端的1#、2#風道和東西兩端的蓋挖豎井進行。XX、XX號線車站主體雙層暗挖段采用洞樁法施工,即上下四導洞開挖完成后,在上下導洞內做邊樁圍護結構和鋼管柱,如圖.所示。4.2規模尺寸車站主體為雙層暗挖,采用上、下四導洞的洞樁(柱)法施工,邊樁直徑為800m3、m,鋼管柱直徑為800mm。XX號線方向車站共有邊樁136根,樁長8.688m;有鋼管柱48根,柱長為9.2m。根據設計人工挖邊樁孔孔徑1200mm,鋼管柱挖孔徑1700mm。具體邊樁及鋼管柱位置見土.2-1XX號線車站施工上導洞鋼格柵及挖孔樁平面布置圖5 地質情況5.1XX號線車站工程地質拱頂埋深7.1m左右,根據開挖顯露的地層情況知南側上導洞從拱頂向下土層依次為粉質粘土1層、粉土層、粉質粘土層、粉土2層、粉細砂2層、卵石圓礫層等,拱底坐落在卵石圓礫層;北側上導洞從拱頂向下土層依次為粉質粘土1層、粉質粘土層、粉土2層、卵石圓礫層、中粗砂1層、卵石圓礫層等,拱底坐落在卵石圓礫層。5.2水文地質4、上層滯水:主要賦存于粉土層、粉細砂 層、粉土層、粉質粘土 層、局部為粉質粘土層、粉細砂 層的孔隙之中,水位標高為47.0042.16m(水位埋深為4.809.50m),滲透系數1.5X10-66.0X10 -3cm/s,補給來源為大氣降水、河水、生活污水和管線滲漏為主,以地面蒸發和越流補給下層地下水的方式排泄。潛水:含水層為粉細砂 層、卵石圓礫層和粉土 層,中粗砂充填,水位標高為35.3931.53m,水位埋深為16.1020.10m,滲透系數1.0X10-61.0X10-1cm/s,補給來源以側向徑流和越流為主,以側向徑流和人工抽取方式排泄。承壓水:含水層為卵石圓礫層、層,中粗砂充填;水頭標5、高為27.1025.94m,水頭埋深為25.1027.20m,滲透系數5.0X10-21.0X10-1cm/s,主要接受側向徑流補給及越流補給,以側向徑流方式排泄。XX號線車站地質縱剖面如5所示。6 邊樁施工方案61邊樁挖孔施工方法挖孔樁施工工藝流程見圖6.1。62 人工挖孔樁主要施工工序6.2.1測量定位自上、下導洞內分別測量定出樁或鋼管柱的上、下中心位置,在樁周放出樁心十字線以標記中心位置。測量中要及時復合檢查,保證樁或柱的上、下中心的連線垂直。控制標準如下:順樁排軸線方向樁位偏差不大于75mm;垂直樁排軸線方向樁位偏差不大于50mm;樁身垂直度偏差不大于0.5%;樁徑偏差不小于0,大于56、0mm;6.2.2上、下導洞樁、柱周圍注漿加固在需要挖孔的位置,根據設計沿挖孔護壁外面外200mm的圓周位測量放線,定上、下導洞樁柱位置開挖樁孔支設護壁模板質量檢查灌注護壁混凝土拆除模板繼續施工局部護壁模板修理用樁心點校正模板位置開挖至下導洞初支鋼筋籠吊裝、焊接與定位鋼筋籠報驗混凝土灌注質量驗收鋼筋籠制作上、下導洞樁、柱周圍注漿加固下導洞初支破除下導洞邊樁立模合格圖6.1 人工挖孔樁施工工藝流程圖置打設L=1500mm,32的注漿錨管,環向間距0.5m。上、下導洞同時打設。注漿導管應與施工導洞鋼格柵及挖孔樁護壁間有可靠連接。注漿錨管與護壁結構環向距離200mm,豎向角度偏差小于5。6.2.3樁7、孔土方開挖 普通地層開挖支護施工樁孔開挖采用跳挖法,施工凈距不得小于5.0m。人工挖孔樁采用分節挖土,分節支護的施作方法。樁孔人工開挖,棄土裝入吊桶,用多功能提升架提升至地面,倒入手推車運到臨時存碴場。根據地質狀況(主要是保持直立狀態的能力),挖孔樁護壁每節進尺0.51.0m。在開挖第一節樁孔前,先破除樁位置的上導洞拱部格柵。開挖第一節樁孔,支第一節護壁模板,灌護壁混凝土。第一節護壁混凝土高出地面20cm,便于擋水和定位。第一節孔圈護壁應比下面的護壁厚100150mm,上、下護壁間的搭接長度不得小于50mm。中心線應與樁孔軸線重合,其軸線的垂直度允許偏差不大于0.5%。每三節進行樁的垂直度檢查8、一次,以保證樁的垂直度。孔樁開挖、支護分段如圖6.2.3-1所示。 穿過粉砂層的成孔措施根據招標文件提供的地質資料,人工挖孔樁穿越粉細砂層,該地層自穩能力極差。當人工挖孔樁穿過粉細砂層成孔困難時,可采用插板法開挖,并將樁孔每節開挖高度適當減少,一般以0.5m為宜。采用木板或竹板條超前支擋,開挖后及時澆筑護壁混凝土(見圖6.2.3-2)。當上述措施仍不能順利成孔時, 則應及時封閉作業面,通過分節注漿,配合鋼導管通過粉細砂層。 挖孔樁成孔的質量控制a、開挖前樁位應準確定位放樣,并從樁中心位置向四周引測樁中心控制點。當第一節樁孔挖好并安裝護壁模板時,必須用樁心點來校正模板位置,并在第一節混凝土護壁上9、設十字控制點,每節護壁模板的安裝必須用樁心點校正模板位置,檢查護壁厚度。-1所示的允許偏差。 人工挖孔樁施工允許偏差 序號項 目允許偏差(mm)1順樁排軸線方向樁位752垂直樁排軸線方向樁位503垂直度0.5%L4樁徑0,+50注:L為挖孔樁樁長c、樁孔開挖后及時灌注護壁混凝土,灌注護壁混凝土時,采用鋼釬或木棒反復插搗,確保混凝土灌注密實。d、終孔時應清除護壁污泥、孔底的殘碴、浮土、雜物和積水。檢驗合格后,應迅速封底,安裝鋼筋籠,灌注樁身混凝土。6.2.4護壁鋼筋的綁扎在開挖完成后及時按設計綁扎護壁鋼筋。護壁的縱向筋為8的周圍共28根均勻布置,護壁的箍筋為6間距為200mm。護壁加筋大樣圖見610、.2.4-1。6.2.5護壁模板支設結構形式設為內八字搭接,搭接長度不小于50mm。護壁模板采用工具式鋼模板,模板由四塊組成,模板間用插銷連接。6.2.6護壁砼的灌注護壁采用C20現澆早強混凝土,厚度15cm,為防止施工過程中護壁的脫落,施工時護壁達到一定的強度后,方可拆模板進行下一節的施工。 6.2.7下導洞拱部挖孔樁位初支破除以上工序循環施工,直到開挖至下導洞初期支護處,然后自下導洞向上破除下導洞樁孔位置的格柵和砼。6.2.8鋼筋籠的制作與吊裝由于導洞內空間小,為便于鋼筋籠加工、運輸、起吊,鋼筋籠安排在洞外加工分節制作。根據上導洞的高度尺寸,全長分4節,每段長度2.5m-1的規定執行。 鋼11、筋籠制作及保護層允許偏差 序號項 目允許偏差(mm)1主筋間距102箍筋間距203鋼筋籠直徑104鋼筋籠長度1005鋼筋籠保護層20鋼筋籠的主筋凈保護層不宜小于50mm,其允許偏差為20mm。圖-1 鋼筋籠吊裝示意圖-1。鋼筋籠吊運時采取適當措施防止扭轉、彎曲。避免安裝鋼筋籠時接駁器不易對準孔位。吊直扶穩,緩慢下放,避免碰撞孔壁,等鋼筋籠每節調整就位后立連接即固定。鋼筋綁扎前要清理干凈拉梁上的雜物或砂土等,并鑿毛后用高壓風或水沖洗干凈,鋼筋籠綁扎完成后進行檢查,保證挖孔樁與拉梁連接牢固,避免在砼澆注后在樁底和拉梁的施工縫位置產生薄弱面。鋼筋籠綁扎完成后檢查鋼筋籠的垂直度等滿足設計要求,并經監理12、工程師檢查合格后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6.2.9 下導洞樁立模鋼筋籠綁扎完成并經監理工程師檢查合格后進行下導洞部分樁周圍魔板的架設。模板架設過程中要隨時檢查,保證樁的保護層厚度滿足設計要求不小于50mm。6.2.10樁、柱砼施工樁身混凝土原材料按照相關設計及相關規范的規定執行,采用C25砼。混凝土下料采用串筒,或用混凝土溜管,不得在孔口拋鏟或倒車卸入;混凝土澆筑應連續分層澆筑,每層厚度不得超過1.5m,宜用插入式振動器和人工插實相結合的振搗方法,以保證混凝土的密實度。當機械或人工振搗困難時,可利用大坍落度的混凝土下沉力使之密實,但樁上部鋼筋部位仍應用振搗器振搗密實。6211 鋼管柱的制作與13、安裝鋼管柱的制作與安裝見鋼管柱施工方案,這里不做敘述。7 施工工期的安排根據節點工期的總體安排,XX號線方向樁、柱的施工時間為:XX號線2005.5.4(共45天時間)。XX號線2005.4.17(共45天時間)。十號線車站主體邊樁施工45天(2005.8.179.30)128根,高7m,挖3天/孔,鋼筋籠2天,立模2天,澆注;鋼管柱施工45天(2005.8.179.30)21根8 施工隊伍安排根據挖孔樁工藝流程情況,XX號線方向車站共有邊樁136根,樁長8.688m;有鋼管柱48根,柱長為9.2m。XX號線南北兩端各45天工期,最低平均日進度45個樁(南、北兩端各23個樁/天)。各工序施工時14、間安排表 表8-1挖孔樁施工工序時間及人員安排工序工班人數施工進度備注上導洞挖孔樁處格柵破除下導洞挖孔樁處格柵破除3人3小時/根3小時/根平均24小時挖樁一根,3人每班,需3個工班上導洞注漿加固挖孔樁周圍土體下導洞注漿加固挖孔樁周圍土體3人3小時/根3小時/根樁孔開挖支護3人18小時/根拉梁鑿毛、清理及鋼筋籠吊運連接6人18小時/根2個工班下導洞立模及砼澆筑6人6小時/根從上面知道,下導洞格柵破除和地層加固不占用樁施工總時間,每根樁需要施工2天。 綜合考慮每小組需要12個人,2天能完成一根。如果南、北兩端各23個樁/天施工,則需要46個小組。施工人員配備如下:XX號線南端(北端人員參照此表)挖15、孔樁人員需用表南、北兩端總人數工序工班人數工班數每組人數上導洞挖孔樁處格柵破除下導洞挖孔樁處格柵破除3人212每端各需要5組,共60人,南北兩端共需120人。上導洞注漿加固挖孔樁周圍土體下導洞注漿加固挖孔樁周圍土體3人2樁孔開挖支護3人4拉梁鑿毛、清理及鋼筋籠的吊運連接6人2下導洞立模及砼澆筑6人19 機械設備安排 機械設備安排配備見下表9-1。 機械設備安排表 表9-1XX號線南端(北端人員參照此表)機械設備需用表南北兩端總數量工序機械設備單位數量破除洋鎬把1224風鎬把1224鐵鍬把3060氣割設備套510注漿注漿泵套24樁孔開挖支護手推車 輛 1530模板套510拉梁鑿毛、清理及鋼筋籠的16、吊運連接焊機臺510手拉葫蘆、倒鏈等套510下導洞立模及砼澆筑振動器、棒 套 1020其它小型機具等10 質量控制要點 測量放線要準確,在測量中要注意樁位點的保護,上、下導洞樁點要聯測復合,保證樁孔垂直度滿足設計和規范要求。 格柵破除后,及時檢查部分破除的格柵與周圍格柵的連接情況,必要時進行加強連接,保證破除后的格柵能整體受力。 在樁孔開挖支護過程中,要勤測量。每開挖2m要測量一次樁的垂直度和支護的強度。 由于鋼筋籠加工安裝在冬期施工,鋼筋籠加工時,注意按照冬季施工的要求,控制好焊接時的溫度。不能滿足規范和設計要求時,要采取必要的溫控措施。 鋼筋籠加工中,嚴格控制主筋的焊接質量,保證主筋的間距17、符合設計要求,保證在鋼筋籠用接駁器連接時方便順利。 鋼筋籠進行接駁器連接時要注意檢查連接的質量,保證主筋連接牢固。 在立模及進行砼澆筑前,檢查樁底與拉梁的結合部位是否鑿毛處理和并清理干凈,以保證施工縫部位的砼接合牢固。 砼澆筑時,要檢查砼的質量,并及時振搗;澆筑完成后做好養護工作和溫度量測記錄。11 人工挖孔樁安全措施每天開工前應進行有毒氣體檢測,并將孔內給水抽干,向孔內送風5min后方可下人。為防止地面施工人員和物體墜落樁孔內,孔口四周必須設置0.5m高的護欄進行圍護。供人員上下井所使用的電葫蘆、吊籠等應安全可靠并配有自動卡緊保險裝置。電葫蘆宜用按鈕式開關,使用前必須檢驗其安全起吊能力。孔內18、必須設置應急軟爬梯,并隨挖孔深度放長到工作面。當樁孔開挖深度超過5m時,每日開工前應進行有毒氣體的檢測,并向孔內送風5min,使孔內混濁空氣排出,才準下人。孔深超過10m時,地面應配備向孔內送風的專門設備,風量不宜小于25L/S。挖出的土石方應及時運走,孔口四周2m范圍內不得堆放砂土雜物,機動車輛的通行不得對井壁的安全造成影響。當樁孔挖至5m以下時,應在孔口設置半圓形的防護罩,防護罩可用鋼木板或密眼鋼筋(絲)網做成,在吊桶上下時,作業人員必須站在防護罩下面,停止挖土,注意安全。開挖復雜的土層時,每挖深0.51m應用手持電鉆或不小于16鋼筋對孔底做品字形探查,檢查孔底面以下是否有洞穴、涌砂等,確認安全后,方可繼續進行挖掘;認真留意孔內一切動態,如發現流砂、涌水、護壁變形等不良預兆以及有異味氣體時,應停止作業并迅速撤離。施工場地內的一切電源、電器的安裝和拆除,必須由持證電工專管,電器必須嚴格接地、接零和使用漏電保護器。電器安裝后經驗收合格才準接通電源使用。各樁孔用電必須分閘,嚴禁一閘多孔和一閘多用。孔上電線、電纜必須架空,嚴禁拖地和埋壓土中。孔內電纜、電線必須絕緣,并有防磨損、防潮、防斷等保護措施,孔內作業照明應采用安全礦燈或12V以下安全燈。